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前胃肠道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其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也更为普遍,虽然营养不良与不良临床结局相关,但是营养治疗在国内实行的仍不理想,尤其是在围术期,患者经常存在营养不良,导致术后感染、切口愈合延迟等并发症,增加病死率,严重影响术后恢复。因此,营养治疗在胃肠道恶性肿瘤围术期中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加速康复外科的发展,对围术期营养的管理更加精细化,尤其是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应针对不同患者制定个体化营养治疗,维持围术期良好的营养状态,改善患者营养状况,维持机体有效的代谢和免疫功能,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减小应激,从而减少并发症,加速患者的康复,改善预后。本文主要从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影响、术前营养风险筛查及评估、术前术后营养治疗及营养制剂的选择几方面进行综述,以说明胃肠道恶性肿瘤围术期的营养治疗是肿瘤治疗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外科手术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围手术期的禁食禁水、有创操作、手术打击、长期卧床等因素均会导致机体分解代谢增 加、炎症反应加剧、蛋白质稳态失衡,进一步加重营养不良。营养不良不仅影响手术治疗的临床决策,还会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 率,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患者的临床结局。合理、有效、规范的外科营养治疗可以改善患者能量平衡,增加生理储备,加速术后 康复。外科医师对营养治疗的理解尚不充分,存在应用不足与应用过度并存的现象。因此,建立外科营养治疗规范化标准显得尤为 重要。本标准旨在建立完善的外科营养规范化管理体系,推动外科营养治疗的合理应用,在防治营养不良,维护患者医疗安全,提高 患者生活质量,节约医疗费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本标准的发布能够为我国外科营养治疗提供理论指导,为提高我国临床营 养及加速康复外科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3.
结直肠癌是常见肿瘤之一,结直肠癌患者经常出现营养不良和体重丢失,受摄入减少、肠梗阻和吸收不良的影响, 营养不良在结直肠癌患者中比在非胃肠道肿瘤中更常见。 结直肠癌患者应通过营养风险筛查 2002(NRS 2002)与患者主观整 体评估(PG-SGA)进行营养评估。 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ESPEN)强烈推荐对于所有接受根治性或姑息性手术的肿瘤患者 采取加速康复外科(ERAS)方案。 ERAS 可降低结直肠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康复和缩短住院时间。 在 ERAS 方案中, ESPEN 推荐每例患者都应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如果存在营养风险,则给予额外的营养治疗;严重营养不良的患者,术前应进行 10~ 14 d 的营养干预,甚至以延迟手术为代价。 不同手术方式的选择会对结直肠癌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与 3 年 长期存活率等方面产生不同的影响。 临床医师应关注患者出院后的营养状态,合理进行营养干预,有计划地对出院时存在营 养风险的患者进行随诊。  相似文献   

4.
恶性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较高,其中以胃肠道肿瘤患者的营养不良程度为甚。胃肠道肿瘤除肿瘤自身消耗及特殊因子的释放,还经常因消化道的梗阻等症状,导致患者营养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进一步加重患者营养不良程度。围手术期营养不良可增加患者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延长住院时间,降低生活质量以及增加非计划性二次手术率,最终增加病死率。利用有效的营养筛查工具筛查出营养不良患者,在围手术期提供精准而有效的营养治疗,改善肿瘤患者营养状况,提高患者对抗肿瘤治疗的耐受性,降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疗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从而改善患者临床结局,进而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因此,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营养筛查及精准营养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从胃肠道肿瘤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原因,营养状况的评估与筛查,精准营养治疗适应证,营养制剂的选择及使用途径等方面阐述目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胃癌围术期患者的营养状况,探讨不同营养评定(诊断)方法之间的相关性,以期指导临床选择合适的营养评定工具。方法 选择2019年6月至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胃病区收治的123例胃癌围术期患者,分别使用营养不良评定标准全球领导人共识(GLIM)、欧洲临床营养和代谢学会制定的营养不良诊断标准(ESPEN)和患者主观整体评估(PG-SGA)对患者进行营养评定,采用生物电阻抗技术测量患者的人体组成,并收集患者近期的血红蛋白、清蛋白、总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值及手握力值,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GLIM、ESPEN及PG-SGA评定结果的一致性,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讨GLIM与人体组成评定指标及其他方法间的相关性。结果 GLIM与ESPEN评定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0.267,P=0.010);营养不良组的血红蛋白(111.9±15.8)、清蛋白(33.8±3.8)、脂肪组织(14.5±5.3)、脂肪组织百分比(23.9%±7.7%)、去脂肪组织指数(16.0±3.1)均显著低于营养良好组[数值分别为121.9±16.6、36.4±4.3、18.8±6.0、28.1%±8.7%、1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LIM评定结果与FM(r=-0.392, P=0.001)、FM%(r=-0.283, P=0.015)、FFMI(r=-0.299, P=0.010)间呈负相关,与ESPEN评定结果(r=0.283, P=0.015)间呈正相关。结论 GLIM与ESPEN标准评定结果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一致性水平较低。因此,临床对患者进行营养评定时,应综合运用GLIM诊断标准、血液生化指标及人体组成评定指标FM、FM%、FFMI,以便更全面、准确地对胃癌围术期患者进行营养评定。  相似文献   

6.
营养不良是肿瘤患者常见并发症,解决营养问题仍是临床实践中的挑战性任务之一。围放疗期头颈部肿瘤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与疾病介导的代谢紊乱、并发症及心理等因素有关,而放射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是导致营养不良的重要原因。营养不良会降低放射治疗耐受性、准确性、治疗效果等,进而降低生活质量,甚至对疾病预后产生不良影响。医学营养治疗可以改善机体营养状况,保证放射治疗顺利进行,提高肿瘤综合治疗效果。在围放疗期对头颈部肿瘤患者进行规范的营养治疗与管理是必要且迫切的,需要定期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营养评估及急性放射损伤评估等,制订个体化营养治疗方案并动态调整。本文在回顾、归纳、总结国内外现有头颈部放疗营养治疗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头颈部肿瘤患者围放疗期的规范化营养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营养不良是肿瘤患者常见并发症,解决营养问题仍是临床实践中的挑战性任务之一。围放疗期头颈部肿瘤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与疾病介导的代谢紊乱、并发症及心理等因素有关,而放射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是导致营养不良的重要原因。营养不良会降低放射治疗耐受性、准确性、治疗效果等,进而降低生活质量,甚至对疾病预后产生不良影响。医学营养治疗可以改善机体营养状况,保证放射治疗顺利进行,提高肿瘤综合治疗效果。在围放疗期对头颈部肿瘤患者进行规范的营养治疗与管理是必要且迫切的,需要定期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营养评估及急性放射损伤评估等,制订个体化营养治疗方案并动态调整。本文在回顾、归纳、总结国内外现有头颈部放疗营养治疗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头颈部肿瘤患者围放疗期的规范化营养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肿瘤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营养治疗作为一线治疗对于肿瘤患者十分必要且应贯穿治疗的全周期。 口服营养补 充作为人工营养中肠内营养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临床应用广泛,但是仍有很多临床使用的细节问题尚不明确。 本文以 2018 年 及以后的 ESPEN、ASPEN、CSPEN 营养指南为参照,检索 pubmed、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万方数据期刊论文资源自 2017 年 1 月 1 日至 2022 年 10 月 31 日的随机对照试验、专家共识、meta 分析和系统评价,检索式为“口服营养补充” “营养治疗” “营养干预”“肠内营养治疗”“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根据检索结果进行文献精读,同时扩大检索阅读至参考文献。 对使 用 ONS 可获益的肿瘤类型、不同部位和病理种类的肿瘤患者使用 ONS 的使用方法、使用剂量、不同肿瘤患者的适宜配方、是 否需要额外添加免疫增强营养素等治疗细节证据进行更新,并采用 GRADE 方法进行证据分级,为进一步指导临床工作者实 践中合理使用营养制剂进行口服营养补充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恶性肿瘤患者大多处于营养不良状态,尤其是消化道肿瘤患者。由于上消化道肿瘤患者多伴长期进食受限,肿瘤本身的消耗,加上手术创伤性应激反应以及术后短期内需要禁食,患者全身营养情况将进一步恶化;营养状况的恶化将导致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增加、住院时间延长,甚至死亡风险增加。因此,对这类患者围术期的营养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外科空肠造瘘是肠内营养的主要途径之一,它使得上消化道肿瘤患者可以术后早期并长期接受肠内营养,补充患者因进食困难或者长期进食量少所引起的营养不足,从而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手术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结局。本文主要从外科空肠造瘘的进展、适应证及并发症等方面介绍目前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0.
免疫是保证人体健康的一种生理功能。目前,人类对其认识和发展共经历了4个阶段(经验免疫学、科学免疫学、现代免疫学、应用免疫学)。其中,在应用免疫学阶段中,衍生出很多分支,例如:免疫治疗、免疫预防及免疫营养等。随着免疫治疗在恶性肿瘤中的崭露头角,不仅证明了其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可行性和重要性,而且使得人们将该思路拓展到解决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问题上。这种通过调节免疫治疗营养不良的方法被称为“免疫营养治疗”,并在近几年临床实践中有了较快速的发展。其中,胃癌作为营养不良发生率最高的癌种,免疫营养治疗在胃癌中的发展备受关注。人们希望通过这种治疗方式降低围术期的不良临床结局、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时间,此外还迫切希望其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对胃癌患者易发生营养不良的机制、免疫营养维持肠道屏障的作用、常见的免疫营养素在胃癌围术期患者的应用、机制、疗效等进行综述,为胃癌患者围术期的免疫营养治疗提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