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要:虽然早期筛查和手术治疗延长了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期,但许多症状仍以集群的形式存在,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学术界将这类症状集群称为症状群。中医药在改善结直肠癌术后各阶段患者复杂症状上有着较好的效果,但临床评价仍存在争议。本文通过探讨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症状群和中医证型的研究现状,探讨其内在联系,为更好评价中医药在该类患者中的疗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危险因素及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 860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并与1 725例非肿瘤患者进行对照分析,比较引发结直肠癌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结直肠癌患者在性别、年龄、年份、原发病灶部位及病理类型分布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直肠癌组患者与对照组在基础疾病、结直肠癌家族史、胆囊切除手术史、阑尾切除术史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进一步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糖尿病、高血压、结直肠癌家族史和阑尾切除术史均可能为诱发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糖尿病和结直肠癌家族史为诱发结直肠癌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结直肠癌高危发病人群为男性,发病年龄集中于中老年人群,原发病灶部位主要位于直肠,病理类型多为管状腺癌,糖尿病和结直肠癌家族史为诱发结直肠癌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顺式阿曲库铵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老年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术中给予2.0~2.5 mg/kg丙泊酚,0.1 mg/kg咪达唑仑,3.0μg/kg芬太尼进行麻醉,并持续给予七氟烷吸入;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推注0.3 mg/kg顺式阿曲库铵进行麻醉。比较2组围手术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 2组患者麻醉前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明显高于术后24 h和术后48 h的水平(P<0.05);对照组术毕、术后24 h、术后48 h及术后120 h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明显低于实验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肌松恢复指数、起效时间、作用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顺式阿曲库铵麻醉,可降低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可作为老年结直肠癌患者临床首选麻醉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腹腔免疫化疗在结直肠癌术后应用的疗效。方法 对 4 6例结直肠癌术后患者(DukesC期、D期 )行腹腔免疫化疗 ,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免疫指标改善 ,近期复发转移情况。结果 结直肠癌术后应用腹腔免疫化疗 ,患者免疫指标改善 ,副反应轻 ,术后肿瘤复发 ,转移率下降。结论 腹腔免疫化疗对防治结直肠癌术后复发 ,转移是一种安全、方便有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手术切除是结直肠癌的根治手段,但术后复发率和转移率高。近年来,随着新药、新方法不断研发和改进,给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带来新的希望。现综述晚期结直肠癌的化疗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添加口服营养补充剂对结直肠癌患者急诊手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对比分析2008年6月—2018年1月间进行急诊手术的38例结直肠癌患者,按营养支持方法分为TPN组和PN+ONS组,收集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7天的血淋巴细胞数及白蛋白等指标,同时结合病历记载,获取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总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数据。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ml))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N+ONS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感染率低及总住院时间短,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急诊手术后适当添加口服营养补充剂,可能有利于减少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7.
成汇 《现代肿瘤医学》2020,(15):2709-2711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的饮食习惯及自然环境的发生变化,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手术是根治手段。“大便习惯改变”为患者常见主诉,术前肠功能紊乱增加术前肠道准备困难度,直接影响到患者术后的恢复;术后由于肠道部分或大部切除,肠道吻合、直肠低位切除、超低位保肛等,导致术后患者仍有肠功能紊乱等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且西医治疗手段单一、副作用多。朱永康教授将这些同归于结直肠癌围手术期肠功能紊乱,善于运用中医药治法,整体多元化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结直肠癌的生物治疗崔正言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治疗以手术为主,但术后5年生存率仍在50%左右,约半数病例术后5年出现复发和转移。对失去手术机会或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则主要采用以5-FU为主的化疗和生物疗法。本文对结直肠癌的生物治疗现状予以综...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18F-FDG PET/CT显像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与转移的诊断价值与PET/CT检查期间CEA水平之间的关系。   方法  收集临床症状、血清CEA水平升高或CT等影像学检查怀疑复发, 并因此行PET/CT检查的结直肠癌术后患者75例, 其中男性46例, 女性29例。回顾性分析比较PET/CT显像的诊断价值在结直肠癌术后患者CEA阳性组与阴性组中的差异。   结果  PET/CT对复发与转移的检出率中CEA阳性组为89.3% (42/47), 阴性组为82.1% (23/28), 两组之间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CEA水平无助于提高PET/CT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与转移的检出率, PET/CT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与转移具有较高的检出率, 是目前监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与转移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Dukes C期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Dukes C期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235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回顾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肿瘤部位、肿瘤大体类型、肿瘤直径、肿瘤组织类型及肠壁浸润深度对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无影响。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分化程度是影响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淋巴结转移(数目或部位)和肿瘤分化程度是影响Dukes C期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最重要的独立因素,对于判断预后、指导术后治疗及随访方案的制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结直肠癌是目前全球第三大常见的恶性肿瘤,大约有50%的患者在病程中发生肝转移。结直肠癌肝转移(CRLM)分为初始可切除和不可切除。肝切除术目前被认为是治疗CRLM唯一潜在的治愈方法,患者5年生存率约为37%~40%。但肝切除术后这部分患者仍然存在较高的复发风险,因此选择合适的辅助治疗尤为重要。目前CRLM患者术后辅助化疗存在争议,以往前瞻性临床研究发现术后辅助化疗能延长无进展生存时间,但无法改善总生存时间。最近部分研究在化疗基础上联合靶向药物或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等应用于术后CRLM患者,以期获得更好的疗效。本文就可切除CRLM术后辅助化疗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腹膜是结直肠癌转移的好发部位。出现腹膜转移的女性结直肠癌患者常伴有卵巢转移。通常认为出现腹膜转移和卵巢转移的女性结直肠癌进展迅速且预后极差,目前仍无有效的治疗手段。虽然结直肠癌患者接受化疗及靶向药物后可显著改善预后,但同时伴有腹膜转移和卵巢转移的女性结直肠癌患者却无法明显获益。许多研究证实肿瘤细胞减灭术(CRS) 联合腹腔内热灌注化疗(HIPEC)可延长这类患者的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本文综述了结直肠癌腹膜转移和卵巢转移患者的诊治现状和相关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浆SEPT 9基因甲基化(mSEPT9)在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监测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5年1月聊城市人民医院确诊并行根治性手术的结直肠癌患者214例,收集术前及随访3年中的外周血样本,应用荧光探针PCR方法检测血浆mSEPT9状态,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EA水平,评价血浆mSEPT9用于结直肠癌手术疗效评价价值,并评估血浆mSEPT9和血清CEA单独或两者联合检测对结直肠癌复发转移的诊断效力。  结果  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血浆mSEPT9检测阳性率为70.1%,血浆mSEPT9与临床分期相关(P=0.027),与年龄和性别不相关。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血浆mSEPT9阳性率为8.4%,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64例结直肠癌复发转移患者mSEPT9阳性率为78.1%,CEA阳性率为4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血浆mSEPT9联合血清CEA检测能够提高结直肠癌复发转移的阳性率(84.4% vs. 78.1%,P=0.016)。  结论  血浆mSEPT9可作为结直肠癌根治术疗效评价及术后随访监测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的免疫功能状态和调节免疫功能的治疗方法。方法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和生化法,检测28例健康体检者和128例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T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NK、IgG、白细胞介素2(IL-2)及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水平;比较黄芪注射液对围术期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结直肠癌患者术前CD3、CD4细胞水平、CD4/CD8比值、NK和IL-2活性明显低于健康体检者(P〈0.01),血浆sIL-2R、CD8和IgG水平较正常人显著增高(P〈0.01),术后3周CD3、CD4细胞水平、CD4/CD8值、NK和IL-2活性较术前明显升高,血浆sIL-2R、CD8和IgG水平较术前降低;T细胞亚群、sIL-2R和IL-2活性与结直肠癌临床分期有关;应用黄芪注射液治疗的患者术后CD3、CD4细胞水平、CD4/CD8比值、NK和IL-2活性较未治疗组明显增高(P〈0.01),术后T细胞亚群、sIL-2R和IL-2活性接近健康对照组。结论结直肠癌患者切除肿瘤后全身免疫机能状况有所改善,肿瘤患者的T细胞亚群水平和血浆sIL-2R和IL-2活性可反映机体的免疫状况,并可判断病情、指导临床治疗;黄芪注射液能有效改善围术期结直肠癌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腹腔免疫化疗在结直肠癌术后应用的疗效。方法:对46例结直肠癌术后患(DukesC期、D期)行腹腔免疫化疗,评价患生活质量、免疫指标改善,近期复发转移情况。结果:结直肠癌术后应用腹腔免疫化疗,患免疫指标改善,副反应轻,术后肿瘤复发,转移率下降。结论:腹腔免疫化疗对防治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是一种安全、方便有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背景与目的:据报道,PRL-3基因表达在结直肠癌中具有显著的转移相关性。本研究探讨PRL-3基因在结直肠癌原发灶中的表达强度及其与主要临床病理学指标的相关性,以及在结直肠癌预后判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提取1998--2000年接受手术治疗并且具有完整随访信息的结直肠癌患者196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PRL-3表达情况,同时收集相关临床病理资料和随访信息进行相关性分析和预后研究。结果:在196例标本中,PRL-3高表达阳性率为49.5%(97/196),与肿瘤的组织分化程度、脉管侵犯、Dukes分期、手术性质以及术后转移的发生相关;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提示PRL-3表达是结直肠癌患者的重要预后因素。结论:PRL-3的表达是结直肠癌患者的一个新的预后指标,此基因的高水平表达提示术后脏器转移发生的可能性升高,并且和术后生存时间的缩短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7.
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背景与目的:结直肠癌肝转移作为最常见的转移途径之一,尚缺乏有效的预测、评估指标,本文即探讨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与其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比较术后2年发生肝转移107例Dukes B或C期结直肠癌患者与术后2年无肝转移100例患者的血清CEA水平、分析病理切片分化级别、转移淋巴结、淋巴管侵袭以及静脉侵袭的情况。结果:发生肝转移患者远距离淋巴结转移、淋巴管侵袭及镜下静脉侵袭发生率升高,术后CEA持续升高,与无肝转移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结直肠癌术中未发现肝转移但有远距离淋巴结转移、淋巴管侵袭或镜下静脉侵袭以及术后CEA持续升高,预示发生肝转移的危险性增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 survivin mRNA 在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 SPSS16.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 取 χ2 检验 ,收集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90 例、结直肠腺瘤疾病患者60 例,同期选择本院体检 健康人60 例为对照组,运用巢式RT-PCR 技术检测并比较术前结直肠癌患者、结直肠腺瘤疾病患者、正常健康人3组血清 中survivin mRNA 表达水平。分析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survivin mRNA 水平与肿瘤术后分期、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和是否远 处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结果 健康人中 survivin mRNA 不表达,结直肠良性腺瘤疾病患者中有 2例survivin mRNA 表达,表达率为3.33%,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survivin mRNA 有49 例,表达率为54.44%,survivin mRNA 表达率与肿瘤分期 及肿瘤转移密切相关(P<0.05),与肿瘤的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外周 survivin mRNA 表达明显上调,其与结肠癌分期及是否远处转移密切相关,可以作为检测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转移和评价肿瘤是否进 展的良好的分子标记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多原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手术治疗对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96例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其中单发结直肠癌(单发癌组)561例(94.1%),多原结直肠癌(多原癌组)35例(5.9%),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及病理特点,采用胃肠生活质量量表(GIQLI)评价手术治疗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35例患者共有病灶81个,并发腺瘤样息肉12枚,癌变率33.3%。多原癌组中腺瘤癌变比例较大,单发癌组以直肠部位居多。术后1个月患者的生活质量较术前明显降低,术后6个月GIQLI的总分明显高于术前和术后1个月的(P<0.05),自觉症状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多原结直肠癌易伴发息肉病恶变,且以直肠部位居多,手术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术后应加强随访和监测。  相似文献   

20.
结直肠癌是中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位居恶性肿瘤死因的第3位。在2012年诊断的全球1361000例结直肠癌中,中国结直肠癌患者占18.6%。手术是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多项大型Ⅲ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新辅助放化疗(nCRT)较术后放化疗能有效降低患者的术后5年局部复发率,提高括约肌保存率。nCRT已被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确定为Ⅱ、Ⅲ期直肠癌的标准治疗方法。虽然nCRT能降低患者的局部复发率,但在减少远处转移的发生和延长生存期方面并无获益。本文探讨nCRT后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肿瘤复发及远处转移的模式,并探讨患者无生存获益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