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目的 :通过观察 β1-整合素在大鼠急性肾小管损伤中表达的变化 ,探讨β1-整合素在急性肾小管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用庆大霉素建立大鼠急性肾小管损伤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庆大组、庆大 +整合素抗体组及对照组 ,测定各组血肌酐 (Scr)、血尿素氮 (BUN)的变化 ,并用反转录 -多聚酶链式反应 (RT -PCR)方法测定肾组织 β1-整合素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庆大组在各个时间点的血肌酐、血尿素氮值分别显著高于庆大 +整合素抗体组及对照组 ;β1-整合素mRNA的表达变化在各组也有相同的结果。结论 :β1-整合素在肾小管损伤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整合素抗体可改善肾小管损伤引起的肾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2.
钙剂和异搏停联合用药对庆大霉素肾毒性的防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庆大霉素 (以下简称庆大 )临床应用广泛 ,其主要副作用为肾毒性损害 ,严重时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80年代末期 ,我们试用高钙饮食及异搏停对防治大白鼠庆大肾毒性进行了研究 ,得出了肯定的结论[1] 。为了验证其对人类庆大肾毒性的防治作用 ,我们又进行了临床研究 ,现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对象分组 :研究对象均为 1996年1~ 2月我院急症室留察的感染病例。近两个月内均未使用过氨基甙类抗生素及其他肾毒性药物 ,均无肾脏病史和心脏病史 ,试验前Scr均在正常范围 ,尿常规均为阴性。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 2例 ,男 14例 ,女 8…  相似文献   

3.
顺铂肾毒性发病机制及其防治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顺铂(DDP)是治疗实体肿瘤最有效和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其疗效与用药剂量成正比,但其剂量的增加却受DDP肾毒性的限制,DDP的肾毒性为其主要毒副作用之一.肾小管,特别是近曲小管和集合管的损伤是顺铂致肾毒性的主要靶位,病理主要表现为肾小管上皮细胞急性坏死、变性,间质水肿,肾小管扩张,其对肾小管的损害一般是可逆的,但在大剂量或连续投药时,可使肾小管损伤表现为不可逆性,严重者可导致肾衰竭甚至死亡.统计数据表明使用顺铂一药的肾毒性发生率为28%~36%[1],且其肾损害的发生率和程度与DDP的剂量呈正相关,即其肾毒性为DDP的剂量限制性毒性.因此,临床上如何切实有效的保证肿瘤患者的化疗质量,减轻肾损伤,更好的发挥顺铂的抗肿瘤作用,已成为一个很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4.
保元排毒丸对顺铂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抗癌药顺铂(CDDP)肾毒性的主要靶位是肾小管上皮细胞,我们通过中药保元排毒丸含药血清对顺铂致猪肾小管上皮细胞(LLC—PK1)凋亡的影响来探讨其预防和降低肾毒性的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观察β1-整合素在大鼠急性肾小管损伤中表达的变化,探讨β1-整合素在急性肾小管损伤中的作用。方法:用庆大霉素建立大鼠急性肾小管损伤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庆大组,庆大+整合素抗体组及对照组,测定各组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的变化,并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测定肾组织β1-整合素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庆大组在各个时间点的血肌酐,血尿素氮值分别显高于庆大+整合素抗体组及对照组;β1-整合素mRNA的表达变化在各组也有相同的结果。结论:β1-整合素在肾小管损伤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整合素抗体可改善肾小管损伤引起的肾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6.
头孢菌素肾毒性发生机制及预防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头孢菌素肾毒性作用的研究仍处在动物实验阶段。其肾毒性机理与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呼吸功能紊乱、肾小管离子转运系统功能障碍、脂质过氧化及细胞色素P-450复合功能氧化酶活性密切相关。如能阐明其肾毒性的确切启动机制,探寻预防措施,无疑将是提高临床抗感染疾病治疗水平和减少本类抗菌素副作用研究的新渠道和捷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肾小管-间质损伤是否为MCD患者易于发生AKI的病理因素,及其急性肾小管-间质损伤高发的临床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MCD患者急性肾小管-间质损伤发生率及损伤程度,对比发生AKI与未发生AKI的MCD患者急性肾小管-间质损伤严重程度;进一步分析临床指标、可疑肾毒性药物的使用与急性肾小管-间质损伤的相关性。结果:MCD患者急性肾小管-间质损伤的发生率为95.6%;MCD患者发生AKI组急性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重于未发生AKI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lb水平与MCD患者急性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呈负相关,而BUN、TG水平与MCD患者急性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则呈正相关;使用可疑肾毒性药物组的急性肾小管-间质损伤显著重于未使用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MCD患者普遍存在急性肾小管-间质损伤这一病理改变可能是其AKI高发的病理因素,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及可疑肾毒性药物的使用是导致MCD患者急性肾小管-间质损伤及AKI高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环孢素A移植肾毒性损害的病理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环孢素A(CsA)移植肾毒性损害的病理特点,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对32例移植肾进行病理取材,HE染色,光镜下观察移植肾组织病理变化。结果:25例有CsA肾毒性损害者中急性23例,主要病理变化为肾小管上皮空泡样变性;慢性2例,病理变化为血管及间质的玻璃样和粘液样变。结论:CsA对移植肾毒性损害的主要病理特点是肾小管上皮的空泡样变性的血管的玻璃样变。  相似文献   

9.
应用庆大霉素患者中肾毒性发生率10%-15%而限制了庆大应用时间及范围。我们采用庆大时同用催产素与单用庆大15天疗效对比观察,结果庆大组BUN、SCr均值明显高于用药前,CCr均值明显低于用药前,肾功能损害率达35%,P均<0.05;而庆催组BUN,SCr,CCr均值用药前后均无差异,P均>0.05,证实催产素可拮抗庆大肾毒性,且未观察到催产素有何副作用,提示临床用庆大时加用催产素可延长庆大使用时  相似文献   

10.
肾移植术后CsA肾毒性损害的病理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环孢素A(CsA)对移植肾毒性损害的病理特点。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对32例移植肾进行病理取材。作HE染色,在光镜下观察。结果:25例有CsA肾毒性损害,其中急性者23例,主要为肾小管上皮空泡样变性;慢性者1例,主要为血管和间质玻璃样变和粘液样变;余地例同时有急慢性损害。结论:CsA对移植肾毒性损害的主要病理特点是肾小管上皮空泡样变和血管玻璃样变。  相似文献   

11.
顺铂剂量依赖的肾毒性而限制了其临床治疗肿瘤的效果。研究发现,顺铂通过线粒体途径和死亡受体途径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在顺铂引起的肾毒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肾安汤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肾小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系临床常见疾病,其发展和预后不仅与肾小球本身的损害有关,与肾小管间质病变(TIL)也密切相关,而肾小管上皮细胞在肾间质病变的发生和进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目前影响肾小管的药物少见报道,为此我们采用肾安汤对PNS患者肾小管的影响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在肾脏病、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病人和老年人中,造影剂致肾中毒危险性增加。腺苷脱氨酶结合蛋白(ABP)、肾小管酶类-丙氨酸氨肽酶(AAP)和r-谷酰基转移酶(GGT)、溶酶体酶-N-乙酰-B-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被建议作为急性肾小管损伤的早期标志。作者研究了尿ABP排泄作为病人使用造影剂引起肾毒性的一种早期标志的效果。经静脉肾盂造影(IVP)的9例病人被分成离子剂(泛影酸盐)组(4例)和非离子剂(碘酞六醇)组5例。测定病人造影前和造影24小时后30 m l尿中ABP、AAP、GGT、NAG和血清肌酐的水平。结果显示,用ELISA测得ABP水平,离子剂造影组造影前和造影后分别为((?)±SEM)0.20±0.08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临床医师将缺血/缺氧或毒性物质引起的肾脏损害和功能障碍称之为“急性肾小管坏死”。然而近年组织病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临床急性肾衰(ARF)和实验性ARF模型并无明显肾小管上皮细胞(TEC)的坏死,而只呈现亚致死性细胞损伤的征象,如近端小管刷状缘消失,胞浆空泡形成,细胞肿胀等,与此同时可见沿肾小管基底膜(TBM)有缺损或剥脱区,该部TEC脱落且未得到修补。这种上皮细胞脱落现象与肾功能障碍的程度密切相关。近年由于现代生物学的进展,对正常细胞粘附机制以及疾病状态下粘附性的改变有了新的认识。众多资料表明、TEC从其依附的基质/基底膜脱落在ARF的发病学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讨论这种TEC脱落  相似文献   

15.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C)是一种低分子量蛋白质,在体内生成恒定,能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在近端肾小管几乎全部被降解且不被肾小管分泌,不受机体病理状态、年龄、性别、肌肉量等的影响,故被认为是反映肾小球滤过率的理想的内源性标志物。肾小球滤过率是评价肾功能的重要指标,密切监测移植肾功能是及时发现急、慢性排斥反应或药物引起肾毒性所必需的。本文就CystatinC在移植肾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正>草酸盐肾病是一种罕见疾病,引起急性肾损伤,并有可能进展到终末期肾脏疾病[1]。诊断是基于肾活检发现肾小管上皮细胞和肾小管腔内有大量的极化草酸钙晶体。IgA肾病(IgAN)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是导致终末期肾病(ESRD)的主要肾小球疾病之一。草酸盐肾病合并IgAN临床未见相关报道,治疗需根据病情个体化治疗,本病例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alcineurin inhibitor,CNI)通过与淋巴细胞内亲环素结合后再与钙神经磷酸酶结合来发挥免疫抑制作用,因其能显著降低器官移植后的急性排斥反应和感染发生率,提高移植物的存活率,故为临床上最广泛应用的免疫抑制剂.但CNI同时能引起肾血管收缩物质(血管紧张素Ⅱ、儿茶酚胺、血栓素A2、血小板活化因子、内皮素)和血管扩张剂(前列腺素、一氧化氮)之间的平衡失调,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增加TGF-β的表达等对肾脏造成毒性作用.在各种免疫抑制剂中,CNI的肾毒性作用比较显著,其代表有环孢素(CsA)和他克莫司(FK506).CNI肾损伤主要以血管病变为主,Naesens等[1]认为CNI肾损伤可以分为两类:①急性CNI肾损伤,为可逆性、血流动力学介导的肾功能障碍,肾脏结构在组织学上没有发生改变.可表现为肾小管空泡形成和血栓性微血管病.②慢性CNI肾损伤,为不可逆性损伤,肾脏组织学结构发生改变.可表现为肾小球损伤(肾小囊增厚和纤维化,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脉管损伤(小动脉玻璃样变性),小管-间质损伤(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由于肾移植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免疫抑制剂造成的肾毒性应引起临床的足够重视.目前血肌酐、尿素氮、尿蛋白等检测指标不能很好地预测免疫抑制剂造成的肾毒性损伤,因此,我们对用于检测肾毒性损伤的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脂酶系分子量48000的糖蛋白。正常时,尿中未能检出该酶活性,且在胰腺炎患者尿脂酶活性亦未见增高。其原因可能是该酶可被肾小管完全重吸收。但同时从异化作用机理推测。尿脂酶活性可作为肾小管、肾间质损害指标,但其临临意义尚未明了。为此,作肯进行该项目研究。对象和方法 50例肾活检患者经组织学诊断为微小病变型(MC)7例,IgA肾病(IgA)19例,膜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①观察安博维(厄贝沙坦)干预治疗后环孢素A(CsA)所致慢性肾毒性大鼠肾脏病理变化。②观察安博维对CsA慢性肾毒性大鼠模型肾骨桥蛋白(OPN)表达及间质ED1阳性巨噬细胞浸润的影响,以探讨安博维防护CsA慢性肾毒性的可能机制。方法给进低盐饮食SD大鼠灌胃20mg·(kg·d)-1剂量的CsA制作大鼠CsA肾毒模型,同时以10mg·(kg·d)-1剂量的安博维胃饲以预防肾毒性。于用药后第1、2、4周末时分别处死各组大鼠,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OPN、ED1的表达,用HE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变化。结果安博维能明显改善CsA肾中毒大鼠的一般情况,减少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和萎缩,减少间质炎细胞浸润及间质纤维化。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肾小管-间质OPN与ED1表达较对照组增加(p<0.05);在试验各时间点,安博维组大鼠肾小管-间质ED-1阳性巨噬细胞数量及OPN表达较模型组显著减少(p<0.05);OPN仍高于对照组((p<0.05),ED-1阳性巨噬细胞数量在第1、2周末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但在第4周末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安博维能减轻CsA慢性肾毒性的肾脏病理损伤,这一防治作用可能与其减少ED-1阳性巨噬细胞浸润及下调OPN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急性肾衰的病理生理学实验资料急性肾衰病理生理学的实验研究可采取五种基本动物模型之一,这包括甘油注射、肾动脉钳闭、肾内去甲肾上腺素灌注(导致缺血)、注入硝酸铀或氯化汞(肾毒性损伤)。每一种模型均导致类似的病理生理变化,包括:(1)初期总肾血流减少,于24~48小时内恢复正常;(2)肾小球滤过显著下降;(3)肾小管阻塞;(4)通过损伤的肾小管上皮渗漏滤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