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随着医学的发展,各种新药不断被应用于临床,但随之而来的配伍禁忌也逐渐增多.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发现奥美拉唑钠(20mg/支,山东罗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粉剂,无配备溶媒)与盐酸精氨酸和氨基酸注射液均有配伍禁忌.为提醒临床护理人员安全用药,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静脉输液是临床疾病治疗中的常规手段,随着医药产业的发展,可供选用的药品越来越多,在输液中加入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混滴”,以及多组输液序贯联用,在住院患者的治疗中普遍应用[1].然而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新药不断出现,而新药的配伍禁忌在静脉药物配伍“蔡忌表”中查不到,且药物说明书也来说明[2].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注射用奥美拉唑钠与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3岁,为左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置换术后2天.笔者遵医嘱输注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加注射用奥美拉唑钠40 mg同时将奥美拉唑钠冻干粉40mg用10ml预防应激性溃疡,同时笔者将盐酸氨溴索注射液6ml加茂菲滴管,缓慢滴注.茂菲滴管及输液管内液体立刻出现白色雾状混浊无紊状物,.笔者立即夹闭输液管,更换输液器,同时报告医师,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探讨氨甲苯酸和抑肽酶的止血疗效。方法将34例成人心脏手术患者分为3组,A组于体外循环(CPB)前、中、后给予氨甲苯酸共750mg;B组CPB中给予抑肽酶200万U;并设一对照组。结果氨甲苯酸使CPB中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明显缩短,追加肝素量较另两组显著增加(P<0.05),24小时胸液量较对照组减少23%(P>0.05)。抑肽酶使CPB中ACT略延长,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对肝素用量无影响,24小时胸液减少35%(P<0.05)。两用药组术中术后库血用量均显著减少(P<0.01),术后胸液量相似(P>0.05)。结论氨甲苯酸止血疗效弱并缩短ACT及明显增加肝素用量,不如抑肽酶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4.
氨甲苯酸和抑肽酶对体外循环中肝素抗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探讨氨甲苯酸和抑肽肽酶的止血疗效。方法 将34例成人心脏手术患者分为3组,A组于体外量环(CPB)前、中、后给予氨甲苯酸共750mg;B组CPB中给予抑肽酶200万U;并设一对照组。结果 氨甲苯酸使CPB中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明显缩短,加肝素量较另两组显著增加(P〈0.05),24小时胸液量较对照组减少23%(P〉0.05)。抑肽酶使CPB中ACT略延长,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对  相似文献   

5.
氨甲苯酸对脊柱手术出血量的影响齐美*王建波*来庆阁*胡燕华*近来人们都在研究预防性应用止血药物以减少术中出血,但能否对所有手术都有治疗作用尚未见报道。本文比较观察氨甲苯酸(PAMBA)对脊柱手术出血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选择无心肺及血液系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氨甲苯酸(AMBA)在心肺转流(CPB)中对血小板的保护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AMBA组和对照组血小板数量出血量和输血量以及CPB前后血浆α-颗粒膜蛋白(GMP-140),血栓烷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a)的浓度变化。结果:CPB术后,AMBA组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AMBA组GMP-140和TXB2上升幅度小,而对照组上升幅度大(P<0.05)。结论:氨甲苯酸在CPB术中可以起到保护血小板,减少术后出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中草药注射剂与输液溶媒配伍前后不溶性微粒的变化。方法 用智能微粒检测仪分别测定配伍前输液溶媒(5%、10%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及与中草药注射剂(丹参、黄芪、血栓通、鱼腥草、穿琥宁)分别配伍后的微粒数目。结果 配伍溶液中不溶性微粒显著多于配伍前(P〈0.05,P〈0.01)。结论 溶媒与中草药注射剂配伍后微粒显著增多,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8.
注射用呋布西林钠为广谱半合成青霉素,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为喹诺酮类抗生素。2009年10月我院泌尿外科1例患者静脉滴注呋布西林钠(苏州二叶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后更换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时,后者刚滴人输液器莫菲氏滴管2~3滴立即变为乳白色混浊液,立即重新更换输液器,用生理盐水冲管后续滴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未发现不良反应。为证实两药是否存在配伍禁忌,笔者进行了药物试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临床治疗中,常将几种药物联合使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静滴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与盐酸溴已新葡萄糖注射液时,输液器管道内出现乳白色浑浊,,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0.6g,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100ml;本品为无色的澄清液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雷贝拉唑钠+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0年1月~2011年1月Hp阳性的活动性胃溃疡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雷贝拉唑钠+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和对照组(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各60例.治疗结束后4周复查胃镜及Hp,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溃疡愈合和Hp根除情况.结果 治疗组溃疡愈合率91.67%与对照组溃疡愈合率80.0%有显著性差异(P <0.05);Hp根除率治疗组(90.55%)与对照组(91.06%)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 以雷贝拉唑钠为主的三联疗法对于Hp阳性的活动性胃溃疡患者,起效快,抑酸快速且持久,Hp根除彻底,疗效稳定,副作用少,个体差异小,是临床治疗胃溃疡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氨甲环酸联合糖皮质激素局部使用对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后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 方法前瞻性收集2016年10月至2017年7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骨关节科拟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骨性关节炎患者120例,男性58例,女性62例;年龄56~78岁,平均年龄(67±10)岁;病程4~19年,平均病程(12±7)年。随机分为空白组,鸡尾酒组,氨甲环酸组,试验组。空白组30例,于术中紧密缝合关节囊后关节腔逆行注射生理盐水40 ml;鸡尾酒组30例,于术中注射"鸡尾酒"40 ml(生理盐水40 ml+罗哌卡因75 mg*3支+肾上腺素1 mg*1/4支+曲安奈德注射液40 mg*1支);氨甲环酸组30例,术中在紧密缝合关节囊后关节腔逆行注射氨甲环酸20 g/l(生理盐水40 ml+氨甲环酸0.5 g*2支10 ml);试验组30例,术中在紧密缝合关节囊后关节腔逆行注射氨甲环酸20 g/l(生理盐水40 ml+氨甲环酸0.5 g*2支10 ml)+注射"鸡尾酒"40 ml。四组术后均夹闭引流管4 h。于术后24 h抽取CRP检查,比较四组术前、术后及各组间CRP的变化情况。 结果术前四组患者年龄、性别及BMI指数无统计学差异。术前各组患者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各组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9.887,P<0.001),两两比较示,试验组患者CRP明显低于空白组、鸡尾酒组及氨甲环酸组,氨甲环酸组低于空白组,而氨甲环酸组与鸡尾酒组、鸡尾酒组与空白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氨甲环酸与糖皮质激素均有抗炎、降低炎症反应的作用。氨甲环酸联合糖皮质激素局部使用可以进一步有效降低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炎症反应,减少关节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因与药物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消化道出血患者136例的临床资料。观察及分析患者的发病原因,以及泮托拉唑钠、奥曲肽与氨甲苯酸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136例患者的病因依次为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与胃癌。发病诱因为饮食不当、饮酒、药物、精神因素与劳累等因素。实施泮托拉唑钠、奥曲肽、氨甲苯酸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优良率为95.9%,治疗急性胃黏膜病变的优良率为93.3%,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的优良率为90.9%,治疗胃癌的优良率为100%。结论消化道出血疾病的病因是消化性溃疡,诱因常是口服刺激性的药物。采用泮托拉唑钠、奥曲肽、氨甲苯酸联合治疗消化道出血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微晶磨面联合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晶磨面联合氨甲环酸药物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8例。治疗组采用微晶磨面联合氨甲环酸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单一氨甲环酸药物治疗。结果:随访6个月,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71.43%,两组经统计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微晶磨面联合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用氨甲环酸。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Q开关1 064 nmNd∶YAG激光联合氨甲环酸超声导入治疗黄褐斑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2年8月在大足区人民医院就诊的60例黄褐斑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配原则平均将患者分为Nd∶YAG激光组、氨甲环酸组、联合治疗组,各20例。Nd∶YAG激光组采用Q开关1 064 nmNd∶YAG激光治疗,氨甲环酸组采用氨甲环酸超声导入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Q开关1 064 nmNd∶YAG激光治疗联合氨甲环酸超声导入治疗。比较三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和治疗后6个月复发率。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均高于Nd∶YAG激光组、氨甲环酸组(P<0.05);治疗12周后,联合治疗组黄褐斑面积及严重程度评分(MASI)明显低于Nd∶YAG激光组、氨甲环酸组(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总满意度高于Nd∶YAG激光组、氨甲环酸组(P<0.05);治疗后,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00%、15.00%、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半年复发率低于Nd∶YAG激光组及氨甲环酸组(P<0.05)。结论:Q开关1 064 n...  相似文献   

15.
背景: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髋关节终末期疾病的有效手段,但其常伴随显著的失血且需要输血,人工合成抗纤溶药氨甲环酸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血液管理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目的:探讨术前静脉单剂量使用氨甲环酸减少初次单侧非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失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行初次单侧非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术前未使用氨甲环酸患者291例(对照组)和2013年4月至9月术前静脉单剂量使用15 mg/kg氨甲环酸患者220例(氨甲环酸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第1、3天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住院时间,失血量,输血及血栓事件发生率。结果:氨甲环酸组围术期平均总失血量和输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973.30±355.65)ml vs(1275.20±453.75)ml,5.45%vs 20.62%,P〈0.001]。氨甲环酸组和对照组术后肌间静脉血栓发生率分别为5.00%和5.15%(P=0.937)。氨甲环酸组中1例(0.45%)发生深静脉血栓,对照组2例(0.6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1例出现肺栓塞。术后第1天、第3天氨甲环酸组的血红蛋白及血细胞比容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术前静脉滴注15 mg/kg氨甲环酸可安全、有效地减少初次单侧非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的失血及输血。  相似文献   

16.
笔者在临床用药中发现注射用灯盏花素(下称灯盏花素)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中会出现颗粒状乳黄色沉淀物,但药物说明书中注明可用生理盐水或10%葡萄糖溶解后使用。为了更清楚地了解灯盏花素的配伍情况,笔者于2009年9月对灯盏花素与10%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进行了配伍观察,现将方法与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张慧 《医学美学美容》2023,32(15):25-28
目的 分析在黄褐斑治疗中运用皮秒激光联合外用氨甲环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广州 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柳州医院2022年10月-2023年4月收治的30例黄褐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 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应用皮秒激光联合氨甲环酸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氨甲环酸进行治疗,比 较两组临床疗效、黄褐斑面积及严重程度、心境状态、治疗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 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P <0.05);观察组治疗满意度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 80.00%(P <0.05);观察组治疗后MASI、POM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 较(P >0.05)。结论 在黄褐斑治疗中采取皮秒激光联合氨甲环酸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较单独 用药治疗更能改善黄褐斑症状与心境状态,患者对黄褐斑治疗的满意度更高,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使用氨甲苯酸减少体外循环后出血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任选瓣膜替换术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氨甲苯酸)和对照组各50例。麻醉后均从右颈内静脉插管放自体血10ml/kg,于体外循环后输回病人。研究组放血后静注氨甲苯酸(PAMBA)250mg。体外循环预充液中加入PAMBA250mg。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后再静注PAMBA250mg。结果氯甲苯酸组术后24h胸腔平均失血量仅为213±133ml,较对照组530±352ml减少60%(P<0.01)。结果提示使用PAMBA可减少体外循环后出血而未见血栓形成及任何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头孢匹胺钠(cefpiramide sodium)属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并对各种细菌产生的伊内酰胺酶稳定。硫酸西索米星(sisomicin sulfate)属氨基糖甙类抗生素,适用于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故临床常将两药联合应用,以起到相互协同作用。但笔者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发现,将头孢匹胺钠2.0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再将硫酸西索米星注射液200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续上输液过程中输液管立即出现白色混浊。  相似文献   

20.
张增珠  李刚  陶晓璇  徐兰  徐劲松  熊焕文 《骨科》2015,34(4):548-550
目的考察甲磺酸酚妥拉明与垂体后叶素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的稳定性,以供临床用药参考。方法模拟临床用药剂量,在室温下分别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甲磺酸酚妥拉明注射液、垂体后叶素注射液、甲磺酸酚妥拉明联合垂体后叶素注射液,依次在0,1,2,3,5 h观察配伍溶液外观,测定其pH、不溶性微粒及甲磺酸酚妥拉明的含量变化。结果甲磺酸酚妥拉明与垂体后叶素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后,在0~5 h内外观保持无色澄清,其pH有一定下降,但符合甲磺酸酚妥拉明注射液的pH要求;不溶性微粒与甲磺酸酚妥拉明葡萄糖配伍溶液、垂体后叶素配伍溶液相比有一定增加,但在注射剂不溶性微粒控制范围内;两药配伍后甲磺酸酚妥拉明含量无明显下降,RSD=1.01%(n=5)。结论甲磺酸酚妥拉明注射液和垂体后叶素注射液可以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两药在配伍后的0~5 h内各参数稳定,临床可以选择该两种药物同时配伍后静脉滴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