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管外皮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血管源性肿瘤,占所有血管形成的肿瘤的1%,其中15%~25%发生在头颈部,但发生于牙龈的血管外皮细胞瘤尚未见报道,作者于2002年2月收治1例牙龈血管外皮细胞瘤,现报道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女性,41岁,2002年1月发现右侧上颌第二磨牙腭侧牙龈处有一黄豆粒大小肿物,紫红色,晨起刷牙出血明显,出血量较大,咀嚼食物不适,肿物生长较快。患者于2002年2月在铁道部北京铁路总医院口腔科门诊局麻下手术切除肿物,病理诊断:肉芽肿型牙龈瘤。术后肿物很快复发,生长速度惊人,1d内即可见明显增大。术后1周肿物长至3cm×2.5cm×2.5cm,紫…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吸烟患者牙龈组织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差异,评价吸烟对牙龈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47例具有不同吸烟史、无严重系统疾病、行牙冠延长术或智齿拔除术患者,男41例,女6例,年龄18~29岁,根据吸烟史、日平均吸烟支数和总吸烟支数将患者分为轻度组19人、重度组28人。另取无吸烟史者10例作为对照组。SP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在牙龈组织的表达并进行组织定位。Newman—Keuls法计算各吸烟组之间及与对照组间的差异。结果:VEGF在吸烟组牙龈中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未吸烟组(P〈0.001),VEGF在轻度吸烟组和重度吸烟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吸烟可能通过促进牙龈VEGF的表达,干预血管形成或血管通透性,从而引发牙龈病变。  相似文献   

3.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pithelioid hemangioendothelioma,EH)是一种少见的低度恶性或交界型血管肿瘤,本文通过分析1例牙龈EH患者的症状、体征、病例特点、免疫组化结果及随访结果,并通过复习相关文献,探讨EH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作者对2485例牙龈活检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探讨了现有病检资料中牙龈病的种类,并重新观察了牙龈病损的病理实质。研究表明,2485例龈检中有牙龈病损69种,包括:龈固有疾病14种,肿瘤和瘤样病变29种,皮肤病和粘膜病在牙龈的表现5种,牙周病的龈表现2种,系统病在牙龈的表现和其它19种。其中5l种牙龈病文献中已有报告,18种是文献中未见报告的。本研究根据临床表现将龈病损分为7大类。  相似文献   

5.
^99mTc-MDP和SPECT/CT在诊断牙龈癌侵犯下颌骨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99mTc-MDP和SPECT/CT同机融合图像在牙龈癌浸润下颌骨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8例牙龈癌住院患者行术前^99mTc-MDP SPECT/CT同机融合图像、曲面断层片检查,确定牙龈癌浸润下颌骨的程度,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与之对照。结果:13例高分化鳞癌中11例肿瘤部位下颌骨显示常放射性浓聚灶.经SPECT/CT同机融合和曲面断层片发现1例为假阳结果;3例中分化鳞癌和2例低分化鳞癌病变部位下颌骨见异常浓聚灶,病理显示肿瘤浸润到骨髓腔。结论:^99mTc-MDP、SPECT/CT图像同机融合对牙龈癌浸润下颌骨程度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牙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 (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GEF)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采用CD3 4单克隆抗体和VEGF多克隆抗体 ,用免疫组化S -P法对 42例牙龈鳞状细胞癌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牙龈癌组织MVD与正常牙龈组织MVD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5)。有淋巴结转移的牙龈癌MVD与无淋巴结转移的牙龈癌MVD ,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牙龈癌组织中VEGF表达阳性率为 71.43 % ,正常牙龈组织中VEGF表达阳性率为 2 5.0 0 % ,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有淋巴结转移组VEGF阳性率为 83 .3 3 % ,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VEGF阳性率 (66.67% ) ,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VEGF阳性牙龈癌MVD高于VEGF阴性牙龈癌MVD ,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 <0 .0 2 )。结论 :肿瘤的血管生成在牙龈癌的发生过程中起一定作用。MVD与牙龈癌淋巴结转移及VEGF表达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7.
鞋钉血管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血管肿瘤。好发于年轻人,单发、体积小、边界清楚.血管瘤样或表面色素沉着.扁平或外突生长,组织病理呈特征性的双相分化表现。病变常累及躯干和四肢.头颈部也可发生。目前发生于口腔的病例仅有3例个案报告。本文报道了一例发生在24岁年轻男性患者左下颌牙龈的鞋钉血管瘤。这一罕见病例的诊断应与下列几种疾病进行鉴别.包括网状血管内皮瘤、卡伯氏肉瘤斑块期、良性淋巴管内皮瘤和分化较好的血管肉瘤。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环孢素A(Cyclosporin A,CsA)对大鼠磨牙牙龈结缔组织面积,血管数量,血管面积以及层粘连蛋白(laminin,LN)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CsA大鼠牙龈增生模型。制备下颌第一磨牙石蜡切片,分别进行HE染色,L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定量分析牙龈结缔组织面积、血管面积、5个视野血管数量计数。观察牙龈结缔组织内血管基膜LN的表达。结果:①组织测量结果:实验组颊侧牙龈结缔组织面积大于对照组,实验组颊舌侧牙龈结缔组织血管数量总数和均数多于对照组,实验组颊舌侧牙龈结缔组织中的血管总面积占牙龈结缔组织总面积的百分比大于对照组(各组数据P﹤0.05)②免疫组化结果:LN阳性表达于血管基膜、上皮基膜等部位。对血管基膜上LN阳性的血管进行分区域计数,实验组的总数和均数均大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血管基膜上LN表达强度上调。结论:①.CsA使大鼠牙龈结缔组织内血管化作用增强。②CsA使大鼠牙龈结缔组织内血管基底膜上LN表达增多。  相似文献   

9.
<正> 资料口腔恶性肿瘤30例:唇癌7例、颊癌7例、舌癌6例,牙龈癌5例、腮腺癌2例、口底癌2例,牙龈黑色素瘤1例,均经病理确诊,按照上海市口腔颌面肿瘤协作组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牙龈癌发病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为牙龈癌的有效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7-2011年某医院口腔科就医的78例牙龈癌病人,以医院所在社区的156例人群作为对照。收集研究对象的流行病学相关资料。采用SPSS18.0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牙龈癌有关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吸烟、饮酒、高血糖、低收入家庭、家族肿瘤史(OR分别为1.064,3.826,2.932,2.067,5.218,2.617)。定期进行口腔护理、经常饮用经处理的水可以降低患牙龈癌的风险(OR分别为0.443,0.288)。结论:年龄较大、吸烟饮酒、高血糖、低收入家庭、家族肿瘤史等是患牙龈癌的危险因素,定期进行口腔护理、经常饮用经处理的水可以降低患牙龈癌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牙龈卟啉单胞菌是重要的牙周可疑致病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可黏附、侵入并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并进入远隔组织器官内,以此参与动脉粥样硬化、阿尔兹海默病等全身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近年来研究发现牙龈卟啉单胞菌对不同组织来源血管内皮细胞的致病性及其作用机制均有不同。本文就牙龈卟啉单胞菌对不同组织来源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及机制作一综述,以拓宽牙龈卟啉单胞菌与全身性疾病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糖尿病对小型猪牙龈组织形态及其DNA甲基化的影响。 方法 选取广西巴马小型猪6只,均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糖尿病组通过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小型猪模型,非糖尿病组小型猪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注射STZ和生理盐水后3个月处死所有小型猪,分析两组胰腺、肾和牙龈组织的组织学改变,并对牙龈组织进行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测定。结果 注射STZ后3个月,糖尿病组成功建立糖尿病小型猪模型,组织学检测显示糖尿病组胰腺组织中胰岛数量减少、形态萎缩,胰腺内β细胞减少;其肾组织内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牙龈组织上皮钉突变短、变少,牙龈内血管数量减少,与非糖尿病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35、13.84、2.90,均P < 0.05)。糖尿病组牙龈组织中DNA甲基化水平发生显著改变,其中599个基因出现上调,564个基因出现下调。在糖尿病组牙龈组织中,免疫调节相关基因(如补体成分4结合蛋白)及血管生成相关基因(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和人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的DNA甲基化水平显著上调,而炎症相关基因(如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和C-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22)的DNA甲基化水平则显著下调,与非糖尿病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 糖尿病增加了牙周炎的易感性,其可能通过影响免疫炎症相关基因的DNA甲基化促进牙龈组织炎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肿瘤类型与血管结构之间的关系,以指导化疗方案的制定。方法对11例颌骨恶性肿瘤标本进行血管造影研究。结果颌骨恶性肿瘤可以按照血管结构分为两组:一组为高血容量型:肿瘤供血动脉增粗,肿瘤内血管数量增多,血管扩张可见较多的血池,血管分布较均匀大多呈丛状分布。另一组为低血容量型:供血动脉在肿瘤外基本正常,进入肿瘤的血管分支可出现中断残缺,中断的血管分支可在肿瘤周边形成一个血管相对稀少的带状区。肿瘤中心血管形态不规则并可有血池。结论两种类型的肿瘤进行灌注化疗的方法应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上颌窦底提升术在早期上颌牙龈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7例局限于上颌牙龈部的早期牙龈癌(男5例,女2例),于上颌窦前壁开窗,行上颌窦底粘膜提升后,矩形扩大切除窦底上颌骨及肿瘤,腭瓣或颊脂垫瓣修复创面。结果 1例上颌窦底粘膜破损,其余6例病人上颌窦底提升顺利,随访1~2年有利于修复重建,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血管化腓骨移植与下颌骨功能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下颌骨肿瘤切除术可造成下颌骨的缺损 ,并导致患者严重的颜面畸形及语言、咀嚼功能障碍。因此寻求一种理想的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方法是临床医师共同思考的问题。下颌骨缺损修复方法很多 ,血管化腓骨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是目前较好的方法之一 ,依据血管化腓骨移植具有可靠血供的特点 ,我科自 1 996年以来 ,对下颌骨缺损行血管化腓骨移植取得了理想的临床效果。1 材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本组共 6例 ,男性 4例 ,女性 2例 ,年龄 1 8~ 4 6岁 ,病理诊断 :成釉细胞瘤 3例 ,化牙骨质纤维瘤 1例 ,囊肿 1例 ,牙龈癌 1例。 6例患者均采用带腓动、静…  相似文献   

16.
先天性牙龈颗粒细胞瘤(CGGT)或称先天性龈瘤是一种罕见病变,来源不明,只在新生儿中出现。肿瘤主要由呈实性巢状排列的大的嗜酸性颗粒细胞组成,其间由薄层的纤维血管组织分隔。此外,在肿瘤的颗粒细胞之间有一些梭形细胞和中等大小的多边形细胞(所谓的间质细胞)。用一组多克隆和单克隆抗体及免疫过氧化物酶方法研究了3例CGGT。标本用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免疫组化染色所用的抗血清包括抗雪旺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对颌骨缺损患者行自体骨移植复合种植义齿修复重建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2012年,对11例因肿瘤、外伤造成颌骨缺损的患者,进行自体骨移植及延期植入种植体,并进行种植体支持的义齿修复,对修复后患者口颌系统的功能、外观进行评价和随访。结果本研究11例患者的自体移植骨均成活;共植入41枚种植体,除2例共4枚种植体发生种植体周围龈炎外,其余种植义齿功能及美观恢复均较理想。结论由外伤或肿瘤引起的颌骨缺损采取血管化或者非血管化自体骨移植,复合种植义齿的应用,能为患者恢复较好的外形和功能;种植体周围进行角化牙龈的移植有利于种植义齿耐受摩擦及咀嚼压力,并有利于维护种植体周围黏膜组织的健康。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牙源钙化囊肿的囊肿型和肿瘤型内血管和细胞增殖活性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应用血管内皮细胞的标志性抗原VIII因子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对11例牙源性钙化囊肿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并以6例造釉细胞癌作对照。结果显示:囊肿型牙源性钙化囊肿的部分标本中,囊壁上皮下有VIII因子染色阳性的密集的新生小血管,囊壁上皮中PCNA染色阳性细胞也较多,显示囊壁上皮增殖活动较强的组织依,部分囊壁上皮下血管较少,PCNA染色阳性细胞也较少,显示囊壁上皮增殖较慢,相对稳定的组织学像。而在肿瘤型牙源性钙化囊肿中,肿瘤间质中VIII因子杂色阳性血管密度明显增加,并且血管管腔增大,PCNA染色见肿瘤的上皮团片中阳性细胞也明显增多,反映了肿瘤增殖活跃,生长较快。表明肿瘤内血管的增生与肿瘤的增殖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白细胞介素1B(IL-1B)mRNA、肿瘤坏死因子A( TNF-A)mRNA在成人牙周炎患者牙龈组织中表达, 探讨IL-1B和TNF-A与牙周炎致病机理的关系。方法:采用RT- PCR方法检测IL-1BmRNA、TNF-AmRNA在19例成人牙周炎患者炎症牙龈和9例牙周健康者牙龈组织中表达。结果:IL-1BmRNA表达强度在成人牙周炎病变牙龈 (0.819?01045)显著高于正常牙龈(0.306?0.087)(t=3.71,P<0.01)。TNF-AmRNA表达强度在成人牙周炎病变牙龈(0.696?0.098)显著高于正常牙龈(0)(t=7.09,P<0.01)。结论:IL-1B和TNF-A作为炎症和骨吸收介质可能在牙周炎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是一种少见的交界性血管肿瘤。1975年Dail等首先报道了发生于肺部的肿瘤,命名为血管内细支气管肺泡瘤(inlxavascular bronchioloalveolar tumor,WBAT),1982年Weiss等报道了41例发生于软组织的类似肿瘤并第一次提出了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pithelioid hemangioendothelioma,EH)的命名。由于EH的组织学表现独特及临床少见,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