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原、继发性膜增殖性肾炎的临床病理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继发性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MPGN)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全部MPGN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病理表现(包括病理半定量检查)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原发性MPGN仅占全部肾活检病例的0.27%。继发性MPGN主要为膜增殖性狼疮性肾炎(MPGN—LN)、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膜增殖性肾炎(HBV-MPGN)、膜增殖性IgA肾病(MPGN-IgAN)及原因不明MPGN。与原发性MPGN比较,MPGN—LN、HBV-MPGN及原因不明MPGN患者的肾病综合征患病率高,MPGN-IgAN患者肾功能损伤重。前三者光镜下均可见“白金耳”,免疫荧光“满堂亮”,电镜检查电子致密物多部位沉积;而MPGN—IgAN患者的肾小球损伤指数及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最高。结论继发性MPGN与原发性MPGN在临床及病理方面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
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62例的诊断与治疗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 :总结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 (HBV -GN)的临床资料 ,探讨其诊断及治疗。方法 :将经肾活检确诊的 6 2例HBV -GN ,按年龄分为 3组 ,分析 3组的临床、病理特点 ,观察激素及α -干扰素 (α -IFN)对HBV -GN中表现为肾病综合征 (NS)的膜性肾病 (MGN)的治疗反应。结果 :少儿组发病率最高 ,占 6 7.7% ;临床表现以NS、镜下血尿多见。少儿组MGN占 4 5 .2 %、膜增殖性肾炎 (MPGN)占 2 8.6 % ;青壮年组MGN占 2 8.6 %、MPGN占 35 .7% ;中老年组MGN占 33.3%、MPGN占 33.3%。肾组织乙肝染色少儿组HBeAg、HBsAg检出率分别为 5 7.1%、4 0 .5 % ;青壮年组HBeAg、HBsAg检出率分别为 5 0 %、6 4 .3%。激素组中 2例完全缓解 ,3例部分缓解 ,2例无效 ;α -IFN组中 2例完全缓解 ,3例部分缓解 ,1例无效。结论 :HBV -GN的临床表现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类似 ,肾组织切片上找到HBV抗原在诊断中最重要。激素及α -IFN在HBV -GN治疗中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肾活检患者451例临床与病理构成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珠海地区肾脏疾病的病理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451例肾活检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探讨其病因、临床特点及病理类型的关系.结果 451例肾活检患者中,男、女高峰发病年龄为19~37岁,分别占59%及65%.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共369例(占81.81%),临床类型排在前3位的依次为无症状血尿、蛋白尿149例(占40.38%)、慢性肾小球肾炎104例(占28.18%)、肾病综合征76例(占20.60%),病理类型排在前3位的依次为IgA肾病251例(占68.02%)、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33例(占8.94%)、微小病变型肾病(MCD)24例(占6.50%);继发性肾小球疾病69例(占15.30%),临床类型排在前3位的依次为狼疮肾炎26例(占37.68%)、乙型肝炎相关性肾小球肾炎24例(占34.78%)、紫癜肾炎9例(占13.04%).结论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是目前最主要的肾小球疾病,IgA肾病在原发性肾脏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中狼疮肾炎排在首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MPGN)的临床与病理特征,以及对治疗的反应。方法:对41例MPGN的临床及病理进行总结,比较不同病理类型、不同发病年龄的临床特点及对治疗的反应。结果:41例MPGN患者临床表现以蛋白尿、血尿、水肿多见,50%以上患者有肾病综合征、高血压、肾功能减退。病理有肾血管病变、肾小管间质病变者,临床表现重,高血压和肾功能减退较多见,肾小管功能差。儿童患者症状较成人轻,肉眼血尿较成人多见,而高血压和肾功能减退较成人少见,治疗反应较成人好。糖皮质激素加霉酚酸酯(MMF)治疗,能减少蛋白尿、改善肾功能,不良反应少。结论:成人MPGN临床表现重,单用激素治疗难以奏效,糖皮质激素联合MMF治疗MPGN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新命名的C3肾小球肾炎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明确血浆补体活化状况及其与临床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1999年1月至2010年6月符合最新C3肾小球肾炎定义的12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区分为膜增生型(MPGN)和非MPGN型。测定肾活检当天血浆部分补体成分水平以明确补体活化途径,分析补体活化产物与临床的相关性。 结果 12例患者中10例为非MPGN型,2例为MPGN型。所有患者均有蛋白尿。10例非MPGN型中2例为肾病水平蛋白尿,6例伴镜下血尿,1例伴肉眼血尿,2例伴肾功能减退。2例MPGN型中1例为肾病水平蛋白尿,伴镜下血尿、高血压、肾功能减退;另1例为单纯蛋白尿,伴高血压,而肾功能正常。所有患者血浆C3均在正常范围,但血浆B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n=10),Ba、C3a、C4a和C5a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血浆Ba水平与尿蛋白量呈正相关;而C3a、C4a、C5a与尿蛋白量、Scr无相关。非MPGN型C3肾小球肾炎多表现为轻度系膜增生,4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新月体。MPGN型则与I型MPGN类似,其中1例47.1%肾小球出现新月体。 结论 本组C3肾小球肾炎中以非MPGN型为主;临床上多表现为肾炎综合征;病理多表现为轻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补体旁路活化在C3肾小球肾炎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不同增殖性肾炎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观察细胞增殖与凋亡在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PGN)、弥漫增生性狼疮性肾炎(LN)和急性感染后肾炎(APGN)的表现。方法 用原位末端标记方法对12例MPGN,15例LN和13例APGN患者肾活检组织中肾小球内凋亡细胞进行了观察,并用免疫组化方法同时对增殖细胞(PCNA染色阳性细胞)进行了分析。结果 在肾小球细胞增殖的同时,MPGN和LN患者表现出明显的凋亡不足的征象,而APGN患者则伴活跃的细胞凋亡。凋亡细胞数在APGN明显大于MPGN和LN,而增殖细胞与凋亡细胞的比值则以MPGN最大。结论 不同的增生性肾炎由于病因和病变性质不同,虽然都表现出细胞增殖,但其凋亡机制的反应性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可能是上述三种增生性肾炎预后不同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同肾小球疾病时蛋白尿程度与小管间质浸润细胞的类型之间相关性,分析其对间质浸润细胞类型的影响和作用。方法对57例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检测患者24h尿蛋白定量,随即进行肾活检及免疫组织学检测。结果IgA免疫荧光染色阳性的系膜增生性肾炎间质浸润以T细胞为主;急性感染后肾小球肾炎(APGN)则以单核巨噬细胞为主;而在微小病变肾病(MCD)、膜性肾病(MGN)、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PGN),淋巴细胞与单核巨噬细胞所占比例无显著性差异。MCD患者蛋白尿定量与间质浸润细胞总数相关,IgA免疫荧光染色阳性的MPGN患者,蛋白尿定量分别与T细胞总数、CD4^ 细胞亚群及单核细胞数量相关;APGN、MGN、FSGS、MPGN(IgA染色阴性)患者,蛋白尿定量与间质浸润细胞总数及细胞亚群无显著相关性。结论蛋白尿可能是引起在IgA免染色阳性的MPGN和MCD患者间质炎症细胞浸润的始动因素之一;在IgA染色阳性的MPGN,蛋白尿引起间质损害的机制主要通过CD4^ 细胞亚群及单核细胞的作用;但在其它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不是引起间质炎症细胞浸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紫癜性肾炎的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以皮肤、关节、胃肠道和肾脏损害为主的多系统疾病,其中肾脏损害对过敏性紫癜预后的影响尤为重要.紫癜性肾炎临床表现、病理改变及预后个体间差异很大,为探讨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与预后的关系,对我科近年来收治的99例紫癜性肾炎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9.
电子致密物沉积病的临床及病理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电子致密物沉积病(DDD)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通过5例DDD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对其临床表现和组织形态学的多样性以及与治疗和预后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结果:DDD占经肾活检证实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0.2%,占膜增殖性肾炎的2%,5例中的3例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组织学呈膜增生性肾炎(MPGN),并伴有血C3降低,2例表现为慢性肾炎综合征,组织学1例呈MPGN伴有血C3降低;另1例呈系膜增生性病变,血C3正常,4例免疫荧光表现为以C3为主沿毛细血管壁呈颗粒状沉积,并有系膜区闭块状沉积,电镜下均可见电子致密物在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呈弥漫,均匀沉积,其中4例包曼囊及肾小管基底膜亦可见弥漫或节段电子致密物沉积,2例呈肾病综合征表现者对糖皮质激素治疗不敏感,结论:电子致密物沉积病是超微结构的诊断,其临床表现呈多样性,大量蛋白尿,严重高血压和较重的病理改变预示其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呈肾病综合征(NS)的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epatitis B virus-associated glomerulonephritis,HBV-GN)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呈NS且肾穿组织内小动脉≥5条的HBV-GN患者152例的临床病理资料,光镜下观察其肾内小动脉病变,比较伴与不伴肾内小动脉病变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平均年龄26.3岁,男∶女为3.6∶1;伴高血压者36例(23.7%)、贫血52例(34.2%)、肾衰竭者33例(21.7%)、肝功能异常者20例(13.2%)。乙肝大三阳者87例(57.2%);血清和肾组织内HBV-DNA载量呈正相关(P<0.01)。病理表现以膜性肾性(MN)、系膜增生性肾炎(MsPGN)、膜增生性肾炎(MPGN)为主;未成年组与成年组MN、MPGN所占比例不同(P<0.05)。伴有肾内小动脉病变者84例(55.2%),与无肾内小动脉病变者相比,其高血压发生率较高(P<0.05),24h尿蛋白定量显著较高(P<0.01),贫血、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率显著较高(P<0.01)。结论:呈NS的HBV-GN患者绝大多数为HBV携带者且伴有病毒复制,病理以MN、MsPGN及MPGN为主,半数以上伴有肾内小动脉病变,伴有肾内小血管病变者高血压、贫血及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发生率较高,蛋白尿更严重,为预后不良的病理学指标。  相似文献   

11.
159例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病理及预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肾炎之一。我们对159例儿童HSPN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其临床、病理、预后特点及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狼疮性肾炎尿毒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影响的因素。方法 :通过随访方式追踪患者的临床表现 ,实验室及治疗的资料 ,采用COX回归模型 ,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10 2例患者中 ,有 37例死亡 (占36 .3% ) ,主要死因是发生感染 ,占 40 .5 4% ;多因素分析显示血尿酸、内生肌酐清除率、肾萎缩与否、BUN和血白蛋白水平对预后有显著影响 ,且为独立因素 ,而临床分型、性别、SLEDAI并不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高水平的尿酸和BUN为独立危险因素 ,而肾无萎缩、血白蛋白和内生肌酐清除率的维持有利于肾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3.
肾病综合征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常见的病理类犁包括以下5种:微小病变(MCD)、膜性肾病(MN)、局灶节段硬化性肾小球肾炎(FSGS)、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MsPGN)和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MPGN),较为常见的为前4种.MCD在小儿及老年人较为常见,MN多发于老年人,而MsPGN为我同较为常见的肾病综合征,FSGS对治疗反应不佳,通常预后较差,MPGN则较为少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肾小球肾炎合并急性间质性肾炎(AIN)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经肾活检证实的肾小球肾炎合并AIN患者的资料,以同期无肾小球疾病的AIN患者 35例作为对照。 结果 肾小球肾炎合并AIN占同期AIN的37.5%。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中药是引起AIN的主要病因。76.2%的患者就诊原因为发现血肌酐升高。肾组织学检查同时存在肾小球肾炎和AIN的病理改变,肾间质与肾小球病变程度不平行,前者普遍重于肾小球损害,肾间质中嗜酸性粒细胞对诊断有提示价值。随访中,64.7%的患者肾功能最终恢复正常或基线水平,中位恢复时间为150 d(单纯AIN组为60 d),两组患者在2年内肾功能恢复情况方面无明显差异。 结论 肾小球肾炎合并AIN的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AIN的症状易被肾小球肾炎掩盖。肾活检对诊断和鉴别有重要价值。早期诊治的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5.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是乙肝病毒 (HBV)直接或间接诱发的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可多种多样 ,有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 ,也有表现为无症状血尿和 /或蛋白尿的。少数病人可发展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我国是HBV感染的高发区 ,人群HBV携带率一般在 15 %左右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发病率也很高 (0 .49% ) ,据报导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 ,肾炎的发生率约占肾小球肾炎的 10 %~ 6 5 %。而HBV相关性肾炎的治疗至今无特效药物 ,采取中西医结合 ,发挥中医中药的特色进行治疗已为世人所关注。我们以黄葵胶囊联合甘利欣治疗HBV相关性肾炎 32例 ,…  相似文献   

16.
陈以平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新月体肾炎临床经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新月体肾炎是病理形态学病名 ,因肾小囊内大量新月体形成 (占包曼囊表面积的 5 0 %以上 )而致肾功能在短期内迅速恶化。常伴浮肿、少尿、血尿、高血压 ,甚至数周或数月进入终末期肾衰竭 ,即临床上的急进性肾炎综合征。其临床发病率虽较低 ,但大多起病急、进展快、预后差。本病病因多种 ,主要分为原发性新月体肾炎和继发性新月体肾炎。继发性新月体肾炎中又分为继发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如IgA肾病、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继发于感染性疾病 (如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继发于多系统疾病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血管炎 )。临床常…  相似文献   

17.
益肾祛湿方治疗阴虚湿热型系膜增生性肾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原发性肾脏疾患,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病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据我国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生率为76.8%~81.7%[1,2],其中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约占29.7%~59.5%[1,3].  相似文献   

18.
C3肾小球病(C3 glomerulopathy,C3G)是一个基于临床、病理和病因的诊断术语,指一类主要继发于血浆补体替代途径和肾小球微环境失调引起的疾病谱。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embrano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MPGN)是肾活检光镜下病理改变之一而非某一特种疾病或诊断术语。C3G的光镜病理类型主要为MPGN,是MPGN的主要原发病因之一。本文就C3G和MPGN的病因、临床表现、病理特征等进行综述,特别强调的是C3G可以作为临床第一诊断或主要诊断,而MPGN仅仅是一种光镜病理表现而非某种特定疾病,不建议作为临床第一诊断或主要诊断,在肾活检提示为MPGN病变时,应积极寻求其原发病因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大量血清HBV阳性肾活检病例,进行统计对比分析,从而判断肾脏损伤的程度及预后,为临床诊治及预后提供依据。方法:431例血清HBV阳性病例来自哈尔滨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12年5734例肾活检,其中肾HBV阳性108例,肾HBV阴性323例。所有的病例均有完整的临床病理资料。用肾脏病饮食改良(MDRD)简化公式,计算出肾小球滤过率,估计肾功能,同时进行CKD分级。结果:(1)肾HBV表达阳性组以MPGN为主(P〈0.01),肾HBV表达阴性组以MesPGN为主;(2)与肾HBV阴性组相比,肾HBV阳性组大三阳所占比率较高(50%,P〈0.01);(3)在肾HBV阳性组中,大三阳的蛋白尿发生率为100%,与肾HBV阴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在肾HBV阳性组中,大三阳以MPGN为主,小三阳以MesPGN为主。(5)对肾HBV阳性组中各病例进行CKD分级,共有14例处于CKD3~5期,MPGN占6例(42.86%),MesPGN占3例(21.43%)。结论:肾HBV阳性组中大三阳发病率高,且以MPGN为主,该病进展快,预后差。对血清有HBV感染的肾脏病患者,特别是大三阳,一定要及时进行肾活检,明确病理类型,从而指导临床诊治,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霉酚酸酯 (MMF)在治疗原发性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与弥漫增殖性狼疮性肾炎的疗效比较。方法 :观察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15例及同期弥漫增殖性狼疮性肾炎 (ⅣLN) 18例。以强的松 0 .4mg~ 0 .7mg·kg-1·d-1联合MMF1.0~ 1.5 2次 /d ,3~ 6个月后减半维持 1年 ,定期随访。结果 :以强的松联合MMF治疗 ,对ⅣLN疗效良好 ,完全缓解率达 10 0 % ,其中 3个月内缓解 12例 ,6个月内缓解 17例。而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 ,对MCD和MsPGN疗效良好 ,与ⅣLN相似 ,在MN中 2例完全缓解 ,3例仅部分缓解 ,2例无效。而后者均在 6~ 9个月间 ,对FSGS和MPGN仅 1例在 9个月后部分缓解 ,2例无效。结论 :MMF对MCD和MsPGN效果良好 ,对MN显示部分疗效 ,对FSGS和MPGN的疗效较差。总体上MMF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逊于ⅣL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