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目的调查3~6岁儿童龋齿患病情况,分析儿童龋齿发病影响因素,探讨儿童龋齿预防对策,以提高儿童口腔保健水平。方法对2016年3月-2019年2月在舟山市口腔医院口腔临床科行儿保检查的2 184名3~6岁儿童进行龋齿检查,根据是否诊断为龋齿将其分为健康组(1 482名)和龋齿组(702名)。收集整理所有受检儿童的生物学、环境、行为、社会等可能影响龋齿发病的因素并分组统计,行组间比较,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系统行危险因素分析。探讨预防儿童龋齿的应对措施。结果 2 184名3~6岁儿童龋齿检查共检出702名龋齿患儿,发生率为32.14%,患儿年龄集中在5~6岁阶段。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6岁、家长文化程度低、家庭经济收入≤5 000元/月、儿童主要照护者非父母、刷牙频率≤1次/d、看牙频率1次/6个月为3~6岁儿童发生龋齿的高危因素(均P0.05)。结论 3~6岁儿童发生龋齿的影响因素及高危因素较多,加强3~6岁儿童家长牙保健相关知识宣教,提高家长日常牙保健措施执行、定期看牙,可降低儿童龋齿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口腔综合保健在预防儿童龋齿过程中的应用,用以指导临床预防措施。方法将治疗组78例应用口腔综合保健的效果与对照组78例仅进行常规口腔保健的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结果治疗组在刷牙方法正确率、刷牙次数、定期检查次数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其龋齿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综合保健预对防儿童龋齿具有重要意义,可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保健习惯,帮助儿童家属及其监护人树立正确的口腔保健观念,能有效预防儿童龋齿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深圳市松岗街道学龄前流动儿童龋齿患病情况及口腔保健行为对龋齿的影响,为开展流动儿童口腔保健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问卷调查3 000名学龄前儿童抚养人,对流动儿童和户籍儿童及其抚养人的口腔保健行为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流动儿童患龋率为58.18%,高于户籍儿童的3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的饮食(经常吃甜食、喝碳酸饮料)、刷牙(3岁前刷牙、正确的刷牙方法等)、就医(定期检查牙齿、窝沟封闭)行为对儿童龋齿患病率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抚养人是祖辈及其文化程度、对口腔保健知识的了解、经常指导儿童刷牙行为等对儿童龋齿患病率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经常吃甜食、喝碳酸饮料、祖辈为主要抚养人”是儿童龋齿的危险因素,“每天早晚刷牙、使用含氟牙膏、经常提醒孩子刷牙”是儿童龋齿的保护因素。结论 流动儿童与抚养人口腔保健的相关因素与儿童的龋齿发生有关,要加强对流动儿童的口腔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更要加大对流动儿童抚养人(特别是祖辈)的口腔保健知识与行为健康教育的力度,让家长与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保护乳牙,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加强口腔综合保健对儿童龋齿的预防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2011年10月我地区3-5岁儿童260名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口腔保健措施,实验组给予口腔综合保健预防方法,观察比较两组儿童在干预后半年的刷牙次数、正确刷牙比例、牙齿保健知识掌握情况和龋齿发生率。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实验组患儿每日刷牙2-3次人数更多,正确刷牙比例较高,儿童牙齿保健知识掌握情况好,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儿童龋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儿童进行口腔综合保健措施能够较好地预防儿童龋齿的发生,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分析厦门市948例妊娠期妇女口腔健康保健知识认知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于该院就诊的948例妊娠期妇女为调查对象,按妊娠期妇女年龄及学历分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948例妊娠期妇女行口腔常规临床检查,计算口腔疾病发病情况。结果 948例妊娠期妇女对龋齿及牙周炎致病因素等知晓率较高,分别为84.49%和75.42%,但对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牙线的使用知晓率仅为18.35%和8.23%;在口腔健康知识认知情况上,20~29岁组与30~39岁组龋齿基本知识及牙周病基本知识得分无明显差异,但20~29岁组孕期与婴幼儿口腔保健得分明显高于30~39岁组(P0.05);高学历组龋齿基本知识、牙周病基本知识及孕期与婴幼儿口腔保健得分均高于低学历组(P0.05);在口腔卫生行为习惯上,20~29岁组仅接受孕前口腔保健人数百分比与30~39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学历组接受孕前口腔保健、每天刷牙≥2次、牙刷更换3个月及定期洁牙人数百分比均高于低学历组(P0.05);948例妊娠期妇女患龋齿522例(55.06%)、牙龈炎705例(74.37%)、牙石613例(64.66%)、牙周病48例(5.06%)。结论厦门市妊娠期妇女口腔健康保健知识认知水平有待提高,注意加强孕前、孕期及婴幼儿口腔保健健康宣教,将低学历妊娠期妇女作为教育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6.
于婷  崔广志  李文霞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6):3263-3264
[目的]调查大学生口腔健康状况,探讨影响大学生口腔健康的因素,有目地的做好大学生的口腔医疗保健,为我校大学生牙病防治工作及口腔健康教育规划,提供信息支持及依据。[方法]采用自设的大学生口腔健康状况调查问卷,对我校部分大学生1200名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龋齿患病率32%,牙龈炎患病率49.3%,牙结石检出率39.3%,牙颌异常发生率50.8%,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对口腔保健知识的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刷牙次数、刷牙持续时间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学生口腔健康状况欠佳,口腔保健意识薄弱,口腔保健行为欠缺。所以要提高大学生的自我口腔保健意识,加强口腔卫生保健知识的普及,切实改善大学生口腔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7.
樊林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2):5135-5137
目的:了解高邮市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状况,为龋齿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WHO 1997年公布的龋齿检查及记录标准,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高邮市18所城乡幼儿园的2 634名3~6岁儿童进行乳牙龋病调查,并对儿童家长进行口腔保健知识问卷调查。结果:高邮市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率为63.93%,龋均为3.18;随着年龄增长患龋率呈上升趋势;儿童患龋率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5,P>0.05);农村儿童乳牙患龋率明显高于城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11,P<0.01);乳牙龋齿未治占龋失补总数的94.06%;家长口腔保健知识匮乏,半年一次带孩子去医院进行口腔检查的仅占7.95%,要求孩子每天刷牙2次以上的只有27.02%。结论:高邮市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率较高,充填率却较低,家长口腔保健意识淡薄,应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学龄前儿童龋病的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8.
非口腔专业大学生口腔卫生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调查非口腔医学专业大学生口腔健康状况,为指导大学生口腔保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和口腔检查,对潍坊医学院麻醉学系554名在校生进行龋齿患病状况、口腔自我保健知识及防治状况调查.结果 大学生患龋率为46.39%,龋均为0.71,龋齿充填率为35.19%;患龋情况城市学生比农村学生严重,女生比男生重,各年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龋齿充填率城市学生高于农村学生,各年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初次刷牙时间、每天刷牙次数、每次刷牙持续时间、对甜食的喜好程度是大学生龋患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非口腔医学专业大学生对口腔卫生保健知识了解较少,应加强口腔卫生宣传教育,使口腔疾病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东坑镇中小学生龋齿现状,为制定口腔保健规划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东坑镇3所中小学校2 080名学生,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1986年设计的口腔健康调查方法及诊断标准进行调查.结果 东坑镇中小学生乳牙龋患率为33.88%,龋均0.68,充填率为5.54%;恒牙龋患率为21.63%,龋均0.50,充填率为24.78%.结论 东坑镇学生龋齿患病率较高,龋齿充填率较低,应加强学生的龋齿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0.
程敏  杨晓霞  叶骏  丁强  周晓飞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0):3146-3148
目的:了解东台市儿童龋病情况,探讨儿童龋病防治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江苏省龋病防治科研项目组提供的口腔保健家长问卷调查表和乳牙龋齿检查表,对东台市3 384名儿童进行龋病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乳牙患龋率68.29%,龋均为3.14,患者龋均为4.59;男、女童患龋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患龋率呈递增趋势,各年龄组间患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牙位乳牙患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二乳磨牙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依次为第一乳磨牙和乳中切牙;刷牙、饮食习惯、家长观念、口腔卫生及是否使用过含氟牙膏等多种因素与儿童乳牙龋病密切相关。结论:加大口腔卫生宣传教育力度,普及口腔保健知识,定期口腔检查,推广口腔保健适宜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儿童乳牙患龋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口腔综合保健对预防儿童龋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到赤壁市某医院进行口腔检查的90例儿童,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儿童采用一般口腔保健法,观察组儿童则采用口腔综合保健法,对比2组儿童的龋齿预防效果。结果观察组儿童口腔知识测试优秀42例,合格3例,优秀率为93.33%,对照组儿童优秀34例,合格11例,优秀率为75.56%,观察组儿童口腔知识测试的优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儿童发生龋齿5例,发生率为11.11%,对照组儿童发生龋齿13例,发生率为28.89%,观察组儿童龋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儿童家长的总满意度为97.78%,对照组儿童家长的总满意度为84.45%,观察组儿童家长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口腔综合保健法对儿童龋齿进行预防,在取得显著效果的同时,还提高了儿童口腔保健知识水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齿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20年3月至2021年6月在本院健康体检的学龄前儿童287例。自然光源下视诊结合探诊进行龋齿诊断;参照中国居民口腔健康调查问卷的相关内容设计调查表,收集性别、年龄、进食甜点频率、喝碳酸饮料频率、开始刷牙年龄、是否使用含氟牙膏、刷牙频率、牙刷更换时间、是否经常帮助孩子刷牙、家长文化程度、家长对窝沟封闭认知程度等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87例学龄前儿童中乳牙龋齿率50.17%(144/287)。乳牙龋齿患病率、龋均在不同年龄段学龄前儿童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年龄的增加乳牙龋齿患病率、龋均逐渐升高。乳牙龋齿患病率、龋均在不同性别的学龄前儿童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牙龋齿的患病率在不同进食甜点频率、喝碳酸饮料频率、开始刷牙年龄、使用含氟牙膏情况、刷牙频率、家长文化程度、家长对窝沟封闭认知程度的学龄前儿童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2.815、28.670、39.294、28.138、25.791,均P<0.01)。多因素Logisti...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大连地区学龄前儿童龋齿发生情况,并就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大连地区6所幼儿园共1 782例3~6岁学龄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口腔检查并统计其龋齿发生率。根据有无龋齿分为患龋组与未患龋组,对两组儿童一般情况、家庭经济情况、父母情况、口腔卫生行为及饮食情况等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将筛查出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 782例学龄前儿童中,发生龋齿908例,发生率为50.95%;经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家长文化程度、家长关注牙齿保健知识、儿童开始刷牙时间、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定期口腔检查、进食甜食、饮用碳酸饮料及使用含氟牙膏与儿童发生龋齿密切相关(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儿童患龋的危险因素有开始刷牙时间晚、经常进食甜食及经常饮用碳酸饮料,保护因素有家长关注牙齿保健知识、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定期口腔检查及使用含氟牙膏。结论大连地区学龄前儿童龋齿发生率较高,故应做好此年龄段儿童的口腔保健工作,尽量规避危险因素,以减低学龄前儿童患龋率。  相似文献   

14.
王晓峰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5):4155-4156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口腔保健的效果.方法:选择学龄前3岁儿童5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0例,儿童在人选时均无龋齿等口腔疾病.对照组儿童没有实施特别的口腔保健相关知识和方法,根据患儿喜好和家长指导进行口腔保健;观察组实施相关口腔保健,嘱咐在家长的监督下让儿童饭后漱口、按时刷牙,并教会患儿正确刷牙方法.随访时间为3年,观察两组儿童龋齿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儿童中发生龋齿27例,发生率为10.8%;对照组儿童中发生龋齿64例,发生率为25.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男童龋齿发病率为10.7%,女童发病率为10.8%;对照组男童龋齿发病率为25.9%,女童发病率为25.2%,两组中男、女童龋齿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学龄前儿童实施正确有效口腔保健有助于降低学龄前儿童龋齿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中山市东升镇辖区内幼儿园儿童进行相关口腔保健措施的探讨。方法 120例儿童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儿童接受氟化泡沫预防龋齿,对照组儿童采取常规口腔保健措施。对比两组儿童操作的配合度及2年内龋齿的发生率。结果两组儿童在操作配合度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研究组儿童2年内龋齿的发生率为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儿童(28.33%),两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氟化泡沫对于儿童龋齿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明显降低儿童龋齿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儿童口腔健康知识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儿童对口腔健康的知识、态度、行为情况,为下一步口腔卫生保健工作提供科学指导依据。方法选取2015-01/12到无锡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进行健康体检的儿童作为调查对象,共计460名儿童,采用现场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儿童对口腔健康相关知识和口腔卫生行为信息。结果调查男童258例,女童202例,平均年龄(7.65±2.15)岁,城市户口262例,农村户口198例;农村儿童的龋齿、牙菌斑、牙结石的发生率高于城市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儿童对口腔疾病自我诊断、预防牙菌斑的方法、预防龋齿的方法、含氟牙膏的好处、正确的刷牙方法的知晓率高于农村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儿童的早晨刷牙、睡前刷牙、每次刷牙3 min、每3个月更换牙刷、顺牙缝竖线方向刷牙的行为明显优于农村儿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龄儿童的早晨刷牙、睡前刷牙、每次刷牙3 min、顺牙缝竖线方向刷牙的行为明显优于低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每3个月更换牙刷的行为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儿童口腔牙齿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口腔预防保健知识知晓率较低,口腔卫生行为习惯较差,尤其是农村儿童,卫生行政部门、专业技术机构、学校应加大家长及儿童口腔健康保健宣传教育的力度及深度,让其认识到口腔健康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儿童龋齿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龋齿发生后对患儿颌骨功能的影响,为早期预防儿童颌骨发育异常提供参考。方法 2020年10月,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北京市5所幼儿园和3所小学中共860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口腔检查,参照第4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标准制定调查问卷,包括人口信息、饮食习惯、口腔卫生习惯、口腔保健等内容,分析儿童龋齿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龋齿发生后对患儿颌骨功能的影响。结果 有190名儿童患有龋齿,检出率为22.09%。儿童发生龋齿与年龄、居住地、父母受教育水平、是否睡前进食、是否喜食甜食、开始刷牙年龄、每日刷牙频次、父母是否辅助刷牙、是否定期口腔检查、父母是否接受过口腔健康指导有关(χ2值分别为5.04,4.70,75.37,7.91,12.03,9.30,7.64,255.47,253.27,11.38,P值均<0.05)。与非龋齿组相比[(81.52±3.16,80.54±1.52,1.92±0.25,31.52±1.62,33.63±3.41,50.72±1.68)°],龋齿组上牙槽座点角、下齿槽座角、上牙槽到下牙槽座点角、下颌平面角、前颅底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城市失能老人的口腔保健意识和行为现状,为开展失能老人口腔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杭州市拱墅区两个街道的全部95名失能老人的口腔保健意识和行为现状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 10.53%的失能老人表示需要口腔保健知识,5.26%的失能老人定期检查牙齿,24.21%的失能老人知道牙齿疾患不良后果,70.53%的失能老人每天刷牙,18.95%的失能老人自觉口腔不适,以上各项男女老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53%的失能老人表示有口腔不适将会就诊,男性失能老人就诊意愿更高,男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城市失能老人口腔保健意识较为欠缺,口腔保健行为不良,应加强对城市失能老人的口腔健康教育,提高口腔保健意识。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北戴河区农村3~6岁儿童龋齿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为农村儿童龋病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的要求对北戴河区蔡各庄小学幼儿园(农村)211名3~6岁在园儿童进行口腔检查(同时进行牙齿涂氟和六龄齿窝沟封闭)并采取对其家长进行问卷的方式调查相关因素并进行分析。结果:龋齿患龋率为77.73%,龋均为4.46,患者龋均为5.74,六龄齿萌出率21.40%。患龋率、龋均随年龄增加呈明显上升趋势(P<0.05)。在儿童乳牙患龋率相关的因素中,每天不刷牙、喜吃甜食、零食、母亲文化程度、家长对口腔健康的认知程度与儿童乳牙龋齿高度相关。结论:北戴河区农村儿童乳牙患龋率明显高于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我国5岁儿童龋齿患病率为66%),应引起各界高度重视并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饮食及生活习惯,提高家长对口腔保健的意识等,减少相关因素对龋齿产生的影响,从而降低龋齿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影响肥胖儿童龋齿发生的主要因素和预防保健效果. 方法 2008年6月-2012年6月在本院口腔科进行检查治疗确诊为龋齿的儿童共330例,通过BMI分为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进行调查问卷和预防及保健治疗. 结果 肥胖儿童龋齿主要发生在4~6岁年龄段,而正常组儿童主要发生在10岁以上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龄、母亲文化程度、儿童户外活动、吃油炸食品、吃甜食、喝饮料是肥胖儿童发生龋齿的主要影响因素.窝沟封闭及口腔保健后,正常体重组效果明显,超重及肥胖组效果不明显. 结论 肥胖儿童作为特殊情况,龋齿发生具有一定的特征性,除了已知的龋齿危险因素外,还有口腔卫生行为及饮食的影响.现有的预防手段效果不佳,需要进一步研究预防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