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形势下医院药事管理的优化改革在临床药学服务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不同科室收治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60例患者纳入常规组(未实施药事管理),将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患者纳入研究组(实施药事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不合理用药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满意度及药事管理实施前、后药师的工作质量。结果研究组不合理用药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事管理实施后,药师的学习积极性、问题解决能力、荣誉感、沟通协调能力及团队凝聚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药学服务中实行医院药事管理的优化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其可有效减少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药师的工作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析PDCA循环法在医院感染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但未实施PDCA循环法护理管理的7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且接受PDCA循环法护理管理的7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满意度。比较两组医护人员防范意识评分及对防护措施的执行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侵入性操作感染、呼吸道感染、针刺伤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感染防范意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对防护措施的执行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医院感染护理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法,可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增强护理人员的防范意识,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手术患者医院感染与手术护理管理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实施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管理;对比分析两种管理模式与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性。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感染率,研究组(6.66%)低于常规组(26.66%),且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为(68.2±4.5)分,常规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为(59.3±4.3)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管理应用效果显著,既可以有效降低手术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同时又可以提高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手术室护理质量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普通外科手术室护理情况以及78名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作为研究对象,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实施常规护理质量安全管理模式,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常规模式基础上实施FMEA,比较FMEA实施前后手术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工作质量情况。结果FMEA实施后体位相关并发症、手术感染、锐器损伤、手术用物清点数目不符、外科手消毒不规范、医护患沟通不足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FMEA实施后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工作质量合格率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FMEA在手术室护理质量安全管理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吉燕  居道琴 《妇幼护理》2022,2(19):4481-4484
目的 探讨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我院消毒供应室为研究对象.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为对照组,消毒供应室按照常规模式进行管理.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为观察组,消毒供应室进行PDCA循环管理.比较两组的患者满意度、工作人员满意度和护理管理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工作人员满意度评分和护理管理质量监测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消毒供应室实施PDCA循环在护理管理,能够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3C全程优质护理服务在消毒供应室(CSSD)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1月1日~12月1日在CSSD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实施前),2019年1月1日~12月1日在CSSD实施3C全程优质护理服务管理(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医疗器械管理质量、操作人员安全性、各科室满意度及工作能力。结果:实施后医疗器械管理质量、相关科室对CSSD工作满意度、操作人员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评分均优于实施前(P<0.01,P<0.05);实施后操作人员锐器刺伤、感染及高温烫伤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将3C全程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CSSD中,不仅有效提高医疗器械管理质量及操作人员工作能力,还能够提高操作人员安全性及其他科室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7S管理模式在加强感染科低年资护士物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18年6月医院感染科低年资护士采用常规物品管理方法,自2018年7月—2019年12月实施7S管理模式进行干预。分析比较实施前、后物品管理合格率情况、护理质量、护理人员满意度情况等。结果实施7S管理模式后,低年资护士检查过程物品分类存放、有效期管理、双人复核、备用药品清单等方面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实施前;物品管理护理质量、护理人员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7S管理模式应用于感染科低年资护士物品管理中,可有效加强物理管理合格率,提升低年资护士护理质量及护理人员满意度,缩短护理实践,减少用药错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循证药学服务模式在减少铂类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本院进行抗肿瘤药物治疗的392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服务;选择2018年5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进行铂类抗肿瘤治疗的393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循证药学服务。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药学服务在铂类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中的运用可有效降低抗肿瘤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用药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标识在ICU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ICU患者中挑选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工作对象;在给予ICU患者施行常规护理安全管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标识管理。详细观察实施后的安全隐患、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并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ICU患者(仅行常规护理安全管理,未实施护理标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施护理标识管理后家属及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实施前,而实施护理标识管理后的安全隐患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均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护理标识的效果确切,使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得以降低,有效排除安全隐患,提高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跌倒风险管理及相关干预措施在老年人群中的作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50例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予以常规娱乐健身活动。另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该院收治的50例老年患者作为管理组,实施常规娱乐健身活动联合跌倒风险管理。分别比较干预前后两组跌倒风险情况以及护理质量、满意度、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干预后管理组Tinetti步态和平衡测试以及MFE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管理组护理质量、护理记录书写、护理知识和技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管理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管理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跌倒风险管理及相关干预措施可显著提高老年人群的防跌倒能力,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皮肤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皮肤科收治的307例皮肤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52例皮肤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将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55例皮肤病患者作为试验组,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皮肤科护理管理中,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清单制管理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8年8月1日~12月31日4000例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将2019年1月1日~4月30日3800例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清单制管理。比较两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与体位(压力性损伤除外)相关、与管道相关、与仪器设备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低体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施清单制管理后手术医生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清单制管理能有效降低手术室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手术医生满意度,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项目管理模式对提升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本院住院诊治的800例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1月—12月(实施前)开展常规护理管理的40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2020年1月—12月(实施后)实施项目管理模式的400例患者纳入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风险评估率、评估准确率、发生率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差异。结果项目管理模式实施后,患者跌倒和非计划拔管风险评估率、评估准确率均高于实施前,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整体评价良好,患者对护理服务中的服务态度、入院宣教、护理操作技能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项目管理模式能优化管理流程,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就医信赖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标识在ICU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ICU患者中挑选的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工作对象;在给予ICU患者施行常规护理安全管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标识管理。详细观察实施后的安全隐患、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并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ICU患者(仅行常规护理安全管理,未实施护理标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施护理标识管理后家属及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实施前(P0.05),而实施护理标识管理后的安全隐患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ICU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护理标识的效果确切,使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得以降低,有效排除安全隐患,提高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加强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处方分析在中药房药学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本院2019年6月至12月所开的410张处方作为对照组,以2020年1月至7月所开的410张处方作为研究组,对照组未实施处方分析,研究组实施处方分析,并于两组分别选择13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中药处方不合理应用情况和分析中药房药学服务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中药处方中用药与诊断不符、处方超量、给药途径不合理、重复用药、格式书写错误共发生19张(占4.63%),对照组中药处方中用药与诊断不符、处方超量、给药途径不合理、重复用药、格式书写错误共发生47张(占11.46%),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患者药学服务满意度为96.35%,对照组患者药学服务满意度为80.29%,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处方分析可有效降低中药处方不合理应用发生率,提高药学服务满意度,对促进中药临床合理用药、保证患者安全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人性化服务在内科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理念在内科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05年1月-2007年1月,对500例就诊病人实施人性化服务,并调查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结果通过2年的实施,病人对医院就诊环境、护士的仪容仪表、行为举止、服务态度、健康教育、门诊管理的满意率均为91.0%以上。结论人性化管理理念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对提高病人满意度及医院的社会、经济效益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本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就诊患者260例作为对照组,在护理管理中采用常规管理;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就诊患者260例作为观察组,在护理管理工作中实施人本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患者对就诊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对工作的认可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舒适度、护理技巧、理论知识以及护理记录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以及护理人员对工作的认可度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管理中实施人本管理方案,可显著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就诊满意度及护士工作认可度,有效提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产科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自2019年1月开始在产科护理中应用风险管理,将2019年1月至2019年9月本院产科接收的50例孕产妇作为观察组,将2018年1月至2018年9月本院产科接收的50例孕产妇作为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孕产妇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孕产妇实施风险护理管理。比较每组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护理纠纷以及护理投诉的发生率、总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风险事件的总发生率依次是2.00%、14.00%(P<0.05)。观察组护理纠纷以及护理投诉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满意度依次是98.00%、86.00%(P<0.05)。结论在产科实施风险管理能够降低护理风险,进而减少护理纠纷和护理投诉情况,提升孕产妇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全面流程管理对急诊护理管理的影响及医护人员满意度提升作用。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经本院急诊就诊患者共80例设为研究对象,开展回顾性研究,依据患者入院时间差异分组,对照组(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入院)、观察组(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入院),各组样本量均为40例。患者急诊护理均由同组护理人员实施,期间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全程流程管理。对比两组急诊护理实施规范性评分、急诊护理工作效率、护理实施满意度及护理实施差错发生率的差异。结果:经不同模式护理管理后,观察组各规范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实施期间入院登记、诊断评估、急救准备及急诊会诊均低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护理实施差错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流程管理应用于急诊护理管理中,对急诊护理实施规范性提升均具有显著效果,且可降低护理差错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20.
张俐  郝宗娇  邢永生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24):3544-3546,3550
目的 探讨计划、实施、确认、处置程序(PDCA循环)在心肌梗死患者支架植入术后冠心病监护病房(C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其对心电监护误报警率的影响.方法 将2018年5月至2021年1月于该院进行支架植入术的心肌梗死患者共85例纳入研究.其中2018年5月至2019年11月进行手术的41例患者术后在CCU接受常规护理管理,作为常规组;2019年12月至2021年1月进行手术的44例患者术后于CCU在接受常规护理管理的基础上接受PDCA循环管理,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心电监护误报警率、护理质量评分、护理人员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心电监护误报警率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PDCA循环应用于心肌梗死患者支架植入术后CCU的护理管理中,可降低心电监护误报警率,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护理人员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