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放疗胸骨、椎体骨及其他骨结构受照剂量与发生骨髓抑制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行术后放疗的38例食管癌患者,根据血液学检查结果分为II度以下骨髓抑制组和II度以上骨髓抑制组,勾画胸骨、椎体骨及其他骨结构,计算并比较两组的骨受照射剂量。结果:II度以上骨髓抑制组总体骨Dmean、V5、V10、V20,胸骨V5、V10,椎体骨V5、V10、V20均高于II度以下骨髓抑制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骨及椎体骨照射剂量对骨髓抑制贡献较大。此外,骨结构低剂量(V5、V10)造成的骨髓抑制程度差异更明显,而非高剂量照射体积。  相似文献   

2.
目的 乳腺癌放疗时,患侧部分肋骨及胸骨均在照射野范围内,推测其受照的剂量-体积可能与骨髓增殖相关;加之放疗前多周期的化疗,骨髓增殖活性明显低下,放疗时部分患者因重度骨髓增殖抑制影响治疗的进程,进而影响总体疗效.分析乳腺癌放疗中骨髓抑制的相关因素,以期通过改进放疗靶区勾画及剂量限制,降低骨髓抑制发生率与严重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通过临床对照研究,收集徐州市肿瘤医院(40例)和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39例)2013-08-01-2014-08-26合计79例乳腺癌保留乳房术后患者,其中放疗中无骨髓抑制21例,1级骨髓抑制37例,2级骨髓抑制21例,采集每位患者的胸骨和肋骨受照剂量-体积(dose volume histograms,DVH)参数V5、V10、V20、V30、V50、D20、D40、D60、D80、D100、Dmin、Dmax和Dmean,分析各参数与骨髓增殖抑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肋骨参数比较,0级和2级之间比较,V5和Dmea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38和0.027;1级和2级比较,V5(P=0.042)、V10(P=0.023)、V20(P=0.048)、D60(P=0.043)、D100(P=0.028)、Dmin(P=0.011)和Dmean(P=0.027)各参数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胸骨参数比较,0级和1级除外V50和Dmax两个参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参数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级与2级V30和V40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37和0.024.结论 肋骨、胸骨受照的DVH相关参数对骨髓增殖活性的影响有意义;与肋骨相比,胸骨对射线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中晚期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和常规放疗靶区剂量、正常组织受量、适形指数的差异。 方法 25例中晚期食管癌病例,应用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分别设计2种照射技术,即三维适形放疗(A)和模拟常规放疗(B),比较同一处方剂量 (66 Gy)靶区计划靶区体积(PTV)最大值 (Dmax)、最小值(Dmin)、平均值(Dmean)、适形指数(CI);双肺V20、V30、Dmean、心脏V40、Dmean。 结果 PTV参数:A、B两组Dmax分别为62.90 Gy和68.49 Gy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1,P>0.05);A与B的Dmin 、Dmean、CI分别是56.70和27.36 Gy、63.65和60.88Gy,0.63和0.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危及器官:双肺V20、V30、Dmean A均高于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心脏V40 、Dmean A低于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相对常规放疗技术的靶区剂量分布更理想,对降低心脏受照射量有一定优势。肺的受照射量可能增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放疗胸骨保护与骨髓抑制的关系。方法98例胸段食管癌患者术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给予六野(前四、后二)交叉避开胸骨直接照射,对照组46例给予常规五野调强放疗(前三后二,前正中野穿过胸骨),总剂量50~50.4 Gy,两组同步单药顺铂化疗2个周期。结果治疗组胸骨平均剂量[(20.21±3.60)Gy]、V20[(40.78±7.19)%]、V30[(33.78±9.44)%]均低于对照组[(30.91±5.21)Gy、(81.01±4.81)%、(51.60±6.8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组肺、脊髓、心脏受照射容积和剂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在放疗14 d、35 d后骨髓抑制发生率分别为52.2%、73.9%,高于治疗组的28.8%、50.0%(P<0.05),放疗7 d后两组骨髓抑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术后放疗时胸骨勾画或设野保护能有效减少骨髓抑制的发生,不增加肺、心脏、脊髓放射剂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ⅡB期宫颈癌全盆盒式放疗与不同射野调强放疗(IMRT)的剂量学差异,并比较临床疗效及急性毒副反应。方法 收集10例ⅡB期宫颈癌患者进行CT模拟定位,每例患者均设计全盆盒式放疗计划和3种不同设野的IMRT计划,评估靶区及危及器官的剂量。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77例ⅡB期宫颈癌初诊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为盒式放疗组(n=33)及IMRT组(n=44),分别采用盒式放疗(46~50Gy)或9野IMRT(56Gy/28f)结合后装腔内放疗并同步顺铂(25mg/m2静滴,每周1次,共5~6次)化疗,比较近期疗效及急性毒副反应。结果 3种不同射野IMRT计划中计划靶区体积(PTV)的靶区均匀性(HI)和适形性(CI)均优于盒式放疗计划(P<0.05),膀胱V30、V40、小肠V20、V30、V40、Dmean、D50及直肠V30、V40、Dmean、D50均低于盒式放疗计划(P<0.05);3种IMRT之间PTV的HI及CI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照射野的增多,膀胱V30、V40、Dmean、D50及直肠V20、V30、V40、Dmean、D50逐渐下降,其中膀胱V30、V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盒式放疗组与IMRT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84.8%及88.6%(P>0.05)。IMRT组放射性肠炎、放射性膀胱炎的发生率低于盒式放疗组(P<0.05),两组均出现不同程度骨髓抑制,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RT计划在剂量学上显示了保护危及器官的优势,在临床疗效上9野IMRT与盒式放疗的近期疗效相当,但能明显降低急性毒副反应的发生率,推荐ⅡB期宫颈癌患者外照射行9野IMRT。  相似文献   

6.
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与常规放疗的剂量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与常规放疗在靶区及周围组织器官的剂量分布.方法: 对29例首程放疗的食管癌患者同时进行三维适形放疗与常规放疗,并对其剂量学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三维适形治疗计划、常规治疗计划的GTV最大剂量分别为6910.7cGy、6883.4cGy,GTV最小剂量分别为5981.2cGy、4776.2cGy,GTV平均剂量分别为6526.7cGy、6430.6cGy,PTV平均剂量分别为6473.0cGy、6262.0cGy,PTV最小剂量分别为5504.9cGy、3431.9cGy,右肺平均剂量分别为1292.1cGy、1434.5cGy,V20分别为 24.8%、28.3%,V30分别为13.0%、16.2%,左肺平均剂量分别为1362.0cGy、1549.8cGy,V20分别为25.3%、30.0%,V30分别为17.0%、20.6%,心脏平均剂量分别为1994.6cGy、2404.6cGy,最小剂量分别为100.2cGy、125.0cGy,40%心脏体积受量分别为2313.8cGy、2648.3cGy,脊髓最大剂量分别为3258.5cGy、4224.1cGy.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技术能够提高肿瘤靶区剂量,并使周围正常组织得到保护.  相似文献   

7.
中晚期胸中段食管癌不同放疗模式的剂量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设计食管癌不同模式下的等中心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计划,比较重要器官受量和靶区剂量的差别.方法:选取32例中、晚期食管癌病例,按统一标准勾画靶区,在3DTPS上为每个病例设计8组放疗计划,均采用4个共面野(前野、后野、两后斜野)照射.比较指标:肺V5、V20、V30、MLD;心脏Dmean、D60%;靶区VPTV60、VGTV65、VPTV65.结果:①缩野放疗和不缩野放疗比较,靶区适形程度(VPTV60、VPTV65)明显提高,P<0.01;心脏受量降低,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等中心放疗计划中,缩野放疗比不缩野放疗肺受量明显降低,在V5、V20、V30、MLD上有显著差异,P<0.05.②脊髓最大剂量由40Gy提高至45Gy后,肺受量(V20、MLD)明显降低,P均<0.05;而V5、心脏及靶区剂量的各项指标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加脊髓最大剂量至45Gy后,等中心放疗结合缩野方法,可以使计划在较大程度上优化,进一步降低肺受量,增加靶区适形程度,达到与适形放疗相似的、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胸壁X线切线野放疗计划和电子线单野放疗计划肿瘤靶区与正常组织的剂量学分布差异,探讨最合适的照射方式.方法:选取2007年8月~2008年6月收治的30例有胸壁照射适应证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进行CT模拟定位,利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为每例患者设计两种不同的胸壁放射治疗计划:X线切线野计划和电子线单野计划,胸壁处方剂量均为50Gy/25次,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来比较两种计划中临床靶区(CTV)和心脏、同侧肺的剂量学差异.结果:左侧胸壁切线野计划和电子线野计划肿瘤靶区的最大剂量(Dmax)分别为5306±17cGy、5536±301cGy(P=0.02);右侧胸壁Dmax分别为5228±136cGy,5554±253cGy(P=0.01),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两种计划肿瘤靶区其余指标(Dmean、D90和V105%、V110%以及不均匀指数HI)均无统计学差异.左侧胸壁切线野计划和电子线野计划同侧肺平均剂量分别为1095±243cGy和1723±624(P=-0.001),肺V20分别为21±5%和36±13%(P=0.001),两者均有显著性差异.其余指标(心脏的平均剂量、V30)无统计学差异.右侧胸壁两种计划所有正常组织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胸壁x线切线野放疗比电子线单野放疗有一定的剂量优势,可以减少胸壁的最高剂量,左侧胸壁能减少同侧肺受照射的体积和剂量,更好地保护正常组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食管癌术后辅助放疗对胸腔胃的照射剂量及胃镜下胃黏膜变化。方法:收集食管癌术后辅助放疗的患者45例,利用治疗计划系统制作放疗计划,并给予50Gy/25f的处方剂量。根据术后胸腔胃位置不同,分为左侧、右侧及纵隔3组,每组15例。利用体积-剂量直方图分析比较各组胸腔胃接受的平均剂量(Dmean)、接受5Gy、25Gy、40Gy、50Gy照射的靶体积百分比(V5、V25、V40、V50)。观察患者放疗中上消化道不良反应情况,放疗后定期复查胃镜,观察胃黏膜变化。结果:纵隔胸腔胃受到照射的Dmean、V5、V25、V40、V50明显高于左侧及右侧胸腔胃(P<0.05),左侧及右侧胸腔胃受照剂量无明显差异(P>0.05)。通过胃镜检查发现大部分患者出现黏膜充血水肿的表现,少部分患者有黏膜糜烂出血的表现。结论:纵隔胸腔胃较左侧及右侧胸腔胃受照剂量较大,放射性胃损伤发生几率可能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与常规放疗在靶区及周围组织器官的剂量分布。方法:对29例首程放疗的食管癌患者同时进行三维适形放疗与常规放疗,并对其剂量学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三维适形治疗计划、常规治疗计划的GTV最大剂量分别为6910.7ecy、6883.4cCy,GTV最小剂量分别为5981.2cGy、4776.2eCy,GTV平均剂量分别为6526.7cCy、6430.6cCy,PTV平均剂量分别为6473.0cGy、6262.0cCy,P1rV最小剂量分别为5504.9eCy、3431.9cGy,右肺平均剂量分别为1292.1cGy、1434.5cCy,V20分别为24.8%、28.3%,V30分别为13.0%、16.2%,左肺平均剂量分别为1362.OcGy、1549.8cGy,V20分别为25.3%、30.0%,V30分别为17.0%、20.6%,心脏平均剂量分别为1994.6cGy、2404.6cCy,最小剂量分别为100.2cGy、125.0eCy,40%心脏体积受量分别为2313.8cGy、2648.3cGy,脊髓最大剂量分别为3258.5cGy、4224.1cGy。结论:三维适形放疗技术能够提高肿瘤靶区剂量,并使周围正常组织得到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