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改良骨科术前备皮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0例骨科择期手术患者按单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分别采用改良方法(术前1 d下午备皮,术前2 h消毒包扎)和传统方法(术前3 d备皮3次,消毒包扎3次)备皮,并比较两组术野皮肤菌落数,切口甲级愈合率以及患者对两种备皮操作的满意度.结果 两组备皮前后术野皮肤菌落数及切口甲级愈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骨科术前采用术前1d下午备皮,术前2h消毒包扎的改良方法备皮,可达到与传统方法一致的备皮效果并且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术前2h切口局部不剃毛备皮在四肢手术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骨科四肢手术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骨科常规备皮方法,观察组采用术前2h切口局部不剃毛备皮方法,比较护士用于备皮的时间、患者舒适度、皮肤消毒前后手术切口附近皮肤细菌数、手术切口感染率。结果两组护士用于备皮的时间、患者舒适度、皮肤消毒前手术切口附近皮肤细菌数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切口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2h切口局部不剃毛备皮在骨科四肢手术可减轻护士的工作量、提高患者舒适度、减少备皮局部的细菌数。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聚维酮碘溶液与生理盐水冲洗对骨科Ⅰ类切口术后感染率的影响。方法将524例骨科Ⅰ类切口患者分为两组,关闭切口前分别使用聚维酮碘溶液(A组,304例)及生理盐水(B组,220例)冲洗创面,观察术后感染率。结果 15例发生手术后早期创面感染,A组9例(感染率2.96%),B组6例(感染率2.73%),两组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为主(13例)。结论聚维酮碘溶液冲洗在Ⅰ类切口术后感染的控制上并不优于生理盐水冲洗。建议骨科Ⅰ类切口手术常规应用生理盐水冲洗术区。  相似文献   

4.
张容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3):511-512
目的:运用循证护理的实践程序,探讨乳房缩小术患者术前不剃毛备皮的可行性.方法:将50例(100侧)行乳房缩小术患者分为剃毛备皮组和不剃毛备皮组,拆线时评价两组切口感染率有无差异.结果:不剃毛备皮组患者无切口感染发生.结论:乳房缩小术患者术前不剃毛备皮可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骨科手术患者采用不同备皮方式的备皮效果.方法 采用类实验性研究设计,便利选取北京市某三甲医院骨科病房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260例,按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0例.对照组患者术前采用一次性备皮刀按常规行备皮,观察组采用“肤净”备皮抑菌剂按产品使用说明进行备皮.结果 两组出院日及术后30 d切口感染发生率、切口愈合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备皮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操作时间较长(P<0.01);光头、剃头至耳垂两组所需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颈前、后背、后背及剃头至耳等部位备皮所需的时间有差异(均P<0.01).结论 脱毛剂备皮安全、有效,能显著提高备皮质量,但操作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修补术使用爽身粉备皮方案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实验性研究设计,选择行腹股沟疝修补术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7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于术前1天使用六神爽身粉备皮,对照组患者于术前1天使用肥皂水备皮。比较观察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切口感染率,二次备皮率,患者备皮前后血压、脉搏,备皮所花时间,备皮后皮肤破损情况,患者备皮过程疼痛度,患者对备皮过程舒适度评价,备皮后舒适度评价,备皮满意度评价,护士对备皮方法方便性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切口感染率、二次备皮率及皮肤过敏发生率均为0。观察组备皮后无1例皮肤有出血点,而对照组有21例(P<0.05)。观察组备皮所花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备皮过程舒适度,备皮后舒适度,备皮满意度,护士对备皮方法方便性评价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备皮过程疼痛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爽身粉备皮方法安全可行,其在保护皮肤完整性,减少患者疼痛度,增加患者满意度方面要明显优于传统的肥皂水备皮,同时,此方法方便省时,减轻了护士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7.
骨科非急诊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骨科非急诊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自制骨科非急诊手术患者切口感染调查表,对骨科869例患者手术切口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术后切口感染率为1.61%(14/869);Ⅰ类切口感染率1.26%、Ⅱ类4.69%、Ⅲ类11.11%;其中浅表切口感染12例,深部软组织感染2例,无1例发生器官内感染;14例切口感染患者手术时间持续(2.64±1.50)h,感染多发生于术后6~14 d;患者术前伴随疾病,术前备皮、医务人员无菌操作不严格也是造成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869例患者甲级愈合855例(98.39%)、乙级13例(1.50%)、丙级1例(0.12%)。结论提高医生手术操作技术、严格无菌操作规程,合理采取备皮方法,加强洗手重要性认识等,是降低骨科非急诊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重要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采用综合干预措施降低骨科Ⅰ类切口感染率的效果。方法将2010年1~12月1 140例骨科Ⅰ类切口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措施,术后应用抗生素5~10d;将2011年1~12月1 284例骨科Ⅰ类切口患者作为观察组,于术前30min至2h使用抗生素,总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h,同时配合采用综合干预措施,包括医护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术前备皮时机的选择、术后积极防控切口感染等措施。结果两组Ⅰ类切口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科Ⅰ类切口患者改变抗生素应用方案,并配合医护人员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严格洗手、合理采取备皮方法等综合干预,可减少患者抗生素应用,防控术后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分析改良与传统阑尾炎切口缝合术,对于降低切口感染率的意义.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08年12月于我院行阑尾切除术患者612例,作为A组,切口采用改良方法缝合,即元异物残留的全层间断缝合法.选择2005年1月-2007年1月652例,于我院行阑尾切除术患者作为B组,采用传统方法缝合切口.对比观察两组切口感染率情况.结果:两组切口感粢率情况对比,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方法能有效降低切口发红、硬结、渗液及化脓的机率,减轻患者痛苦,节约医疗资源.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区域条状备皮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66例神经外科疾病开颅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全颅备皮法;研究组采用手术切口周围2cm区域条状备皮。结果研究组焦虑及抑郁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切口愈合等级及切口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神经外科疾病开颅手术患者采取区域条状备皮可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缩短术后住院日,并有较好的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弧形切割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方法 将121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应用弧形切割吻合器(A组,60例)和TLH30直线切割闭合器(B组,61例)闭合直肠远端行保肛手术,比较两组保肛率、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切口感染及术后排便次数.结果 两组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术后排便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保肛率(98.3%)高于B组(68.9%)、切El感染率(4.0%)明显低于B组(9.5%)(均P<0.05).结论 应用弧形切割吻合器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是安全可靠的,而且能明显增加保肛率,减少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大而积深度烧伤后混合皮肤嵌植与微粒皮移植疗效的差异. 方法 回顾性总结笔者单位1992-2008年17年间收治的101例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混合嵌植组52例、微粒皮组49例.比较2组患者首次自体供皮面积、首次自体皮覆盖创面面积,首次自体皮移植成活率、自体皮理论扩展倍数、自体皮实际扩展倍数、自体供皮总面积,以及术后残余创面情况、大关节功能状况等. 结果 混合嵌植组、微粒皮组的首次自体供皮面积分别为(3.25±0.48)%、(3.01±0.21)%TBSA,首次自体皮覆盖创面面积分别为(30.4±3.6)%、(41.4±1.3)%TBSA,首次自体皮移植成活率分别为(99.9±1.9)%、(87.5±6.8)%,自体皮理论扩展倍数分别为(9.5±1.3)、(13.9±1.4)倍,自体皮实际扩展倍数分别为(9.5±1.3)、(12.0±1.5)倍,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嵌植组、微粒皮组自体供皮总面积分别为(14.2±1.9)%、(14.0±2.1)%TBSA,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嵌植组、微粒皮组残余创面超过0.5%TBSA者分别有23例占44.2%、37例占75.5%;混合嵌植组大关节功能状况较好者34例占65.4%,微粒皮组18例占36.7%. 结论 微粒皮移植法自体皮扩展倍数明显大于混合嵌植法,能更充分利用有限皮源;混合嵌植法创而愈合质量和大关节功能恢复状况优于微粒皮移植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预防腹腔感染手术切口感染的有效方法。方法:将180例腹腔感染手术随机分为三组,A组采用传统处理方法,B组术中仅用术尔泰冲洗切口,C组术中用术尔泰冲洗腹腔和切口;比较三组的切口感染情况。结果:三组切口感染率分别为21.7%、16.7%、10%。结论:术中使用术尔泰冲洗腹腔和切口可明显减低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小切口与常规切口端端缝合治疗新鲜跟腱断裂的疗效.方法 2006年3月至2009年6月分别采用常规切口和小切口治疗93例新鲜跟腱断裂患者,其中常规切口组(A组)52例,男47例,女5例;年龄23~62岁,平均44.2岁.小切口组(B组)41例,男38例,女3例;年龄22~65岁,平均42.6岁.术后应用相同的康复程序,采用临床客观检查、患者主观满意率及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进行评价.结果 A组患者术后获15 ~52个月(平均28个月)随访,B组患者术后获13~50个月(平均26个月)随访.A组切口表浅感染6例,深部感染l例,感染率为13.5%,B组均未发生切口感染等并发症;A组平均切口长度较B组长7.3 cm;A组平均AOFAS评分为93分,B组为98分,以上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跟腱与皮肤切口粘连发生率、再断裂率、踝关节活动受限发生率、患者满意率、小腿最大周径伤侧与对侧的差、跟腱断裂平面周径伤侧与对侧的差及恢复伤前活动时间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产生因腓肠神经损伤导致的足背皮肤感觉障碍,无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除l例发生深部感染,其他患者均恢复伤前活动.结论 应用跟腱缝合引导器及小切口微创修复新鲜腱断裂总体结果优于常规切口技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降低骨科患者并发症和医院感染率.方法 根据住院时间将骨科患者分为对照组(629例)和观察组(65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和护理管理方法,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比较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6个月骨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医院感染率.结果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骨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医院感染率显著下降(P<0.05、P<0.01).结论 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能显著降低骨科患者并发症和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经耻骨上小切口会阴联合直肠切除治疗直肠下段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比较经耻骨上小切口会阴联合直肠切除70例(A组)和传统Miles术71例(B组)的腹部切口平均长度、腹部切口至造口平均距离、切口感染率、术中清除淋巴结个数.结果 A、B两组腹部切口平均长度为(5.5±0.5)cm和(15.0±2.0)cm,P<0....  相似文献   

17.
目的:将负压创面治疗技术(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NPWT)联合美皮贴治疗与传统打包治疗方法进行对比,探讨不同方式对于游离移植皮片成活率、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总住院时间及揭除辅料时疼痛程度等指标,评价其优缺点及临床实用性。方法:将60例住院患者(多种原因致皮肤缺损需行游离皮片移植术者)随机分为NPWT联合美皮贴组(A组)与传统打包组(B组)。A组:30例,行游离皮片移植后采用NPWT联合美皮贴行创面封闭、负压创面治疗;B组:30例,采用传统打包加压包扎固定移植皮片。手术治疗后由同一观察者对移植皮片成活情况及疼痛程度进行评估。结果:A组移植皮片成活不良1例,并发症发生率3.3%,B组发生皮肤坏死4例,并发症发生率13.3%,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11.8916,P0.01),A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0.2±1.23)天,B组为(15.4±1.96)天,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6.6589,P0.01)。A组I~II度以上疼痛患者2例,B组I~II度以上疼痛患者8例,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17.7778,P0.01)。结论:NPWT联合美皮贴治疗较传统打包操作简便,容易推广,可较明显地减轻患者病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移植皮片因黏附于敷料而在去除时造成破损的几率,缩短住院时间,具有更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近腋前线、腋后线两种微创小切口入路搔刮根治腋臭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8年4月至2020年5月,衡水市人民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收治148例(296侧)中、重度腋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每组74例(148侧)。A组采用近腋后线、B组采用近腋前线切口入路搔刮治疗。记录每例患者手术完成时间、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包括局部血肿、切口黑紫或坏死、皮片坏死等。结果 148例患者术后获随访≥5个月,效果均较好。总手术时长:A、B组分别为(58.0±2.0)min、(58.2±2.0)min;并发症情况:A组皮片坏死1例(双侧),B组切口边缘坏死和发生血肿各1例(单侧);治愈率:A组为97.29%,B组为96.62%。两组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近腋前线、腋后线微创小切口入路搔刮根治腋臭,具有操作简单便捷、创伤较小、并发症较少、无明显瘢痕等优点,术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经皮透光动力旋吸术治疗下肢静脉性皮肤溃疡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49例下肢静脉性皮肤溃疡患者分为两组:动力旋吸术组(A组,76例),用激光行大隐静脉全程原位闭合,用经皮透光动力旋吸小腿曲张静脉和溃疡基底部;传统手术组(B组,73例),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小腿曲张静脉及交通支切除、结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传统手术组患者小腿皮肤麻木、大腿瘀斑、创口血肿等并发症多于旋吸术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旋吸术组患者术后2周、1个月下肢溃疡例数少于传统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旋吸术组患者术后2周下肢肿胀、乏力症状的例数少于传统组(P<0.05).两组均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切口感染.结论 经皮透光动力旋吸术治疗下肢静脉性皮肤溃疡,简单可行,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月牙形切口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分析近10多年129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129例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随机分为两组:A组,51例,采用月牙形切口;B组,78例,采用Steward横切口.观察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腋窝淋巴结清扫的数目、肩关节功能恢复满意度.结结果 A组月切口Ⅰ期愈合率90.2%(46/51),B组75.6%(59/78)(P<0.05);患侧肩关节功能恢复满意度A组96.1%(49/51),B组84.6%(66/78)(P<0.05).结论 月牙形切口张力低,愈合好,暴露满意,对肩关节的功能影响小,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一种理想切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