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下腹部浅动脉游离皮瓣修复上肢皮肤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下腹部浅动脉游离皮瓣修复上肢不同部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及疗效. 方法 对伴有深部组织外露的上肢软组织缺损42例,分别采用以旋髂浅动脉为蒂的皮瓣修复13例,以旋髂浅动脉为蒂的骨皮瓣修复5例,以腹壁浅动脉为蒂的皮瓣修复11例,皮瓣近端以旋髂浅动脉及腹壁浅动脉的外侧支为血供,皮瓣远端以第四腰动脉前支的肌皮动脉穿支为血供的多皮支供血皮瓣7例,以旋髂浅腹壁浅动脉共干、腹壁浅动脉分出的内侧支及外侧支、旋髂浅动脉发出深支和浅支三种形式设计双叶皮瓣修复6例.皮瓣面积最大为9 cm×30 cm,最小为5cm×6cm. 结果 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24个月,外形良好,皮瓣质地柔软,皮瓣恢复保护性感觉,有排汗功能,皮瓣供区仅留线状瘢痕. 结论 下腹部浅动脉游离皮瓣修复上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皮瓣质地较簿,供区可直接缝合等优点,是修复上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一种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报道带多皮支供血的髂腹股沟皮瓣移植修复上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 及临床疗效. 方法 对上肢皮肤软组织缺损8例,应用多皮支的髂腹沟皮瓣修复,皮瓣以旋髂浅动脉及腹壁下浅动脉的外侧支为血供.当须延长皮瓣切取面积时,皮瓣近端以旋髂浅动脉及腹壁下浅动脉的外侧支为血供,皮瓣远端以第四腰动脉前支的肌皮动脉穿支为血供.皮瓣的最大面积为9 cm×30 cm,最小面积为12 cm×9 cm.皮瓣供区直接缝合. 结果 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24个月,外形良好,皮瓣质地柔软,皮瓣恢复保护性感觉,有排汗功能.皮瓣供区仅留线状瘢痕.结论 游离多皮支供血的髂腹股沟皮瓣可扩大或延长皮瓣切取范围,为皮瓣提供良好血供,皮瓣质地较簿,供区可直接缝合等优点,是修复上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一种较理想方法 .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应用旋髂浅动脉穿支游离皮瓣修复小儿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伴肌腱或骨外露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9月收治的13例足背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伴肌腱或骨外露患儿,一期清创行VSD覆盖,二期采用旋髂浅动脉穿支游离皮瓣覆盖创面,供区全部直接缝合。结果:所有患儿皮瓣全部存活,创面得到了有效修复;移植皮瓣未见明显色素沉着、无肌腱粘连,足背部外观恢复满意,下肢负重、行走功能正常;供区仅遗留线性瘢痕,部位隐蔽不易察觉。结论:对于足背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伴肌腱或骨外露的患儿,采用旋髂浅动脉穿支游离皮瓣移植修复,疗效可靠,是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旋髂浅动脉皮瓣游离移植的临床适应证及供瓣区的修复方法.方法 根据创面大小设计旋髂浅动脉皮瓣,并分别游离移植修复17例面颈部、足踝部及小腿等处创伤及畸形,对供瓣区无法直接拉拢缝合者,设计同侧脐旁岛状皮瓣转移进行修复.结果 17例旋髂浅动脉游离皮瓣,最大面积19 cm×14 cm,最小5 cm×3 cm,16例术后成活良好,1例皮瓣部分坏死,术后2周移植皮片修复.10例供瓣区直接缝合,7例行脐旁岛状皮瓣转移修复,皮瓣全部成活,术后经3个月至2年随访,腹部外形良好.结论 旋髂浅动脉皮瓣游离移植,对于面颈部及手足等处具有良好的修复效果,而同侧脐旁岛状皮瓣亦可使供瓣区得到良好的修复.  相似文献   

5.
游离下腹部双叶皮瓣修复前臂及手部多处皮肤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应用不同血管蒂的下腹部双叶皮瓣修复前臂及手部多处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2例前臂和5例手部多处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病例,应用腹壁浅动脉与旋髂浅动脉共干设计双叶皮瓣修复3例,应用腹壁浅动脉的内侧支及外侧支设计双叶皮瓣修复2例,应用旋髂浅动脉的浅支及深支设计双叶皮瓣修复2例.切取皮瓣面积为4cm×3cm~10cm×8cm.结果 本组7例双叶皮瓣术后全部存活.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6个月.皮瓣质软,颜色与受区接近,血液循环良好,有排汗功能;皮瓣供区仅留线状瘢痕.结论 应用不同血管蒂的下腹部双叶皮瓣修复前臂及手部的多处皮肤软组织缺损,可一次完成多处皮肤缺损创面覆盖,供区较隐蔽、可直接缝合,是一种修复前臂及手部多处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游离旋髂浅动脉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 对手部软组织缺损伴深部组织外露7例,应用游离旋髂浅动脉皮瓣进行修复.切取皮瓣面积最小8 cm×6cm,最大12 cm×8 cm.结果 术后1例皮瓣远端小部分坏死,待坏死边界确定后,行坏死组织清除,二期直接缝合愈合.另6例全部皮瓣成活.随访6个月~2年,皮瓣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 游离旋髂浅动脉皮瓣质地好,切取较为方便,供区隐蔽且可直接缝合,是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游离髂腹部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介绍选择供血血管的游离髂腹部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 设计选择供血血管及穿支为蒂的髂腹部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临床应用30例,其中以旋髂浅动脉为蒂12例,以旋髂深动脉及穿支为蒂14例,以旋髂浅深动脉共干为蒂4例.皮瓣切取面积最大22.0cm×10.0cm,最小8.0cm×6.0cm.结果 术后所有皮瓣均顺利存活,供区创面直接缝合.随访时间3~6个月.修复前臂及小腿(12例)皮瓣外观满意;修复手及足踝部(18例)皮瓣较臃肿,二期行整形术.供区仅遗留线条瘢痕,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结论 髂腹部皮瓣供区隐蔽,供皮量大,是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的良好供区;但供血血管有旋髂浅动脉及旋髂深动脉两类,且穿支或皮支的解剖有一定变异,具体手术时应根据供血血管的口径、走行灵活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应用游离髂腹股沟皮瓣修复手足部创面的的手术方法、技巧及效果. 方法 设计以腹壁浅动脉与旋髂浅动脉为蒂的游离髂腹股沟皮瓣修复手足部皮肤缺损创面.临床应用46例,皮瓣最大切取面积20.0cm×16.0cm,最小切取面积5.0 cm ×2.5 cm. 结果 术后41例完全成活,1例发生动脉危象改为游离植皮,2例切取后即改为游离植皮,2例发生部分坏死,1例发生静脉危象,经探查得以缓解,皮瓣成活.随访时间2~12个月,供区一期缝合,皮瓣质地、颜色良好,受区外观、功能满意. 结论以腹壁浅动脉与旋髂浅动脉血管为蒂的游离髂腹股沟皮瓣血供可靠、动脉供养面积大,供区损伤小,对手足肢体创面的修复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游离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踝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16例足踝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男13例,女3例;年龄5~56岁,平均32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8例,机器绞伤3例,摔伤3例,电击伤2例。受伤至入院时间1~6 h,平均3.5 h。创面部位:足背6例,踝部5例,足背及踝部5例;缺损范围为5 cm×4 cm~16 cm×7 cm。创面均伴肌腱外露,伴足踝部骨折8例。急诊一期修复创面6例,择期手术10例。采用游离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创面,皮瓣切取范围为6 cm×5 cm~17 cm×8 cm;皮瓣厚度0.4~1.1 cm,平均0.8 cm。供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术中1例因旋髂浅动脉细小,吻合后通血不良,改为局部皮瓣修复创面。其余15例皮瓣均顺利成活,创面均Ⅰ期愈合;供区切口均Ⅰ期愈合。15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3个月。足踝部外形满意,皮瓣质地良好,不臃肿,不影响穿鞋,无需再次手术修薄。结论游离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供区隐蔽,供区损伤较小,血供较可靠,皮瓣可充分利用,是修复足踝皮肤缺损较理想皮瓣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髂腹股沟皮瓣在急诊治疗手背皮肤软组织大面积缺损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皮肤软组织缺损的部位和大小,设计以旋髂浅动脉为轴心的髂腹股沟皮瓣,皮瓣面积为6.0cm×8.0cm~10.0cm×20.0cm,一期予以封闭创面,3周后断蒂,供区创面直接闭合,不能直接闭合者给予植皮修复创面。结果本组36例皮瓣全部成活;供区创面直接拉拢缝合21例,联合植皮15例,术后随访3~24月,10例经再次整形去脂,其余26例外形及功能均满意,无明显臃肿。结论髂腹股沟皮瓣供区隐蔽,血管蒂解剖位置恒定,供区面积可根据创面大小随意设计,耐感染,成活率高,急诊修复手背组织缺损简单易行.是治疗手背组织缺损的一条简便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多种形式的游离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SCIAPF)修复软组织缺损,总结临床疗效,并评价SCIAPF的临床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9年5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收治的42例组织缺损患者,其中足部9例, 踝部8例, 小腿8例, 前臂7例, 手部9例, 口腔1例;均采用SCIAPF修复,单一软组织缺损创面28例,多个软组织缺损创面8例,多种组织复合缺损6例。创面面积1.2 cm×1.8 cm~14.0 cm×20.8 cm, 皮瓣面积1.5 cm×2.0 cm~15.3 cm×22.3 cm。术后采用复诊、电话等方式进行随访, 观察皮瓣成活情况和并发症。结果本组42例中,单一皮瓣共28例,其中旋髂浅动脉浅支皮瓣18例,旋髂浅动脉深支皮瓣2例,浅支加深支皮瓣8例;嵌合瓣6例,其中旋髂浅动脉浅支皮瓣加深支髂骨瓣4例,旋髂浅动脉皮瓣加缝匠肌肌瓣2例;分叶瓣8例。动脉吻合方式:端侧吻合35例,端端吻合7例;静脉吻合:与旋髂浅静脉吻合25例,与伴行静脉吻合12例,二者均吻合5例,其中静脉端端吻合27例,端侧吻合15例。所有皮瓣供区均一期直接缝合。本组皮瓣全部成活,其中...  相似文献   

12.
带旋髂浅血管蒂腹股沟骨皮瓣移位修复手部骨皮肤缺损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探讨带旋髂浅血管蒂髂腹股沟骨皮瓣移位修复手部复合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1998年2月~2004年5月,收治急诊入院的33例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骨缺损。其中男22例,女11例。年龄19~54岁,平均24.3岁。手掌贯穿伤17例,手背部电刨伤9例,其他损伤7例。其中合并掌骨缺损23例,指骨缺损10例。皮肤缺损范围3.5cm×2.0cm~15.0cm×10.0cm;骨缺损1.5~4.2cm。清创3~7d后应用以旋髂浅动、静脉为皮瓣轴型血管蒂的骨(骨膜蒂)皮瓣进行修复,皮瓣切取范围4.0cm×2.5cm~17.0cm×11.0cm。结果术后骨皮瓣全部成活,创面期愈合31例,期愈合2例。随访4~22个月,平均8.2个月,皮瓣质地良好,外观及功能满意。骨缺损达临床愈合时间5~9周,平均7周。结论带旋髂浅血管蒂髂腹股沟骨皮瓣切取简便、血供丰富,供区隐蔽,且均能直接缝合,是修复手部复合组织缺损的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旋髂浅动脉骨皮瓣修复手掌、指骨和皮肤缺损的效果。方法 以旋髂浅血管为轴型血管,携带髂骨条、臀筋膜带蒂转移修复手掌、指骨及皮肤软组织缺损。骨缺损1cm-5cm长,可形成双叶皮瓣。结果 不同损伤程度的掌指骨及皮肤缺损均获满意修复,无1例皮瓣坏死,骨块移植后生长良好,外形满意。结论 旋髂浅动脉髂骨皮瓣修复严重手外伤皮肤骨缺损,外形佳,不需并指分指术,是较为理想的手部皮肤骨缺损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应用长条形足背皮瓣修复类圆形创面的方法,使皮瓣宽度减小,供区创面能直接缝合.方法 根据缺损皮肤的面积设计,在足背设计面积相当的长条形足背皮瓣,然后从皮瓣中间斜形切开,形成"分裂皮瓣",使1个长条形皮瓣变为2个皮瓣,再通过扭转移动将分裂后的皮瓣改形拼合成与预修复受区相似的类圆形状,带蒂转移或游离移植修复类圆形创面.如此作长条形足背皮瓣修复类圆形创面,足背供区长条形创面可以直接缝合.结果 临床应用5例,其中带蒂局部旋转修复4例,游离移植1例,皮瓣均成活,足背供区均直接缝合,外形满意.结论 应用足背分裂皮瓣修复类圆形创面,受区创面有可能可直接缝合,大大减少供区植皮面积.  相似文献   

15.
髂腹部双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3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髂腹部带蒂双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方法 双叶皮瓣为髂腹股沟皮瓣及下腹部皮瓣 ,此二皮瓣的轴心血管均起自股动脉 ,以股动脉为共同蒂部 ,以旋髂浅动脉和腹壁浅动脉的各自血管走行为双叶皮瓣的轴心线 ,来设计切取皮瓣。结果  30例皮瓣全部成活 ,且手外观满意。结论 髂腹部双叶皮瓣是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有效方法之一 ,该手术操作简便 ,尤其适合修复手部大面积皮肤缺损及不规则创面。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游离髂腹股沟皮瓣移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 临床应用旋髂浅动脉为蒂的髂腹股沟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6例,皮瓣切取最大面积16 cm × 8 cm,最小12cm×6 cm. 结果 成活5例,1例皮瓣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愈合,术后随访6~18个月,移植的皮瓣色泽、质地良好,无破溃,修复的肢体外观、功能均良好. 结论 以旋髂浅血管为蒂的髂腹股沟皮瓣具有血供可靠、供区隐蔽、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临床效果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螺旋桨状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皮肤筋膜瓣修复足背皮瓣供区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足背皮瓣切取后供区创面,设计以外踝上穿支为蒂,通过皮下筋膜层扩大切取的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皮肤筋膜瓣(皮肤宽度4~6 cm)旋转180.修复;供区直接拉拢缝合,受区皮下筋膜层表面一期或二期移植皮片修复.结果 2007年5月至2011年10月临床应用7例,皮肤筋膜瓣最大切取面积30 cm×11 cm,最小19 cm×8 cm,皮瓣均全部成活.术后随访9~ 23个月,足踝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可正常穿鞋行走;修复手背皮肤肌腱联合缺损的足背趾长伸肌腱皮瓣全部成活,至少部分恢复主动伸指功能(2例进行了二期肌腱松解术).结论 该皮瓣血供确切,旋转修复距离足够,小腿供区仅留线状缝合瘢痕,适用于不同面积足背皮瓣切取后供区创面的修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浅筋膜层切取以旋髂浅动脉浅支为血管蒂的腹部穿支皮瓣修复手足部背侧皮肤缺损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3年6月-2019年1月对28例手足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采用在浅筋膜层切取以旋髂浅动脉浅支为血管蒂的腹部穿支皮瓣移植修复。皮瓣切取面积3.0 cm×4.0 cm~8.0 cm×22.0 cm;厚度4.0~15.0 mm。所有皮瓣均吻合旋髂浅静脉。结果 1例旋髂浅动脉浅支吻合掌背动脉的皮瓣,术后出现血管痉挛,经对症处理后成活,其余27例皮瓣全部顺利成活,无血管危象发生。术后随访6~30个月,皮瓣外观质地良,柔软,稍臃肿,腹部供区留线性瘢痕。结论在浅筋膜层切取以旋髂浅动脉浅支为血管蒂的腹部穿支皮瓣修复手足部创面缺损,较常规腹部皮瓣供区损伤更小,切取容易,手术时间短,是修复手足背侧中小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较好的方法,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腓浅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足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应用腓浅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6月-2009年6月,应用腓浅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足软组织缺损8例;其中足背缺损2例,(躅)趾背侧缺损1例,手背缺损2例,手指缺损3例;缺损面积为3.0 cm× 4.5 cm~ 5.0 cm×11.0 cm,5例供区直接缝合,3例供区小面积植皮.结果 本组8例穿支皮瓣全部成活.随访3~ 12个月,原缺损部位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供区外形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 应用腓浅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足软组织缺损,临床效果满意,是一种较好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三维重建术前优化设计腹前外侧跨区游离穿支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20年1月宁波市第六医院手外科收治的手、前臂、足部及踝关节软组织缺损20例,其中手及前臂组织缺损17例,踝关节及足部软组织及复合组织缺损3例,肢体软组织缺损面积为6 cm×8 cm~36 cm×18 cm。临床结合CTA及三维重建术前优化设计并切取游离跨区穿支皮瓣20例,设计了以下5种皮瓣组合方式:①腹壁下动脉加腹壁上动脉游离穿支皮瓣;②旋髂浅动脉加旋髂深动脉游离穿支皮瓣;③旋髂浅动脉穿支加腹壁下动脉穿支游离穿支皮瓣;④旋髂浅动脉穿支加腹壁浅动脉游离穿支皮瓣;⑤腹壁下穿支动脉加腹壁浅动脉游离穿支皮瓣。皮瓣营养总面积分别为(272.3±12.5)cm2、(107.4±9.3)cm2、(193.6±24.2)cm2、(155.2±20.1)cm2、(203.7±16.3)cm2。术后通过来院门诊复诊随访,观察皮瓣外形、质地、血运、颜色、修复肢体的活动功能、供区恢复及功能情况,供区均予一期直接缝合。结果本组20例腹前外侧跨区穿支皮瓣中,18例顺利成活,1例术后出现部分坏死,经换药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