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亚型β(ERβ)在乳腺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7例乳腺癌及其癌旁组织标本进行实验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乳腺癌、癌旁组织的ERβ表达情况,并探讨癌组织标本中ERβ表达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中ERβ蛋白表达阳性60例(61.86%),ERβ表达阴性37例(38.14%),癌旁组织中ERβ阳性表达90例(92.78%),阴性表达7例(7.22%),两种组织标本中的ERβ阳性表达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低分化组织中ERβ蛋白阳性表达率为46.00%,低于中、高分化组织的78.72%(P<0.05);浸润性导管癌的ERβ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6.96%,低于其他病理类型的83.33%(P<0.05);Ki-67蛋白阳性表达乳腺癌组织中ERβ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2.63%,低于Ki-67蛋白阴性表达组织中的75.00%(P<0.05).结论:ERβ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程度降低,并且与乳腺癌的分化程度、病理学类型、Ki-67表达程度具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Bmi-1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84例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c-erbB-2和B细胞特异性莫洛尼小鼠白血病病毒整合位点-1(Bmi-1)表达,并取其中43例(51.2%)乳腺癌新鲜肿瘤组织和癌旁的正常组织,采用RT-PCR方法检测其Bmi-1表达。结果:84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Bmi-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6.0%(47/84)。43例乳腺癌新鲜肿瘤组织中Bmi-1mRNA阳性表达率为67.4%(29/43)。Bmi-1过表达与临床晚期及ER阴性表达显著相关,P<0.05。Bmi-1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以及PR、c-erbB-2表达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Bmi-1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Bmi-1过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发生、发展有关。Bmi-1可能成为预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分期的新分子标志。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免疫组化检测雄激素受体(andmgen rcpur,AR)在非特殊类型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分析AR与非特殊类型浸润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AR与非特殊类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医生判断预后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 年6月在本院经病理诊断为非特殊类型浸润性乳腺癌的病例2为例,统计其临床资料,采用Envisiom 两步法检测AR雌激素受体(erwgn repa,ER)、孕激素受体(pogeerone receptor,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n eridrmal gowth factor rcptu-2,HER2)以及细胞增殖标记抗原 Ki67的表达情况,分析 AR与非特殊类型浸润性乳腺癌的不同组织学分级、分子分型及 Ki67之间的关系。结果;279 例非特殊类型浸润性乳腺癌中组织学分级1级6例(2.15%),Ⅱ级217例(77.78%),Ⅲ级 44 例(15.77%);分子分型Luminal A型46例(16.49%),LuminlB型153例(54.84%),HER2 过表达型24例(8.60%),三阴性型37例(3.26%)。AR的总阳性率为64.87%(181/279),在组织学I级(83.33%)和Ⅱ级(68.66%)中的阳性率比在Ⅲ级(45.45%)中高(P=0.008);AR在Luminal A型(71.74%)、LumimlB型(68.63%)和HER2过表达型(62.50%)中的阳性率高于三阴性型(27.02%)乳腺癌(P<0.001)。ER 阳性表达组的AR 阳性率(73.71%)高于ER阴性表达组(4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R 阳性表达组(71.07%)高于 PR 阴性表达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Ki-67阴性表达组的非特殊类型浸润性乳腺癌中AR 阳性率(7.45%)高于Ki-67阳性表达组(59.71%)(P=0.002)。结论∶AR的表达状态可能是乳腺癌预后的指标之一,高表达者可能预后更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ER、PR、p53及c-erbB-2癌基因蛋白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体积、淋巴结转移及组织学类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26例乳腺癌患者乳腺组织中ER、PR、p53及c-erbB-2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意义的关系。结果:126例乳腺癌中,ER、PR、p53及c-erbB-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4.4%(56/126)、47.6%(60/126)、64.3%(81/126)、68.3%(86/126)。ER、PR的阳性表达率与患者年龄、肿瘤体积、有无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及组织学类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53及c-erbB-2阳性表达率与有无淋巴结转移、年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肿瘤体积及组织学类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癌患者中ER、PR、p53及c-erbB-2的联合检测可以用来指导临床用药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免疫组化检测雄激素受体(andmgen rcpur,AR)在非特殊类型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分析AR与非特殊类型浸润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AR与非特殊类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医生判断预后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 年6月在本院经病理诊断为非特殊类型浸润性乳腺癌的病例2为例,统计其临床资料,采用Envisiom 两步法检测AR雌激素受体(erwgn repa,ER)、孕激素受体(pogeerone receptor,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n eridrmal gowth factor rcptu-2,HER2)以及细胞增殖标记抗原 Ki67的表达情况,分析 AR与非特殊类型浸润性乳腺癌的不同组织学分级、分子分型及 Ki67之间的关系。结果;279 例非特殊类型浸润性乳腺癌中组织学分级1级6例(2.15%),Ⅱ级217例(77.78%),Ⅲ级 44 例(15.77%);分子分型Luminal A型46例(16.49%),LuminlB型153例(54.84%),HER2 过表达型24例(8.60%),三阴性型37例(3.26%)。AR的总阳性率为64.87%(181/279),在组织学I级(83.33%)和Ⅱ级(68.66%)中的阳性率比在Ⅲ级(45.45%)中高(P=0.008);AR在Luminal A型(71.74%)、LumimlB型(68.63%)和HER2过表达型(62.50%)中的阳性率高于三阴性型(27.02%)乳腺癌(P<0.001)。ER 阳性表达组的AR 阳性率(73.71%)高于ER阴性表达组(4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R 阳性表达组(71.07%)高于 PR 阴性表达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Ki-67阴性表达组的非特殊类型浸润性乳腺癌中AR 阳性率(7.45%)高于Ki-67阳性表达组(59.71%)(P=0.002)。结论∶AR的表达状态可能是乳腺癌预后的指标之一,高表达者可能预后更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腺癌临床病理特点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应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测定乳腺癌组织中ER、PR的表达,并分析临床病理特点与ER、PR表达的关系。结果乳腺癌多发于31~50岁(41.7%)及51~70岁(47.5%);最常见肿瘤类型为浸润性导管癌(78.3%);45.8%患者确诊时已有淋巴结转移;Ⅰ级浸润性导管癌占8.5%,Ⅱ~Ⅲ级占91.5%;ER、PR阴性表达率分别为47.5%、59.2%。Ⅰ级浸润性导管癌ER、PR的阴性表达率均低于Ⅱ~Ⅲ级浸润性导管癌,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级浸润性导管癌中无一例有脉管内瘤栓和淋巴结转移,而Ⅱ~Ⅲ级浸润性导管癌中脉管内瘤栓和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4.9%)和(58.1%)(P<0.01)。结论乳腺癌中ER、PR阴性表达的比例近50%;ER阴性表达与高组织学分级有关;ER阴性表达、高组织学分级易导致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mRNA、孕激素受体(PR)mRNA阳性表达的临床和预后的意义。方法:运用RNA原位核酸杂交和免疫组化检测,比较278例乳腺癌中ERmRNA和PRmRNA阳性率与临床各因素、阳性和阴性表达与生存期的关系。结果:(1)生存组中ERmRNA和PRmRNA的阳性率分别为72.8%和73.8%,死亡组阳性率分别为55.2%和34.5%(P<0.01);(2)淋巴结无癌转移组ERmRNA和PRmRNA阳性率为75.9%和68.8%,淋巴结癌转移组阳性率分别为53.7%和50.0%(P<0.01);(3)组织学为Ⅰ+Ⅱ级组的ERmRNA、PRmRNA阳性率分别为73.2%和66.8%,Ⅲ级组分别为54.5%和50.0%(P<0.01,P<0.05);(4)生存组、淋巴结无癌转移组和组织学Ⅰ+Ⅱ级组ERmRNA、PRmRNA单一阳性和ER、PRmRNA双阳性者平均生存期均高于死亡组、淋巴结癌转移组和组织学Ⅲ级组中单一阳性或双阳性表达(P<0.01,P<0.05)。(5)淋巴结无癌转移组、组织学为Ⅰ+Ⅱ级组和癌组织≤2cm等组中ERmRNA或PRmRNA单一阳性和ER、PRmRNA双阳性表达者平均生存期高于单一阴性或双阴性表达者(P<0.01,P<0.05)。结论:生存组、淋巴结无癌转移组和组织学为Ⅰ+Ⅱ级组的ERmRNA、PRmRNA阳性检出率均高于死亡组、淋巴结癌转移组和组织学Ⅲ级组,各组中阳性表达者的预后明显好于阴性表达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Her-2基因及其蛋白表达状况,并研究其与ER、PR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标记原位杂交(FISH)和免疫组化法(IHC)检测45例乳腺癌组织中Her-2基因及其蛋白表达并检测ER、PR表达。实验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处理。结果:在45例乳腺癌中有17例出现Her-2基因扩增,阳性率为37.7%。Her-2蛋白总阳性率为66.7%。Her-2基因阳性率在ER阳性组为32.3%,在ER阴性组为50.0%,Her-2基因阳性率在PR阳性组为27.5%,在PR阴性组为56.2%。FISH法检测Her-2基因扩增与Her-2蛋白过表达之间相关(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及ER、PR的表达无关(P>0.05)。结论:FISH检测Her-2基因扩增和免疫组化检测Her-2蛋白一致性较好,ER、PR和Her-2三者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磷酸化Akt(pAkt)表达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状态及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导管原位癌16例和浸润性导管癌70例,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Akt、HER-2、ER、PR、p53和Ki-67表达,统计分析其相关性,以及pAkt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导管原位癌组织pAkt阳性率为0(0/16),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为38.6%(27/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导管原位癌组织中pAkt水平与HER-2的表达无相关性。70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pAkt水平在HER-2阴性组(18.8%,6/32)、不确定组(37.5%,6/16)和阳性组(68.2%,15/22)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淋巴结转移组和未转移组中pAKT的阳性表达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结论:pAkt在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频率显著高于导管原位癌,其表达水平与HER-2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并可能与肿瘤淋巴结转移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DNA甲基转移酶1(DNMT1)和雌激素受体α(ERα)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12例乳腺癌组织和2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DNMT1和ERα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乳腺组织及ERα阳性乳腺癌组织中DNMT1的蛋白阳性表达率较低,分别为10.00%、46.05%;而在ERα阴性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较高,为86.11%(P<0.05)。乳腺癌组织中ERα蛋白的表达与PR表达状态有关(P<0.05)。乳腺癌组织中DNMT1与ERα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s=-0.419,P<0.001)。结论 DNMT1蛋白高表达于ERα阴性乳腺癌,而在正常乳腺组织及ERα阳性乳腺癌组织中低表达,对乳腺癌诊断及分型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碳酸酐酶IX(CA IX)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9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CA IX的表达,比较它们在不同分子分型组织中表达的差异,并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CA IX的表达与患者年龄,组织学分级及ER、PR、HER-2受体的表达状况等主要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CA IX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肿瘤细胞上明显高表达,在III-IV期明显高表达于I期和II期(P<0.05),CA IX 蛋白表达在三阴性型、HER-2型和Luminal型呈逐步明显降低(P<0.05)。结论:CA IX 蛋白特异性高表达于乳腺癌组织上,且肿瘤恶性程度越高,其表达越高。CA IX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可能参与肿瘤细胞的增殖、浸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β-TubulinⅢ、MGMT在女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女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标本191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β-TubulinⅢ、MGMT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乳腺癌分子分型采用免疫组化及FISH 检测确定。结果:女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β-TubulinⅢ的阳性表达率为72.3%(138/191),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脉管侵犯及分子分型相关,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GMT的阳性表达率为74.3%(142/191),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和分子分型相关,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β-TubulinⅢ、MGMT共同阳性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及分子分型具有相关性(P<0.05)。Spearman 相关分析显示β-TubulinⅢ和MGMT两者在女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表达呈正相关(r=0.252)。结论:β-TubulinⅢ和MGMT与乳腺癌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中E-钙黏素蛋白(E-cadherin)的表达及其在三阴性组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共188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将乳腺癌分为Luminal A型49例、Luminal B型41例、HER-2阳性型44例,三阴性组(TNBC)54例。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的E-cadherin的表达情况同时分析E-cadherin在TNBC中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并随访54例TNBC患者3年复发或转移率及PFS。结果:乳腺癌中E-cadherin阳性率为52.13%,Luminal A型组阳性率为63.27%、Luminal B型组阳性率为63.41%、HER-2阳性组阳性率为43.18%及TNBC组为42.59%,四组间阳性率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89,P<0.05)。TNBC与HER-2阳性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χ2=0.003,P>0.05),而TNBC组阳性率较Luminal A型组和Luminal B 型组均明显降低,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42.59% vs 63.27%,χ2=4.40,P<0.05,42.59% vs 63.41%,χ2=4.05,P<0.05);TNBC中E-cadherin阳性表达与年龄无关 (P>0.05),与肿瘤大小、TNM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状态及Ki67负相关,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NBC总体3年复发或转移率高达55.56%,无病生存率为44.44%。E-cadherin阳性组复发转移率为39.13%,E-cadherin阴性组复发转移率为67.74%,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4.38,P<0.05),3年无疾病进展时间(PFS)E-cadherin阳性组明显优于阴性组(P<0.05)。结论: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中E-cadherin表达不同,E-cadherin阳性表达与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分期及浸润转移呈负相关,对预测3年复发转移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4.
魏路  姚峰 《现代肿瘤医学》2019,(15):2679-2684
目的:分析佩吉特氏病伴浸润性导管癌(Paget's disease with 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PD-ID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和预后情况。方法:通过美国 SEER*Stat 软件搜集2010至2014年病理明确诊断为PD-IDC及浸润性乳腺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分别550例和207 221例。用SPSS 21.0进行统计学分析和绘制生存曲线。结果:与IDC相比,PD-IDC患者男性乳腺癌比例更大,可能有更大的体积、更多的淋巴结受累、更高级别以及更晚期的肿瘤(P均<0.05);且更可能是激素受体(HR)阴性[ER阴性(37.3% vs 18.5%)、PR阴性(52.0% vs 28.5%)]和Her-2阳性(53.3% vs 15.4%);在治疗方案中更有可能接受乳房切除术(85.8% vs 43.9%)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45.1% vs 29.5%)(P均<0.05);但预后更差,死亡率更高,且乳腺癌相关死亡率(BCSM)更高。此外,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分级和Her-2状态与PD-IDC患者的总生存时间(OS)显著相关(P<0.05),而患者性别和肿瘤分级与PD-IDC患者的BCSM相关(P<0.05),且Her-2阳性者相较于阴性者(OS:HR=0.019,P=0.009;BCSM:HR=0.000,P=0.623)与PD-IDC患者的OS显著相关,淋巴结手术方式也与PD-IDC患者的OS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与IDC相比,PD-IDC患者更可能是HR阴性和Her-2阳性且预后较差。同时,淋巴结的处理在PD-IDC的治疗中有一定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张艳  李军红 《现代肿瘤医学》2020,(12):2067-2071
目的: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FOXM1、PLK1、HIF-1α以及EZH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检测FOXM1、PLK1、HIF-1α及EZH2蛋白在29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观察组)和290例癌旁乳腺组织(对照组)中的表达水平,对比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分析其相关性。结果:FOXM1、EZH2、PLK1和HIF-1α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9.31%、28.28%、44.48%和61.03%,均明显高于其在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9.31%、0%、3.45%和19.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种蛋白的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临床分期显著相关,与年龄、肿瘤直径以及月经状态无关;四种蛋白两两呈正相关关系。ER阴性标本中PLK1、HIF-1α和EZH2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ER阳性标本;HER-2阳性标本中EZH2、FOXM1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HER-2阴性标本(P<0.05)。结论:FOXM1、PLK1、HIF-1α和EZH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显著表达,其表达水平的升高与癌组织分级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密切,其表达和相关性能为乳腺癌的病理及临床评估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Oct4、Stat3在卵巢浆液性/黏液性囊腺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方法:应用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卵巢浆液性/黏液性囊腺癌组织中Oct4、Stat3的表达。结果:Oct4在卵巢浆液性/黏液性囊腺瘤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5.0%(7/20),低于卵巢浆液性/黏液性囊腺癌中的83.3%(50/60),两者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卵巢浆液性/黏液性囊腺癌中Oct4的阳性表达率与患者年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化程度、患者组织学类型均无相关性(P>0.05)。Stat3在卵巢浆液性/黏液性囊腺癌阳性表达率为71.7%(43/60),明显高于卵巢浆液性/黏液性囊腺瘤中的35.0%(7/20),两者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Stat3在Ⅰ、Ⅱ期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低于Ⅲ、Ⅳ期癌(P<0.05),在中、低分化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高分化癌(P<0.05),与患者组织学类型无关。卵巢浆液性/黏液性囊腺癌中Oct4表达与Stat3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Oct4、Stat3高表达可能与卵巢浆液性/黏液性囊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且相互间可能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7.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13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病理分化程度、复发转移情况、激素受体状况、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的表达、临床治疗及生存情况.结果: c-erbB-2表达在ER、PR阳性组低于ER、PR阴性组(P<0.01),ER表达在PR阳性组高于PR阴性组(P<0.01);中、低分化与高分化相比,在淋巴结的转移、肿瘤的转移或复发、临床分期、肿块的大小上,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激素受体状况、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病理分化程度、淋巴结状况、肿瘤转移或复发、临床分期、肿瘤大小、T分期、N分期、辅助化疗等11个因素与预后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ER状况、病理分化程度、淋巴结状况、临床分期是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早期发现并针对病理分化程度及激素受体水平的适当治疗是提高生存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ASAP3的表达,分析其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39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配对50例癌旁乳腺组织中ASAP3的表达情况,并分析ASAP3表达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及弹性评分的相关性。结果:ASAP3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9.0%(82/139),在配对的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0%(2/50),ASAP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乳腺组织(P<0.01)。ASAP3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淋巴结转移、原发灶组织学分级及TNM分期相关(P<0.05),与肿瘤大小、患者年龄、月经状态无明显相关性(P>0.05)。ASAP3与乳腺癌原发灶弹性评分相关(P<0.05)。结论:ASAP3是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发生及进展的重要分子,且与肿瘤硬度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景文江  马武  马军 《现代肿瘤医学》2019,(21):3808-3812
目的:探讨SDC1及相关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法检测8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癌组织中SDC1及其相关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SDC1阳性表达率在雌激素受体阴性表达组显著高于雌激素受体阳性表达组(P=0.033),WT1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分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4),RSPO1阳性表达率在孕酮受体阳性组显著高于孕酮受体阴性表达组(P=0.015);RSPO1、WT1、p16的阳性表达与无瘤生存率显著相关(P<0.05),且其阳性表达时无瘤生存率较高;RSPO1、p16是影响无瘤生存率的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DC1的阳性表达与WNT1、WT1、p16的阳性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s>0,P<0.05)。结论:RSPO1和p16蛋白的表达水平可以作为乳腺癌浸润性导管癌的独立预后指标;SDC1与WNT1、WT1、p16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