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LCBDE)+内支架引流或T管引流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2008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由同一术者实施LCBDE的68例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68例中行LCBDE+内支架引流(支架引流组)22例,LCBDE+T管引流术(T管引流组)46例。结果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支架引流组在肛门排气时间、腹腔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方面均短于或少于T管引流组(P〈0.05),而手术时间、术后胆红素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LCBDE+内支架引流和T管引流术各有其适应证。对适宜患者,LCBDE+内支架引流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的疗效优于LCBDE+T管引流术。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与置T管引流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效果,探讨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的临床价值。方法2003年1月-2006年5月对75例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胆总管切开取石后胆总管分别一期缝合(n=41)或T管引流(n=34)。结果一期缝合组术后胆漏1例;T管引流组术后胆漏2例,2组术后胆漏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x^2=0.027,P=0.868)。一期缝合组随访41例,随访0.5~2年,平均0.7年,术后1年内B超、CT检查均未发现胆漏、胆管狭窄及结石复发。T管引流组随访33例,随访0.5—2.1年,平均0.8年,术后1年内B超、CT检查均未发现胆漏、胆管狭窄及结石复发。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避免置T管引起的一系列弊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完整保留Oddi括约肌微创治疗胆总管结石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因胆总管结石病分别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联合经内镜Oddi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bileduct exploration,LCBDE)(T管引流)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术前放置鼻胆管引流、胆总管一期缝合)60例的临床资料,比较术前置鼻胆管、胆总管一期缝合20例(鼻胆管组)与T管引流20例(T管组)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经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20例(EST组)三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三组均成功完成手术,鼻胆管组拔管时问(8.25±1.21)d,术后住院时间(8.50±4.05)d,均较T管组的(31.60±5.38)d、(13.6±3.97)d明显缩短,远期胆总管结石复发率与反流性胆管炎较ES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近期并发症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置鼻胆管、胆总管一期缝合术既能避免一期缝合后胆管压力增高引起的胆漏,避免了患者术后带管时间长的痛苦,并缩短了住院天数,同时又保留了Oddi括约肌结构的完整性,维持了Oddi括约肌正常生理功能,避免了因Oddi括约肌结构破坏所导致术后反流性胆管炎和结石复发率高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术前纤维十二指肠镜下预置鼻胆管引流,胆总管探查术后直接一期缝合的安全性和其临床价值。方法 2004年4月至2007年12月间间,实验组45例胆总管结石并梗阻患者术前3d内镜预置鼻胆管引流,并检测引流前后肝功能变化。手术中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后提拉鼻胆管超过切开部位后一期缝合,T管组38例患者胆总管探查后常规T管引流。比较2组患者预后。结果实验组45例术前置鼻胆管成功率100%,肝功能明显好转(P〈0.001),手术时间(95.0±16.0)min,拔管时间(8.9±1.5)d、术后住院时间(9.5±1.3)d,较T管引流组(分别为130.0±25.0min、18.2±1.7d、20.0±1.7d)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术后无胆漏等并发症。结论 术前预置鼻胆管引流者胆总管探查术中一期缝合术安全可靠、可明显节约手术时间,缩短术后住院天数,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鼻胆管代替T管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一期缝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0年3月~2013年3月将58例未并发急性胆管炎的胆总管结石,排除腹腔镜手术禁忌证后按住院号的尾数分组:奇数为对照组,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T 管引流;偶数为研究组,行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 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 , ENBD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 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 ,LCBDE)一期缝合,比较2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58例均成功实施手术。研究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7.5±2.1)d vs.(10.3±3.2)d,t=-3.965,P=0.000],2组胆漏发生率、手术时间及术后切口疼痛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所有患者随访6~12个月,平均9个月,无一例因本次胆道手术发生远期并发症而再次入院,术后6个月复查MRCP再次证实无胆道狭窄、残留结石等并发症。结论鼻胆管在胆总管探查术中可代替T管引流,能保障腹腔镜胆总管切开一期吻合的安全性,减少T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效果,总结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施行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的121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一期缝合组(n=63)与T管引流组(n=58)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胆瘘发生率、胆总管狭窄发生率及结石复发率。结果 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术后一期缝合组发生胆瘘3例,T管引流组发生1例。2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胆瘘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T管引流组的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较长(P=0.000)。术后所有患者获访4-36个月,平均12个月。随访期间均无复发、胆总管狭窄及死亡发生。结论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安全而有效,并且避免了术后T管的护理,有望成为处理肝外胆管结石的主流术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联合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LCBDE)后胆总管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4月—2018年4月218例行LC+LCBDE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90例一期缝合,128例T管引流。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分析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前一般资料、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首次通气时间、术后电解质紊乱发生率、术后结石残余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一期缝合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少于T管引流组,腹腔引流时间长于T管引流组(均P0.05);一期缝合组术后胆汁漏发生率明显高于T管引流组(8.89%vs.2.34%,P=0.030),术后结石复发率明显低于T管引流组(1.11%vs.7.03%,P=0.040)。统计分析显示,一期缝合是术后胆汁漏的独立危险因素,而T管引流是术后结石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LC+LCBDE术后一期缝合可有效减少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T管引流可有效减少术后胆汁漏发生。两者尚不能完全互相替代,需把握严格的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LCBDE)并一期缝合与LCBDE并T管引流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汕头市中心医院2017 年1 月至2018 年12 月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老年(年龄≥60 岁)胆总管结石患者158 例,所有患者均行LCBDE术,其中130 例术后行一期缝合(一期缝合组),28 例行T管引流(T管引流组)。比较两组的术前基线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石复发率等资料。结果 两组术前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期缝合组在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方面明显短于T管引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总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石复发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年龄≥60岁)并不是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并一期缝合的绝对禁忌。正确把握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对于合适的老年患者,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并一期缝合也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后选择性一期缝合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胆总管切开探查一期缝合不置T管引流的可行性、手术指征及临床价值。方法胆总管结石或可疑结石患者104例,随机分为两组:一期缝合组59例,胆总管探查术后不置T管引流,用4-0或5-0无损伤可吸收缝线一期缝合胆总管;T管引流组45例,行T管引流。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无显著差别(P>0.05)。一期缝合组在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平均输液量、输液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方面均优于T管引流组(P<0.05);随访6个月~3年,未发生胆管结石残留及胆管狭窄的并发症。结论只要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及缝合技巧,胆总管探查后一期缝合是安全可行的,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胆总管侧壁T管引流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 LCBDE)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7月~2018年9月在我院行LC+LCBDE的175例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采用不同位置引出T管:胆总管前壁T管引流(前壁组)88例,胆总管侧壁T管引流(侧壁组)87例。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T管放置时间、缝合胆总管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腹腔引流时间、胆汁引流量、术后至T管完全夹闭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患者耐受T管的主观感受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中安放T管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腹腔引流时间、日均胆汁引流量、术后至完全夹闭T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患者耐受T管的VRS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侧壁组术中缝合胆总管时间较前壁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2~36月。随访期内均未出现术后出血、腹腔感染、黄疸、急性胆管炎和急性胰腺炎等并发症,经T管胆道造影未见胆管狭窄,肝功能均恢复正常。术后前壁组发生胆漏7例,结石残留1例, T管拔除困难2例,侧壁组胆漏1例,结石残留1例;组间并发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36%vs. 2.30%,P0.05)。结论 LC+LCBDE胆总管侧壁T管引流较前壁T管引流更简单、易操作、更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14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与置T管引流的比较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两院2002年6月—2007年1月因胆总管结石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113例的临床资料,比较胆总管一期缝合61例(缝合组)与T管引流52例(引流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手术时间和腹腔引流时间在两组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缝合组的术后住院时间和补液量少于引流组(P<0.05)。缝合组在术后胆漏(4/61),结石残留(2/61)和结石复发(5/61)等并发症方面与引流组的(分别为2/52,3/52,4/52)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引流组拔T管后引起胆汁性腹膜炎2例。两组均未发生术后胆管狭窄。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后一期缝合是一种安全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细径胆总管结石148例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目的 总结运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细径胆总管结石的治疗经验.方法 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后,经胆囊管残端扩张、胆囊管胆总管汇合部切开或经胆总管前壁切口入路,采用胆管镜取石网取石、液电碎石、经胆囊管残端输尿管导管胆管引流、T管引流或胆总管切口即时缝合等,有选择地对148例胆总管内径≤0.8 cm的细径胆总管结石病人进行治疗.结果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148例中,腹腔镜手术成功116例,中转为术中十二指肠镜下乳头切开取石术32例,无中转开腹.术中胆管镜下取净结石116例,十二指肠镜下取出结石29例,乳头切开术后排出结石3例.无残余结石.术后胆漏7例,均经术中常规放置的胆管引流和腹腔引流管引流治愈.术后轻症胰腺炎3例.术后经输尿管导管胆管造影有2例呈现胆总管切口即时缝合区狭窄影像,未予处理.术后其他并发症均经非手术综合疗法治愈.无肠穿孔、胆管穿孔、大出血、重症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结论 只要选择合适的病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细径胆总管结石,对于有较高腹腔镜和内镜技术者是可行、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细径胆总管结石14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运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细径胆总管结石的治疗经验.方法 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后,经胆囊管残端扩张、胆囊管胆总管汇合部切开或经胆总管前壁切口入路,采用胆管镜取石网取石、液电碎石、经胆囊管残端输尿管导管胆管引流、T管引流或胆总管切口即时缝合等,有选择地对148例胆总管内径≤0.8 cm的细径胆总管结石病人进行治疗.结果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148例中,腹腔镜手术成功116例,中转为术中十二指肠镜下乳头切开取石术32例,无中转开腹.术中胆管镜下取净结石116例,十二指肠镜下取出结石29例,乳头切开术后排出结石3例.无残余结石.术后胆漏7例,均经术中常规放置的胆管引流和腹腔引流管引流治愈.术后轻症胰腺炎3例.术后经输尿管导管胆管造影有2例呈现胆总管切口即时缝合区狭窄影像,未予处理.术后其他并发症均经非手术综合疗法治愈.无肠穿孔、胆管穿孔、大出血、重症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结论 只要选择合适的病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细径胆总管结石,对于有较高腹腔镜和内镜技术者是可行、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自制胆道内引流管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LCBDE)并一期缝合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63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其中25例应用自制胆道内引流管行LCBDE一期缝合并内引流术(自制内引流管组),38例行LCBDE并常规T形管引流术(常规T形管引流组),比较两组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与常规T形管引流组比较,自制内引流管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自制内引流管组术后离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明显减少(均P0.05),但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内引流管术后随粪便排出的时间为(11.2±2.6)d,1例(4.0%)未能顺利排管,后于胃镜下取出。结论:LCBDE一期缝合自制引流管内引流在胆总管结石治疗上有传统术式不具备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8月施行的71例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一期缝合39例(缝合组),T管引流32例(引流组),比较两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开始流质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缝合组腹腔引流时间及总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引流组(均P<0.05)。两组术后胆瘘、胆管炎、残余结石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均无术后胆管狭窄和死亡病例。结论:腹腔镜胆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在术后引流时间和治疗费用方面比与T管引流更具优势,在合适的适应证下应作为治疗的首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正常直径胆总管行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盛京医院2014年1月1日至2019年11月30日收治的行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的120例患者资料,其中男性44例,女性76例,平均年龄57.2(22.0~88.0)岁。根据胆总管直径大小将患者分为扩张组(>8 mm)和正常组(≤8 mm)。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扩张组纳入76例患者,其中男性25例,女性51例,中位年龄62.5岁;正常组纳入44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25例,中位年龄57.5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白蛋白水平、总胆红素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正常组106.0(87.3,146.3)min比扩张组112.0(90.5,134.5)min]、术中出血量[正常组20(10,30)ml比扩张组20(10,20)ml]、术后住院时间[正常组7.0(5.3,9.0)d比扩张组7.0(5.0,7.0)d]、术后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正常组6(4,7)d比扩张组5(4,6)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胆漏、胆道狭窄、结石复发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正常直径(≤8 mm)胆总管的患者中行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联合一期缝合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中放置定时脱落的J形导管行胆道内引流的治疗经验。方法:2005年5月至2007年12月,我们为45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胆道镜取石后,将8FJ形导管置入胆总管及十二指肠,并将导管近端用快速吸收薇乔线固定于胆管壁,胆总管切口原位缝合关闭。结果:45例手术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125min,术后住院4~9d,平均6.5d,术后平均14dJ形导管随粪便排出。2例术后血清淀粉酶短暂升高。无胆漏、胆道狭窄、残余结石、堵管、提前脱管、导管滞留、导管退入胆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后,胆总管内放置定时脱落的J形导管,引流一期缝合胆管壁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具有患者创伤小、痛苦轻、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在胆总管结石手术中具有较大优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胆囊管途径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15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6例经胆囊管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aparoscopic transcyst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TCBDE),为LTCBDE组;86例经胆总管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为LCBDE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腹腔引流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并发症等指标。结果:两组均无中转开腹及死亡病例,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TCBDE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腹腔引流时间、住院费用、术后胆漏发生率优于LCBDE组(P0.05)。LCBDE组中13例患者行T管引流,LTCBDE组均行胆总管一期缝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TCBDE可避免术后T管引流,缩短了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少,具有安全、经济、有效的微创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