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硬膜外腔导管松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硬膜外腔导管松解、精确药物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8例,男48例,女40例;年龄25~72岁,平均(40.76±10.59)岁。所有患者分成两个治疗组,各44例。对照组(骶管组)采用单纯骶管注射治疗;观察组(导管组)采用经皮、经骶管入路,行硬膜外腔导管松解、精确药物注射。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术后疗效。[结果]88例均获得25~36个月的随访,平均(29.3±4.0)个月。对照组:ODI术前平均为(68.3±13.2)%,末次随访平均为(41.2±21.1)%;VAS评分术前平均为(6.6±1.2)分,末次随访平均为(3.9±2.1)分。观察组:ODI术前平均为(70.5±13.6)%,末次随访平均为(23.3±18.6)%;VAS评分术前平均为(6.7±1.2)分,末次随访平均为(2.1±1.6)分。末次随访时,两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改善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经骶管行硬膜外腔导管松解、精确药物注射,是可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腰腿痛症状的微创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2.
骶管硬膜外封闭和造影失误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因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内肿瘤,腰椎管狭窄症的诊断或/和治疗上,采用经骶管注入0.5%普鲁卡因或0.25%利多卡因30~60ml疏松腰骶部的硬膜外间隙,使神经根松解。注入10ml造影剂拍摄腰椎正侧位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改良腰椎管减压术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6—2015-06采用保留完整棘突韧带复合体改良椎管减压术治疗的39例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比较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年的VAS评分、ODI指数和JOA评分。结果本组获得平均3.4(1~6)年随访,2例随访1年后死亡。未出现腰椎滑脱及不稳,原有腰椎滑脱和侧弯没有加重。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年的VAS评分、ODI指数和JO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1年的VAS评分、ODI指数和JOA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6个月与术后1年的VAS评分、ODI指数和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改良腰椎管减压术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有利于维持腰椎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术中观察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椎间孔区韧带结构,分析病理情况下椎间孔区韧带结构改变与腰腿痛的相关性,为椎间孔区减压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月本科收治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320例,在开放性后入路减压手术时常规行椎间孔区探查,其中42例腰椎间孔狭窄患者进行直视下观测椎间孔韧带的形态学特征及与神经根的解剖关系.结果 术中观测到椎间孔内口区韧带主要由黄韧带和关节囊韧带组成,椎间孔外口区韧带主要由体横韧带、橫孔韧带和横突间韧带组成.椎间孔区韧带复合体形如拱桥,个体间大小、厚薄及形态差异较大;在椎间失稳和滑脱等情况下,韧带复合体出现肥厚、增生及钙化等病理改变导致神经根卡压.结论 病理情况下,椎间孔区韧带复合体常出现肥厚、增生、钙化并伴有栓系作用,导致椎间孔内正常的解剖空间结构改变,椎间孔韧带可能会导致神经根卡压而引起患者出现腰腿痛症状.在椎管减压术中,需常规探查椎间孔区出口神经根,并沿神经背侧松解韧带复合体.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痛风病变所致腰椎管狭窄症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7例经保守治疗无效、术中及病理证实为痛风性椎管狭窄症的患者行后路椎板开窗减压、椎管神经根管扩大及神经根松解、椎弓根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对患者临床表现、手术前后血尿酸水平、影像学特征及手术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7例患者术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腰腿痛及神经根性间隙性跛行,伴或不伴全身其他部位痛风病变及疼痛,血尿酸高低不一,CT检查可见关节突增生破坏,伴或不伴黄韧带钙化,椎管骨性狭窄。术中见关节突关节囊及黄韧带尿酸盐结晶沉着,关节突增生及骨质破坏,椎管显著狭窄。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55个月。随访期间患者腰腿痛均消失,Barthel指数及VAS评分较术前显著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尿酸无显著变化,术后无复发及并发症发生。结论痛风性腰椎管狭窄症的诊断主要是临床表现与影像学结果相结合,对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退变性腰椎椎间盘突出、黄韧带肥厚、关节突关节增生内聚引起神经根管狭窄,利用椎间孔镜对神经根管进行减压。方法对20例退变性神经根管狭窄症患者行腰椎椎间孔镜下神经根管扩大成形术,记录术前术后腰腿痛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采用Macnab标准评价疗效。结果 20例患者术前平均腰痛VAS评分为5分,术后即刻为1.5分,术后3个月为0.5分。术前平均腿痛VAS评分为7分,术后即刻为0.3分,术后3个月为0.1分。18例患者术后3个月的改良Macnab疗效评定为优,2例患者为良。结论对腰椎退变性神经根管狭窄症,椎间孔镜可对突出的腰椎椎间盘、关节突关节以及黄韧带进行减压,有效地扩大神经根管,可获得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介绍经皮椎间孔镜可视环锯减压治疗单侧神经根管狭窄症的手术技术与初步临床疗效。[方法] 2017年10月~2019年11月采用经皮椎间孔镜可视环锯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32例。行椎间孔入路,将可视环锯置于椎间孔镜外侧,将工作套筒置于上关节突腹侧靠外固定,可视下左右旋转环锯,切除上关节突腹侧,通过髓核钳和等离子刀去除肥厚的黄韧带。[结果] 32例患者均顺利手术,无严重并发症。随时间推移,患者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和ODI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末次随访时,依据改良的MacNab标准评估,临床结果优良率达90.6%。[结论]椎间孔镜下使用可视环锯技术能够在直视下安全高效地进行椎间孔扩大成形,有利于神经根在侧隐窝彻底减压及松解。  相似文献   

8.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影像学表现与非手术治疗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管狭窄症是导致腰腿痛的常见病,发病率仅次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占椎管疾病的第2位。临床上按病因一般分为发育性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及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DISS)两类,LSS以先天椎板肥厚、椎弓根短缩及骨性中央管狭窄为特点,诊断较易明确,一般采用手术治疗。DLSS多因组成腰椎管相应结构发生退变,椎间盘膨出或突出、关节突增生内聚以及黄韧带肥厚等导致腰椎管、神经根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选择性神经根阻滞(selective nerve root block,SNRB)精准定位联合经皮椎间孔镜技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治疗多节段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8月~2017年8月92例多节段腰椎侧隐窝狭窄症且责任神经根定位不明确,预先判断可能性最大的责任神经根并行SNRB。单根神经根阻滞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缓解率≥70%视为明确责任神经根,经皮椎间孔镜下减压侧隐窝及责任神经根。采用VAS、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腰腿痛评分和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等指标对患者入院时、PTED术后3 d和1年进行评估。结果 SNRB确定单根责任神经根70例(76. 1%),具体责任神经根分布情况:L_4 15例,L_5 34例,S_1 21例。术后3 d和1年VAS、JOA评分和ODI较入院时均有明显改善(P 0. 05)。结论 SNRB精准定位联合PTED治疗多节段腰椎侧隐窝狭窄症可行,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骶神经根囊肿是引起腰腿痛的少见疾病,它的临床表现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或腰椎管狭窄症相似,二者合并存在时易被漏诊或误诊而得不到有效治疗。我科自2001年2月~2005年1月收治12例骶神经根囊肿患者,均经手术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老年腰椎管狭窄症伴骨质疏松症的手术特点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 2 6例老年腰椎管狭窄症伴骨质疏松症行手术治疗 ,并把骨质疏松症治疗作为术后康复重点。结果 经 8个月~ 7年零 6个月随访 ,19例腰腿痛症状消失 ,无间歇性跛行 ,腰腿活动自如 ,偶有劳累后腰腿疼痛不适 ,优良率 73.0 7%。结论 老年腰椎管狭窄症伴骨质疏松症半椎板切除减压加侧隐窝 ,神经根管松解 ,效果较好 ,术后必须把骨质疏松症治疗作为重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观察硬膜外腔注射不同组合药物对兔神经根炎症、硬膜外粘连的治疗效果.方法实验用大白兔48只,手术切开法硬膜外置管,24h后经导管注入每毫升含1mg消毒滑石粉的生理盐水0.2ml·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带蒂筋膜脂肪片修复椎管联合持续引流与硬脊膜修补联合透明质酸钠注射预防腰椎管狭窄症并硬脊膜损伤术后瘢痕粘连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5—2018-05采用手术治疗的64例腰椎管狭窄症并硬脊膜损伤,32例采用带蒂筋膜脂肪片修复椎管联合持续引流预防硬脊膜粘连(观察组),32例采用硬脊膜修补联合透明质酸钠注射预防硬脊膜粘连(对照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脑脊液漏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12个月狭窄节段椎管矢状径、狭窄节段硬膜囊面积、疼痛VAS评分、JOA评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术后7例脑脊液漏,4例切口深部感染,1例假性硬脊膜囊肿。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脑脊液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术后12个月狭窄节段硬膜囊面积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术后12个月狭窄节段椎管矢状径、疼痛VAS评分、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管狭窄症并硬脊膜损伤术中采用带蒂筋膜脂肪片修复椎管联合持续引流能使伤口及时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以更好地预防术后出现硬膜外瘢痕粘连。  相似文献   

14.
李国胜 《颈腰痛杂志》2021,42(6):818-820
目的 观察清宫正骨手法联合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k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LDH患者随机分为手法骶管注射组、牵引骶管注射组、骶管注射组(对照组)各30例.手法骶管注射组采用清宫正骨手法联合骶管注射治疗;牵引骶管注射组采用腰椎牵引联合骶管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骶管注射治疗,比较三组的JOA、VAS评分和直腿抬高角度、疗效.结果 治疗后三组患者的JOA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直腿抬高角度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三组间比较,手法骶管注射组的JOA评分>牵引骶管注射组>对照组(P<0.05),手法骶管注射组、牵引骶管注射组的直腿抬高角度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清宫正骨手法联合骶管注射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症状、恢复其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两种椎管内药物注射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将120例LDH患者随机分为脊柱微创介入组和骶管封闭组各60例,比较两组JOA、VAS及ODI评分和血清TNF-α、IL-1β和IL-6含量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JOA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VAS评分、ODI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脊柱微创介入组疗效优于骶管封闭组(P0.05)。两组血清TNF-α、IL-1β和IL-6浓度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微创介入组的三项指标浓度均较骶管封闭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椎管内药物注射疗法治疗LDH均可取得较好疗效,其可能的机制与降低血清TNF-α、IL-1β和IL-6浓度,抑制神经根周围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经皮穿刺椎间孔镜经椎间孔内口入路(PE-MFD)技术与BEIS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8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按手术入路的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PE-MFD技术治疗,31例)和对照组(采用BEIS技术治疗,17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疼痛VAS评分、JOA评分、ODI、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观察组随访时间6~13(9. 2±2. 2)个月,对照组随访时间3~11(8. 4±2. 1)个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观察组明显短(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1)。两组均未发生神经根损伤、类脊髓高压症等严重并发症。VAS评分、JOA评分、ODI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两组均明显优于术前(P 0. 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优良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BEIS技术和PE-MFD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均有效,但PE-MFD技术的临床效果更好,对于以黄韧带肥厚或双侧侧隐窝狭窄为主症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腰神经根减压术后应用倍他米松联合医用生物蛋白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例需行腰神经根减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分别为倍他米松组、生物蛋白胶组及联合组,各40例。上述各组均依次给予倍他米松、生物蛋白胶、倍他米松联合医用生物蛋白胶干预。观察对比术后48 h内引流量、术后2周切口愈合和神经根粘连情况、术后不同时刻VAS和ODI评分。结果联合组术后48 h内引流量、神经根粘连发生率明显低于倍他米松组和生物蛋白胶组(P0.05),术后2周切口甲级愈合率显著高于倍他米松组和生物蛋白胶组(P0.05);3组VAS和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8 h、12 h、2周和1个月联合组VAS评分均较倍他米松组和生物蛋白胶组数据显著降低(P0.05),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联合组ODI评分均较倍他米松组和生物蛋白胶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腰神经根减压术后应用倍他米松联合医用生物蛋白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显著减轻术后疼痛、改善腰椎功能、降低神经根粘连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微创治疗对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45例腰椎管狭窄症的成年病人,按治疗方法分为三组,每组15例。Ⅰ组,传统口服药物加硬膜外腔注射类固醇;Ⅱ组,Ⅰ组疗法加黄韧带射频热凝;Ⅲ组,Ⅱ组疗法加椎间盘射频热凝和/或椎间盘外胶原酶溶盘。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1、3和6个月对间歇性跛行疼痛行VAS评分。结果治疗前三组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各时点各组的VAS评分均比术前低,其中Ⅰ组最高,Ⅲ组最低,各组间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6个月内腰腿痛复发22例,其中Ⅰ组11例(73·0%)、Ⅱ组7例(46·7%)、Ⅲ组4例(26·7%),组间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三组病人对治疗满意度的平均分为1·8、2·3和2·8分。并发症为下肢区域性皮肤感觉异常,分别发生在Ⅱ组和Ⅲ组(各1例)。结论微创治疗对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改良TESSYS技术治疗腰椎神经根管狭窄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57例诊断为腰椎神经根管狭窄的患者采用改良TESSYS技术行腰椎神经根管减压术治疗,分别进行术前、出院时、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VAS和ODI评分,评价疗效。结果术后患者的VAS和ODI评分均逐渐降低,术后各时段与术前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各时段之间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ODI评分改善率分级,末次随访优良率为87.7%,有效率为94.7%。结论改良TESSYS技术治疗腰椎神经根管狭窄症减压充分、彻底,近期疗效满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术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和评价应用密盖息联合骶管注射治疗老年增生狭窄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择自2014-01—2014-12诊治的240例老年增生狭窄型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密盖息联合骶管注射治疗120例(密盖息组),单纯采用骶管注射治疗120例(对照组)。比较2组疗效、VAS评分、行走距离。结果 2组均经4周治疗期并随访8周。密盖息组临床痊愈40例,显效42例,有效29例,无效9例,有效率92.5%;对照组临床痊愈18例,显效38例,有效35例,无效29例,有效率75.8%;密盖息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864,P0.001)。末次随访时密盖息组行走距离明显长于对照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密盖息联合骶管注射治疗老年增生狭窄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满意,且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