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胃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且预后较差。循环肿瘤细胞是存在于肿瘤患者外周血中的少量恶性肿瘤细胞,它与患者转移复发关系密切,因此也是胃癌预后较差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生物科技的发展,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方法层出不穷,依据不同的原理出现了不同的方法,且不同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性也各不相同。本研究就循环肿瘤细胞现有的各项检测技术及在胃癌中的临床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于韶荣  魏嘉  钱晓萍  刘宝瑞 《癌症》2009,28(11):1225-1229
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已经被证实存在于肿瘤患者尤其是晚期患者的外周血中。近年来CTC的研究技术迅速发展并且在肿瘤个体化药物治疗方面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CTC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使基因表达/突变的检测变得切实可行,从而实现“实时”个体化药物治疗。本文主要介绍现有的CTC检测/收集技术及其在个体化药物治疗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免疫磁珠技术检测癌症患者胸腹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目前常规的脱落细胞病理学检查为临床诊断恶性胸腹水的金标准,但其漏诊率较高.其他方法,如免疫学检查、端粒酶活性检测、染色体分析结合细胞学检查、RT-PCR检测等或因所需的费用较昂贵,或因检出的假阳性率较高而未被推广.免疫磁珠技术主要应用于细胞的分离、纯化.目前国内外尚少见应用此技术检测癌症患者胸腹水的研究.本实验旨在研究用免疫磁珠技术检测癌症患者胸腹水中的肿瘤细胞,以提高恶性胸腹水的诊断率.方法:分别用免疫磁珠技术、常规脱落细胞学方法检测30例癌症患者和30例非癌症患者的胸腹水,比较两种方法的检出率及假阳性率.结果:在癌症患者,免疫磁珠法的肿瘤细胞检出率为63.3%(19/30),显著高于常规脱落细胞学法(23.3%,7/30)(P<0.01);在非癌症患者,免疫磁珠技术检出的的假阳性率(3.3%,1/30)与常规脱落细胞学的假阳性率(0.0%,0/30)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免疫磁珠技术是一种准确,快速,灵敏度高的检测癌症患者胸腹水的方法.如在常规脱落细胞病理学检测阴性结果后应用此方法,将大大提高临床合并有胸腹水的癌症患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4.
背景与目的:建立可以同时检测人精子染色体数目畸变和结构畸变的多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材料与方法:使用2条1号染色体探针(着丝粒和末端探针),2条18号染色体着丝粒探针,分别用地高辛或生物素标记,与人精子核DNA进行荧光原位杂交,用CY3-链亲和素检测生物素探针杂交信号;用与FITC结合的抗地高辛抗体检测地高辛信号,结果:在Nikon荧光显微镜下,可以清楚看到精子头部呈现兰色的荧光信号背景下,有红色荧光点信号(1号染色体着丝粒),绿色荧光信号(1号染色体末端),和黄色荧光信号(18号染色体着丝粒部位红、绿两种荧光信号的混合色).本方法能够同时检测到精子1号,18号染色体非整倍体率(双体率,缺体率),1号染色体短臂和着丝粒结构畸变(重复率,缺失率),以及二倍体精子率3种染色体异常.用建立的方法检测14名正常人135 937条精子,测得1号染色体双体率、缺体率分别为0.045%和0.048%;18号染色双体率、缺体率分别为0.053%和0.045%;二倍体精子率为0.061%;1号染色体末端重复率、缺失率分别为0.082%、0.069%,1号着丝粒重复率、缺失率分别为0.075%,0.060%;均在文献报道范围内.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多色FISH可用于测定正常人和环境化学物接触人群精子染色体数目畸变和结构畸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 热疗可靶向杀伤乳腺肿瘤细胞,但对肝肿瘤细胞的靶向热疗鲜见报道.本研究探讨金纳米笼-量子点-Anti-AFP复合探针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靶向光热效应.方法 用银立方纳米晶与次氯金酸通过置换反应法制备金纳米笼进行光热治疗,用水热合成法制备CnInS2-ZnS量子点进行细胞荧光显色,将金纳米笼、量子点和Anti-AFP三者耦合成金纳米笼-量子点-Anti-AFP复合探针.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验证肿瘤细胞株是否表达AFP;用免疫荧光法验证复合探针与特定细胞株的靶向结合性;用功率密度为1.5 W/cm2、波长为808 nm激光照射进行光热治疗;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光热治疗后的细胞凋亡率;用荧光染色法检测光热治疗后的细胞死亡率.结果 免疫组化实验发现,人肝癌细胞株HepG-2表达AFP,而乳腺癌细胞株Mcf-7不表达AFP.免疫荧光实验表明,复合探针中的Anti-AFP可与HepG-2结合并发出荧光,而不与Mcf-7细胞结合、细胞表面无荧光.光热实验表明,激光照射后,HepG-2细胞的升温明显高于Mcf-7,F=9.369,P<0.001;HepG-2的升温与探针浓度、激光照射时间成正相关、具有一定的时效量效关系.流式细胞术实验表明,光热治疗后,HepG-2的晚期凋亡率明显高于Mcf-7,t=12.551,P<0.001.荧光染色法显示,光热治疗后,95%的HepG-2细胞死亡,而Mcf-7细胞几乎均存活.结论 金纳米笼-量子点-Anti-AFP复合探针可特异性与HepG-2细胞结合,并通过光热效应靶向杀伤HepG-2细胞.  相似文献   

6.
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是从原发肿瘤分离进入外周血或淋巴循环的肿瘤细胞,与肿瘤转移密切相 关。CTC作为液体活检重要标志物之一,支持实时动态重复检测,对于肿瘤的早期筛查、转移抑制、预后评估、复发监测、个性化 治疗指导具有重要意义。然而CTC在血液中含量极低,寻找稳定性好、灵敏度高及特异性强的CTC检测方法是当前研究的热 点。近年来,磁性纳米载体由于生物相容性好、表面易修饰和磁响应速度快等优势在CTC检测中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阐述了 CTC检测的意义,系统归纳了磁性纳米载体用于CTC检测的设计方案,通过巧妙设计构建理想的磁性纳米载体,包括CTC的特 异性捕获,在特定刺激下实现CTC的释放,并对其捕获与释放过程进行监测,从而实现CTC的高效检测。  相似文献   

7.
任何物质都有确定的分子结构和分子振动光谱。激光光谱以其极高的光谱和时间分辨率、灵敏度、精确度以及无损、安全、快速等优点而成为医学光子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将激光光谱技术用于诊断肿瘤技术的研究一直倍受关注,其中激光荧光光谱检验法的灵敏度很高,如能找到肿瘤细胞的特征荧光峰,来诊断癌细胞的存在。则对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将起巨大作用。但至今该技术在临床上无法单独作为癌细胞检测的依据,关键原因是尚未找到癌细胞真正的特征性荧光峰。现在人们所谓的特征性荧光峰实际上只是卟啉分子的荧光峰。因此。客观和科学地判断激光荧光光谱对肿瘤的诊断标准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实时定量PCR技术以其敏感性高、准确定量、可重复性好等优点在医学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现综述实时定量PCR技术的原理、主要方法及其在泌尿系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乳腺癌是女性发生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乳腺癌的复发转移.转移灶的形成是一个连续复杂的过程,从原发灶生长的早期即已开始.肿瘤细胞进入血液循环是乳腺癌发生转移的基础.经过多种复杂机制最终形成转移灶.因此,检测循环肿瘤细胞(CTC)对预测转移有重要作用.由于外周血中CTC数量稀少,增加了其检测的难度.目前对CTC的检测主要分为基于抗体的技术、核酸技术以及联合检测、系统检测等方式,随着试验方法的改进和新技术的不断出现,CTC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性有较大提高.然而缺乏高特异性的标志物仍是CTC检测面临的最大问题.乳腺癌患者CTC水平与肿瘤的分期相关,其水平的升高提示有更高转移的可能.预示患者的预后较差.与传统的组织学及影像学检查相比,CTC检测有更高的可重复性和敏感度,并能更早地提供预后信息.与骨髓微转移肿瘤细胞检测相比,CTC检测具有创伤小、可连续多次检测等特点.CTC检测更重要的意义是能够帮助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通过对CTC连续的检测可以及早地评估治疗效果,据此及时转变为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本文对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的研究、检测技术和临床应用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发病率及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确诊时大多数NSCLC患者已到疾病晚期,导致患者5年生存率低.随着肿瘤个体化治疗的进展,早期诊断以及对患者病情实时监测尤为重要.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作为肿瘤血源性转移的生物学标志物之一,是“液体活检”的重要指标,可用于肿瘤患者实时动态监测.检测CTC有助于早期发现NSCLC微转移、重新确定临床分期、实时监测抗肿瘤治疗疗效、评估预后、制定个体化的治疗策略,不仅如此,对其进一步分子鉴定有助于阐明肿瘤的生物学进程及转移机制.然而,由于检测标准不统一、检测阳性率低等多种因素,现阶段CTC仍较难应用到临床工作中.本文对CTC的发展历程及其在NSCLC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的研究新近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肾癌是成人肾脏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1/3的肾细胞癌患者在诊断原发肿瘤时已有转移灶,血行播散是肾癌转移的重要途径,肿瘤细胞进入外周血是肿瘤远处转移的前提.近年研究表明,肾癌CTCs与淋巴结转移和肿瘤浸润有明显的相关性,外周血CTC,的检测可成为判断肿瘤预后的重要指标,CTCs的检测有助于研究肿瘤转移机制、指导肿瘤治疗、判断治疗效果、为推断预后提供可靠参考.由于外周血中CTCs数量稀少,缺乏高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使CTCs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限制.近年来,检测方法的不断改进、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和相关肿瘤标记物研究的深入,使得CTCs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了很大的提高.检测循环肿瘤细胞的技术主要有磁性细胞分选,膜滤过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免疫细胞化学技术,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流式细胞分析,激光扫描细胞计量技术,生物芯片技术,细胞搜索系统.本文就肾癌患者中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及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生物组织自体荧光诊断肿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体荧光是指不用外源性荧光物质,生物组织的分子受到特定波长的激光激发后,发出的荧光。20世纪60年代初,生物学家在研究蛋白质、核酸、游离核苷酸等大分子物质的荧光时,发现一定的荧光光谱与某些特定的分子结构相关,并利用这些发光特性及其荧光光谱来研究他们特定的物理、化学性质。由于癌细胞的特异性,必然引起生理的改变,从而与之相关的代谢、分泌、免疫及其产物将或多或少发生改变,激光通过这些改变的组织、血液等体液产生的自体荧光也将发生改变,利用生物组织自体荧光诊断肿瘤是近2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诊断技术。近年,国内外学者在激光诱导组织自体荧光技术诊断肿瘤方面做了许多工作。本文就该研究领域的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荚德水  姚明 《肿瘤》2008,28(4):363-366
体内生物发光成像(in vivo bioluminescence imaging)在生物医学研究中是一个强有力的工具,能够非侵入性、定量及实时动态监测活体动物体内的生物学过程。一个完整的生物发光成像过程,包括构建荧光素酶(luciferase)报告基因,建立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的细胞,再将此细胞移植到动物体内,进而可以在体外通过敏感的光学检测系统检测到动物体内特定部位所发出的光。生物发光成像能够示踪特定细胞(肿瘤细胞、免疫细胞、干细胞和细菌等)在体内的迁移,反映特定基因的时空特异性表达以及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等。本文主要就生物发光成像的原理、特点及其在肿瘤转移相关研究中的应用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4.
人乳头瘤状病毒检测分型技术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子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的流行病学证据已证实特定型别的人乳头瘤状病毒(HPV)感染是子宫颈癌发生的必要条件,所以,运用准确高效的人乳头瘤状病毒检测分型技术进行病毒分型检测,对子宫颈病变的早期发现和预防十分重要.人乳头瘤状病毒检测分型技术包括直接核酸探针技术、信号放大技术和靶向扩增技术三类,目前被广泛使用的是靶向扩增技术,主要有INNO-LiPA HPV检测技术、Linear array HPV分型技术、Microarray芯片技术和HPV DNA芯片技术;此外,基于竞争性杂交和等位基因特异延长的HPV分型技术与前哨碱基HPV DNA分型技术等也被应用于临床研究中.这些技术灵敏度、特异度高,能对多重病毒感染进行检测,其缺点包括对实验条件要求高,检测成本较高等.因此,目前研究的重点是开发出一种低成本、适合大多数国家进行临床检测和流行病学筛查的病毒分型技术.  相似文献   

15.
随着精准医疗和个体化治疗在肺癌领域中的发展,对肿瘤分子生物学特性进行实时监测的要求越来越高。“液体活检”以其标本获取简便、创伤小、重复性高的特点在近年来引起了广泛关注。在所有肺癌患者中,非小细胞肺癌( 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占85%~90%,针对NSCLC,特别是肺腺癌驱动突变的发现及相应靶向治疗的成功应用极大地改写了肺癌治疗的篇章,与此同时也对NSCLC相关分子生物学标志物的实时检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液体活检标志物的检测为起点,就其在NSCLC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实时荧光定量RTQ-PCR方法检测鼻咽癌患者组织中nm23-H1 mRNA的表达,探讨nm23-H1 mRNA的表达与鼻咽癌发生发展关系.方法:用TRIZOL方法提取鼻咽癌组织总RNA后,将其反转录为cDNA,以实时荧光定量RTQ-PCR方法检测人鼻咽癌nm23-H1 mRNA.结果:nm23-H1 mRNA在鼻咽癌组织中表达低于慢性鼻咽炎患者,在转移性鼻咽癌组织中nm23-H1 mRNA表达也低于非转移的鼻咽癌患者,二组结果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实时荧光定量RTQ-PCR法用于检测人鼻咽癌nm23-H1 mRNA的表达是一种快速有效、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定量检测方法,nm23-H1 mRNA基因表达水平可能与鼻咽癌发生发展和肿瘤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7.
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er简称FCM)是一种能快速、定量测定单细胞体积及其生化成份、并行细胞分选的仪器。自1969年Van Dilla采用鞘流技术和使用激光作光源,制成了结构、功能均较完善的FCM,并使之商品化后,这种新型的定量细胞分析仪在基础和临床各科的应用日益广泛。国外从1976年始由Tridukait和Melamed分别将FCM用于膀胱肿瘤的研究。近年来随着细胞染色技术的发展及仪器设备的不断改善,FCM对膀胱肿瘤的研究工作进展甚为迅速。本文就FCM在膀胱肿瘤中的应用情况作一介绍。 一、FCM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1、激发光源:采用波长为488nm的氩离子激光  相似文献   

18.
分支链DNA信号放大技术(bDNA)是一种基于探针杂交信号放大的检测系统,无需对mRNA纯化和反转录即可对mRNA做精确的定量检测,有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准确性好和结果稳定可靠等优点,具有良好的临床科研应用价值。本文就bDNA技术的原理及其在CMV、HBV、HCV和HIV等病毒定量检测、基因表达分析以及肿瘤基因分析等方面的应用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9.
定量RT-PCR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 CK19 mRNA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细胞角蛋白19(CK19)mRNA表达的状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70例经病理诊断的乳腺癌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者,以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其外周血CK19 mRNA的表达.结果:70例乳癌患者外周血CK19 mRNA表达的阳性率为32.9%(23/70),30例对照者的阳性率为3.3%(1/30),经统计学分析,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2).在不同分期的乳腺癌患者中均存在不同程度CK19 mRNA的表达,Ⅰ、Ⅱ、Ⅲ期患者外周血CK19 mRNA阳性率随分期增加而增高.结论: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可检测出各期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K19 mRNA的表达,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提示循环肿瘤细胞可能存在于乳腺癌发展的各个阶段.  相似文献   

20.
SELDI蛋白芯片技术全称为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surface enhanc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SELDI-TOF-MS),把层析、质谱等项技术合理应用于蛋白样品的检测,具有高通量、高效率、高灵敏度等特点,可以快速地分析各种生物样品中蛋白质组的组成,在基础医学研究、临床疾病诊断以及药物研发方面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就其组成、技术原理、特点及其在肝癌和相关肝病中的应用、意义及发展前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