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宁波市儿童福利院1~2岁儿童睡眠问题与喂养关系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8年1月到2012年12月56例1~2岁到福利院住院儿童,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儿童睡眠状况以及喂养情况进行调查,并依据国际睡眠障碍分类标准对儿童的睡眠问题进行诊断,分析睡眠问题与喂养情况的相关性。结果 56例儿童中,存在睡眠问题的32例,发生率为57.1%。儿童未断夜奶、睡前进食和睡前饮水过多的儿童睡眠问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这些因素的儿童(χ2值分别为9.085,8.936和10214,P<0.05)。结论 1~2岁儿童睡眠问题有较高的发生率,与喂养因素有密切的关系。为改善儿童睡眠问题,提高睡眠质量,应改善福利院儿童的饮食结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早期喂养方式对婴幼儿肥胖发生及转归的影响,为临床有效预防提供策略。 【方法】 回顾调查522名在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体检的2岁儿童,按其0~4个月喂养方式不同分成母乳喂养组与人工喂养组,比较两组儿童在不同月龄(3、6、9、12、18及24个月)时超重及肥胖的发生率;并纵向观察3月龄组超重及肥胖儿童随月龄增长超重及肥胖的转归情况。 【结果】 人工喂养组儿童各月龄肥胖发生率、超重加肥胖发生率呈先递增后递减趋势,母乳喂养组则呈现随月龄增加递减趋势。其中18月龄母乳喂养组儿童肥胖发生率显著低于人工喂养组,12、24月龄母乳喂养组儿童超重加肥胖发生率显著低于人工喂养组(P<0.05);两组中3月龄发生超重及肥胖的儿童在后期各月龄肥胖发生率逐渐下降,以母乳喂养组下降更明显(P<0.05)。 【结论】 早期母乳喂养对2岁以内儿童超重及肥胖的发生有保护作用;母乳喂养对早期超重及肥胖儿童后期超重及肥胖的发生亦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南京市3~6岁儿童睡眠问题发生情况、影响因素及其对儿童的危害,为防治儿童睡眠问题提供依据。 【方法】 随机抽取南京市1 327名3~6岁儿童进行睡眠状况的问卷调查。 【结果】 南京市3~6岁儿童睡眠问题发生率为52.67%,其中男童为56.10%,女童为48.60% ,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睡眠时各症状发生率为多汗34.51%,磨牙14.47%,辗转不安10.78%,打呼噜10.32%,说梦话9.34%,用口呼吸6.41%,肢体抽动4.60%,白天睡得多夜间清醒2.03%,睡眠中出现尖叫、哭喊2.03%,入睡过早或傍晚入睡1.96%,喉头哽咽1.28%,睡眠中轻微刺激即惊醒0.98%,有痉挛性肢体抽动0.38%,呼吸暂停0.23%,梦游0.08%。男童睡眠中多汗、白天睡的多、夜间清醒发生率高于女童;睡眠时说梦话发生率女童显著高于男童。呼吸道疾病、夜间入睡前的情绪、夜间入睡时间、夜间睡眠经常采用的姿势、喜欢活跃的户外活动是影响儿童睡眠的相关因素。 【结论】 南京市3~6岁儿童睡眠问题发生率较高,为52.67%,高于很多城市的调查水平。儿童睡眠问题发生率男童大于女童。儿童的睡眠受年龄、疾病、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应加强家长对儿童睡眠问题的认识,控制危险因素,早期发现,及时干预和治疗。  相似文献   

4.
婴儿期182例婴儿喂养行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儿童保健门诊中常见的婴儿期喂养行为问题及原因。【方法】选取长钢总医院院儿童保健室定期儿童保健的1-2岁儿童182例,通过询问主要喂养人,调查其6~12月龄时的喂养行为。【结果】由祖父母参与儿童喂养者74.7%;84.1%的婴儿在6月龄前引入半固体食物;12.6%的婴儿在6~8月龄引入固体食物。86.2%的婴儿在12月龄时没有开始自握勺训练;在饮用配方奶粉数量上城市儿童大于农村儿童。在12月龄时25.3%的婴儿夜间喂母奶(或配方奶粉)次数>3次;41.2%的婴儿每餐喂食时间>60 min;76.3%的婴儿需要多人逗哄着进餐或边吃边玩。【结论】儿童喂养行为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村儿童奶制品摄入量不够;忽略对儿童饮食技能的训练;部分儿童进餐时间不合理;多数儿童进餐环境不良。应大力宣传科学育儿知识,及时发现并纠正喂养行为中的偏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壮族3~6岁儿童睡眠障碍情况及影响因素,以便为儿童睡眠障碍防治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抽取6个幼儿园的壮族3~6岁儿童386名,由专人负责对其家长进行儿童睡眠状况问卷调查,并对影响睡眠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①睡眠障碍总发生率为24.9%,其中,入睡困难的发生率为15.3%,睡眠不安(16.1%)、磨牙(14.0%)、打鼾(13.7%)及梦魇(14.5%);②在影响睡眠的因素中,除性别与睡眠障碍无显著相关外(Wald值=0.551,P=0.458),年龄、陪睡、家长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及居住地等因素均对儿童睡眠障碍产生影响(P<0.05),尤其是经济状况(Wald值=58.471,P=0.000,OR值=97.703)。【结论】壮族儿童睡眠障碍的发生率较高,主要影响因素是家庭经济状况,这一现象应受到医疗及教育工作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6.
长沙市二行政区0~6岁儿童睡眠时间及影响因素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长沙市二行政区0~6岁儿童睡眠时间及其影响因素,以期对提高儿童睡眠质量有所借鉴。【方法】2005年2—5月随机抽取长沙市二个行政区6个街道1277名0~6岁儿童进行睡眠状况问卷调查,调查应答率为98.2%。【结果】0~6岁儿童白天、夜间以及全天睡眠次数、全天总睡眠时间随年龄增长逐渐减少。36月龄以下儿童睡眠时间低于《儿童保健学》(2000年版)同龄儿童睡眠基本需求量。影响儿童睡眠时间的主要因素有儿童年龄、不良睡眠习惯、睡眠问题、母亲每天总睡眠时间。【结论】长沙市二行政区0~6岁儿童睡眠时间偏少。主要影响因素有抚养人的睡眠习惯、儿童存在睡眠问题、不重视儿童良好睡眠习惯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天津市0~5岁儿童睡眠问题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天津市0~5岁儿童睡眠问题的发生及其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应用随机抽样法对天津市1 440名0~5岁儿童的家长进行睡眠状况的问卷调查。调查的应答率为98.3%。【结果】天津市2岁以下儿童存在睡眠问题的占51.26%,2~5岁为22.90%。儿童不良睡眠习惯,包括与父母同睡、需要安慰物和入睡需要帮助等的发生率较高。影响2岁以下儿童睡眠的因素主要有睡眠的环境、睡眠的规律性、睡眠地点的变换、家长对儿童睡眠问题的认识及儿童的情绪;2~5岁的影响因素为儿童的气质、年龄、情绪、睡眠的环境、和家长的教育态度、和家长对睡眠问题的认知。【结论】天津市0~5岁儿童的睡眠问题存在较普遍,除了环境因素和儿童的气质类型的影响外,家长的行为、对儿童睡眠问题所采取的方式和教育态度与儿童睡眠问题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湖北农村贫困地区6~24月龄儿童保健状况,探索适合农村地区的儿童保健管理模式。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湖北3个贫困区县6~24月龄农村儿童及家长进行面对面调查问卷,并测量儿童生长发育相关指标及血红蛋白水平。 【结果】 共调查6~24月龄儿童604名,儿童看护人588名。6~24月龄儿童贫血患病率为73.46%、生长迟缓发生率为32.27%、低体重率为16.64%,消瘦率为12.39%。 【结论】 农村贫困地区儿童保健工作发展滞后,儿童营养不良和贫血的发生率高,亟待进一步探索适合农村地区并有推广价值的儿童保健管理模式,促进农村儿童保健水平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影响我国婴幼儿喂养困难发生的围生期因素。 【方法】 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全国69 个市(县、区)6~24月龄婴幼儿4 017名,采用中国婴幼儿喂养困难评分量表评估其喂养困难状况,并采用自制问卷对围生期情况进行调查,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与婴幼儿喂养困难相关的围生期因素。 【结果】 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妊娠期糖尿病、前置胎盘、早产、低出生体重、高胆红素血症及新生儿窒息是喂养困难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论】 围生期情况对喂养困难发生有重要影响。规范母亲孕期保健、预防新生儿期疾病发生是降低婴幼儿喂养困难发生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广西农村4县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发生状况及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方法】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广西农村4县的0~6岁儿童体格发育情况,以WHO标准为对照,用Z评分法评价9 991名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发生情况。【结果】营养不良总发生率为31.57%,出现婴儿组(特别是6个月以内组)发生率最低,8个月开始升高,以15~18个月组最高。农民工子女营养不良发生率高于农民子女(P0.005);小学文化的父母其子女营养不良发生率高于初中文化父母的子女(P0.01)。【结论】广西农村父母育儿知识缺乏直接婴幼儿喂养行为(特别是辅食添加)并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开展农村婴幼儿科学喂养指导、改变农村幼儿喂养行为,是降低营养不良发病率、提高儿童健康水平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母亲孕期增重及婴儿喂养方式对儿童肥胖的影响,为制定预防儿童肥胖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利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上海市虹口区2个社区的4所二级幼儿园共计儿童949名。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儿童的身高、体重、家庭基本状况、母亲孕期、喂养早期状况等。使用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母亲孕期及喂养早期状况与儿童肥胖的关系。 【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 调查到的949名儿童中,超重及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3.2%和10.1%; 在控制儿童年龄、性别、户口属性、家庭结构、家庭收入后,孕期增重≥15 kg、6月龄内纯母乳喂养2个因素与儿童肥胖有关。 【结论】 母亲孕期增重显著可能为儿童肥胖的危险因素;而6月龄内纯母乳喂养则可能减少儿童肥胖的发生,为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浙江省0~4岁儿童血清维生素A缺乏(vitamin A deficiency,VAD)的流行病学概况及危险因素,为防治VAD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符合条件的儿童,抽取静脉血进行血清维生素A(vi-tamin A)水平的测定,并同时请家长填写喂养和家庭状况调查问卷。【结果】共抽取适龄儿童357名,平均血清VA水平为(1.653±0.47)μmol/L,亚临床VA缺乏的发生率为3.08%;1岁以内缺乏的发生率最高,随年龄增加,发生率逐渐下降;不同性别儿童的血清VA水平和VAD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回归分析发现居住农村、父母教育水平低、不规律口服VA胶丸和年龄小的儿童是VAD的高危人群。【结论】浙江省0~4岁儿童血清VAD的发生率较1998年明显下降,但仍属轻度缺乏的地区,高危因素是儿童年龄小、居住在农村、父母受教育程度低和未口服VA胶丸。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城市婴幼儿家长在喂养动机、喂养环境、营养知识、喂养实践等方面的需求和存在的问题,以有针对性地指导家长合理喂养。 【方法】 通过自填式调查问卷对全国15个城市(区)的0~18个月婴幼儿家长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家长的营养与喂养现状及需求。 【结果】 0~6月龄儿童中纯母乳喂养率仅为31%,43%已添加辅食。6月龄时一半儿童已断母乳,12月龄时均已断母乳。儿童添加的第一种辅食以米粉和蛋黄为主。适龄儿童进食蛋类较多,肉类较少。家长常给儿童吃的营养补充剂以鱼肝油和钙制剂为主。家长对儿童的进食较有耐心,且会关注对进食行为的培养和训练。家长喜欢的育儿宣教方式是“面对面咨询指导”、“书报杂志”和“讲座”。除“儿童营养需求”和“常见病防治”外,家长需要的育儿宣教内容随儿童的不同月龄有所不同。 【结论】 城市婴幼儿家长在儿童营养与喂养方面有需要改进的方面,家长对正确科学的营养与喂养知识有所需求,应根据家长的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中西部46县6~35月龄儿童贫血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我国中西部46个县6~35月龄儿童贫血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儿童贫血状况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测量了我国中西部46个县3755例6~35月龄儿童的身高体重及血红蛋白含量,并对3698名儿童看护人进行了调查。【结果】6~35月龄儿童的贫血患病率为45.9%,以轻度贫血为主,贫血的高峰在6~17月龄,达50%以上。多因素分析显示,月龄越小、非最小子女、添加了固体或糊状食物、家里无电话、以及农村分类为社会经济落后地区是儿童贫血的危险因素。【结论】中西部儿童的贫血患病率依然较高,改善儿童贫血应以农村为重点,在辅食添加阶段提供充足的富铁食物是解决被调查地区儿童贫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北京市朝阳区十八里店地区4~12个月流动儿童贫血发生情况,探索影响流动儿童贫血的因素。【方法】利用2009年5~8月儿童大体检的契机,对前来体检的儿童及家长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朝阳区十八里店地区4~12个月流动儿童贫血率为42.4%;母亲孕期贫血、分娩方式为剖宫产、母亲教育程度为小学、母亲无业,以及儿童未及时添加配方奶,是4~12个月流动儿童贫血的危险因素。【结论】通过进行健康教育和宣传,可以提高科学喂养意识,掌握喂养方法,降低儿童贫血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南宁市社区1~3岁儿童饮食行为问题及家庭喂养状况,为进一步开展早期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随机抽取南宁市两个社区1岁至不满4岁健康儿童301名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填问卷的调查方法,内容包括儿童一般资料,儿童饮食行为问题,抚养人的喂养行为问题。 【结果】 65.1%的儿童存在有饮食行为问题, 饮食行为问题发生率由高到低顺位依次为进餐时间过长46.5%、进餐分心37.9%、吃得少35.9%、进餐地点不固定34.2%,对食物不感兴趣23.6%、强烈偏爱某种食物20.6%、拒绝某种食物 19.3%、不愿尝试新食物11.0%。 【结论】 南宁市社区1~3岁儿童饮食行为问题发生率较多见,加强营养与喂养知识的健康教育,针对个性化指导和行为干预,使儿童形成良好的饮食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武汉市江汉区0~18月龄婴幼儿母乳喂养及食物转换现状,为制定改善婴幼儿喂养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整群随机抽取武汉市江汉区两个社区,将常住的0~18月龄婴幼儿作为调查对象,对其抚养人进行婴幼儿喂养情况的问卷调查。 【结果】 <4个月、4~6月、6~9月、9~12月婴儿的母乳喂养率分别为:80.95%、66.67%、45.46%和26.61%;断乳的首要原因为母乳不足(74.29%);<4个月、4~6月、6~9月、9~12月婴儿的食物转换率分别为:12.70%、58.82%、99.09%和99.08%;在已引入辅食的婴儿中,60.39%的婴儿首次引入时间在4~6月;动物性辅食的引入频率较低。 【结论】 婴儿母乳喂养率有待提高,食物转换方面存在转换时间不合理及动物性辅食引入频率较低的问题,应进一步开展母乳喂养及食物转换的宣传教育,指导抚养人进行科学喂养,以促进婴幼儿健康。  相似文献   

18.
喂养方式对婴儿睡眠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喂养方式对婴儿睡眠障碍的影响。 【方法】 对 2 0 0 3年 9~ 11月来成都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体检的 6~ 12个月婴儿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6~ 12月婴儿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 :入睡困难包括睡眠时间不足 (5 2 .17% ) ,频繁夜醒 (68.11% ) ;病态睡眠包括先天性疾病 (4 .3 4% ) ,其他疾病 (10 .14 % ) ,而异态睡眠未见。在与正常小儿的比较中 ,母乳喂养、定时喂奶开始时间、断夜间奶时间较晚及与父母同睡一床、身高的发育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5 )。 【结论】 为了尽快让婴儿建立规律睡眠 ,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喂养 ,开始定时喂养的时间和断夜间奶的时间不宜过晚 ,且父母与婴儿尽量分床睡。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社区0~3岁儿童开始添加辅食时间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以家庭为调查基本单位,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和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在七个试点地区共调查618位儿童家长;运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统计学方法分析0~3岁儿童开始添加辅食时间影响因素。 【结果】 在调查的618名0~3岁儿童家长中,开始添加辅食时间回答6月龄的有135人(21.84%),回答4~6月龄的有407人(65.86%)。家长文化程度低、家庭月收入低及没有参加系统儿童保健等都是4~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的危险因素(P<0.05)。 【结论】 适宜技术提倡在6月龄之后开始添加辅食,然而社区大部分0~3儿童仍在4~6个月开始添加,故6月龄之后开始添加辅食的宣传教育仍需加强。  相似文献   

20.
婴幼儿喂养问题早期评估和综合干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婴幼儿期喂养问题的早期评估和综合干预,探索评价喂养障碍的有效方法及建立儿童综合治疗模式。【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09年5月在本院定期体检、接受健康咨询的的805名健康儿童(0~36月龄),对他们实施喂养行为综合干预前后的喂养行为调查表评分、体格生长变化进行研究。【结果】6~24月龄是儿童喂养问题发生的高峰期。采取包括家长咨询、膳食指导、口腔功能训练、喂养行为矫正等在内的综合干预可以显著改善儿童不良喂养行为,促进体重增长。【结论】喂养问题在婴幼儿生命早期就普遍存在,建立合理的临床早期诊断和评估模式,进行综合干预,可以预防婴幼儿生长发育偏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