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究“1+3”模式护理安全管理对肿瘤科护理质量及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研究期分为2019年1月至12月和2020年1月至12月两个时期,我院肿瘤科于2020年1月开始在病区实行“1+3”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对比两个时期肿瘤科的护理质量,统计两个时期内肿瘤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1+3”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实施后,病房管理、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健康教育、人文关怀、护理安全、护理记录等各项护理质量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实施后,各种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1+3”模式在肿瘤科进行护理安全管理,可有效减少肿瘤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肿瘤科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杨玉芬 《当代护士》2022,(6):161-163
目的探讨精益管理在提高手术室管理质量及患者护理满意度中的应用实践。方法2020年1月—2020年6月,本科对手术室患者实施精益管理模式,比较实施前后手术室管理质量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实施精益管理模式后,手术室护士工作主动性、应急能力、手术配合熟练程度、专业器械使用能力、病历书写、护理记录及总体管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医院感染发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患者投诉率均低于实施前(P<0.05);患者满意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精益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降低患者不良事件及医院感染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1+3"模式护理安全管理对肿瘤科护理质量、护士综合能力及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研究期分为2019年1~12月和2020年1~12月两个时期,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肿瘤科于2020年1月开始在病区实行"1+3"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对比实施前后肿瘤科护士综合能力和肿瘤科护理质量的变化,统计两个时期内肿瘤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1+3"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实施后,护理理论考核和操作能力考核评分、病房管理、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健康教育、人文关怀、护理安全、护理记录等各项护理质量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3"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实施后,各种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科运用"1+3"模式进行护理安全管理,可有效提升护士综合能力,减少肿瘤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肿瘤科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理总长结合质查小组的护理管理模式在骨科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科室2020年1月—2020年4月15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其中2020年1月—2020年2月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常规模式),2020年3月—2020年4月实施护理总长结合质查小组的护理管理模式。分析和比较两种管理模式下护理质量、护理人员核心能力、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实施护理总长结合质查小组的护理管理模式后,护理人员各项护理质量指标评分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人员核心能力提高,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护理总长结合质查小组的管理模式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人员工作能力,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同管理模式联合现况-背景-评估-建议(SBAR)沟通模式在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实施常规院内转运的40例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作为管理前组,将2020年1月1日~12月31日实施多学科协同管理模式联合SBAR沟通模式管理的41例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作为管理后组;管理前后均为同一批医护人员,共31名,岗位无变动;比较管理前后两组交接时间、护士救治能力、不良转运事件及患者家属满意度情况。结果:管理后组检查等待时间、交接耗时、接收科室转运时间及转运总时间均短于管理前组(P<0.05);管理后组理论知识掌握、救治主动性、伤情观察判断、操作技能及医护配合沟通评分均高于管理前组(P<0.05);管理后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管理前组(P<0.05);管理后组医患沟通、转运过程护理、科室间合作及接诊科室护理评分均高于管理前组(P<0.05)。结论:将多学科协同管理模式联合SBAR沟通模式应用于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护理,可缩短转运时间,提高护理质量,降低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家属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对肝胆外科患者手术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2012年6月~2014年6月对该科实施常规性护理管理,2015年7月~2016年6月对该科实施分层级护理管理,对比分层级护理管理实施前后基础护理质量的变化,观察两阶段护理不良事件、患者并发症、护患纠纷事件及患者满意率情况.结果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实施后,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危重患者护理、护理记录、病房环境/安全、急救药品/器械及总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 实施后并发症、护患纠纷事件、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观察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外科护理人员护理质量,降低外科不良事件及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追踪法联合PDCA循环在护理安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追踪法联合PDCA循环护理质量管理实施后(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住院患者39515例为观察组,同时以实施前(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住院患者36633例为对照组,比较实施前后患者护理质量、护理不良事件、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健康教育、护理文书书写评分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基础护理、分级护理、重症护理、护理安全管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用药错误、药物外渗、压疮、非计划拔管、跌倒/坠床等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7.0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5.90%(χ2=71.475,P<0.01).[结论]追踪法联合PDCA循环管理有助于提升整体护理质量,预防控制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循证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医院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12月—2020年6月收治的患者列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将2020年7—12月收治的患者列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护理不良事件、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应用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可显著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清单制管理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8年8月1日~12月31日4000例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将2019年1月1日~4月30日3800例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清单制管理。比较两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与体位(压力性损伤除外)相关、与管道相关、与仪器设备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低体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施清单制管理后手术医生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清单制管理能有效降低手术室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手术医生满意度,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磁性护理管理模式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腺肌瘤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别于2018年1月—12月(实施前).2019年1月—12月(实施后)选取本科接受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的子宫腺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18年1月—12月本科收治的患者53例设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将2019年1月—12月本科收治的患者53例设为试验组,试验组采用磁性护理管理模式,成立磁性护理管理小组,制订接受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患者的磁性管理方案,将磁性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患者与护理人员中,对比实施前后两组患者舒适度、焦虑情绪和护士满意度的差异。结果护理后,试验组患者舒适度得分和护士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患者焦虑状况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磁性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腺肌瘤患者护理管理中,满足了患者生理、心理与精神等方面的需求,能有效改善患者焦虑状态,提高患者舒适度,同时也能提高护士职业认同感,提高护士满意度,有利于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内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基于卓越服务理念的护理对提高体检中心护理质量及体检者满意度的效果。方法 2019年1月—2019年6月对本院体检中心实施基于卓越服务理念的护理管理,比较实施前(2018年7月—2018年12月)及实施后(2019年1月—2019年6月)体检中心护理质量及体检者满意度。结果实施后体检中心环境舒适度、个人隐私保密度、体检流程通畅度、体检项目宣教及体检总体质量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体检者等待时间、体检时间、等待结果时间明显短于实施前(P0.05),而实施后体检依从率、体检者满意率高于实施前(P0.05),而体检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卓越服务理念的护理管理可优化体检中心护理流程,提高护理服务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体检者满意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管理模式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1日~2019年10月31日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80例,将2018年10月1日~2019年3月31日收治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将2019年4月1日~10月31日收治的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取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改进项目质量评价情况、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分级护理落实率、护理技术规范率、风险应对合格率和康复训练落实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理态度、专业能力、综合服务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应用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能有效改善护理服务质量,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专案在防范脑性瘫痪患儿住院期间不良事件中的实施效果,为提升脑瘫患儿住院安全提供参考。方法 在分析我院脑瘫患儿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的基础上开展实施护理专案管理。具体措施包括:针对患儿及家长开展全程、全方位的健康宣教,开展病区护士及康复治疗师培训,把好病区患儿安全管理“七道关口”,以及确保护理专案组成员对核心制度的执行力。比较专案护理实施前(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及实施后(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医护人员专业理论考核成绩,患儿家长对相关宣教措施的知晓率、配合率与住院满意度,以及脑瘫患儿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专案实施后,20名医务人员的专业理论成绩较之前明显提高(t=2.168,P=0.037),患儿家长的疾病健康宣教措施的知晓率、配合率及满意度均高于护理专案实施前(P<0.05)。护理专案实施后,住院脑瘫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33%(5/215),较实施前的16.09%(28/215)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3.475,P<0.001)。结论 以降低脑瘫患儿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为主题的护理专案,可有效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提高患儿家长健康宣教措施的知晓率、依从性和满意度,切实降低脑瘫患儿住院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对确保患儿安全、提升护理质量有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目标管理理念下的患者满意度评价管理体系对三甲医院医疗服务的影响.方法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自2017年7月至2017年12月引入目标管理理念下的患者满意度评价管理体系,将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实施常规管理体系获得的医疗服务数据作为对照.分别于两个时间段各选取门诊患者、住院患者,各200例,分别对比实施前后门诊患者和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价实施前和实施后参与上述患者医疗服务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对比实施前后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护理差错率、护患纠纷率和投诉率.结果实施后门诊患者和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施后参与上述患者医疗服务的护理人员基础护理、专项护理、护理文书书写、健康宣教、护患沟通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施后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明显高于实施前,而护理差错率、护患纠纷率和投诉率均明显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三甲医院中引入目标管理理念下的患者满意度评价管理体系能够提升门诊和住院患者的满意度,改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提高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减少护理差错、护患纠纷和投诉.  相似文献   

15.
谭芳  马利贤  罗霞 《全科护理》2021,19(12):1657-1660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中路径导向性护理配合及效果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主动脉夹层行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病人6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整群分组法,将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30例病人作为对照组,将2017年7月—2019年12月收治的32例病人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护理干预,观察组病人给予路径导向性护理配合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后的救治成功率、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路径导向性护理配合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的救治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的住院时间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病人(P<0.05);观察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病人(P<0.05)。结论:路径导向性护理配合干预可显著提升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病人的救治成功率,有效地缩短病人住院时间,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病人护理满意度,对病人获取优质护理结局具有重要意义,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郭菲 《当代护士》2023,(3):159-162
目的探讨基于主题式安全隐患排查的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对内科开展基于主题式安全隐患排查的护理质量持续改进,针对内科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从人员、设备、技术、环境及流程等方面进行目标排查,并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发生原因,并应用科学管理工具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比较实施前后(2020年7月至2020年12月)及实施后(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内科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护理满意率。结果实施后内科患者窒息发生率、意外拔管发生率、引流管堵管率、谵妄发生率及跌倒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对基础护理、健康宣教、疼痛管理、危重病患急救、病房环境管理、文书书写等方面满意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主题式安全隐患排查能及时发现内科管理中存在的隐患,有助于完成系统管理,降低内科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患者护理服务满意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于护理风险评估的预防式护理对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效果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本院心内科收治的178例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住院编号奇偶数字排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基于护理风险评估的预防式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效果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护理风险评估的预防式护理干预可提高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效果,降低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儿科病房中的实施与效果。方法:2005年1月~2008年12月,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儿科内科病房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运用风险寻源、归因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2月儿科病房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观察实施前后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实施后住院患儿家属满意度明显优于实施前(P<0.05),意外伤害事件、护理不良事件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结果:持续开展护理风险管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儿安全,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不良事件案例分享教育在普外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由护理部与信息部共同开发护理不良事件网络分享平台,并应用在普外科临床教学中,比较实施前(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及实施后(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普外科护士综合护理能力、护理质量及普外科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以4R危机理论为导向的护理管理方案在胸外科ICU患者静脉输液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9年10月-2021年2月胸外科ICU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实施前后时间段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各53例。2019年10月1日-2019年12月15日(实施前)采取常规护理,2019年12月16日-2020年2月29日实施以4R危机理论为导向的护理管理方案。统计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康复情况、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差异。结果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3.77%)低于对照组(15.09%)(P<0.05);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ICU入住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工作满意度(94.34%)高于对照组(81.13%)(P<0.05)。结论胸外科ICU患者静脉输液治疗期间应用以4R危机理论为导向的护理管理方案,可缩短抗生素应用及机械通气时间,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促进早日康复,且患者与家属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