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复杂性脾切除102例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总结复杂性脾切除的治疗经验。方法 对1998年1月至2008年1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收治的102例复杂性脾切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病人均痊愈出院,无手术死亡及胰漏和胃、结肠损伤。其中29例出现术后并发症:腹腔内出血4例;肺部并发症13例,其中8例左胸腔积液病人有7例合并左膈下脓肿;脾静脉栓塞性静脉炎6例;大量腹水6例。分别经再次手术或保守治疗后痊愈。结论 完善的术前评估,规范的手术操作,正确的脾周粘连的解剖分离及脾蒂的处理,是确保复杂性脾切除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复杂性脾切除的手术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26例复杂性脾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x2检验和t检验比较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 126例中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无胰漏和胃结肠损伤.14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分别为腹腔内出血5例;肺部并发症7例,其中6例左胸腔积液,有2例合并左膈下脓肿;脾静脉栓塞性静脉炎11例;大量腹水10例.经再次手术或非手术治疗后痊愈.乙型肝炎、肝硬化脾切除后脾静脉门静脉主干栓塞率7% (6/84),而血吸虫肝硬化则为50%(6/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4,P<0.01).结论 认真仔细的术前评估、精细轻柔的手术操作、脾蒂的正确处理和创面的腹膜化,是降低复杂性脾切除手术风险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巨脾切除12例体会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 总结12例巨脾切除体会,方法 对1997年10月-1999年10月间收治的12例巨脾切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12例,11例获得治愈,其中1例术后腹腔内出血再次手术证实线结滑脱,重新结扎,痊愈出院,1例因创面顽固性渗血并DIC术后死亡,结论 行巨脾切除时,应充分考虑到巨脾引起的局部解剖结构变异和周身生理的代偿性改变。为此,作者认为,手术操作的规范化、合理化和妥善的围手术期处理是确保巨脾切除安全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脾切除术后各种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72例脾切除术后出现各种并发症的46例,占64.0%。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6例并发症中血小板不同程度增高36例(其中6例患者血小板计数>750×109/L),长期不明原因发热3例,膈下脓肿1例,切口感染2例,胸腔积液1例,胃穿孔1例,腹腔出血1例,胰漏1例。经及时诊断及对症治疗后均获痊愈。结论严格规范手术操作、围手术期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细心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对症处理,可有效降低脾切除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困难性脾切除术的外科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8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269例困难性脾切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229例病人采用二级脾蒂离断术,40例病人采用非二级脾蒂离断术,术中出血量为(226±107) ml;切脾时间为(78±32) min。围手术期无病人死亡,无胰漏和胃结肠损伤。35例出现术后并发症:腹腔内出血13例;肺部并发症20例,其中14例左胸腔积液病人有3例合并左膈下脓肿。脾静脉栓塞性静脉炎18例;大量腹水24例。经再次手术或非手术治疗后痊愈。血吸虫肝硬化巨脾切除后脾静脉栓塞和门静脉主干栓塞形成(包括完全和不完全)高达32.5%(13/40),而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后脾切除后栓塞形成率为8.9%(14/16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P0.05)。结论认真仔细的术前评估、精细轻柔的手术操作、脾蒂的正确处理和创面的腹膜化,是减低困难性脾切除手术风险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6.
对2008年2月—2012年7月收治的36例胰尾无损伤性脾切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术后均痊愈出院,无手术死亡及胰瘘、发热和胃结肠损伤;其中14例出现术后并发症:门静脉血栓形成7例,胃排空障碍2例,腹水5例,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完善的术前评估,规范的手术操作,精细地解剖、分离及脾蒂的处理,分束、分支断扎脾蒂血管后,再将脾脏移出切口外,是确保胰尾无损伤性脾切除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复杂性脾脏切除8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复杂性脾脏切除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对86例复杂性脾脏切除病例进行系统回顾,总结分析手术前影像学资料、术中各种病理解剖特点、术中特殊处理措施、术后并发症的处理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86例病人均获得临床痊愈,无围手术期死亡及胃、肠道穿孔等严重损伤;其中62例恢复顺利,24例(27.9%)术后出现并发症或合并症,主要为肺部感染4例、左胸腔积液2例、肺不张2例、腹水6例以及脾静脉血栓性静脉炎6例、左膈下脓肿、胰尾部血管出血、胰漏、肺栓塞各1例。结论充分的术前检查和评估,规范的手术操作,脾周粘连的合理有效分离及脾蒂的微出血离断,是确保复杂性脾切除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巨脾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行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80例巨脾型晚期血吸虫患者行脾切除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发生并发症23例(12.8%),其中腹腔出血2例,上消化道大出血6例,脏器损伤4例,大量腹水3例,切口裂开6例,肝性脑病2例(其中1例死亡)。结论术前充分准备,术中仔细操作,术后合理、规范用药,及时有效处理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联合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手术技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4月为135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腹腔镜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由于术中出血难以控制而中转开腹,129例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手术时间150~270min,平均(195.9±24.4)min;术中出血量150—1000ml。平均(346.1±112.2)ml;术后住院5—9d,平均(6.3±0.6)d。2例由于术后腹腔出血行二次手术,1例术后腹腔出血非手术治疗。术后发生胰漏1例,肺部感染1例,胸腔积液1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术后随访3—18个月,均无近期消化道再出血。结论:腹腔镜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是安全、可行的,具有患者创伤小、术后康复快、疗效确定等优点。术前认真选择患者,固定手术组人员,根据术者经验灵活处理各种情况,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脾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诊断特点和治疗对策. 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脾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超声和CT是诊断脾占位性病变的主要方法.68例脾占位性病变中良性48例,恶性20例.手术治疗47例,其中脾切除37例,脾切除加胰尾切除2例,脾部分切除3例,脾切除加脾窝引流4例,单纯脾囊肿去顶减压1例.1例脾脓肿行脾切除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经抗感染治疗后痊愈; 1例脾脓肿行脾切除术后,发生脾窝脓肿,感染严重,被迫再次开腹行脓肿引流术,其余良性病变经手术治疗后效果好; 恶性病变术后效果差.结论 脾占位性病变良性多见,恶性少见;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脾占位性病变的主要手段.脾切除对成年人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良性预后好,恶性预后差; 对儿童、青少年脾良性病变,脾部分切除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巨脾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病人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汉川市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38例巨脾症病人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其治疗方式,将19例行腹腔镜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病人纳入LS组,19例行开腹脾切除术(open splenectomy,OS)病人纳入OS组,记录两组病人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检测两组病人术前1 d、术后1 d及7 d 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m,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等应激反应指标并观察其变化,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除手术时间外,在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比较中,LS组均优于O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应激反应指标方面,两组病人术后1 d CRP、PCT、IL-6、TNF-α均明显升高,术后7d均明显降低,但两组病人之间比较,LS组术前1d与O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 d、7 d均明显低于O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巨脾症的临床治疗中,LS对病人术中侵袭度小,术后恢复快,对病人应激反应影响小,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2.
术后肠梗阻的诊断及治疗(附137例报告)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目的探讨术后肠梗阻的特点和诊断、治疗原则。方法对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2001年1月至2004年10月收治的137例术后肠梗阻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7例病人均治愈,未发生肠外瘘等严重并发症,无死亡。2例发生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2例术后3~8个月再次发生肠梗阻均经保守治疗而治愈。结论腹腔术后可出现肠梗阻,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体征及腹部X线、CT检查。治疗方法的选择及手术时机的掌握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应采用保守治疗,肠绞窄或有肠绞窄趋势应及时手术,反复发作的粘连性肠梗阻应积极手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腹部皮瓣乳房重建的术后并发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2001年5月至2008年10月接受腹部皮瓣乳房重建的115例患者的资料和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观察指标包括:皮瓣全部坏死、皮瓣部分坏死、脂肪坏死、腹壁疝、腹壁膨出、脂肪液化、感染.并对其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17.4%(20/115),未出现皮瓣全部坏死、腹壁疝、腹壁膨出等严重并发症.皮瓣并发症为脂肪坏死6例(5.2%)、皮瓣部分坏死5例(4.3%)和感染1例(0.9%),供区并发症为脂肪液化8例(7.0%)和感染3例(2.6%).年龄、肥胖和手术时机对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无影响.吸烟者、既往有放疗史者、带蒂横行腹直肌肌皮瓣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熟练掌握显微外科技术的情况下,实施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乳房重建更有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术前有吸烟或放疗史的患者应慎重考虑做腹部皮瓣乳房重建,而年龄、肥胖等因素不应成为腹部皮瓣乳房重建的禁忌.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回顾性研究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切口并发症的高危因素。 方法2014年10月至2017年9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因符合膝关节骨关节炎及类风湿性骨关节炎诊断标准及手术适应证,行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共620人(738膝),其中55人(55膝)发生了术后切口并发症,分别采用两样本t检验、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回顾性分析病因、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等相关临床因素,从中寻找导致TKA术后切口出现并发症的高危因素。 结果术后切口并发症的发生率约7.45%,经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身体质量指数(BMI)过高、既往吸烟病史及术后使用抗凝药均是TKA术后发生切口并发症的重要危险因素,其比值比(OR)分别为1.199、3.119、2.684(P<0.05)。 结论BMI值过高、既往吸烟史及术后使用抗凝药均是TKA术后发生切口并发症的高危因素,术后应密切观察这些患者的切口情况。对于术后使用抗凝药物的患者,围手术期应注意评估药物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出血及发生切口并发症的风险,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0月至2003年3月的43例原位肝移植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3例行原位肝移植术的病人中,6例发生了胆道并发症,发生率为13.95%;计胆道狭窄3例,拔T管时胆漏2例,胆总管漏1例。前25例用UW液冲洗胆道,有5例发生胆道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后18例先用林格液彻底冲洗胆道,再用UW液灌注保存,仅1例发生胆道并发症,发生率为5.56%。留置T管的18例病人中3例发生胆道并发症,未放T管的25例中也有3例发生胆道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6.67%和12.00%。6例胆道并发症病人中仅1例实施再次手术,1例死于严重的肺部感染,其余经PTCD充分引流、放射介入和(或)内镜气囊扩张并放置支架等治疗,均取得了满意疗效。结论:在切取供体早期用林格液彻底冲洗胆道系统,是降低胆道并发症的一种有效方法;是否放置T管取决于胆道两端口径的匹配情况和手术医生吻合技术的熟练程度,T管至少宜放置4个月;而胆道并发症的治疗大多可经非手术治愈。  相似文献   

16.
Miles手术的结肠造瘘口并发症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Miles手术结肠痿口并发症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26例Miles手术所出现的造口并发症。结果 造口并发症发生98例,其中造口坏死5例、造口回缩7例、造口脓肿、脱出各l例、造口狭窄9例、造口切口旁疝7例和造口周围皮肤炎症97例。结论 并发症常由于术中或术后处理不当引起。  相似文献   

17.
背景与目的 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TOETVA)不仅可彻底切除病灶,而且术后完全无痕。但是此技术具有一定难度,手术并发症的出现不可避免。本研究以笔者所在中心临床数据为主,结合其他中心报道的数据,探讨此手术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中心2016年3月—2022年10月期间2 71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1 941例行TOETVA,49例行经颏下联合经口腔镜甲状腺手术(TOaST),110例行机器人辅助下经口甲状腺手术(TORT),610例行传统颈部皮肤切开甲状腺手术(TCA),分析各种甲状腺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处理,以及一项联合5家独立医疗机构关于TOETVA手术并发症的临床研究的数据。结果 笔者中心数据显示,TOETVA组出现皮肤损伤16例(0.82%)、气管损伤2例(0.1%)、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38例(1.96%),术后感染5例(0.26%),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1例(0.05%);TOETVA组各项主要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与其他术式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所有并发症均经适当的处理后缓解或自行痊愈。联合5家独立医疗机构的152例TOETVA手术并发症统计显示,皮肤损伤9例(5.9%),气管破损3例(1.3%),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5例(4.7%),术后感染1例(0.7%)。结论 TOETVA除了自身的优势外,并无增加的并发症发生率。笔者中心TOETVA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文献报道,这提示手术例数的增多与经验的积累是减少TOETVA手术并发症手术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医源性因素对DHS治疗髋部骨折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目的探讨动力性髋螺钉(dvnamic hip screw,DHS)治疗髋部骨折中出现的各种失误和并发症与医源性因素的关系,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 回顾总结316例DHS治疗髋部骨折中出现的失误和并发症,并分析其原因。结果258例得到随访,32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失误和并发症,发生率12.4%。其中因失误致颈钉位置欠佳6例,长度不当4例;术后并发症颈钉穿出股骨头4例;术后切口感染3例,其中骨不愈合1例;髋内翻4例,其中钢板断裂1例;畸形愈合6例;下肢外旋畸形2例;骨不愈合3例。结论 DHS治疗髋部骨折疗效肯定,出现的失误和并发症与术前准备、适应症的选择、DHS的选用、手术技术及术后功能锻炼指导等医源性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脾动脉结扎法行腹腔镜巨脾切除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手术技巧。方法:将4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巨脾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临床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手术时间较开腹组稍长,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排气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出院时间均优于开腹组。结论:应用脾动脉结扎法行腹腔镜巨脾切除术安全、有效、可行。相对开腹手术,在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排气时间、拔管时间及出院时间等方面腹腔镜手术均具有明显优势,由于尚处于起步阶段,手术技巧尚待提高,手术时间稍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并发症及其预防、处理。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2015年5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行ERCP患者资料。 结果:461例行ERCP患者中成功394例(85.5%)。影响成功的主要因素为肿瘤、溃疡或其他因素导致乳头阻塞、肠腔狭窄而使内镜或导丝无法通过。394例中出现并发症126例(27.3%),包括ERCP术后胰腺炎(PEP)29例(6.3%),一过性高淀粉酶血症47例(10.2%),胆道感染25例(5.4%),出血22例(4.7%),网篮嵌顿断裂1例(0.2%),胰管支架置入后短时间内堵塞1例(0.2%)。无穿孔病例;死亡4例(0.9%),原因主要为急性胆管炎导致的全身感染。诊断性ERCP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治疗性ERCP(23.4% vs. 34.7%,P<0.05)。 结论:PEP、胆道感染是ERCP术后常见的有意义的并发症。严格掌握适应证,提高操作水平,合理应用相关药物是减少ERCP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