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9 毫秒
1.
目的 比较负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DNA质粒胶原-磺化羧甲基壳聚糖真皮支架及胶原-磺化羧甲基壳聚糖真皮支架在修复Ⅲ度烧伤创面中对创面收缩与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两种不同真皮支架各移植于6头猪(共12头猪)Ⅲ度烧伤清创后创面,对植入支架1、2、3周后的创面及支架植入2周加植表皮2周的创面修复情况进行观察.同时,通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不同时间的创面中表达α-SMA的成熟血管和肌成纤维细胞以及细胞凋亡发生情况进行检测和观察.以不植入支架的烧伤创面作为实验对照.结果 ①植入不同真皮支架的创面与无支架植人的肉芽创面不同,负载VEGF DNA质粒真皮支架修复创面效果好于无质粒负载真皮支架.②在两种不同支架植入后1~3周创面α-SMA表达阳性的血管数持续增加,支架植入2周加植表皮2周血管数比3周创面明显减少,不同时间点α - SMA表达阳性的血管以负载VEGF DNA质粒的胶原-磺化羧甲基壳聚糖人工真皮支架植入创面最多,无支架植入创面最少;③α-SMA表达阳性的肌成纤维细胞以负载VEGF DNA质粒的胶原-磺化羧甲基壳聚糖人工真皮支架植入创面最少,无支架植入创面最多,负载VEGF DNA质粒胶原-磺化羧甲基壳聚糖真皮支架及胶原-磺化羧甲基壳聚糖真皮支架创面中表达高峰为2周,无支架创面表达高峰为3周.④不同支架及无支架创面植入后2~4周,创面内细胞凋亡持续大幅增多,且无支架创面中发生细胞凋亡最少.结论 负载VEGF DNA质粒的胶原-磺化羧甲基壳聚糖人工真皮支架在烧伤创面愈合过程中可促进血管化,通过抑制创面收缩和促进细胞凋亡减少瘢痕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负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DNA质粒对胶原-磺化羧甲基壳聚糖真皮支架在修复III度烧伤创面中支架血管化及瘢痕形成的影响,并明确与无支架植入的烧伤创面修复的区别.方法:将负载及不负载VEGF DNA质粒的两种不同胶原-磺化羧甲基壳聚糖真皮支架各移植于6头猪(共12头猪,分别为B和A组)III度烧伤清创后创面,对植入支架1、2、3周后的创面及植入支架1、2、3周创面加植表皮后2周的创面修复(4周)进行观察.同时,通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不同时间的创面中表达I型胶原和TGF-β1细胞数进行检测和观察.实验以不植入支架的烧伤创面作为对照(C组).结果:①负载VEGF DNA质粒的胶原-磺化羧甲基壳聚糖真皮支架植入后支架(B组)血管化比胶原-磺化羧甲基壳聚糖真皮支架(A组)要好.②I型胶原表达结果:A、B、C三组I型胶原合成1-3周逐渐增多,4周时A、B组减少,C组增多;1-2周B组最多,C组最少;3周A、B组无显著性差异,C组较少.4周C组最多,B组最少.③TGF-β1表达结果:A、B两组1-2周逐渐增多,至3-4周逐渐下降;C组TGF-β1表达1-3周持续上升,4周时表达减少;1-2周,表达B组最多,C组最少;3-4周,C组表达最多,B组最少.结论:外源性pDNA-VEGF导人人工真皮支架可促进人工真皮更快地血管化的同时,可更好地修复创面和抑制瘢痕增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猪Ⅲ度烧伤所致全层皮肤缺损并植入人工真皮支架的动物模型,观察人工真皮支架移植后1、2、3周,支架血管化情况以及人工真皮支架上移植刃厚皮片的可能性.方法 造成直径约3 cm的Ⅲ度烧伤创面,48 h后清创后植入胶原-磺化羧甲基壳聚糖/硅橡胶双层人工真皮支架,术后悬吊饲养、隔天换药护理.支架植入后1、2、3周观察创面并植刃厚皮片,植皮2周后观察植皮成活及创面修复.结果 ①造成约3 cm直径烧伤创面的铜锭最佳直径为2.5 cm;②为防止创面收缩必须应用移植环,手术后必须悬吊饲养;③支架植入后植皮时间最好选择在2周以后;④良好的术后处理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结论 本实验模型稳定、可重复性强,为人工皮肤的研究和生物学意义的验证提供了良好的大型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胰岛素对1型糖尿病大鼠烫伤创面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及创面愈合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腹腔注射STZ建立糖尿病模型60只,1月后在大鼠背部造成深Ⅱ度烫伤创面,将大鼠随机分为无干预组(B)、胰岛素治疗组(C)、NGF治疗组(D)、NGF联合胰岛素治疗组(E),并设立正常烫伤对照组(A),每组15只。观察伤后3、7、11、15、21d各组创面愈合情况,检测创面组织HIF-1α和VEGF的表达。结果E组创面愈合率第7天为[(25.35±2.32)%,P〈0.05],与其他各组相比较显著增加;C、D组创面愈合率较B组显著增加分别为[(16.68±1.95)%,(18.29±1.70)%,P〈0.05];D组自第15天起较A组显著增加[(54.84±3.60)%,P〈0.05];自第7天起E组HIF-1α和VEGF的表达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局部应用NGF联合胰岛素可加速创面愈合,其机制可能通过促进创面微血管再生,纠正局部缺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美宝联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小儿深Ⅱ°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科2008年9月至2011年4月135例因热开水烫伤四肢皮肤致深Ⅱ°烧伤的小儿患者,按创面处理方法分为A组和B组。A组(66例)采用美宝联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B组(69例)单独采用美宝进行治疗。对两组创面的愈合时间及愈合后瘢痕形成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A组平均愈合时间(14.8±2.7)天,愈后瘢痕少;B组平均愈合时间(16.2±2.7)天,愈后瘢痕少。两组愈合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联合应用美宝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小儿深Ⅱ°烧伤创面,可加速创面愈合,愈后瘢痕形成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平喘益肺合剂对哮喘大鼠气道重塑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哮喘组(B组)、地塞米松组(C组)、平喘益肺合剂组(D组),每组各10只。用卵白蛋白致敏吸入激发制备哮喘模型。在哮喘激发4周后测量肺组织α-SMA mRNA和气道壁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结果 B组α-SMA mRNA、Ⅲ型胶原表达明显高于A组(P0.05);C组和D组α-SMA mRNA、Ⅲ型胶原表达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平喘益肺合剂通过降低α-SMA mRNA的过度表达,抑制Ⅲ型胶原的沉积,减轻气道重塑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 探讨含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rhBMP-2)聚乳酸(Poly Lactic Acid,PLA)缓释微球的丝素蛋白(Silk Fibroin,SF)/壳聚糖(Chitosan,CS)/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 hydroxyapatite,n-HA)支架复合部分自体松质骨修复骨缺损的疗效。方法 取成年新西兰大白兔60只,随机分4组,制备右侧中段桡骨1.5cm的骨缺损模型。A组:含rhBMP-2/PLA缓释微球的SF/CS/n-HA整合支架复合部分自体松质骨,B组:含rhBMP-2的SF/CS/n-HA支架复合部分自体松质骨,C组:单纯自体松质骨,D组:单纯SF/CS/n-HA支架。术后4、8、12周摄X片、并参照Lane-Sandhu 骨缺损修复组织X线评分标准,组织学、并参照Lane-Sandhu 组织学评分标准进行评分,骨密度检测评估各组骨缺损修复效果。结果 术后4、8、12周X片和组织学检查的结果显示,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优于其他各组(P<0.05)。术后12周骨密度结果示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 含rhBMP-2/PLA缓释微球的SF/CS/n-HA整合支架复合部分自体松质骨与自体松质骨修复兔桡骨缺损的疗效一致,说明可以大大减少自体松质骨的使用,有望成为一种新型、优良的复合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8.
大黄酸对糖尿病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大黄酸对糖尿病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EMT)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组,n=12)、糖尿病模型组(D组,/n=12)、糖尿病大黄酸干预组[R组,n=12,大黄酸100mg/(kg·d)灌胃]。成模后第8周末及16周末各组分别处死6只大鼠,测定24h尿蛋白排泄量、血肌酐;HE及MASSON染色法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钙档蛋白(E-cad)、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纤连蛋白(FN)及转化生长因子13,(TGF-β1)的表达。结果(1)与N组比较,D组大鼠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肾间质胶原面积明显增加(P〈0.01);(2)D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E-cad阳性表达显著低于N组,α-SMA、FN和TGF-β1阳性表达均显著高于N组,E-cad表达和TGF-β1表达呈负相关(rs=-0.60,P〈0.05),α-SMA、FN表达和TGF-β1表达呈正相关(rs=0.88,P〈0.05;rs=0.91,P〈0.01);(3)R纽大鼠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肾间质胶原面积较D组明显减弱,其肾小管上皮细胞的E-cad的表达较D组明显增加,α-SMA、FN和TGF-β1表达较D组均明显减弱(P〈0.01)。结论大黄酸具有减轻糖尿病大鼠肾小管间质病变的肾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TGFβ1表达、阻抑EMT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复方芙蓉花叶提取物对烧伤后创面感染大鼠创面愈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45只大鼠,10只作为空白组,其余35只建立烧伤后创面感染模型,35只建模大鼠最终有30只建模成功,将最终建模成功的30只大鼠分为模型组、药物对照组、实验组,每组各10只。药物对照组给予庆大霉素,实验组给予4 g/L复方芙蓉花叶提取物,空白组、模型组给予普通无菌纱布,连续干预10 d后观察大鼠变化。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药物对照组、实验组创面愈合率、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水平上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Wnt1、β-连环蛋白(β-catenin)mRNA表达量及相对表达量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药物对照组、实验组创面愈合率、VEGF水平、Wnt1、β-catenin mRNA表达量及相对表达量上升,MMP-2、MMP-9、TNF-α、IL-1β、IL-6下降(P<0.05);与药物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创面愈合率、VEGF水平、Wnt1、β-catenin mRNA表达量及...  相似文献   

10.
浅Ⅱ°烧伤,伤及表皮及真皮浅层,有水泡形成,水泡较薄,基底潮红,水肿明显,可剧烈疼痛,水泡破溃可继发感染,使创面加深,所以如何尽快止痛,预防感染是临床治疗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把从2004年元月至2006年底收治的100例浅Ⅱ°烧伤病人随机分成两组,A组在烧伤创面外敷75%酒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对浅Ⅱ°烧伤创面转归及愈合影响。方法治疗组选取我院40例浅Ⅱ°烧伤病人,采用早期应用川芎嗪注射液+创面常规换药治疗;对照组选取40例浅Ⅱ°烧伤病人,采用创面常规换药治疗。比较两组浅Ⅱ°创面转为深Ⅱ°的比率(转化率)及创面开始上皮化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浅Ⅱ°烧伤创面转为深Ⅱ°烧伤创面的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上皮化时间及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二者之间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川芎嗪注射液,可促降低浅Ⅱ°度烧伤创面转化为深Ⅱ°烧伤创面的风险,减少浅Ⅱ°创面愈合的时间,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环氧化酶-2(COX-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生物学特征和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NSCLC组织COX-2和VEGF的表达,并测定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结果(1)NSCLC组织中COX-2及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5%,66.7%,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P均〈0.05);(2)有淋巴结转移组COX-2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病理分级中Ⅱ-Ⅲ级组COX-2阳性表达率高于Ⅰ级组;肺腺癌组COX-2的阳性表达率高于肺鳞癌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3)T分期中T3-4期组VEGF的阳性表达率高于T1-2期组,有淋巴结转移组VEGF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病理分级中Ⅱ-Ⅲ级组VEGF阳性表达率高于Ⅰ级组;临床分期中Ⅲ-Ⅳ期VEGF的阳性表达率高于Ⅰ-Ⅱ期,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4)COX-2与VEGF、MVD,VEGF与MVD的表达之间均呈正相关(r=0.696、0.673、0、571,P均〈0.01)。结论COX-2和VEGF的增强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浸润性发展和肿瘤血管生成有密切关系,VEGF可能参与COX-2对肿瘤血管生成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特定电磁波治疗仪辅助治疗对烧伤患者创面的修复作用。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医院收治的78例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清创、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预防感染及定期换药等),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特定电磁波治疗仪治疗,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创面面积、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治疗后创面细菌阳性率、瘢痕增生情况[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估],并统计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创面面积、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创面面积、VAS评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创面细菌阳性率、V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高于对照组的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特定电磁波治疗仪辅助治疗烧伤患者的疗效确切,可加快创面愈合,减轻创面疼痛程度和瘢痕增生,降低创面细菌阳性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胸腺素β4对深Ⅱ°烫伤创面愈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健康SD大鼠40只,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10只,其中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2、6和18μg胸腺素β4处理创面,观察各组创面愈合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组织IL-10和TNF-α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创面VEGF、Caspase-3、NF-κB表达,采用RT-PCR检测创面VEGF mRNA、TGF-β1 mRNA表达。结果高剂量组烫伤后7、14 d大鼠创面愈合率分别为(40.06±1.67)%和(70.03±1.88)%,明显高于对照组、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烫伤后12、24和48 h时IL-1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P0.05),而TNF-α明显低于对照组、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烫伤后7、14 d时VEGF明显高于对照组、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P0.05),而Caspase-3和NF-κB明显低于对照组、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烫伤后7、14 d时VEGF mRNA和TGF-β1 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P0.05)。结论胸腺素β4可促进大鼠深Ⅱ°烫伤创面愈合,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炎性因子、Caspase-3及NF-κB水平,提高VEGF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髂腹股沟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部创面在不同时间断蒂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采用髂腹股沟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部创面10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时间6~30个月,按皮瓣断蒂时间分为四组。其中A组断蒂时间14~21d共33例,B组断蒂时间22~28d共27例,C组断蒂时间29—35d共22例,D组断蒂时间〉35d共23例。术后对皮瓣成活率、伤口感染率、肩关节功能恢复、手功能恢复、皮瓣质地、恢复伤前活动时间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术后四组皮瓣全部存活,皮瓣质地与手功能恢复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肩关节功能1周恢复率(97.0%,32/33)高、伤口感染率(39.4%,13/33)低、恢复伤前活动时间[(6.2±0.8)周]短,与B、C、D组的74.1%(20/27)、59.1%(13/22)、17.4%(4/23),63.0%(17/27)、81.8%(18/22)、100.0%(23/23),(8.1±1.6)、(9.7±2.2)、(10.5±1.6)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髂腹股沟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在术后14-21d断蒂存活良好,合并症少,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床旁分次刮痂对小面积深Ⅱ°烧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双上肢或双下肢相对应部位小面积深Ⅱ°烧伤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按坏死组织清除方式不同将相对应肢体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在常规换药的同时加用分次刮除创面坏死组织的方法进行治疗,B组采用常规换药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创面的愈合时间及愈合后瘢痕形成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A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19.2±1.5)d,显著短于B组的(20.2±2.2)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8104,P<0.05)。愈合后三个月回访,部分经较长时间愈合创面(创面愈合时间超过20天)均有不同程度瘢痕形成。两组创面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均有少部分创面感染。结论床旁分次刮痂治疗小面积深Ⅱ°烧伤可加速烧伤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aFGF)联合利福平油纱对深Ⅱ°烧伤肉芽创面的疗效。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1-12月收入我科的74例四肢深度烧伤后期患者作为干预组,对1%总体表面积(TBSA)深Ⅱ°烧伤肉芽组织创面应用利福平油纱联合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另将同期转入的74例同类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与干预组创面对应或相邻的部位,常规应用皮维碘软膏治疗。记录患者年龄、性别、烧伤总面积、深Ⅱ°烧伤面积、总住院时间,并比较烧伤肉芽组织创面细菌培养转阴率和不同时间创面愈合百分率。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烧伤总面积及深Ⅱ°烧伤面积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住院2周时干预组的细菌总转阴率显著升高(P0.05),创面愈合率显著提升(P0.05),总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利福平油纱治疗深Ⅱ°烧伤肉芽组织创面,能有效控制烧伤肉芽组织创面感染的菌群,并加速烧伤肉芽组织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免桡骨节段性骨缺损模型,比较评估hBMP-2基因修饰的组织工程化骨修复骨缺损的能力。方法利用腺病毒载体Adeno-X^TM将hBMP-2基因转染新西兰大白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培养扩增3周后接种于磷酸钙/纤维蛋白胶复合支架材料,构建成基因修饰的组织工程化骨(A组);将自体BMSCs培养扩增3周后接种于磷酸钙/纤维蛋白胶复合支架材料(B组)和单纯磷酸钙/纤维蛋白胶复合支架材料(c组)作为对照组,与A组同时回植于供体兔桡骨节段性骨缺损。另外骨缺损模型自行修复组(D组),作为空白对照。分别于术后4周、8周、12周行大体观察,X线摄影,99^m Tc-MDP SPECT和组织学检查并比较其骨愈合率。结果实验组(A、B、C组)骨缺损部位均有新骨生成,12周时,均能达到骨性愈合,而空白对照(D组)仍为纤维组织充填;A组成骨数量,成骨速度和骨愈合率均高于B、c组,而B、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BMP-2基因修饰的组织工程化骨成骨能力强,骨愈合率高,是一种理想的骨移植材料。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简化的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骶部Ⅲ、Ⅳ度褥疮创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77例骶部Ⅲ、Ⅳ度褥疮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采用外科常规换药处理,B组对创面采用含5%聚维酮碘液(PVP)的普通网眼纱布代替VSD泡沫敷料的简化的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2周后评价创面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77例骶部Ⅲ、Ⅳ度褥疮患者都顺利完成2周的治疗。两周后,A组换药(40.23±0.79)次,B组(6.78±0.62)次;A组创面处理材料总费用(972.26±29.19)元,B组(246.98±38.62)元;A组创面培养阳性率27.03%,B组5.00%;A组创面缩小面积(4.36±0.49)cm2,B组(12.46±0.52)cm2;A组显效率21.62%,有效率59.46%,无效率18.92%,B组显效率60.00%,有效率30.00%,无效率10.、00%;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将含5%聚维酮碘液的普通网眼纱布代替VSD泡沫敷料的简化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使用于Ⅲ、Ⅳ度褥疮创面,和传统换药相比,明显减少换药次数,节省了材料费用,有利于控制创面感染,促进创面的肉芽生长和面积缩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阿魏酸哌嗪对单侧榆尿管梗阻(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是否有抑制作用及其肾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75只SD大鼠设对照组(A组),结扎左侧输尿管(B组),分别给予阿魏酸哌嗪(C组),依那普利(D组),两者合用(E组)灌胃。术后第3、7和第14天测肾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免疫组化测肾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骨形成蛋白-7(BMP-7)、CD34表达(计算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指数,PCI)。结果各治疗组胶原含量明显减少,E组起效最早。UUO术后BMP-7、VEGF表达和PCI:B组逐渐减少,3个治疗组则明显上调。BMP-7、VEGF阳性面积和PCI与肾组织中胶原含量呈负相关(r=-0.68,-0.49,-0.52P〈0.01),VEGF阳性面积与PCI呈正相关(r=0.53,P〈0.01)。结论阿魏酸哌嗪通过上调肾组织中BMP-7、VEGF及PCI,抑制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其疗效与依那普利相似,两药联合应用优于单独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