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化疗—放疗同步疗法 (concurrentchemoradio therapy)是近年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治疗的重要进展之一。局部晚期NSCLC主要指ⅢA期和ⅢB期。ⅢA期患者中仅有一部分可进行手术治疗。ⅢB期患者手术难以切除 ,而联合化疗对Ⅲ期NSCLC的治疗近期有效率约为 40 % ,中位生存期约 11个月 ,单纯放疗的 5年生存率只有 0~5 %。近年来 ,人们在探讨对局部晚期NSCLC首先进行化疗—放疗相伴方法能否有利于控制远处转移和提高手术切除率 ?能否提高中位生存和 3、5年…  相似文献   

2.
伴行放化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伴行放化疗(concomitant radiochemotherapy,CRCT)治疗Ⅲ期非癌(NSCLC)的研究现状。不能手术的Ⅲa、Ⅲb期NSC:C病人治疗后,主要死亡原因为局部控制困难和远处转移。改变放疗和化疗的结合方式及提高放疗剂量是治疗的关键。放疗同时应用化疗可以改善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延长病人生存期,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3.
不能手术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综合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不能手术的Ⅲa,b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病人单用常规放射治疗后,主要死亡主仍是局部控制困难和远处转移,改变放疗的分割方式,增加放疗剂量及其和各种方式的化疗相结合联合治疗NSCLC,是目前治疗Ⅲ期NSCLC的主要趋势,本文就常规,分段放疗结合化疗,超分割放疗及其经疗,加速超分割放疗等综合治疗不能手术的Ⅲ期NSCLC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17例Ⅲ期肺癌,测定了癌细胞DNA含量,DNA指数(DI),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17例肺癌均给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小细胞肺癌(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分别缩小48.8±31.0%,36.8±17.1%(X±SE)。化疗后7例开胸手术6例切除肿瘤。SCLC和NSCLC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个月和8.5个月。在NSCLC中,PCNA与肿瘤缩小范围呈负相关(r=-0.47);DNA超四倍体百分比和DI存活时间呈正相关((r=0.51,r=0.56)。SCLC则相关性差。结果表明,PCNA、DAN和DI是NSCLC判定疗效和预后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5.
局部晚期NSCLC放、化疗的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艾平  李平 《中国肺癌杂志》2002,5(3):229-231
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约占肺癌总数的 70 %~ 80 % ,由于其对放、化疗均不敏感 ,故局部晚期不能手术切除的NSCLC(ⅢA、ⅢB期 )的治疗方案是目前需迫切解决的难题。过去对不能手术的Ⅲ期NSCLC采取单纯放疗 ,5年生存率仅 5 %~6% ,大多数患者死于局部未控和远处转移[1 ] 。随着化疗药物的发展 ,放、化疗综合治疗不能手术的Ⅲ期NSCLC成为主流 ,治疗模式主要有 3种 :序贯、交替、同时放化疗。1 序贯放化疗通常 ,放疗用于控制局部病变 (即原发灶、已发生或可能发生转移的区域淋巴结 ) ,而化疗用于预防可能发生的亚临床远…  相似文献   

6.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微小转移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后5年生存率为50%~85%左右,对于术后是否应进行辅助放、化疗至今尚无定论。我们探讨了56例Ⅰ期NSCLC患者术后淋巴结微小转移灶(lymphnodesmicrometastasis,LMM)对预后的影响和指导术后治疗的意义。材料与方法 收集本院和解放军三○一医院1987年9月~1992年9月的Ⅰ期NSCLC56例,均有术后病理诊断,随访超过5年,死亡均与肺癌有关,全部病例5年生存率55-4%(31/56)。取56例手术切除的淋巴结石蜡标本(共252个淋巴结,每…  相似文献   

7.
诱导化疗加放疗与单纯放疗不能手术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评价诱导化疗加放射治疗不能手术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CelLungCan-cer,NSCLC)疗效。材料与方法111例不能手术的Ⅲ期NSCLC病人被随机分为两组:55例病人接受丝裂霉素8~10mg/m2,第1天;顺铂20mg/m2,第1~5天;长春花碱6mg/m2,第6天(或长春酰胺3mg/m2第1,8天)联合化疗(MPV方案);2~4疗程后给予放疗(化放组)。56例病人接受单纯放疗(单放组)。两组放疗方式和剂量相同,常规分割放射,每次2Gy,每周5次。原发灶和淋巴结受累部位的总剂量为60~68Gy,淋巴引流区50Gy。结果化放组总有效率为63.6%,完全缓解(CR)14.5%,中位生存期为14个月;单放组总有效率为55.4%,CR5.4%,中位生存期为10个月。两组的总有效率无差别(P>0.25),但生存期有明显的差异(P<0.025)。化疗的毒副反应主要是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两组放疗副反应(急性和迟发性肺损伤)相似。结论诱导化疗加放射治疗不能手术的Ⅲ期NSCLC,毒性可耐受,生存期优于单纯放疗。  相似文献   

8.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对放、化疗均不满意且外科疗效差。近年来,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BAI),提高了中、晚期NSCLC疗效,在肺癌综合治疗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我们在1992年2月~1995年5月对 65例Ⅲ~Ⅳ期的 NSCLC患者,施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BAI)的同时,对其中26例患者并行手术治疗,现将治疗和随访的情况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本组65例NSCLC患者,男性56例,女性9例;年龄38~76岁,平均54岁。组织学分类均经病理或细胞学确诊,鳞癌48例,腺癌14例,大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TP方案和NP方案诱导化疗联合放疗治疗不可手术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68例局部晚期NSCLC(ⅢA期48例,ⅢB期20例)采用拆信封法随机分为TP组(紫杉醇+顺铂)和NP组(长春瑞滨+顺铂)。入组患者接受2个周期的TP或NP方案的诱导化疗,化疗结束后行常规分割放射治疗,总剂量为60~64Gy/30~32次。比较两组不同诱导化疗方案联合放疗治疗不可手术局部晚期NSCLC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和1、2年的生存率。结果:TP和NP两组的有效率分别为69.7%和63.6%,1年生存率分别为54.8%和53.3%,2年生存率分别为16.1%和13.3%,两组疗效均无显著性差异。毒副反应方面,TP组和NP组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放射性食管炎和放射性肺炎,均可耐受,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TP方案和NP方案诱导化疗联合放疗治疗不可手术局部晚期NSCLC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化放疗毒副反应相似且均可耐受。  相似文献   

10.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放射加化疗综合治疗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on smallcelllungcancer,NSCLC)指在确诊时尚未发现远地转移 ,但大多已不可能通过手术治愈的病变类型 [ⅢA(N2 )~ⅢB 期 ],约占临床所见NSCLC的 1/ 3,放射治疗作为其标准治疗沿用了多年 ,5年生存率 5 %~ 10 %。近 10年来 ,放射治疗联合化疗的综合治疗有了长足进步 ,已经取代单纯放射治疗成为不能手术的局部晚期NSCLC的标准治疗方法[1] 。放射治疗和化疗联合应用的主要依据是两者单独治疗NSCLC的疗效都很差 ,而失败原因不同 ,放射治疗无法控制远地转移 ,化疗控制不了…  相似文献   

11.
12.
长链非编码RNAs(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s)是一类不编码蛋白质,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的RNA。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与lncRNA的异常表达密切相关。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的文献报道,对lncRNA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作用机制做一综述,以期为临床诊断和靶向治疗提供可能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14.
15.
全世界范围内大肠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不断提升,综合治疗目前为大肠癌治疗的主要方法,免疫治疗逐渐成为其中重要的一环。随着对大肠癌免疫机制的不断探究,免疫佐剂在免疫治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辅助作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作为一种强效免疫佐剂,不仅提高了大肠癌的免疫治疗效果,并且极大地丰富了治疗大肠癌的各种方案。因此,本文就大肠癌的治疗现状、GM-CSF作为免疫佐剂的相关作用机制以及GM-CSF在大肠癌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和进展进行综述,希望为大肠癌患者提高治疗效果、延长生存期提供更多方案。  相似文献   

16.
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是侵袭性极高、预后极差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目前对于GBM的诊断主要依靠于影像学和组织活检。精准医学时代,液体活检这种相对无创的新兴检测手段已在诸多实体瘤中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与传统检测技术相比,液体活检弥补了传统组织活检有创和无法反复取样的局限。本文将针对液体活检循环肿瘤标志物如循环肿瘤DNA、microRNA、循环肿瘤细胞和外泌体在GBM 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The results of application of a protracted split-course radiotherapy regimen in T3 carcinoma in the bilharzial bladder are presented. A total dose of 70 Gy spread over 61 days was divided into four courses separated by gaps of 1, 2 and 1 week, respectively. Each of the first three sessions comprised eight fractions, 2.5 Gy each, while four such fractions were given during the fourth course. Patients were randomized between radiotherapy alone (32 patients) and radiotherapy plus misonidazole (MIS) (30 patients). The drug was given in a daily oral dose of 0.5 g/m2, 3.5 h prior to each radiation treatment. The treatment was well tolerated and MIS did not augment the radiation reaction. Mild or moderate peripheral neuropathy was experienced by 63% of patients of the group. Age and degree of upper obstructive uropathy were the most important determinants of the risk of neuropathy. The 2-year disease-free actuarial survival rates amounted to 58% and 44% in the MIS and radiotherapy alone groups 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ce is not significant. The results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in case of transitional cell (67%) than squamous cell cancer (29%) but were independent of the histological grade. A strong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the magnitude of tumour volume reduction after 40 Gy and the long-term end results.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