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男男性行为人群的异性性伴HIV易感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受自身、家庭、社会等因素影响,超过70.0%的MSM具有结婚意愿,超过90.0%的MSM认为婚姻不可避免,由此产生了一类与MSM密切相关的弱势群体即MSM异性性伴(同妻)。因MSM本身即为HIV感染的高危人群,加之其他易感因素的存在,使得同妻感染HIV的风险增加,成为了HIV感染的重点人群。本文从同妻定义、人群规模,同妻生理健康及HIV易感因素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同妻人群后续开展性传播疾病防控工作的方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Workbook模型对深圳市龙岗区2014年艾滋病疫情进行估计分析,为龙岗区的艾滋病防控工作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确定的某一地区内,根据当地艾滋病的流行情况,确定艾滋病流行集中的高危人群种类,选取高危人群的性伴作为低危人群,估计其他人群感染人数。结果高危人群规模估计为127 715~218 883人;低危人群规模为420~596人;现存成年HIV感染者(15~49岁)数量1 481人,HIV感染率为0.0499%。结论全区艾滋病疫情仍呈低流行状态,MSM在HIV感染者中的比例进一步上升到63.33%,因此在艾滋病防控的工作中必须继续加强MSM人群中健康干预以及哨点监测。  相似文献   

3.
男男性接触者艾滋病和梅毒感染及性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男男性接触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是指与男性有过性关系的男性,主要包括男性同性恋者、男性双性恋者和男性异性恋者[1].由于该人群普遍存在无保护肛交、多性伴等高危行为,因此成为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的主要易感人群[2].为了解甘肃省兰州市MSM人群艾滋病和梅毒流行特征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行为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于2006 - 2010年对兰州市抽取的889名MSM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及血清学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昆山市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艾滋病高危行为特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同伴检测等情况,为制定和完善艾滋病防控政策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通过昆山市MSM社区的非政府组织招募调查对象开展专题调查及HIV同伴检测,收集MSM行为特征及HIV感染情况信息。采用χ2检验评估性行为特征的影响因素。结果共招募531名MSM。最近6个月,明确有肛交或口交史的且2名以上男性性伴者占47.39%(200/422),与异性发生过性行为者占70.38%(297/422)。与男性肛交时每次使用安全套者占56.33%(227/403),与异性发生性行为时每次使用安全套者占47.81%(142/297)。MSM人群最近一次通过社会公益小组/志愿者检测者占52.73%(280/531),HIV初筛阳性率为2.64%(14/531)。结论 MSM人群艾滋病高危性行为发生率较高,是艾滋病疫情传播的主要人群,社会公益组织/志愿者是MSM人群艾滋病防控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5.
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是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的高危人群,也是HIV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的桥梁人群。据估计,中国MSM人群可能达到成年男性人口的2%~4%[1],并且该人群中HIV感染数占总感染数的构成比从2005年的  相似文献   

6.
张曼  芮宝玲  王云霞  杨阳 《职业与健康》2013,29(4):477-478,480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高危人群HIV感染情况和相关行为.方法 2009-2011年对3 791名暗娼、3162名吸毒者和2129名男男性行为者(MSM)进行HIV血清学监测,对调查对象采用一对一问卷方式进行调查.结果 暗娼、吸毒者、MSM人群HI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40%、20.78%、4.23%,吸毒者HIV抗体的阳性率有所下降.3类高危人群中维吾尔族HIV抗体的阳性率高于汉族及其他民族,吸毒者维吾尔族共用针具比例高于汉族及其他民族,吸毒者和MSM维吾尔族使用安全套比例低于汉族及其他民族.结论 加大乌鲁木齐市少数民族及MSM高危行为干预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7.
男男性接触者亦称男男性行为者(MSM),是指与男性发生过性关系的男性。根据相关文献资料显示,MSM是HIV/AIDS的主要高危人群之一,且这一群体的规模正逐渐扩大,防控形势日益严峻。现阶段我国艾滋病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其中男男同性性传播比例上升明显。2012年1-10月新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经性途径传播所占比例  相似文献   

8.
男男性行为人群感染AIDS危险行为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男男性接触者(MSM)多性伴和性行为多样性,使他们处于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的危险中。卫生部2006年通报显示我国MSM人群艾滋病(AIDS)病毒感染率为1%~4%,已经成为感染艾滋病的高危人群。为了解MSM人群高危行为变化趋势,为干预  相似文献   

9.
男男性接触者(men who have with men,MSM)人群由于非保护性性交、多性伴、商业性行为等而处于感染艾滋病的高危险之中,已成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易感的三大核心人群之一。近年,MSM人群与艾滋病/性传播疾病(STD)感染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1-3〕。HIV感染的MSM人群流行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男男性行为(MSM)人群HIV感染情况、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对泉州市2018年MSM人群国家级艾滋病哨点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调查402人,HIV、梅毒和丙肝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6.7%、13.7%和0.2%;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92.0%;防治服务覆盖率96.0%;近6个月发生同性性行为的调查对象,每次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48.0%。多因素分析显示,近6个月同性性行为有时未使用安全套(OR=5.41)、感染梅毒(OR=2.21)是感染HIV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泉州市MSM人群中HIV流行处于较高水平,推广100.0%使用安全套、倡导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诊治性病等行为干预,是防控艾滋病在MSM人群中流行和蔓延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获得乌鲁木齐市男男性行为者(MSM)HIV新发感染率,了解MSM人群新发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估计艾滋病流行趋势,判断疫情形势以及高危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2015年乌鲁木齐市艾滋病哨点监测MSM人群866例样本纳入研究,用ELISA方法对所有研究对象血清样本进行HIV抗体初筛,对于HIV抗体初筛阳性者,使用免疫印迹法进行确证,符合条件的HIV抗体阳性血清再用HIV-1 BED捕获酶联法(BED方法)检测,从而估算该人群2015年的新发感染率;通过问卷调查,了解MSM人群与HIV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 结果 共调查866例MSM人群,平均年龄(31.03±7.44)岁,其中汉族734(84.76%)例,维吾尔族54(6.24%)例,回族54(6.24%)例,其它少数民族24(2.76%)例;文化程度以大专及以上为主(83.60%);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97.92%;最近6个月,95.84%(830例)发生过肛交行为,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占52.04%(432例);HIV抗体检出率为5.31%(46例),其中既往感染7例;进一步采用BED检测,结果表明其中14例为长期感染,25例为新发感染,利用McDougal法计算出新发感染率为5.95%(95%CI:4.37%~7.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45岁(OR=3.105)、近6个月同性性行为安全套使用情况为每次都用(OR=0.205)、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为知晓(OR=0.151)是乌鲁木齐MSM人群HIV新发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 乌鲁木齐市MSM人群HIV新发感染率较高,应继续加强干预力度,给予该人群中年龄较大者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男男性行为(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人群磷酸可待因的滥用情况,分析滥用磷酸可待因与(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及相关高危行为的关系。 方法 采用访谈式问卷收集2012年6月-2013年6月,中国7城市MSM人群的社会人口学、性行为、磷酸可待因及其他药物滥用行为等信息。采集静脉血检测HIV抗体。 结果 4 492名MSM调查对象中,84名(1.87%)自报近半年内有磷酸可待因滥用经历。滥用者近半年内发生同性商业性行为(AOR=3.431,95%CI:2.104~5.593)、肛门出血(AOR=2.052,95%CI:1.243~3.387)、安全套破裂(AOR=2.735,95%CI:1.578~4.741)、群体性行为(AOR=4.573,95%CI:2.454~8.521)、吸食rush(AOR=2.759,95%CI:1.763~3.387)和存在部分特定性病症状(AOR=4.926,95%CI:2.880~8.426)的风险均显著更高。吸食过rush(AOR=1.509,95%CI:1.219~1.869)、肛门出血(AOR=1.595,95%CI:1.246~2.041)和存在部分特定性病症状(AOR=1.689,95%CI:1.192~2.392)与HIV感染呈正相关。未发现滥用磷酸可待因与HIV感染之间的显著关联性(OR=1.289,95%CI:0.588~2.825)。 结论 尽管MSM群体中磷酸可待因滥用还不普遍,但相关滥用者容易发生与HIV感染相关的各类高危行为,间接增加其HIV感染风险。卫生部门需进一步加强关注和监测MSM群体的磷酸可待因滥用情况,控制该人群HIV的流行和扩散。  相似文献   

13.
雒转春  陈怀良  刘川 《实用预防医学》2021,28(10):1190-1193
目的 了解四川省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MSM)rush poppers使用现状及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在四川省德阳、宜宾和西昌3个城市招募调查对象,对MSM进行自填式匿名问卷调查。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对MSM 使用rush poppers进行影响因素分析。 结果 本研究共招募合格调查对象1 122例。调查对象以25岁以上、未婚、四川户籍、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服务/个体或其他职业及收入在3 000元以上者为主。27.7%的调查对象报告曾使用过新型毒品,rush poppers为MSM最常使用的新型毒品(24.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角色为被插入方(OR=2.488, 95%CI: 1.587~3.901)或双重性角色(OR=2.233, 95%CI: 1.494~3.340)、初次性行为年龄<18岁(OR=1.424, 95%CI: 1.025~1.978)、近1年饮酒(OR=2.347, 95%CI: 1.473~3.740)及群交性行为(OR=1.681, 95%CI: 1.113~2.539)是MSM使用rush poppers的影响因素。 结论 四川省MSM rush poppers使用比例较高,且rush poppers使用与群交性行为等HIV高危因素叠加,将进一步增加MSM感染和传播HIV的风险。因此,应根据使用人群的社会人口学及行为特征制定针对性的干预策略,从而降低该人群感染和传播艾滋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通过社交软件线上干预动员MSM参与线下HIV检测的效果,并调查分析线下接受检测者的特征.方法 分析比较通过不同社交软件线上所接触动员人数与线下实际检测人数,描述线下接受检测的MSM人群特征,并对感染风险高、低分组的MSM特征差异进行比较.结果 线上干预动员MSM参与线下检测比例为23.78% (229/963...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珠三角地区MSM的HIV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09-2013年采用全国MSM哨点监测方案调查该地区内6市MSM的HIV感染率,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2009-2013年珠三角地区6市共调查MSM 8 770例,HIV感染率分别为4.7%、9.7%、10.6%、12.9%和11.4%,呈上升趋势。MSM中危险行为较为普遍,最近6个月肛交每次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46.3%。年龄较大、外省籍、不坚持使用安全套、1年内被诊断患过性病及1年内未接受过艾滋病相关干预服务,是该人群感染HIV的危险因素。结论 珠三角地区MSM中HIV传播危险行为较为普遍,HIV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江苏省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和梅毒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2015年在江苏省8个地级市招募MSM,并进行问卷调查及实验室检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IV和梅毒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2 451名MSM的HIV感染率为10.3%,梅毒现症感染率为8.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40岁及以上、网络招募、最近6个月发生无保护性肛交(unprotected anal intercourse,UAI)、最近一年未接受过HIV检测及正在感染梅毒是MSM人群感染HIV的主要危险因素(均有P<0.05);25岁及以上、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场所招募及最近6个月发生UAI是MSM人群感染梅毒的主要危险因素(均有P<0.05)。结论 江苏省MSM人群HIV感染持续呈高水平状况,梅毒现症感染得到控制。促进安全套使用和HIV/梅毒检测应持续成为MSM人群性病艾滋病防治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重庆市男男性行为者(MSM) 网络交友状况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情况,为有效干预MSM HIV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重庆市206名MSM进行结构式访问与问卷调查,对半年内未进行HIV检测者进行实验室筛查,分析MSM人口社会学特征及HIV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206名MSM平均年龄(22.08±1.81)岁,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137名(66.50%),HIV感染率为21.36%(44/206)。MSM无固定性伴侣者HIV感染率高于有固定性伴侣者;MSM性伴数量越多,HIV感染风险越大;与不熟悉或陌生的人发生性行为HIV感染率高于与熟悉的性伴;性行为中安全套使用率越高,HIV感染率越低,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文化程度的MSM安全套使用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市MSM HIV感染率较高,建议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同伴网络教育与行为干预,减少联结MSM网体之间的桥梁人群,建立同性恋社会支持体系,降低MSM HIV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男男性行为者(MSM)对艾滋病病毒(HIV)感染预期影响的自我认知评价,分析关联因素。 方法 2016年2-11月采用滚雪球抽样法,对四川省绵阳市MSM进行自行填写问卷的匿名行为学调查及HIV、梅毒检测。 结果 合格调查1 170人,对HIV感染预期影响的认知评价:最担心影响前途占7.6%、伤害家人占33.5%、损害健康占57.5%、其他占1.4%, 不同感染预期影响认知评价HIV阳性率分别依次为1.1%、9.2%、5.3%、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53,P=0.014)。感染预期影响认知评价的关联因素多因素分析,担心影响前途与损害健康相比:年龄<20岁、年龄20~<30岁、不知晓艾滋病知识、生理需要为第一需要、性伴数≥2人、高频率肛交、近6个月肛交有保护性者担心影响前途比例较高,互联网型寻找性伴较低;担心伤害家人与损害健康相比:年龄<20岁、高中及以下文化、在婚及离异/丧偶、社区朋友数<5人、获得过预防服务、生理需求为第一需要、性伴数≥2人、高频率肛交者担心伤害家人的比例较高,近6个月肛交有保护性、互联网型寻找性伴较低;担心伤害家人与影响前途比:社区朋友数<5人者担心伤害家人比例较高,未婚、不知晓艾滋病知识、生理需求为第一需要、近6个月肛交有保护性者较低(均P<0.05)。 结论 MSM对HIV感染预期影响认知评价以担心损害健康、伤害家人为主,预期认知评价与人口学及性行为特征和HIV感染风险相关联,担心伤害家人者风险更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男男性行为者(MSM)寻找性伴场所及不同场所其性行为特征及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现状。 方法 2016年2-11月,以四川省绵阳市辖区MSM为对象,采用滚雪球抽样法,在知情同意下,进行MSM招募,进行相关行为学调查和HIV、梅毒检测。 结果 共调查1 132人,寻找性伴场所仅1种占74.8%,同时2种或3种及以上分别占20.0%、5.2%;1种、2种、3种及以上场所中,分别以网络型68.1%、网络型+家庭型12.5%、公园型+网络型+家庭型2.1%所占比例最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在酒吧型为90.5%、家庭型为94.1%、公园型+家庭型为66.7%,接受同伴教育情况在酒吧型为66.7%、家庭型为73.5%,均低于不是在以上寻找性伴场所MSM(均P<0.05);商业性行为情况在酒吧型为18.2%、公园型为33.3%,近6月肛交无保护性情况在酒吧型为63.6%、酒吧型+网络型为78.6%,多性伴情况在公园型+网络型为82.8%、网络型+家庭型为80.2%、公园型+网络型+家庭型为87.5%,高频率肛交情况在酒吧型+家庭型为57.9%、网络型+家庭型为42.4%,HIV感染率在酒吧型+浴室型为66.7%、浴室型+家庭型为100.0%,均高于不是在以上寻找性伴场所MSM(均P<0.05)。 结论 MSM寻找性伴场所单一场所为主,但多种场所并存较多,多种场所并存者更易发生多性伴、高频率肛交,HIV传播的通道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男男性行为(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人群HIV危险感知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网络社交平台,采用便利抽样选取北京地区的MSM人群,获得其HIV危险感知水平、性行为特征等数据,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确定HIV危险感知的影响因素。结果 458名参与者中有73.8%处于中等危险感知水平。以低程度危险感知组为参照,性行为中偶尔使用安全套保护措施(OR=2.97, 95%CI:1.22~7.19)、并不知晓肛交性伴HIV感染状况(OR=1.98, 95%CI:1.25~3.16)、合并有其他性病诊断(OR=2.29, 95%CI:1.30~4.05)以及过去12个月内进行过多次HIV检测者(OR=2.28, 95%CI:1.31~3.98)HIV危险感知水平更高。结论 对MSM人群主观风险感知和客观实际行为间的差异原因仍需开展广泛研究。深入理解MSM人群在危险感知和行为决策实践之中存在的心理压力和矛盾,同时采取以行为改变理论为实践指导、具有文化适应性的风险评估咨询和教育服务计划,深化MSM人群对不安全性行为与感染风险之间的关系认知和最终的行为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