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将158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合并视网膜病变组75例,无视网膜病变组83例,分析两组患者之间病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收缩压、舒张压、血清脂蛋白α、载脂蛋白Al、载脂蛋白B等因素与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结果:两组间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病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清脂蛋白α、载脂蛋白Al、载脂蛋白B、甘油三酯收缩压、舒张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程、血糖、血脂以及血清脂蛋白α等均是发生视网膜病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 应用美国生产AU 4及SPEC TRA彩色双功能超声诊断仪 ,对 95例 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进行检测 ,并记录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和血压 ,同时测定空腹血糖、餐后 2h血糖、糖基化血红蛋白、血脂及 2 4h尿白蛋白。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和足背动脉内径变细、内膜增厚 ,峰值流速减慢。糖尿病伴有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病程明显延长 ,血压、糖基化血红蛋白、血脂和 2 4h尿白蛋白排泄率显著增高。结论 高血糖、脂代谢异常、高血压、病程和尿白蛋白排泄增加是 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与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的关系。方法 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80例2型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30例单纯糖尿病患者及40例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人群的颈动脉IMT进行检测,并测定患者的血压、血脂、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颈总动脉IMT为应变量,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病程、血压、血脂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颈总动脉IMT的增厚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血压病史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可能通过脂质代谢紊乱和高血压而促进颈动脉IMT增厚和脑血管病的发生;利用超声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颈动脉颅外段的检测,对早期发现血管病变,预防脑血管病的发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病人QTc间期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病人360例。将360例病人分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DR)、非增殖期DR组(NPDR)和增殖期DR组(PDR)3组,其中NDR组145例,NPDR组94例,PDR组121例。比较3组年龄、性别、BMI、糖尿病病程、收缩压、舒张压、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三酰甘油、肌酐、肾小球滤过率、QTc间期的差异,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3组病人糖尿病病程、收缩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QTc间期、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空腹血糖、糖尿病病程、QTc间期、肌酐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QTc间期是2型糖尿病病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踝肱指数(ABI)与微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122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ABI分为ABI较低组30例和ABI正常组92例,对ABI与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ABI降低组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及糖尿病肾病发生率均明显高于ABI正常组,肾小球滤过率低于ABI正常组(P0.05);两组BMI、空腹血糖、总胆固醇、血尿酸及视网膜病变发生率、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I降低与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但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r=-2.367,P0.05);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及肾小球滤过率为ABI降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ABI降低是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的重要预警指标,而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脂及肾小球滤过率为ABI降低的危险因素,且踝肱指数降低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住院的19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详细病史调查及体格检查,生化检查,胰岛素,C肽及相关免疫学检查和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190例患者中无血管病变者79例(41.6%),有单种血管病变者52例(27、4%),2种血管病变者35例(18.4%),3种以上者24例(12.6%)。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与年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病程、糖尿病周同神经病变病程、糖尿病足病史、尿白蛋白、空腹和餐后2h血糖呈正相关,与血浆空腹胰岛素和C肽、HDL呈负相关(P〈0.05或=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皿管病变是常见并发症,与年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血脂、血糖等多种因素相关,与微血管病变有关。其中年龄、高血压、空腹血糖和微量白蛋白尿是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超声血管检查能提供无创早期诊断.在临床中方便可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有效改变糖尿病足患者的不良预后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1月-2012年12月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98例,根据是否并发糖尿病足,分为糖尿病足组(DF组)40例和非糖尿病足组(NDF组)58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生化指标,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在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FBG)、收缩压水平(SBP)、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合并并发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O.05);在吸烟、舒张压水平(DBP)、体质指数(BM1)、餐后2h血糖(2h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足的发生与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收缩压水平、空腹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合并并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等因素有关,其中年龄大、糖化血红蛋白高、并发糖尿病肾病的男性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发生的危险性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CDFI)的诊断及其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材料与方法:对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入院的100例糖尿病患者及3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CDFI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比较血管内径、血流、流量、阻力指数及搏动指数;检测糖尿病患者踝臂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PG2h),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等相关生化指标。结果:糖尿病患者中下肢动脉病变75例,与健康志愿者相比下肢动脉硬化病变发生率明显增高(P0.01),病变患者中单支血管病变发生率为45.3%,而双支以上血管病变发生率为42.7%,糖尿病病程超过5年患者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率79.7%,斑块发生率82.6%。与对照组相比较,糖尿病组患者下肢动脉血管流速增快,血管内径明显变小、血流量明显减少(P0.05);下肢动脉病变与高血压、冠心病、周围神经病变、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PG2h)、糖化血红蛋白(Hb A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与高密度脂蛋白(HDLC)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安全、可靠,血脂代谢异常、高血糖等是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脑白质病变(white matter lesions,WMLs)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的关系及WMLs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择124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头颅MRI结果分为WMLs组及无WMLs组。124例均接受认知功能测评。采集一般临床资料(身高、体质量、糖尿病病程、高血压病史),检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肝肾功能等生化指标并留取晨尿。分析WMLs与认知功能是否存在相关性及WMLs相关危险因素。结果:WMLs组MCI的发生率高于无WMLs组(P=0.027)。两组年龄、收缩压、舒张压、体质指数、空腹血糖、肌酐、尿酸、肾小球滤过率及高血压病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肌酐、尿酸、肾小球滤过率是2型糖尿病患者WML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WMLs与MCI相关,年龄增加、肾功能损害加重与WMLs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10.
杨桂珍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8):1555-155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微血管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及监测指标。【方法】将158例T2DM患者分为合并微血管病变组和无微血管病变组,比较两组的基本情况和生化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危险因素的分析并探讨可能的生化监测指标。【结果】微血管病变的患者占52.5%(83/1),型糖.582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有关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病程、舒张压、收缩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浆糖化血红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β-微球蛋白、尿酸及24h尿微量白蛋白,其中hsCRP、β2-微球蛋白、血尿酸、血浆糖化血红蛋白及病程与微血管病变发生呈显著正相关(P均〈0.05)。【结论】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以及病程是T2DM患者微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血浆糖化血红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β2-微球蛋白、血尿酸可以成为监测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老年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老年 2型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方法 :检测老年 2型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足患者 2 3例及未并发糖尿病足患者 4 8例的糖化血红蛋白 (GHbA1c)、血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踝动脉 -肱动脉血压比值 (ABI)等指标 ,同时检查糖尿病足患者是否合并其它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结果 :糖尿病足组与非糖尿病足组比较 ,GHbA1c、TG、SBP、DBP增高 ,HDL C、ABI降低 ,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糖尿病足组患者常伴有周围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高血压等慢性并发症 ,尤其以周围神经病变多见。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足与高血糖、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血压显著相关 ,周围神经病变、周围血管病变在糖尿病足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严格控制血糖、血脂、血压对预防糖尿病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发病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328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踝肱比指数、体重指数、血压、血糖、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内皮素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328例患者中28例踝肱比指数<0.9,占8.5%,并进行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25例提示双下肢动脉硬化及斑块,阳性率89%,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影响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有年龄、体重指数,而相关分析显示下肢血管病变者病程与踝肱比指数呈负相关。结论:年龄、体重指数是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踝肱比指数使用简便、经济与下肢血管彩超相关性好,是临床筛查下肢动脉病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糖尿病各种代谢因素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关系。方法:将182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肌电图和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的结果分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大纤维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组(66例)和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大纤维病变组(116例)。分别记录2组患者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测量体质量、身高、血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血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结果:糖尿病患者年龄越大(P=0.014),病程越长(P=0.000),合并高血压(P=0.003)和体质量指数(BMI)异常(P=0.033),餐后2h血糖(P=0.046)以及糖化血红蛋白(P=0.008)控制不佳,容易发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大纤维病变,其中年龄、糖尿病病程、收缩压、血糖化血红蛋白均和下肢腓肠神经感觉波幅呈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高血压情况以及餐后2h血糖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大纤维病变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糖尿病发病年龄、病程以及血压、BMI和血糖控制水平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大纤维病变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周围血管病变(PVD)的特点,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住院糖尿病患者1260例,根据临床表现及彩超检查分别判定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发生情况,比较两种诊断标准的差异。以下肢血管彩超检查为标准,分析不同年龄和性别的患者其周围血管病变的发生有无差异。将所有患者分为PVD组和无PVD组,所有患者均测定身高、体重、血压、空腹血糖、早餐后2小时血糖、空腹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临床表现发现下肢血管病变175例,彩超检查发现下肢血管痛变485例。年龄小于50岁与年龄大于50岁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率相比,x2检验P〈0.01,差异具有显著性。男女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率相比,x2检验P:0.443,无显著差异.Logis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及收缩压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密切相关(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行彩超检查有利于尽早发现周围血管病变;病程、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及收缩压是糖尿病PVD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14例,根据肌电图中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评估糖尿病周神经病变情况,分为DPN组73例和非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NDPN)组41例,分别就其性别、年龄、病程、体重指数、腰围、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足部踝肱指数、感觉阈值等指标进行分析。 结果 DPN 组年龄、病程、空腹及餐后血糖、HbA1c均高于NDPN组(P<0.05),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低于NDPN组(P<0.01),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足部感觉振动阈值高于NDPN组(P<0.05)。结果表明,高龄、病程长、高HbA1c水平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DPN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DPN的发生与年龄、病程、HbA1c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方法选择332例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行颈动脉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并记录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并发症及合并症情况。根据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分为无病变组和有病变组对两组进行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各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1)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患病率分别为71.63%(202/282)。(2)动脉粥样硬化组年龄、病程、纤维蛋白原、高血压患病率、冠心病患病率、脑梗死患病率、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DPN)、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发生率与无病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粥样硬化组三酰甘油水平低于无病变组。(3)Logistc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10年,年龄>60岁是颈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SBP升高、并发DPN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率极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病程的延长患病率逐年递增,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与多种危险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检测在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于该院收治的3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足将其分为糖尿病足组和无糖尿病足患者组,分别为88例和212例;另外,选取同期年龄及性别与之匹配的22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各组Hcy水平;用免疫比浊法检测LDL水平;各组间进行比较;绘制ROC曲线分析这两项指标在2型糖尿病足中的鉴别诊断效能;分析其与糖尿病足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2型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结果血清Hcy和LDL水平在糖尿病足组、无糖尿病足患者组和对照组依次降低,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血清Hcy和LDL单项指标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和非糖尿病足有一定鉴别诊断效能,而两者联合可明显提高其诊断效能。按照Wagner分级法将88例2型糖尿病足患者根据严重程度分为轻度(28例)、中度(40例)和重度(20例),糖尿病足轻、中、重度患者血清Hcy和LDL水平依次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得知,病程≥8年、年龄>55岁、Hcy≥17.934μmol/L和LDL≥6.168 mmol/L是导致2型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Hcy和LDL对2型糖尿病足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两者联合可明显提高其效能,是导致2型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足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指标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3年7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240例,其中合并糖尿病肾病的患者100例,无并发症的患者140例。比较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血压、基线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各项血脂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因素与糖尿病肾病关联的比值比(odds ratio,OR)及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结果:2组患者的年龄、病程、收缩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年龄70岁(OR=2.92,95%CI:1.31~6.51)、病程10年(OR=3.33,95%CI:1.79~6.16)、舒张压90mmHg(OR=2.23,95%CI:1.06~4.69)、低密度脂蛋白3.64 mmol/L(OR=2.85,95%CI:1.16~7.03)为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低密度脂蛋白有可能作为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的预测指标和防治靶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与下肢动脉病变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以2009年2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75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35例糖尿病足患者列为DF组,将40例非糖尿病足患者列为非DF组。比较两组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发生情况,随访1年根据患者是否截肢分为截肢组和非截肢组,并对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和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DF组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非DF组,且DF组并发重度下肢动脉病变的患者显著多于非DF组,随访1年后,DF组35例患者中截肢8例,截肢率22.9%,其中糖尿病合并感染和既往有截肢史是糖尿病足患者1年内发生截肢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经双下肢彩色多普勒检查并评定为严重下肢动脉病变以及PAD评分较高的糖尿病患者其1年内病发糖尿病足的几率较高,与合并感染以及既往有截肢史同为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可据此及早对伴有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给予针对性的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胆红素与2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在内分泌科就诊的205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有无周围血管并发症分为无血管病变组(DM组,n=102)、周围血管病变组(PV组,n=103)。观察2组临床指标及生化指标的差异,分析2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NLR与胆红素对2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与DM组相比,PV组患者年龄、病程、NLR水平升高,淋巴细胞(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总胆红素(TBIL)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NLR与血小板(PLT)、空腹血糖(FPG)、病程呈正相关(P<0.05),与IBIL、总胆固醇(TC)呈负相关(P<0.05)。IBIL与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呈正相关(P<0.05),与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NLR、病程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长(OR=1.081,95%CI:1.016~1.150,P<0.05)、高NLR(OR=1.086,95%CI:1.055~1.119,P<0.05)、低IBIL(OR=-0.925,95%CI:0.863~0.991,P<0.05)是2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NLR诊断2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曲线下面积为0.707(95%CI:0.648~0.766),当NLR截点为2.66,诊断敏感度为83.7%,特异度为48.4%;IBIL的曲线下面积为0.439(95%CI:0.375~0.503)。结论高NLR、低IBIL与2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相关,NLR对2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