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测量鼻咽癌常规放疗患者改野前后的摆位误差,了解摆位的准确性和重复性。[方法]对68例鼻咽癌常规放疗病人采用U型塑料面网固定,使用射野影像验证系统(EPID)在缩野前后各拍摄射野验证片2次,通过模拟定位片与验证片上照射野边框及骨性标志进行比较,分别测量改野前后的摆位误差。[结果]68例患者共摄取272张射野验证片,缩野前X轴(前后方向)、Y轴(上下方向)和Z轴(旋转方向)各方向的系统误差分别为1.46mm、1.44mm、0.29度,随机误差分别为0.97mm、0.98mm、0.51度;缩野后各方向的系统误差分别为1.51mm、1.39mm、0.26度,随机误差分别为0.96mm、1.08mm、0.53度(P〉0.05)。[结论]鼻咽癌常规放疗时采用U型塑料面网同定技术同定所发生的误差在允许范围内,绝大部分患者缩野时不需要重新制作面罩。  相似文献   

2.
鼻咽癌适形放射治疗中的摆位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目前适形和调强放射治疗已逐渐用于鼻咽癌,与传统放疗相比,适形及调强放疗对摆位精确度要求更高。随着放射治疗向高精度方向发展,研究放射治疗中的摆位误差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采用的设备及技术员的素质不同,各个治疗中心需要有自己的摆位误差数据。为此,本研究采用射野验证片测量本院鼻咽癌适行放射治疗中的摆位误差,并计算出PTV的外扩范围。方法:20例行三维适行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所有患者都用面罩固定,放射治疗过程中每周拍射野验证片,通过比较DRR和验证片上骨性标志与射野的相对位置来计算摆位误差。根据所测得的摆位误差数据计算CTV到PTV应该预留边界的大小。结果:20例患者,共摄取验证片240张射野片,有22张射野片因为无法辨认出两个或两个以上解剖结构而被剔除。将各方向的随机和系统误差分开研究。左右,头脚,前后各向总误差为2.8、2.7、2.8min,系统误差分别为2.4、2.3、2.4mm,随机误差分别为:1.4、1.5、1.5mm,移动均值分别为-1.1,-0.1,-0.25mm。缩野前后左右方向上的系统误差分别为:2.3、2.5mm,随机误差分别为1.2、1.5mm;头脚方向的系统误差分别为2.2、2.4mm,随机误差分别为1.4、1.6mm;前后方向上的系统误差分别为:2.4、2.5mm,随机误差分别为1.3、1.4mm。三维方向上摆位偏移大于3mm的百分数26.3%,大于4mm的百分数15.1%,大于5mm的百分数6.5%。单一方向上平均摆位偏移大于3mm的百分数,左右17.5%,头脚20%,前后22.5%。比较每位患者缩野前后各个方向上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仅左右方向上缩野后随机误差有增大,其他各方向上缩野前后系统和随机误差均无显著性差异。据Stroom等推荐的公式CTV到PTV边界至少应为2∑+0.7σ来计算各个方向上CTV到PTV应该预留的边界大小,3个方向上CTV与PTV间预留间隙6mm是可行的。结论:在鼻咽癌的三维放射治疗中,用我科的同定及摆位技术,CTV与PTV间预留间隙6mm是可行的。缩野前后除左右方向上随机误差有显著差异外,其他各方向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没有显著差别。缩野时重新制作面罩,特别是体重下降比较明显的患者是否能降低放射治疗中的摆位误差值得近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采用射野验证片测量的鼻咽癌调强放疗(IMRT)摆位误差的方法,并分析CTV的外扩范围大小.方法 10例行三维适行放疗的鼻咽癌患者,均用面罩固定,放疗过程中每周拍射野验证片,通过比较DRR和验证片上骨性标志与射野的相对位置来计算摆位误差.根据摆位误差计算CTV到PTV应预留边界的大小.结果 10例患者共摄取120张射野验证片,有11张射野片因为无法辨认出两个或两个以上解剖结构而被剔除.将各方向的随机和系统误差分别计算.左右、头脚、前后各向总误差为2.8、2.7、2.8 mm,系统误差分别为2.4、2.3、2.4 mm,随机误差分别为1.4、1.5、1.5 mm,移动均值分别为-1.1、-0.1、-0.25 mm.三维方向上摆位偏移大于3 mm 26.3%,大于4 mm 15.1%,大于5 mm 6.5%.单一方向上平均摆位偏移大于3 mm:左右17.5%、头脚20.0%、前后22.5%.CTV与PTV间预留间隙6 mm可行.结论 在鼻咽癌的IMRT中,用本课题的固定及摆位技术,CTV与PTV间预留间隙6 mm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鼻咽癌调强放疗中的摆位误差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用电子射野图像器件(EPID)拍摄的射野片研究调强放疗治疗鼻咽癌过程中的摆位误差。[方法]比较8例接受调强放疗的初治鼻咽癌患者的数字重建影像(DRR)和EPID图像,得到各个骨性标志间各个方向的偏差,分别以左右、前后和头脚方向上的最大偏差代表该方向的摆位误差。[结果]3个方向的摆位误差范围是-5mm到5.5mm,平均值是(-0.87±1.3)mm,(-0.28±1.5)mm和(-0.55±1.6)mm,大于2mm的误差分别占17.3%、14.3%和17.3%,且各次治疗的摆位误差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鼻咽癌调强放疗的误差在可以接受的范围,而且各次治疗间也没有显著差异,首次治疗时拍摄射野片验证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盆腔肿瘤放疗分次间及分次内的摆位误差,计算临床靶区(CTV)到计划靶区(PTV)的外放边界(MPTV)。[方法]应用ELEKTA Synergy IGRT直线加速器系统治疗盆腔肿瘤24例,通过锥形束CT(CBCT)影像技术获得患者左右(X)、头脚(Y)、前后(Z)方向线性摆位误差以及分别以X、Y、Z轴旋转形成相应的U、V、W旋转摆位误差,分析分次间、分次内的摆位误差,计算MPTV。[结果]24例患者共行365次首次摆位后CBCT扫描,系统误差(均数)±随机误差(标准差)在X、Y、Z方向上分别为(0.73±1.67)mm、(0.11±4.69)mm、(-1.77±2.60)mm,U、V、W方向上分别为(0.81°±1.11°、-0.01°±1.18°、0.39°±0.88°;纠正后摆位误差显著低于首次摆位后摆位误差(P<0.05),治疗后摆位误差较纠正后显著增加(P<0.05);纠正前X、Y、Z方向的MPTV分别为4.93mm、12.63mm、7.06mm,纠正后X、Y、Z方向的MPTV分别为1.25mm、2.43mm、1.67mm。[结论]盆腔肿瘤放疗时Y方向摆位误差最大,Z方向次之,X方向最小,旋转误差一般不超过3°;应用CBCT实施IGRT,可在线实时纠正分次间的摆位误差,提高放疗的精确度;应用CBCT引导放疗时,MPTV可缩小至所有方向均为3mm。  相似文献   

6.
鼻咽癌适形放疗实施过程精确度和重复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目的]研究鼻咽癌放射治疗的实施过程中照射野的摆位精度和重复性的可能误差,为临床放疗的照射野边界的计划靶区(PTV)的设计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35例病人首次放疗前的射野验证照片和1例病人全程放疗的每次射野验证照片(共36次)与计划设计时的模似定位照片进行比较分析,计算其误差值.[结果]不同病人的摆位误差和单个病人摆位的重复性误差平均值分别为(0.88±1.44)mm和(0.61±1.11)mm,两组实验中摆位偏差>3mm的检测次数分别占6.6%和3.5%.[结论]设计鼻咽癌放疗计划PTV应至少包括2~3mm的摆位误差,放疗前拍验证照片可及时发现和纠正较大的摆位误差,建议作为常规质控程序执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鼻咽癌调强放疗中摆位误差对剂量分布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确诊为鼻咽癌的患者8人.应用软件计算其X、Y、Z方向偏移误差,并研究误差在放疗中对剂量分布的影响.结果: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在X、Y、Z方向分别为(0.49±1.31)mm、(-0.18 ±1.96)mm、(-0.46±1.05)mm;各靶区及危及器官的剂量分布变化都较大.结论:鼻咽癌IMRT摆位误差必定存在,应采取有效措施校正其误差,进而保证其临床放疗质量.  相似文献   

8.
电子射野影像装置对盆腔肿瘤放疗摆位误差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利用Elekta iView GT量化测定盆腔肿瘤放疗摆位中的系统误差及随机误差,为放疗计划PTV的设定提供初步的参考依据。方法对12例接受盆腔放疗的病例进行摆位误差量化测定,共获取244组图像数据。所有入组病例均为CT模拟定位及适形放疗。将每日前后野和两侧野的电子射野影像装置(EPID),采用盆腔骨性标志与数字重建图像(DRR)比较,记录在左右、头脚、前后方向上的移动,从得到的数据计算系统和随机误差。结果每日摆位误差的最大值在左右、头脚、前后方向上分别为9.9、14.0、21.1 mm,摆位的系统误差分别为0.5、0.2、2.3 mm。12例病例数据显示,在左右、头脚、前后方向上移动幅度5~10 mm和>10mm的发生频率分别为8%、9%、21%和0%、1%、3%。结论应用EPID测定盆腔肿瘤放疗的摆位误差,为放疗计划PTV的设定提供初步的参考依据。在PTV设定时,考虑由摆位误差而引起的边界(SM)至少需5 mm,但前后方向以扩大到10 mm为好,以达到97%的靶区包绕率,且需注意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鼻咽癌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时摆位的精确度和重复性,分析摆位误差的分布情况,为治疗计划设计设置计划靶体积(PTV)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治疗计划靶区中心,设置0°和90°两个10cm×10cm的摆位验证野,重建出的DRR图与射野验证拍摄的正、侧位图像的骨性解剖结构进行比对,计算摆位误差。[结果]摆位总误差左右方向为2.6mm,腹背方向为2.4mm,头脚方向为2.6mm,系统误差分别为2.1mm、2.0mm、2.1mm,随机误差分别为1.0mm、1.1mm、1.1mm,采用公式:margin=2mean+0.7stdev计算临床靶体积(CTV)内靶区ITV外放产生计划靶体积PTV的间距。X左右=4.90mm,Y腹背=4.77mm,Z头脚=4.97mm,符合我科现有NPC放射治疗CTV至PTV外放边界为5mm的安全范围。[结论]对我科采用的固定方法及摆位技术鼻咽癌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临床靶区体积(CTV)确定外扩间距5mm至计划靶体积(PTV)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10.
Wang J  Xu F  Bai S  Zhang H  Zhong RM  Li Y  Li XY 《癌症》2008,27(7):761-765
背景与目的: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 IMRT)由于剂量分布较常规放疗更符合鼻咽癌病灶与临近解剖结构对剂量的复杂要求而逐渐被临床采用.但IMRT对摆位精确度及其验证的要求高.千伏级锥形束断层扫描(kilo-volt 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kV-CBCT)是新出现的实时图像引导技术,本研究旨在评价kV-CBCT图像引导技术在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摆位修正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kV-CBCT于放疗实施前对22例鼻咽癌患者进行扫描,并在线将重建的容积图像与计划CT扫描图像匹配,调整床位后给予放疗.对患者数据离线后进行分析,计算摆位误差以及计划靶体积(planning target volume, PTV)边界.结果:22例患者共754次kV-CBCT扫描中,首次kV-CBCT(调整前)扫描共505次,其中摆位偏差在左右、头足和前后3个方向误差≤2 mm的检测次数分别为386(76.4%)、384(76.0%)和433(85.7%);调整床位后(调整后)扫描共106次,其中在3个方向摆位偏差≤2 mm的检测次数分别为:103 (97.2%)、103 (97.2%)和106 (100%);治疗后扫描共143次,3个方向误差≤2 mm的检测次数分别为125(87.4%)、124(86.7%)和129(90.0%).患者摆位的系统和随机误差调整前在X、Y、Z轴分别为(-0.7±1.6)mm、(-0.7 1.8)mm和(-0.3±1.7)mm,调整后分别为(-0.4±0.8)mm、(0.3±0.8)mm和(0.0±0.7)mm,治疗后分别为(0.2±1.2)mm、(0.3±1.3)mm和(0.1±1.1)mm.在调整前、后PTV最大边界分别为4.0 mm和2.1 mm.结论:kV-CBCT图像引导放射治疗在鼻咽癌IMRT中可以提高等中心摆位精度,检测并调整摆位误差,有效减小照射野边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