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9 毫秒
1.
目的评价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HardasⅢ型老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6例HardasⅢ型陈旧性股骨颈骨折采用髋关节后外侧入路行THA,均使用生物型假体。结果26例获平均3(0.5~6)年随访。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18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92.3%。结论THA是治疗HardasⅢ型陈旧性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手段。术前充分骨牵引,术中松解挛缩组织、彻底止血,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伴有股骨头颈短缩的髋臼内陷症的手术技巧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2012年3月采用THA治疗的15例(17髋)伴有股骨头颈短缩畸形的髋臼内陷症患者资料,男6例6髋,女9例11髋;年龄21 ~68岁,平均45.6岁.髋臼内陷症按Dunlop诊断标准分度:轻度1髋,中度11髋,重度5髋.股骨头颈短缩程度:轻度短缩5髋,中度短缩8髋,重度短缩4髋.术后随访行X线片检查观察假体与骨界面骨愈合的情况,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标准评定患髋功能. 结果 15例患者术后获10 ~ 46个月(平均28.5个月)随访.15例患者17髋术后均立即实现了髋臼及股骨柄的生物性压配.术后3个月X线片显示均获广泛性骨长入,达骨性固定.末次随访时无假体松动和髋臼再次内陷.术后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43.1±4.8)分改善至(91.2±5.2)分,末次随访仍维持在(92.5±3.1)分,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时分别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生物型THA治疗伴有股骨头颈短缩的髋臼内陷症疗效良好,术中操作要点是选择短头试模进行髋关节复位,在保持髋关节张力情况下对髋关节囊及周围软组织挛缩由里向外依次分层松解.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的术前风险评估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07—2014-03诊治的31例老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11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20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前准确评估手术风险,术中尽可能保留股骨距,松解髋臼周围软组织,调整假体头颈长度以恢复患肢长度。结果 4例术前患肢短缩3 cm,术后患肢短缩平均1.3(1.0~1.7)cm;术前27例短缩3 cm,术后24例双下肢等长,3例较健肢长1 cm。31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9(12~36个月)。末次随访时疗效采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评定:优20例,良8例,可3例,优良率为90.3%。结论对于老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前进行风险评估,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提高手术耐受能力,选择合适的髋关节置换术,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迅速解除疼痛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陈旧性髋臼骨折早期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分析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HA)治疗陈旧性髋臼骨折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采用THA治疗陈旧性髋臼骨折13例(13髋),其中男10例,女3例。10例髋臼骨折曾行单纯内固定治疗,3例曾行保守治疗。采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评价疗效。结果:术后13例全部得到随访,持续1年,分别拍摄患侧髋关节正侧位X线片,对患侧髋关节功能进行Harris评分。术后随访1年,未见假体松动征象,Harris评分平均(83.38±3.33)分,较术前(37.19±20.12)分明显提高。结论:陈旧性髋臼骨折因骨折畸形愈合,内固定失败后骨折再次移位,大面积不规则骨缺损等问题,治疗难度大,术中恢复解剖位置困难,THA是治疗陈旧性髋臼骨折有效手术方法。但较普通全髋关节置换,需很强手术经验和技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外展截骨术治疗股骨颈或股骨粗隆间骨折后髋内翻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01—2016-12采用股骨近端外展截骨术治疗的11例股骨颈或股骨粗隆间骨折后髋内翻畸形,术前均行髋关节X线片及CT检查,测量患髋颈干角及前倾角。结果 11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3(2~8)年。10例术后颈干角110°,平均126°;1例术后颈干角为103°。8例术后前倾角为10°~15°,平均13.5°;3例术后前倾角为5°~10°,平均8°。术后患肢短缩0.2~2.4 cm,平均1.1 cm。术后下肢短缩畸形获得不同程度矫正,其中4例患肢短缩1 cm,5例患肢短缩1~2 cm,2例患肢短缩2 cm。术后患肢短缩在2 cm以内患者步态于术后1年内得到不同程度改善。术后6~12个月所有患者髋部疼痛症状较术前不同程度缓解。结论股骨近端外展截骨术治疗股骨颈或股骨粗隆间骨折后髋内翻畸形可明显改善股骨颈干角、股骨近端旋转及下肢短缩畸形,能有效缓解患髋疼痛症状,改善患者步态,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应用数字化模板测量法均衡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双下肢长度.方法 2005年1月至2007年2月,122例132侧THA患者,其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46例(56侧),骨关节炎10例,类风湿关节炎12例,股骨颈骨折46例,其他8例.利用数字影像资料测量THA患者患肢的短缩长度,并通过术前设计确定可以恢复的患肢长度,进一步经术中的测量、调节,并进行术后均衡THA双下肢长度的验证.结果 46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中.10例双髋同时行置换手术,8例双下肢恢复等长,2例双下肢不等长;36例为一侧髋关节手术中32例术侧下肢长度恢复,占88.9%.10例骨关节炎患者中,9例下肢恢复长度.1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10例下肢恢复长度.4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其对侧结构正常)中,41例术后下肢等长,占89.1%.8例基他患者,6例恢复下肢长度.本组共有114侧髋关节置换患者下肢恢复长度,其下肢长度恢复率为86.4%.结论 以数字模板测量为主要方法的术前设计在均衡THA双下肢长度中具有准确可靠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严重髋关节融合强直畸形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57髋)严重髋关节融合强直畸形分次行单侧THA,均采用外侧切口,通过对股骨颈2次截骨后,根据骨盆倾向头侧还是尾侧进行髋臼成形,正确定位臼杯的外展角,根据患侧屈曲畸形情况进行股骨柄和髋臼前倾角的调整。结果术后48例均获随访平均28.5(12~36)个月,1例一侧假体下沉4 mm,1例出现假体周围骨折,1例出现股骨近端劈裂,1例出现坐骨神经的牵拉伤。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从术前平均16.3分提高到85.6分;髋关节活动度由术前0°提高至术后平均152.5°,其中平均屈髋91.4°;髋关节屈曲畸形程度由术前平均25.6°改善至术后平均5.1°。术后患者髋痛基本消失,术侧步态基本恢复正常,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严重髋关节融合强直屈髋畸形的THA不能按常规的方式处理,显露出真臼底和根据术前患肢的内旋或外旋程度把握好准确的前倾角、外展角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术前应用软尺测量双下肢的长度及术中测量患肢长度结合髋关节松紧度的方法来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THA)术后下肢不等长的有效性。方法自2010-01—2012-12诊治老年单侧股骨颈骨折124例,62例术前应用软尺测量双下肢长度及术中测量患肢长度结合髋关节松紧度预防THA术后下肢不等长(试验组),62例进行传统THA手术操作(对照组)。结果 124例均获得随访1~12个月。2组切口均愈合良好,术后无髋关节脱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深部感染发生。试验组25例下肢延长平均4.0(1~10)mm,下肢延长患者没有出现步态异常。对照组30例下肢延长平均5.3(1~10)mm,没有出现步态异常;15例下肢延长平均12.7(11~20)mm;1例下肢延长30 mm,出现跛行、髋关节疼痛及下肢痛。对照组46例下肢延长平均7.6(1~30)mm。试验组术后肢体延长程度明显较对照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P0.05)。结论术前采用软尺测量双下肢长度及术中测量患肢长度结合髋关节松紧度可有效地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THA术后下肢不等长。  相似文献   

9.
目的 回顾性分析加压空心钉内固定术和全髋关节置换(THA)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 方法 2002年1月至2008年6月共收治新鲜股骨颈骨折患者193例,符合入选标准者共60例,27例行加压空心钉内固定治疗,33例行THA.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患肢术后下地活动时间、术后1年患髋Harris功能评分优良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再手术率进行比较. 结果 60例患者随访时间为12~56个月,平均32.5个月.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下地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年患髋Harris功能评分优良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再手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心钉内固定组术后Harris评分优良率为85.2%,THA组为93.9%.空心钉内固定组患者中股骨头坏死3例(11.1%),骨折不愈合1例(3.7%).THA组患者中因假体松动行二次手术者2例(6.1%),另有髋关节脱位1例(3.0%). 结论对于无移位股骨颈骨折均采取内固定治疗;年龄小于70岁、活动能力好、骨质量好的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首选闭合或切开空心钉内固定术,保留股骨头是首选;有严重内科合并症不能耐受关节置换的老年患者可采用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年龄大于70岁的移位骨折及粉碎性骨折患者、伴有严重骨质疏松症或有其他老年病不宜长期卧床者、髋关节本身有骨关节炎的患者首选THA.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在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THA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28例(32髋).遵照Hartofilakidis分类法对患髋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类;使用Harris髋关节评分对患者的置换后髋关节进行功能评估.结果 患者平均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从术前的30.5分提高到术后的84分,优良率为82.1%.Trendelenburg征阳性患者从术前的28例下降到术后的8例.结论 THA是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手段,但须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需要考虑外展肌的平衡、软组织的松解、髋臼骨缺损的处理及假体的选择、肢体短缩畸形的矫正以及术后的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继发性股骨头颈短缩的手术操作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8月至2011年3月,本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合并继发性股骨头颈短缩畸形38例,其中男21例,女17例;年龄21~66岁,平均43.6岁。手术均采用后外侧入路,先切开并松解粘连挛缩的髋关节囊,真臼位置安放髋臼假体,先选择小一号股骨试模及短颈股骨头试模进行髋关节复位,在保持髋关节囊张力的情况下再进行髋周围挛缩软组织梯次松解。术后定期门诊随访,X线平片观察假体与骨界面骨愈合情况,Harris髋关节评分评估髋关节功能。结果全部病例随访15~81个月,平均18.5个月,术中术后无血管、神经损伤及骨折并发症。Harris髋关节评分由术前(43.1±4.8)分改善至术后半年(91.2±5.2)分。38例髋术后均立即实现了髋臼及股骨柄的生物性压配与初始稳定,术后3个月X线片上均获骨性固定。结论对股骨头颈短缩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时,术前测量评估和术中定位测量有助于选择合适假体,采用髋关节复位后梯次松解法可安全、有效地对髋关节囊及周围软组织挛缩进行分层松解。  相似文献   

12.
In dwarfism hip arthritis, usually secondary to hip dysplasia, is a common finding at an early age. In these patients a joint replacement is a demanding procedure due to the peculiar joint deformity and the small size of the bones. We present a case of a bilateral hip replacement in a dwarf patient. In order to reduce intra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improve the joint kinematics a thorough preoperative planning was performed by a CT based computerised system. On the basis of the planning we chose a conical shaped stem that enable as to restore limb length and offset with a low risk of femoral fracture. In conclusion, we consider total hip replacement in dwarfism a safe and effective procedure if an accurate preoperative planning is performed.  相似文献   

13.
高龄患者的人工髋关节置换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老年股骨颈骨折及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0岁以上股骨颈骨折及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者16例,经髋外侧切口施行半髋置换5例,全髋置换11例。结果随访1~4年,在3~6周患者扶拐下地逐渐负重行走,3个月屈髋>90°,后伸髋>5°。6~12个月基本恢复伤前功能,生活自理,髋关节无疼痛,无假体松动、下沉现象,Harris评分平均91±3.4分。结论高龄患者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是可以胜任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能在短时间内恢复一个无痛的髋关节,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1 3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 ,其中人工股骨头置换 5 5例 ,全髋关节置换 79例。结果  3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 2年因髋臼磨损、髋关节疼痛明显行髋臼翻修 ,1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半年因髋臼松动行髋臼翻修 ,其余病例均无明显髋部不适 ,髋关节活动良好。结论 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取决于患者全身健康状况、术前的生活状态和活动量、骨的质量和年龄等因素。通过严格的术前评估 ,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同样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人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2000年2月~2007年2月,对92例60岁以上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采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人平均住院19d,术后3周病人大多能早期下床活动,住院期间内无1例死亡。术后随访3个月至6年,按Harris评分,髋关节功能平均分为90.7分,优良。结论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老人股骨颈骨折的最适当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术中假体安放位置的控制和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1月至2007年9月,对42例45髋因DDH继发骨关节炎的患者行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其中女39例,男3例,平均年龄46.3岁,单侧39例39髋,双侧3例6髋。按Crowe分型,Ⅰ型17例18髋,Ⅱ型17例19髋,Ⅲ型6例6髋,Ⅳ型2例2髋。术前通过CT三维重建测量股骨颈干角、股骨颈前倾角。入路采用改良后外侧Gibson入路,根据术前测量结果,对于颈干角小于135°,手术时适当增加至135°,大于135°则维持原有角度;DDH患者股骨前倾角均有增加,术中应适当减少,并减少髋臼前倾角和外展角。采用X线检查和Harris功能评分评估术后疗效。结果术前股骨颈干角平均134.1°,术后平均138.2°,其中术前颈干角小于135°的34髋,平均131.7°,术后平均137°;术前颈干角大于135°的12髋,平均140.9°,术后平均141.5°。股骨前倾角术前平均34.5°。术后X线显示所有髋臼均为真臼重建,髋臼外展角平均42°。双侧肢体长度差别术前平均2.1cm,术后平均0.5cm。平均随访14.6个月。Harris功能评分术前平均43.6分,最后一次随访功能评分为平均88.4分。随访期内无股骨颈骨折和假体松动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对年青DDH并骨关节炎患者采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的近期效果满意,术中根据个体情况调整假体安放位置有助于提高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江渟  李业奎  张家宏 《骨科》2014,5(2):84-87
目的比较髋关节后外侧入路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时重建关节囊两种不同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自2007年1月至2013年5月的病例,其中关节囊沿股骨大转子后缘作斜"∪"形切开再行修复的归为对照组,保留后关节囊和股骨近端附着作斜"∩"形切开再行修复归为研究组。对两组髋关节及时稳定性、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术后髋感染、髋脱位、影像资料、Harri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病例一般资料、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引流量研究组少于对照组。术后髋臼假体外展和前倾角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对照组出现2例脱位,研究组未出现;与对照组比,Harris评分研究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未发现感染病例。结论使用改进方法进行髋关节囊重建,在髋关节及时稳定性、脱位率和近期髋关节功能方面,均优于传统的重建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带翼加强杯在Ⅰ期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髋臼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对12例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髋臼骨折行Ⅰ期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伤后5~18 d接受THA,12例均采用带翼加强杯合并自体植骨行髋臼侧固定,股骨侧均采用生物型固定。根据Harris评分和X线片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12例患者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年9个月(2年1个月~5年7个月)。2例出现异位骨化,无脱位,未见假体移位及透亮带,无再翻修病例。术后Harris评分平均90分,较术前平均改善51分。所有随访患者髋关节功能均有明显改善,随访期内未发现假体松动。结论应用带翼加强杯行Ⅰ期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髋臼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这种方法强调髋臼重建结构的稳定性,避免了切开复位内固定引起的股骨头坏死等严重髋关节并发症,能显著改善关节功能,避免多次手术,减少患者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一种安全、创伤小的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方法观察后外侧入路微创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时间,切口大小,出血量等指标,并与传统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相比较。结果后外侧入路微创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疼痛轻,康复快等优点。结论后外侧入路微创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较传统术式更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人工全髋和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股骨颈股骨老年患者共120例,上述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在全身麻醉或者持续硬膜外麻醉下实施手术,健侧卧位,后侧入路,采用关节置换常规技术,观察组植入人工半髋关节生物型假体,对照组植入人工全髋关节生物型假体。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情况;两组患者随访结束时根据髋关节Harris评分对髋关节功能进行评分。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arri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全髋和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均具有良好疗效,但后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