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关节置换联合钢板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髋关节置换联合尺骨鹰嘴锁定钢板固定股骨大粗隆治疗。[结果] 1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术中并发症。围手术期无心脑血管事件、肺栓塞、死亡等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均获随访12个月以上,术后完全负重时间(39.65±2.56) d。髋关节Harris评分由术后6个月的(81.27±2.82)分,提高到末次随访时的(87.87±3.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17例恢复伤前活动水平和日常行为能力,1例未能完全恢复至伤前活动水平。随访期间无假体松动、脱位、骨折不愈合、钢板螺钉松动和断裂等并发症。[结论]髋关节置换联合尺骨鹰嘴锁定钢板固定股骨大粗隆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满意,术后下地行走活动时间早,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重度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71例高龄重度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并随访其疗效。结果本组71例(72髋),其中2例(2髋)采用全髋关节置换,69例(70髋)采用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年龄80~89岁,平均85.5岁。无一例术中休克或死亡。术后均在2~3 d下床活动,无肺炎、褥疮等并发症发生。随访时间11~72个月,平均47.7个月,术后死亡15例:术后1年内有7例;术后第2年有4例;术后第3年有3例;术后第4年有1例,其余病例均骨折愈合良好,未发生假体下沉、松动现象,术后行走功能恢复正常(术后Harris评分平均84.5分)。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重度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可早期下地功能锻炼,减少卧床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早期功能恢复,但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远期疗效则需要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3.
重建粗隆及股骨矩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粗隆间骨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人工关节置换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4年3月至2009年12月对38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行股骨粗隆、股骨矩修复重建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年龄78~91岁,平均83.6岁,按Evans-Jensen分型均为不稳定型骨折,所有病例都合并有内科疾病及骨质疏松。术后早期康复训练。结果住院期间无一例死亡,37例于术后2周内下床负重,均获得3~36个月随访,无骨不愈合、关节感染、关节脱位、假体松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3例于术后5~13个月死于其他疾病。术后6个月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髋关节功能优良者31例。结论股骨粗隆、股骨矩重建人工关节置换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卧床时间短、可早期负重、髋关节功能恢复快、术后并发症低的优点,对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较合理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带大粗隆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32例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带大粗隆人工关节置换治疗.结果 本组1例术后发生肺栓塞死亡,其余均获得随访.随访患者中3例发生深静脉血栓,其中1例死亡.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优68例,良59例,可3例.结论 对于高龄不稳定、难复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采用带大粗隆人工关节置换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半髋置换治疗高龄骨质疏松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在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15例。结果对15例患者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6.5个月),80%的患者髋关节功能接近或恢复到受伤前水平。未发现髋内翻、感染、松动、脱位者。结论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肯定,术后可早期负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可行性。方法 31例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Harris功能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时间60~105(75±12)min,术中出血300~700 ml。29例获随访(2例术后死亡),时间6~28个月。患者均在术后1周逐步下地负重行走。按Harris评分标准:优19例,良7例,可3例。X线片示假体无松动、下沉。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骨质疏松患者具有卧床时间短、可早期下地负重、术后并发症低、早期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术中股骨大粗隆有效固定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张力带钢丝固定股骨大粗隆结合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4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观察术后负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术后平均第10天开始负重,平均住院时间14d。术后X线片显示股骨大粗隆骨折复位并固定满意。假体位置良好。随访6~20个月,无骨折再移位及假体松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平均94分,优34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95.0%。结论采用张力带钢丝有效固定股骨大粗隆结合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可减少患者卧床时间及并发症,安全可靠,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8.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应用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9年1月应用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29例,男12例,女17例;平均年龄83.5岁(78--89岁)。均为新鲜骨折。EvansⅢ型11例,Ⅳ型18例。所有患者均有严重的骨质疏松和其他内科疾病。术后随访8~56个月,平均28.4个月。采用Harris评分评价关节功能、活动能力。术后2周内、3~6个月、1年拍患髋x线片,检查假体有无松动迹象。结果平均住院23d,平均手术时间95min,平均出血量310mL,无一例死于术中及术后并发症。20例术后7~10d下床负重行走,9例21d后开始负重,平均13.5d。Harris评分,优9例,良14例,中5例,差1例,总优良率79.3%。术后x线片检查未见假体松动下沉现象。结论应用双动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可早期下床活动,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采用骨水泥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患者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4例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加长柄骨水泥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结果 24例获随访,时间8~20个月。术后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评定:优良率87.5%(21/24)。患者术后无切口感染、假体脱位及假体松动等并发症。结论骨水泥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及负重功能锻炼,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髋关节功能良好恢复,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非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23例高龄非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例行全髋关节置换,17例行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所有病例均使用人工加长柄型骨水泥假体.结果 23例均获随访,时间6~36个月,未发现假体松动、脱位、下沉及感染,髋关节功能接近伤前水平,基本能生活自理,其中3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术后关节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非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一种效果确切的治疗方法,可早期下地锻炼,减少并发症和病死率,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闭合复位PFNA治疗4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评价疗效。结果手术时间40~120 min,术中出血量30~100 ml。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36个月。骨折均一期愈合,无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螺旋刀片切割股骨头、断钉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根据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评价疗效:优38例,良7例,可1例,优良率97.8%。结论闭合复位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创伤小,固定可靠,可早期恢复髋关节功能,有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前方小切口辅助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Garden Ⅲ、Ⅳ型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技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6-01—2015-01采用前方小切口辅助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的57例Garden Ⅲ、Ⅳ型股骨颈骨折。术后摄正侧位X线片测量Garden指数评定骨折复位质量。末次随访时采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评定疗效。结果本组手术时间45~110 min,平均69 min;术中出血量40~350 ml,平均120 ml。57例均获得随访6~60个月,平均18.7个月。术后采用Garden指数评定骨折复位质量:Ⅰ级复位11例,Ⅱ级复位42例,Ⅲ级复位3例,Ⅳ级复位1例。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34例,良14例,可5例,差4例,优良率85.7%。结论采用前方小切口辅助复位3枚空心钉内固定治疗Garden Ⅲ、Ⅳ型股骨颈骨折时,结合复位、置钉技巧,操作简单,创伤小,内固定可靠,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合并肾功能衰竭透析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方法及短期疗效。方法自2006-01—2012-01共收治11例65岁以上髋部骨折合并肾功能衰竭透析患者,3例股骨粗隆间骨折行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术,8例股骨颈骨折均行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总结此类患者围手术期治疗方法,并报道短期随访临床结果。结果 5例在院期间出现并发症。1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在术后12 d死亡,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患者于术后7、9个月死于心血管意外,其余8例基本恢复术前的活动能力。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股骨粗隆间骨折平均61.7(49~74)分,股骨颈骨折平均82.6(69~92)分。术后6个月X线片显示3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均愈合,至末次随访时7例股骨颈骨折患者X线片未发现股骨假体松动。结论老年髋部骨折合并肾功能衰竭透析患者的围手术期评估非常重要,合理的围手术期处理及合适的手术方式选择能明显提高此类患者围手术期的安全性及术后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Wagner SL股骨柄治疗陈旧性或伴痛性髋关节炎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对8例陈旧性粗隆间骨折及21例伤前有痛性关节炎的粗隆间骨折使用Wagner SL股骨柄行全髋关节置换并重建粗隆,其中男18例,女11例;年龄43~58岁,平均49岁。术后临床随访,根据Harris评分、肢体长度差异、髋关节活动范围以及髋外展肌力进行评价。影像学随访包括对股骨柄假体周围骨溶解、假体松动、透光线等进行评价。结果:29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未出现与髋关节置换手术相关的严重并发症。术后均获得随访,时间6~10年,平均8.2年。均无不可接受的大腿疼痛主诉。8例陈旧性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首次行走时均有"手术侧肢体过长"抱怨,随时间推移,这种抱怨在明显减少。术后3个月X线片提示21例伤前痛性关节炎的粗隆间骨折愈合,平均术后6个月(3~8个月)X线片提示8例陈旧性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植骨块与粗隆有明显骨痂连接,末次随访时X线片均未提示假体明显下沉。髋关节活动度基本恢复正常,无髋外展无力。根据Harris评分方法,手术后6年以上对患髋关节进行评价,优18例,良9例,可2例。结论:Wagner SL股骨柄在治疗陈旧性或伴痛性髋关节炎患者粗隆间骨折的初次全髋关节置换中可取得优良的临床疗效,粗隆重建,有利假体和关节稳定,同时增加骨储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与股骨转子间顺行髓内钉(InterTAN)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1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根据内固定材料不同分为PFNA组(87例,采用PFNA治疗)和InterTAN组(54例,采用InterTAN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输血例数、输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内固定相关并发症发生例数、末次随访Harris评分等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结果手术时间PFNA组短于InterTAN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输血例数和输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8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PFNA组长于InterTAN组(P<0.05)。两组末次随访Harris评分等级、术后下肢DVT发生率及内固定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与InterTAN均为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理想选择,PFNA手术时间更短,而InterTAN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16.
管国平  蒋旭  易进  王超 《中国骨伤》2020,33(4):302-305
目的:探讨Mimics辅助虚拟复位个体化辅助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 rotation,PFNA)内固定治疗外侧壁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不稳定性外侧壁损伤的股骨转子间骨折11例患者资料,男3例,女8例,年龄64~81岁。骨折AO分型,A3.1型3例,A3.2型6例,A3.3型2例。所有患者作CT扫描,根据CT扫描数据,采用Mimics重建三维重建骨折,先进行虚拟复位,复位满意后,模拟置入PFNA。根据外侧壁骨折特征与拉力螺钉尾在外侧壁的位置关系,采用PFNA+钛缆或钢丝4例,PFNA+重建锁定钢板7例。通过术后随访评估骨折复位质量及愈合情况,最后一次复查行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18个月。骨折均获得良好复位,无术后切口感染、内固定松动发生。骨折愈合时间12~20周。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优6例,良3,可2例。结论:采用Mimics辅助虚拟复位个体化辅助PFNA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有助于术前计划,能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7.
吴德伟  唐列 《骨科》2017,8(3):212-217
目的 评价人工股骨头置换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于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股骨头置换组,31例)或PFNA(PFNA组,34例)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病人的手术情况、住院期间疼痛情况、下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的髋关节Harris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病人在住院期间均未发生术区切口感染.股骨头置换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2.60±10.12)min、(129.38±70.20)ml,PFNA组分别为(76.71±30.47)min、(301.43±168.44)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47.37,P<0.0001;t=-41.41,P<0.0001);股骨头置换组术后第3天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为(1.06±1.73)分,PFNA组为(0.94±1.6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股骨头置换组的下地活动时间为(1.94±1.44)d,明显低于PFNA组的(5.50±1.64)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291,P<0.0001);股骨头置换组的骨折愈合时间为6~11周,末次随访时的髋关节Harris评分优良率为87.1%,PFNA组的骨折愈合时间为6~12周,末次随访时的Harris评分优良率为8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1,P=0.610).股骨头置换组发生假体周围骨折1例,假体松动1例;PFNA组术后正常死亡3例,内植物感染2例,螺旋刀片松动3例,骨折不愈合1例.两组间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72,P=0.160).结论 PFNA及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均能有效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其中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病人能尽早下地,符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A2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采用PFNA治疗41例老年A2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末次随访时采用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手术时间20~90(55.6±21.7)min,术中出血量100~400(200.4±80.5)ml,术中透视次数22~36(29.5±6.4)次。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12个月。末次随访时采用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优32例,良6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2.68%。结论PFNA治疗老年A2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髋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中山二院骨科2000年9月-2005年9月5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实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97小时、平均术中出血量267.6ml、术后扶双拐下床时间平均6.8d、平均住院时间20.8d。术后随访1~4年,假体松动1例,异位骨化5例,患髋Harris关节功能评分平均90.46分。结论只要严格掌握病例选择标准,股骨粗隆间骨折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樊政炎  彭昊  陈森  方洪松 《骨科》2014,5(3):147-150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转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采用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2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观察骨折的愈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利用Harris评分对患者的功能恢复进行评估。结果手术时间35.0-70.0min,平均(50.7±13.4)min;术中出血100.0-250.0mL,平均(165.5±29.7)mL。随访时间为12-24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12.0-21.0周,平均(15.3±3.6)周。术后有2例患者伤口浅表感染经扩创换药治愈,无褥疮、伤口深部感染或骨髓炎发生。截至末次随访,82例患者骨折全部愈合,无内固定松动及切割现象,无颈干角变小。参照Harris疗效评定标准:优65例,良14例,可3例,优良率96.3%。结论PFNA治疗股骨粗隆骨折操作简单、手术创伤小、固定可靠、并发症少,有利于患者早期负重行走,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