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改良胰肠吻合法联合大网膜铺垫技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3年1月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分为2组,改良组(n=33)行改良胰肠吻合法联合大网膜铺垫技术,其中21例为腹腔镜PD;传统组(n=32)开腹PD行传统的胰管-空肠黏膜的胰肠端侧吻合法,对比分析两组围术期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改良组胰肠吻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引流时间小于传统组(P<0.05);改良组发生B级胰瘘共2例(6.10%),显著低于传统组9例(2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生化漏、胃排空延迟、胆漏、腹腔感染、腹腔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胰肠吻合法联合大网膜铺垫技术相比传统吻合方法,可有效降低吻合难度,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连续17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无严重并发症的手术经验。方法17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采用保留空肠起始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消化道重建为胰肠、胆肠、胃肠顺序,并在方法上进行改进。结果17例无一例发生胰漏,无胆漏和胃肠吻合口瘘,无术后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19(14-28)d,均痊愈出院。平均随访14个月(2个月-3年),未发生急性胰腺炎,消化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采用保留空肠起始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按胰肠、胆肠、胃肠顺序重建消化道,并注意术前、术后的营养支持可预防和减少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壶腹部周围疾病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评估腹腔镜下不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和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PPD)的围手术期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本治疗组2010年1月至2014年3月期间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壶腹部周围疾病的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手术方式分为LPD组及LPPPD组。结果本组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45例患者中有25例行LPD,有20例行LPPPD。1围手术期情况:手术时间为(472.95±33.47)min,术中出血量为(202.84±108.74)mL,术后ICU监护时间为(1.29±3.04)d,术后住院时间为(15.07±5.48)d。LPD组和LPPPD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胃肠道减压时间及术后进食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LPPPD组的术后ICU监护时间明显长于LPD组(P=0.028)。2术后并发症情况:有25例(55.56%)患者术后发生了并发症,其中胰瘘10例,胆汁漏1例,胃排空障碍6例,感染3例,吻合口出血2例,肠系膜血栓形成1例,术后腹腔积液1例,乳糜瘘1例。LPD组和LPPPD组总并发症发生率及具体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PPPD组术后死亡1例。结论本组研究结果初步提示,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壶腹部周围疾病是可行的、安全的;另外LPPPD能够一定程度上避免幽门切除术后引起的消化液的返流等并发症,提高了患者术后的营养状态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将基于"洪氏胰肠吻合一针法"理念的改良胰胃吻合应用于胰腺手术消化道重建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5月至2022年10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44例采用改良胰胃吻合手术的胰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性23例, 女性21例, 中位年龄54岁, 年龄范围18~70岁。总结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一般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4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其中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29例, 腹腔镜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11例, 腹腔镜胰腺中段切除术1例, 行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例。腹腔镜手术胰胃吻合时间(15.4±1.0)min, 开腹手术胰胃吻合时间(9.1±0.5)min。44例患者中术后发生A级胰瘘2例(4.55%)、胃排空障碍7例(15.91%), 无B、C级胰瘘、胆瘘、胃肠吻合口瘘、腹腔感染、术后出血及围手术期死亡发生。结论将改良胰胃吻合用于胰腺手术消化道重建安全可靠, 可以有效降低术后胰瘘发生率, 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胰液外引流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漏(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漏(瘘)的发生,方法:对21例采用Child术式的病例作胆肠吻合口及胰肠吻合口的留置T管作胰,胆液的内,外引流,结果:21例术后均隶发生胰漏(瘘)和胆漏(瘘)平均术后16天拔管,结论:自行设计的胰管T管具有集胰管内,外引流管一体的功能,确能起到合理引流胰液以预防胰漏(瘘)的作用,方法简便易行,且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单T管外引流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讨论单T管外引流在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漏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肿瘤医院普通外科2008年3月至2010年4月间5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2例(观察组)采用单T管引流,20例(对照组)采用胆胰双管引流。结果观察组平均每日胆胰液引流量(712.3±121.4)m1.胆胰液总引流量(15.2±5.1)L,明显少于对照组[(967.5±136.7)ml:(26.0±8.6)L,P〈0.05],而手术时间、并发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运用单T管引流即可有效预防术后胰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胆胰外科收治并行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人围手术期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0例,女性10例,年龄25~71岁,平均年龄为(56.2±12.4)岁,分析手术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结果 20例完全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其中手术平均时间为(645.0±139.9)min;本组病人术后胰瘘发生率为30.0%(6/20),其中A级胰瘘4例(20.0%),B级胰瘘2例(10.0%);术后胃排空延迟病人为5例(25.0%),其中A、B、C级分别为:3例(15.0%)、1例(5.0%)、1例(5.0%);术后胆瘘1例(5.0%);术后消化道出血病人2例(10.0%)。总并发症发生例数为6例(30%)。结论完全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具有术后恢复时间较快,创伤小等特点,随着经验的积累,未来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钩突入路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76例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开腹组和LPD组,开腹组患者36例行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组患者30例行钩突入路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术后并发症等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术中术后各项指标等以( ±s)表示,采用独立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病理显示,两组患者R0切除率均为100%;LPD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开腹组(P<0.05)。两组术后出现胰瘘、胃排空障碍、胆瘘、术后出血、术后感染的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3年总生存率比较(26.67%比3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14, P>0.05)。 结论钩突入路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且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9.
由于腹腔镜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逐渐获得重视, 其视野清晰、伤口小、恢复快的特性日益获得外科医师和患者的青睐。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依次为胰瘘、出血、胃瘫、胰腺功能不全和伤口感染, 其中, 术后胰瘘及其相关并发症为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最常见的致死原因。本文谨为术后胰瘘的认识历程, 结合近年来对术后胰瘘的研究进展, 探寻胰瘘发生、发展的潜在机制, 总结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胰瘘预测模型及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3月~2015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胆胰外科收治并行腹腔镜辅助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结果自2015年3月~2015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共收治并完成14例腹腔镜辅助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其中男性5例,女性9例,年龄40~74岁,平均年龄60.14±9.85岁,其中手术平均时间为568.71±107.75min,手术术中平均出血量为614.2±443.5ml,术后胰瘘发生率为28.5%,其中A级胰瘘为3例(21.4%);B级胰瘘1例(7.1%),未出现C级胰瘘患者,术后DGE发生率为21.4%,其中A级胃排空延迟1例(7.1%),B级胃排空延迟1例(7.1%),C级胃排空延迟1例(7.1%),总并发症发生率为42.8%。结论与传统的开腹PD相比,LPD具有术后恢复时间较快,手术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摘 要] 目的 探讨采用胰肠吻合口肝圆韧带包绕方法预防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弋矶山医院肝胆二科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52例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7例行贯穿式胰肠吻合联合肝圆韧带包绕(试验组),35例仅行贯穿式胰肠吻合(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前、术中、术后相关临床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BMI、术前转氨酶、术前白蛋白、术前总胆红素、胰腺质地、胰管直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胆漏、术后出血、术后胃排空延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而试验组术后BL级胰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7.6% vs 45.7%,P=0.049),在术后住院时间[(15.00±2.45)d vs (21.40±7.09)d,P=0.021]和术后胰肠引流管拔除时间[(13.89±5.53)d vs(22.40±11.03)d,P=0.049]上,试验组均短于对照组(均P < 0.05)。结论 采用胰肠吻合口肝圆韧带包绕方法可以降低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两种胰肠吻合术式与胰瘘关系探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分析比较粘合式胰肠吻合方式与双层套入式吻合方式发生胰瘘并发症的差异。方法对1999年1月至2006年1月期间57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依据术中胰肠吻合方式的不同,分为粘合式胰肠吻合组和双层套入式吻合组,比较两组间手术时间、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和胰瘘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无手术死亡。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平均住院时间无统计学差异。套入式吻合组发生胰肠吻合口瘘1例(2.9%)、单纯性胰瘘6例(17.6%),粘合式吻合组无胰瘘发生。两组胰肠吻合口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套入式吻合组单纯性胰瘘显著高于粘合式吻合组(P<0.05)。胰瘘经保守治疗均治愈。结论胰肠吻合术式对胰瘘发生率有一定的影响,粘合式胰肠吻合术式可以有效地降低胰瘘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gastroparesis syndrome,GS)的综合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南充市中心医院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完成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08例,其中术后发生胃瘫综合征43例,均根据临床表现、泛影葡胺上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确诊。按照国际胰腺外科学研究小组胃瘫分级诊断标准,其中A级35例,B级8例。给予常规治疗、持续胃肠减压、安置空肠营养管肠内营养支持、改善胃动力及中药针灸综合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术后胃动力恢复时间为术后2~4周,35例A级患者于术后2周内恢复;B级6例患者于术后3周内恢复,2例于术后4周内恢复,平均病程13.5 d。均治愈,无再次手术者,均无胰瘘、吻合口瘘等严重并发症发生。门诊随访3~6个月无再次胃瘫发生。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采取综合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胆肠、胰肠同时使用磁吻合技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从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9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使用磁吻合技术完成胆肠及胰肠重建。收集术前患者一般资料、手术方式、胰肠吻合时间、胆肠吻合形成时间、磁体排出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指标。所有患者出院后电话或门诊随访,随访时间至2020年2月。结果 9例患者均为恶性肿瘤,术前胆道、胰管均明显增宽,直径分别为16(8~23)mm、7(6~14)mm。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其中7例为开腹,2例为腹腔镜。9例患者胰肠吻合使用均传统磁吻合装置,胆肠吻合5例使用传统磁吻合装置,4例使用胆肠磁吻合器。胆肠吻合时间8(5~16)min,胰肠重建的手术时间为10(8~15)min,胆肠吻合与胰肠吻合时间亦无统计学差异(t=-1.6,P>0.05)。术后1例A级胰瘘,保守治愈,无胆瘘。5例胆肠吻合形成时间18(15~33)d,9例胰肠吻合形成时间18(10~33)d。术后经过37(20~60)d,所有患者磁体均排出体外。术后随访15(3~25)个月,胆肠吻合口狭窄1例,经PTCD+球囊扩张治愈。结论 对于胆、胰管均扩张的恶性肿瘤行胰十二指肠时,磁吻合技术完成胆肠及胰肠重建简便、省时,术后无明显胆胰瘘发生。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结肠、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7月至2014年12月期间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156例患者及同期行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1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数目、切口长度、手术所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及3年生存率。结果〓腔镜组与开腹组的淋巴结活检数目分别为分别为12.89±3.44枚和14.33±3.38枚,两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腔镜组与开腹组的切口长度分别为5.10±1.60 cm和15.2±2.51 cm,手术时间分别为196.75±21.54 min和153.82±14.85 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85.63±35.73 mL和182.02±65.73 mL,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4.0±1.41天和6.8±1.82 天,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 2.63±1.33天和4.70±1.39天,住院时间分别为10.76±2.10天和16.42±1.95天,住院总费用分别为3.69±0.30万元和3.03±0.37万元,两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腔镜组和开腹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5.8%和12.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结肠、直肠癌根治术安全、有效,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存在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的优点,远期疗效与开腹手术相当。  相似文献   

16.
为了合理引流胰液,以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发生和减少术后并发症,对31例手术病人采用Child术式及胆肠吻合口置T型管引流,并用自行设计的新型T型管置胰肠吻合口胰管内引流胰液,术后无胰瘘和胆瘘发生。此新型T型管首次用于胰液引流,具有集胰管内、外引流管于一体,确能起到合理引流胰液以预防胰瘘的作用。该方法实用,简便易行,且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背景与目的:胰瘘是胰腺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可以导致腹腔出血、腹腔感染,甚至可导致患者死亡。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作为目前广泛开展的胰腺手术方式,相比传统的开腹手术具有住院时间短、较低失血量和较高长期总体生存率的优势,但仍然有较高的术后胰瘘发生率。消化道重建中的胰肠吻合与术后出血、胰瘘等严重并发症密切相关,也是目前被重点关注和不断改进的节点。目前众多的胰肠吻合方式中,胰腺导管对空肠黏膜吻合是国际上广泛认可的胰腺吻合方式,然而LPD过程中行胰腺导管对空肠黏膜吻合技术难度大,术后胰瘘风险仍然高。置入式胰肠吻合法是笔者团队经过多年的探索,建立的一种新的胰肠吻合方式,本研究讨该方法对减少LPD术后胰瘘发生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由同一手术小组施行的采用置入式胰肠吻合的69行LPD术患者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总手术时间、胰肠吻合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术后胰瘘、胆汁漏、出血、腹腔感染等并发症、病理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所有6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LPD,4例联合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切除和(或)修补。总手术时间为(264.5±27.2)min,胰肠吻合时间为(25.7±7.2)min,术中出血(85.5±19.5)mL。术后发生胰瘘2例(2.9%),包括B、C级瘘各1例;术后胆汁漏1例(1.4%),经加强营养及抑制消化液分泌等非手术治疗后愈合;术后腹腔出血2例(2.8%),1例经过静脉输入止血药、输血治疗后获得止血效果,1例经过静脉输入止血药、输血及介入治疗后获得止血效果;1例(1.5%)出现腹腔感染,和胰瘘相关,通过调整腹腔引流管和腹腔穿刺置管引流后痊愈。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15.7±1.3)d。术后病理结果显示,胰头癌23例,胰腺浆液性囊腺瘤6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3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肿瘤1例,十二指肠乳头癌21例,壶腹癌7例,胆总管末端癌8例。结论:置入式胰肠吻合法可以有效降低LPD后胰瘘的发生率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更符合腹腔镜下操作,是一种可靠的胰肠吻合方法,推荐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肠胰吻合术式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后的肠胰吻合的合理术式.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1月-2003年12月施行的108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行套入捆绑式肠胰吻合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为3.5~4.5h.无围手术期死亡.无胰瘘发生;1例糖尿病患者术后第8天发生胆瘘经引流自愈;切口裂开2例,经行切口减张缝合后愈合;2例术后发生胃瘫,经保守治疗治愈.结论套入捆绑式肠胰吻合手术方式能够较好的预防胰瘘,且手术时间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中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在胆总管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周浦医院收治的8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并根据手术方案将其分为A组(39例)和B组(43例),A 组采用LCBDE术中一期缝合治疗,B组采用LCBDE术中T管引流治疗;统计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拔管时间、胃肠道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总时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情况及两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的手术时间、胃肠道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血清IL-1β、CRP和TNF-α水平均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7.69%)与B组(13.9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BDE术中一期缝合相比T管引流能够显著缩短手术时间、胃肠道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炎性因子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缝线固定术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采用腹腔镜直肠缝线固定术治疗的36例完全性直肠脱垂病例进行观察,并与同期采用腹腔镜直肠补片固定术治疗的16例同病种病例进行对照。结果〓采用直肠缝线固定术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短于直肠补片固定术(110±13 min vs 120±9 min,P<0.05),而且住院费用也较低(16227±845元 vs 19143±1163元,P<0.05)。两组在平均术中出血量、平均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平均术后住院时间方面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均无术后早期并发症。中位随访时间26个月,两组患者在术后1月和术后1年的直肠脱垂复发率、Wexner便秘评分、胃肠生活质量指标GIQLI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缝线固定术对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具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费用低等优点,而近期和远期随访均具有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