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氏Ⅱ~2错拔牙矫治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影响安氏Ⅱ2 错拔牙矫治的因素 ,矫治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 共收集安氏Ⅱ2 类病例 2 8例 ,分为非拔牙矫治 16例 ,拔牙矫治 12例两组 ,对两组的牙 ,软、硬组织头影测量及模型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两组间仅有上颌拥挤量 ,上牙弓宽度 ,庞特双尖牙指数及反映上下颌骨前后向协调关系的指标APDI有意义。结论 正畸医生对安氏Ⅱ2 错拔牙矫治应慎重 ,临床上应对每个病例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颏部突度对临界拔牙病例矫治设计的影响.方法 选取50例年龄15~18岁之间已完成正畸治疗的错[牙合]畸形患者,男22名,女28名,平均年龄16.5岁.其中25例为拔牙矫治,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25例采用非拔牙矫治.矫治后侧貌良好,覆合覆盖正常,完成头影测量19项,并对50例临床牙[牙合]畸形拔牙与非拔牙病例正畸治疗前牙颌面硬组织、及软组织治疗前后变化进行对比的回顾性研究,进行成组设计和配对设计t检验,并进行拔牙概率的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疗前拔牙组与非拔牙组在Pog-NB与L1-NB测量项目在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og-NB与拔牙概率存在高度相关关系.拔牙组颏部突度明显小于非拔牙组,下切牙唇倾度明显大于非拔牙组.而上前牙突度、倾斜度及上下颌骨突度项目在两组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治疗前、后软组织在两组病例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异.结论 对于临界拔牙病例制定矫治计划时,为达到良好的侧貌,避免产生正畸面容,要综合考虑影响侧貌的鼻唇颏协调一致.颏部突度越大,拔牙的概率越小,下切牙可在一定程度上唇倾来调整患者侧面曲线使其更为协调.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青少年拔牙矫治时颅面部硬组织的影响。方法 选择50例为青少年恒牙He,安氏Ⅰ类患者,25例需拔除四个第一双尖牙治疗,25例无需拔牙治疗,用标准方丝弓技术矫治,共收集到完整病例43例,拔牙20例,非拔牙23例,利用X线头影测量技术,比较拔牙与非拔牙组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拔牙矫治与非拔牙矫治组都存在一定的颅面部骨骼的生长,但两者矫治前后改变无明显差别。拔牙矫治明显改变了前牙位置。结论 青少年拔牙矫治期间对颅面部骨骼的改变无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成年人边缘型牙列拥挤病例正畸治疗前后X线头颅侧位片,分析颏部形态在颅面部硬组织侧貌形态中的作用,及其是否可作为临床矫治设计中判断是否拔牙的指标。探讨颏部突度对成年人临界拔牙病例矫治设计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年龄18~34岁已完成正畸治疗的错牙合畸形患者,男22名,女28名。其中25例为拔牙矫治,拔除4个前磨牙,25例采用非拔牙矫治。矫治后侧貌良好,覆牙合覆盖正常,完成头影测量29项,并对50例临床牙牙合畸形拔牙与非拔牙病例正畸治疗前牙颌面硬组织、及软组织治疗前后变化进行对比的回顾性研究,进行成组设计和配对设计t检验。并进行拔牙概率的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前拔牙组与非拔牙组在Pog-NB,U1-NP,SNP测量项目在2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og-NB,U1-NP与拔牙概率存在高度相关关系。拔牙组颏部突度明显小于非拔牙组,上切牙唇倾度明显大于非拔牙组。治疗前、后软组织在2组病例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异。结论:对于成年人临界拔牙病例制定矫治计划时,为达到良好的侧貌,要综合考虑影响侧貌的鼻唇颏协调一致。颏部突度越小,上切牙唇倾度和突度越大拔牙的概率越大。  相似文献   

5.
临界病例拔牙与非拔牙治疗后侧貌突度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比较正畸拔牙与不拔牙治疗对临界病例侧貌突度的影响。方法由5位正畸专家判断出的33个临界病例,根据其实际接受的治疗方式分为3组:①不拔牙治疗组12例患者;②拔4个第一双尖牙治疗组13例患者;③拔4个第二双尖牙治疗组8例患者。用结构重叠法,以眼耳平面(阳平面)为水平参照平面,对33例患者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上反映侧貌突度的解剖标志点进行测量和比较。结果拔牙组和不拔牙组患者治疗后,仅上下切牙的突度有显著性差异(P < 0.01);而两种不同的拔牙方式对患者侧貌突度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P > 0.05)。结论对于临界病例,拔牙治疗与不拔牙治疗对侧貌突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上下切牙突度的改变,其对上下基骨及侧貌软组织突度的影响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影响安氏Ⅱ2错拔牙矫治的因素,矫治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共收集安氏Ⅱ2类病例28例,分为非拔牙矫治16例,拔牙矫治12例两组,对两组的牙,软、硬组织头影测量及模型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间仅有上颌拥挤量,上牙弓宽度,庞特双尖牙指数及反映上下颌骨前后向协调关系的指标APDI有意义。结论正畸医生对安氏Ⅱ2错拔牙矫治应慎重,临床上应对每个病例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7.
拔除第二双尖牙矫正病例He颌面的垂直向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安氏Ⅰ类错He畸形患者,特别是下颌平面角较大的患者拔除第二双尖牙矫正后He颌面的垂直向变化,尤其是下颌平面的旋转变化。方法24例覆He正常或较浅且下颌平面角大于均值的安氏Ⅰ类错He患者(骨性与牙性均为Ⅰ类)拔除第二双尖牙,应用直丝弓技术完成矫治,25例符合同样标准的患者由不拔牙矫正完成。对所有病例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进行描图和手工测量,比较拔牙组与非拔牙组He颌面垂直向的变化。结果对拔牙和非拔牙两组患者的头影测量结果进行的统计学比较发现,除下磨牙的伸长量拔牙组大于非拔牙组外,两组患者问He颌面垂直向的变化并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别。结论第二双尖牙的拔除并不一定意味着下颌平面角的减小,对于高角前牙开He倾向病例选择拔除第二双尖牙后,在矫正过程中仍需注意对后牙的垂直向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安氏 I类错畸形患者,特别是下颌平面角较大的患者拔除第二双尖牙矫正后颌面的垂直向变化,尤其是下颌平面的旋转变化。方法 24 例覆正常或较浅且下颌平面角大于均值的安氏 I类错患者(骨性与牙性均为 I类)拔除第二双尖牙,应用直丝弓技术完成矫治,25 例符合同样标准的患者由不拔牙矫正完成。对所有病例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进行描图和手工测量,比较拔牙组与非拔牙组颌面垂直向的变化。结果 对拔牙和非拔牙两组患者的头影测量结果进行的统计学比较发现,除下磨牙的伸长量拔牙组大于非拔牙组外,两组患者间颌面垂直向的变化并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别。结论 第二双尖牙的拔除并不一定意味着下颌平面角的减小,对于高角前牙开倾向病例选择拔除第二双尖牙后,在矫正过程中仍需注意对后牙的垂直向控制。  相似文献   

9.
上颌单颌拔牙矫治成人安氏Ⅱ1错(牙合)的头影测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成人安氏Ⅱ1错(牙合)病例拔除上颌第一前磨牙矫治前后的硬组织变化,并探讨其矫治特点.方法 采用上述拔牙模式治疗20例成人安氏Ⅱ1错(牙合)病例,分析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结果,比较矫治前后的硬组织变化.结果 下颌骨有顺时针方向旋转趋势.覆盖减少主要由上切牙内收完成,与下切牙关系不明显.结论 成人安氏Ⅱ1错(牙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扩大上 /下颌牙弓和Ⅱ类牵引方法矫治成人安氏Ⅱ类 2分类错 ,观察并比较矫治前后硬组织X线头影测量以及模型的变化。方法 :选取临床矫治的安氏Ⅱ类 2分类错成人病例 15例 ,矫治采用非拔牙矫治的扩大上 /下颌牙弓以及Ⅱ类牵引的方法 ,测量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量和模型测量的变化并比较。结果 :头影测量治疗前后上颌骨矢状方向和垂直方向变化不明显 ,下颌骨矢状方向SNB平均增加 2 .5 0 ,垂直方向下颌平面角增加了 10 .6 % ,下前面高增加了 17.5 % ,上下切牙唇倾 ,下颌磨牙宽度明显近移 ;模型测量治疗前后覆明显减小 ,上下颌尖牙、前磨牙和上颌磨牙宽度明显增加 ,下颌磨牙增加不明显。下颌尖牙和磨牙平均近移 4 .1mm和 3.6mm。磨牙关系由Ⅱ类变为I类。结论 :成人安氏Ⅱ类 2分类错可以通过扩大上 /下颌牙弓和Ⅱ类牵引方法矫治 ,获得满意的治疗结果。  相似文献   

11.
正畸治疗中为解除牙列拥挤、减少牙弓突度及调整上下牙弓之间的关系 ,常需要拔牙矫治。选择拔除的牙齿除了考虑到患者的错类型及拥挤部位外 ,还要考虑到牙齿所处的位置及牙齿的健康状况 ,临床上最常见拔牙模式是拔除 4个双尖牙 ,但因牙齿本身的问题不得已而拔之的正畸拔牙也是常遇到的 ,即所谓非常规正畸拔牙 ,包括拔除切牙、尖牙、第一磨牙及第二磨牙。非常规正畸拔牙往往使错的矫治变得更加困难、更加复杂 ,因此常引起正畸医生的困惑。本文总结各种非常规正畸拔牙的个体化治疗设计及矫治技巧 ,并展示一组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非常规正畸拔牙矫治的典型病例。  相似文献   

12.
安氏类1分类错矫治前拔牙与否的形态学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恒牙列早期安氏类1分类错患者矫治前拔牙与否的形态学影响因素。方法:对临床获得满意疗效的81例恒牙列早期安氏类1分类错患者,其中39例未拔牙,42例拔除4个双尖牙,采用华西医科大学X线头影测量综合分析法和牙颌模型分析法进行回顾性比较研究。结果:拔牙组表现为下颌平面角(FMA)、下切牙交角(FMIA)较大,下面高较大,上切牙更前倾,牙列拥挤量和下颌矢状曲线曲度较大,与未拔牙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而上下颌骨的矢状不调程度及颜面软组织外形,拔牙组和未拔牙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Tweed三角的稳定协调程度、牙列拥挤度、矢状曲线曲度是决定拔牙与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许多年来,拔除双尖牙矫治错(牙合)畸形已被人们所接受,但拔除双尖牙对垂直距离的影响一直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作者对Ⅰ类错(牙合)正畸中拔除与不拔除第一双尖牙,垂直距离的变化进行了对比研究。 研究对象包括40例Ⅰ类不拔牙病例(其中女24例,男16例)和40例拔除上下颌第一双尖牙矫治Ⅰ类错(牙合)的病例(其中女23例,男17例),治疗前不拔牙病例组平均年龄为12.31±2.19岁,拔牙病例组平均年龄为12.82±2.37岁。对其进行定位X线头影测量分析,根据RMO TOE测量法,进行了6个线距测量,包括U_6-PTV、后面高、前面高、Me-ANS、SL、下颌升支高;8个角度测量,包括下面高角、面角、面轴角、下颌平面角、全面高角、下颌弓角、SN-GoGn、颏角。治疗前后头影测量数据经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除U_6-PtV提示拔牙组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拔除第一双尖牙或第二双尖牙矫治对青少年骨性Ⅰ类错面部垂直高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拔除第一双尖牙或第二双尖牙矫治的青少年病例各30例。两组样本的性别、年龄以及疗程相互匹配。对两组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比较两种不同拔牙模式治疗前后牙、颌、颅面部垂直向上的变化。统计学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双尖牙减数治疗后MP-SN、PP-SN、MP-PP、Y轴角和S-Go/N-Me无显著性变化;S-Go、N-Me均增加,差异呈高度显著性;下颌升支、下颌体以及下颌的综合长度均增加,差异有显著性;上下磨牙及上前牙治疗后伸长,差异有显著性;但是上述各项测量值治疗前后的变化量,在两组之间并无显著性差异。下前牙垂直向的变化差异较大。结论虽然拔除第二双尖牙组上下磨牙的近中移动量大于拔除第一双尖牙组,两者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但是这两种拔牙模式均不会引起骨性Ⅰ错下颌平面的旋转,以及面部垂直高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15.
正畸拔牙与不拔牙疗效对比的初步探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比较患者拔牙与不拔牙正畸治疗在牙齿排列、咬合关系、面形和疗程方面的差异。方法  5位正畸专家根据治疗前资料挑选出的既可采用拔牙 ,又可采用不拔牙治疗的 39例错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 ,再根据患者实际是否采用拔牙治疗进行分组比较。结果 拔牙组与不拔牙组患者 ,在牙齿排列、覆覆盖、中线、侧方咬合关系方面的评分及平均疗程上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只有侧貌美观的评分 ,拔牙组高于不拔牙组 ,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结论 对于临界病例 ,拔牙与不拔牙治疗在牙齿排列、咬合关系方面都能在基本相同的治疗时间取得类似的疗效 ;但拔牙患者 ,无论是拔第一前磨牙还是拔第二前磨牙 ,都比不拔牙患者获得了更加令人满意的面形。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第一双尖牙根管治疗后集中片切矫治中度拥挤牙牙合畸形"临界病例"的矫治效果。方法:对牙拥挤度3.0~6.0mm的"临界病例"用第一双尖牙根管治疗后集中片切,常规直丝弓矫治法完成治疗(集中片切组)。20例"临界病例"选择拔牙矫治(拔牙矫治组)和16例"临界病例"选择邻面去釉矫治(邻面去釉组)。观察牙列排齐整平时间、间隙关闭时间、完成矫治时间;矫治期间和矫治结束后牙齿过敏、龋齿发生率。结果:牙列排齐整平时间无显著差异。关闭间隙时间和完成矫治时间上集中片切组与拔牙矫治组有显著差异(P〈0.05)。集中片切组与邻面去釉组牙过敏及龋齿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第一双尖牙根管治疗后集中片切可为中度拥挤牙牙合畸形"临界病例"矫治提供足够间隙,缩短拔牙矫治关闭间隙时间,减少牙过敏、龋齿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下颌单颌拔牙与双颌拔牙矫治成人骨性反牙合的硬软组织改变的差异。方法:选取成人骨性反牙合患者31例,其中拔除4个前磨牙矫治(甲组)13例,下颌单颌拔除2个前磨牙矫治(乙组)18例。应用X线头影测量对矫治前后的硬软组织变化进行测量。结果:两组SNA、SNB、ANB矫治前后的变化无明显差异。甲组下切牙内收与下唇的变化更为显著,下唇凸度明显减小,甲组面型侧貌改变较乙组更为显著。结论:单颌拔牙模式适用于上颌无拥挤或轻度拥挤的轻中度骨性反牙合患者;双颌拔牙模式适用于上颌伴中重度拥挤的中度骨性反牙合患者。  相似文献   

18.
安氏Ⅱ^2类错He牙矫治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影响安氏Ⅱ2错拔牙矫治的因素,矫治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共收集安氏Ⅱ2类病例28例,分为非拔牙矫治16例,拔牙矫治12例两组,对两组的牙,软、硬组织头影测量及模型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间仅有上颌拥挤量,上牙弓宽度,庞特双尖牙指数及反映上下颌骨前后向协调关系的指标APDI有意义。结论正畸医生对安氏Ⅱ2错拔牙矫治应慎重,临床上应对每个病例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安氏Ⅱ1错畸形非拔牙矫治和拔牙矫治的牙矫治效果。方法 :测量 5 4例矫治完成的安氏Ⅱ1错患者PAR指数 ,并进行比较。结果 :安氏Ⅱ1拔牙组治疗前的总PAR指数大于非拔牙组 ,PAR指数的各构成项目中 ,牙齿错位、覆盖、中线的PAR指数拔牙组大于非拔牙组 ,有显著性差异 ;两组治疗后PAR指数无明显差异 ;治疗前后PAR减少的百分率中 ,咬合关系项目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拔牙病例的错较非拔牙病例复杂 ,主要表现在牙齿错位、覆盖、中线不调方面 ;只要设计合理 ,技术运用得当 ,拔牙和非拔牙均能获得良好的矫治效果 ,但拔牙矫治更利于咬合关系的调整。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比研究拔除 4个第一双尖牙与第二双尖牙后上颌牙弓的变化。方法 :随机选择 5 0例拔牙治疗结束的病人。其中拔第一双尖牙为 30例、第二双尖牙 2 0例。通过头影测量分析对比治疗前后牙颌的变化。结果 :无论是拔除第一双尖牙组或是拔除第二双尖牙组其矢状方向长度变小是相似的。但拔除第一双尖牙组比拔除第二双尖牙组前牙内收更多。结论 :并不能说明拔除特定的牙齿就会得到一定量的切牙内收和磨牙前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