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5 毫秒
1.
陈雁威 《实用肿瘤学杂志》2007,21(6):507-508,51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价值。方法48例患者51处病灶在新辅助化疗前后分别对原发灶及腋下淋巴结进行观察。以化疗前彩超体积测量比手术前肿瘤体积缩小>50%为化疗有效,分析化疗有效与化疗无效肿瘤在新辅助化疗前后原发灶内血流分级及Vmax、RI值的变化。结果36处乳腺癌化疗有效;其原发灶内血流信号分级降低或血流消失;Vmax、RI值降低(P<0.01);化疗前发现异常淋巴结共40例,化疗后有34例缩小或消失,30例血流丰富程度明显降低或消失。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进行疗效评价的客观而有效的检测工具,其Vmax、RI值可作为潜在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CDFI)及超声能量图(PDI)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及超声能量图对120例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原发灶及淋巴结的大小,二维超声图像,血流分布,血流动力学参数等各项指标的变化进行观测分析。结果 120例患者原发灶化疗前平均体积为(17.66±9.87)cm3,化疗后为(8.66±5.68)cm3;平均Vmax及RI在化疗前后分别为(33.34±13.63)cm/s、(0.84±0.11)和(20.12±8.27)cm/s、(0.68±0.08),化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及超声能量图可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提供简便、安全的疗效观察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对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后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对65例乳腺癌患者总共70个肿块使用超声引导,经过粗针穿刺活检后确诊为浸润性乳腺癌后,经过临床评估符合使用新辅助化疗的标准者进行新辅助化疗治疗,在采用化疗前l周以及化疗后手术前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血流分布、血流阻力指数以及肿瘤大小进行分析,根据治疗效果将患者分为有效组(CR组+PR组)和无效组(SD组+PD组),对术后的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CR组有7例.在PR组中,采用新辅助化疗治疗前后病灶的RI值及血流变化均表现出显著相关性(P<0.01),治疗前后病灶的PSV不存在明显的差异;无效组化疗前后病灶内的RI值以及PSV值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的血流参数以及病灶大小检测,具有客观评价的效果,具有良好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与新辅助化疗疗效相关的乳腺癌癌肿的声像图指标变化,与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上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接受新辅助化疗的43例乳腺癌患者的乳腺癌病灶变化进行观察,应用RECIST标准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进行评价,总结与新辅助化疗疗效相关的声像图指标。结果:本组43个病例通过临床触诊对新辅助化疗疗效进行评价,与病理学疗效评价符合率34.89%,敏感度59.09%;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价乳腺癌病灶变化与病理学评价的符合率72.09%,敏感度86.36%,在病理判定有效组,新辅助化疗前后病灶内血流分级类型及RI值变化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病理判定无变化组,新辅助化疗前后病灶内血流分级类型及RI值变化均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合乳腺癌病灶的二维图像及血流信息,能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的疗效做出客观评价,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与新辅助化疗疗效相关的乳腺癌癌肿的声像图指标变化,与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上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接受新辅助化疗的43例乳腺癌患者的乳腺癌病灶变化进行观察,应用RECIST标准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进行评价,总结与新辅助化疗疗效相关的声像图指标。结果:本组43个病例通过临床触诊对新辅助化疗疗效进行评价,与病理学疗效评价符合率34.89%,敏感度59.09%;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价乳腺癌病灶变化与病理学评价的符合率72.09%,敏感度86.36%,在病理判定有效组,新辅助化疗前后病灶内血流分级类型及RI值变化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病理判定无变化组,新辅助化疗前后病灶内血流分级类型及RI值变化均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合乳腺癌病灶的二维图像及血流信息,能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的疗效做出客观评价,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思雨  张建超  魏华 《癌症进展》2023,(3):317-319+323
目的 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0例乳腺癌患者均开展常规超声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将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并比较乳腺癌良恶性腋窝淋巴结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特征、信号分布情况及血流分级。结果 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腋窝淋巴结良性患者120例,恶性患者80例。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恶性腋窝淋巴结患者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均高于常规超声。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腋窝淋巴结共230枚,其中良性130枚,恶性100枚。恶性腋窝淋巴结皮质为偏心增厚、长短径比值≤2.0、融合、有钙化斑的比例均明显高于良性腋窝淋巴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恶性腋窝淋巴结信号分布为周边型及血流分级为Ⅲ级的比例均高于良性腋窝淋巴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癌恶性腋窝淋巴结的灵敏度、特异度均较高,不仅能提高患者的诊断准确度,还能及时明确腋窝淋巴结的声像特征及血流信号分布情况,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7.
张岳宇  孔繁云  陈成辉 《癌症进展》2019,17(13):1519-152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价乳腺癌患者的新辅助化疗疗效及复发的价值。方法选取150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了新辅助化疗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统计新辅助化疗前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病灶的数量、大小、边界、内部回声及后方回声等)。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价乳腺癌患者的新辅助化疗疗效及复发的价值。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显示,新辅助化疗后患者病灶的长、宽、高、面积、体积均明显小于化疗前(P﹤0.01);新辅助化疗前后患者病灶的边界清晰情况、内部回声情况、后方回声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价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结果显示,有效124例,无效26例;与病理结果对照,其诊断的灵敏度为89.57%,符合率为68.67%;术后6个月复查时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显示,新辅助化疗有效的患者中,复发32例,未复发83例;与病理结果对照,其诊断的灵敏度为60.00%。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提供客观的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病灶变化的参考数据,对评价乳腺癌患者的新辅助化疗疗效具有较高的价值,并可较好地评估复发情况。  相似文献   

8.
褚巍  杨沪  宋燕  司海波 《癌症进展》2018,16(3):309-311,338
目的 探讨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早期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拟实施乳腺癌根治手术的14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了乳腺及腋窝淋巴结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选取其中77例经手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为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作为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组,余63例乳腺癌患者作为未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组.以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术前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学价值指标.结果 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组的皮质向心性增厚、淋巴结长短径之比、淋巴结内钙化灶、淋巴结的边界不清检出率均明显高于未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组患者与未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组患者的血流分布和血流信号分级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组患者的血流分布主要以周边型为主(59.74%),血流信号分级主要为3级(71.43%);未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组患者的血流分布主要以门型为主(11.11%),血流信号分级主要为2级(71.43%);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早期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89.61%,特异度为82.54%,漏诊率为10.39%,误诊率为17.46%.结论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早期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英华  陈颖 《现代肿瘤医学》2016,(21):3401-3404
目的:分析超声对于乳腺癌术前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评价价值。方法:选取我科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行新辅助化疗后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共65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化疗疗效进行评价。结果:化疗后乳腺癌原有病灶较前清晰、形态不规则、周边声带部分消失、内部回声增多、后方回声倾向无变化(P <0.05)。PR 组化疗后肿块体积、PSV、RI、肿块弹性评分显著低于 SD +PD 组(P <0.05)。PR 组化疗后腋窝淋巴结最大径、纵横比、PSV、RI 显著低于 SD +PD 组(P <0.05)。以病理学对于乳腺癌化疗疗效评价作为金标准,超声疗效评价的灵敏度为87.50%,特异度为57.57%。结论:新辅助化疗后采用超声评价乳腺癌化疗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超声对乳癌腋窝转移淋巴结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超声对腋窝转移淋巴结的诊断价值和诊断标准.方法对经临床和病理确诊为乳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初诊患者40例(共89个淋巴结),行腋窝肿块灰阶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和多普勒能量图检查.结果本组转移淋巴结大小从0.5~3.5cm,85%以上的长短径之比<2,内部回声主要为不均匀的低回声,淋巴结皮质不均匀增厚或消失,淋巴结门偏心或消失,边界模糊居多.血流分布主要为周边型(43.8%)和混合型(31.5%),RI值较高,为0.69.部分可见腋静脉受压.结论乳腺癌腋窝转移淋巴结的超声图像在形态、边缘、内部回声结构、血流分布、血流动力学及淋巴结包膜外转移等方面均有较为特征性的表现,根据二维灰阶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多可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1.
我院1975年6月~1990年7月共收治食管平滑肌瘤10例,占同期食管肿瘤总数的0.192%(10/1092)。位于食管上段2例,中段5例,下段3例。X线食管钡餐造影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行食管粘膜外肿瘤摘除9例,食管部分切除1例,效果良好。本文就其诊断与手术治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13.
背景与目的: 研究仙人掌原液的毒性。 材料与方法: 小鼠急性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大鼠30 d喂养试验。 结果: 仙人掌原液雌、雄小鼠LD50均大于20.0 g/kg,属无毒物质;Ames试验、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大鼠30 d喂养试验结果显示该样品30 d喂养对大鼠各项观察指标未见毒性作用。结论: 在本次实验条件下,仙人掌原液为无毒物质,未显示有遗传毒性和亚急性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通过总结胰头癌病人的临床表现和影象学检查结果来评价手术切除的可能性。方法总结32例胰头癌病人的临床表现和CT、磁共振(MRI)检查结果,判断肿瘤是否已发生邻近浸润或远处转移,以此来评价其手术切除的可能性。结果在22例作CT检查的病例中,判断正确的为17例,准确率为77.3%。作MR检查9例,全部判断正确,准确率为100%。结论某些特殊的临床表现和CT、MR检查对判断肿瘤是否发生邻近浸润或转移有较大价值,为术前评价手术切除的可能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Chronic experiments on CBA and C57B1 mice and acute experiments on CBA mice established: (a) carcinogenic effect of sodium nitrite given continuously with drinking water (0.1; 1.0 and 10.0 maximum allowable concentra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morpholine fed with bread, and (b) endogenous synthesis of nitrosomorpholine as a result of simultaneous intragastric administration of same doses of sodium nitrite and morpholine. Also, nitrosomorpholine and N-nitrosodimethylamine synthesis was observed in vitro following addition of low-dose sodium nitrite, morpholine and amidopyrine to human gastric juice. Carcinogenic hazard associated with low-dose nitrite consumption in humans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7.
背景与目的:研究仙人掌原液的毒性。材料与方法:小鼠急性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大鼠30 d喂养试验。结果:仙人掌原液雌、雄小鼠LD50均大于20.0 g/kg,属无毒物质;Ames试验、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大鼠30 d喂养试验结果显示该样品30 d喂养对大鼠各项观察指标未见毒性作用。结论:在本次实验条件下,仙人掌原液为无毒物质,未显示有遗传毒性和亚急性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胆囊癌的防治方法。方法分析29例胆囊癌病人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结果。结果术前诊断明确者21例,剖腹探查发现已属晚期,9例为Ⅳ期行根治术,12例为Ⅴ期未行根治术,均于术后1年内死亡。术前怀疑胆囊癌者5例,剖腹探查冰冻切片证实为Ⅴ期及Ⅳ期者各1例,Ⅴ期未行根治术,Ⅳ期行根治术,均于术后1年内死亡;Ⅲ期者3例,行胆囊癌根治术分别于术后10月、13月、17月死亡。2例术中冰冻切片发现的Ⅱ期胆囊癌,行胆囊癌根治术,分别于术后23月、26月死亡。1例意外胆囊癌属Ⅰ期胆囊癌,术后5年半死亡。结论要减少胆囊癌危害,重在及时治疗胆囊结石。  相似文献   

19.
20.
中晚期贲门癌148例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贲门癌手术治疗影响生存率的因素 ,提供今后工作参考。方法 对 14 8例经手术治疗的贲门癌患者进行术后并发症、绝对生存率的X2 检验。结果 本组切除率为 94.5 9% ,近半胃切除占 72 .14 %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67.9%、45 %和 2 4.3 %。病期、外侵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等因素对 5年生存率有显著影响 (P <0 .0 1)。术后并发症以吻合口瘘及肺癌并发症为多见 ,其发生率为 3 .6% ,手术死亡率 1.4%。结论 提高生存率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 ,根治手术和术后积极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