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银艳  吴丹纯 《全科护理》2011,9(27):2450-2451
[目的]总结120例胃食管反流病病人门诊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通过心理护理、健康宣教,改变其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有针对性的护理同时配合药物治疗,改善食管蠕动功能、促进胃排空,减少胃酸的分泌,从而减少胃食管反流,控制症状,减少复发。[结果]5个月复查时,35例病人有不良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病人表示改变并愿意接受饮食治疗,85例病人配合及家属支持会按医嘱治疗。[结论]加强健康宣教是提高胃食管反流病病人治疗的有效性,防止复发,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对胃食管反流病病人临床症状、生活质量及心理的影响。[方法]将46例胃食管反流病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组除了常规的药物治疗和护理外,给予经皮神经电刺激足三里及内关穴位治疗,干预前后应用反流性疾病问卷、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简明健康状况问卷(SF-36)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干预组在干预后症状积分、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相关的总体健康状况、精力、精神健康3个维度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结论]经皮神经电刺激内关和足三里可以减轻胃食管反流病病人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病人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状况调查表、反流性疾病问卷、疾病不确定感量表、胃食管反流病病人自我管理行为量表、慢性病管理自我效能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量表、Zung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165例胃食管反流病病人进行调查,并分析疾病不确定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胃食管反流病病人疾病不确定感处于中等水平,其中不明确性得分最高;病程、文化程度和焦虑水平是胃食管反流病病人疾病不确定感的显著预测因子。[结论]护理人员应评估胃食管反流病病人的疾病不确定感水平,针对不同病程和文化程度的胃食管反流病病人,采取个性化的信息支持等干预措施,减轻病人对疾病的不确定感,从而降低其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4.
肖月  王芳  林巧  覃艳莉  王瑶 《全科护理》2020,18(3):277-281
[目的]探讨呼吸训练对胃食管反流病对抗反流屏障的效果。[方法]系统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有关呼吸训练对胃食管反流病病人干预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使用软件RevMan5.3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样本量475例。分析结果显示,呼吸训练加强胃食管交界处膈肌压力[SMD=1.35,95%CI(0.87,1.83),P<0.000 01],延缓食管酸暴露[RR=7.43,95%CI(1.88,29.46),P=0.004],缓解其反流症状[SMD=-0.36,95%CI(-0.66,-0.05),P=0.02],减轻病人焦虑情绪[MD=-2.06,95%CI(-3.65,-0.56),P=0.007],提高病人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MD=1.37,95%CI(0.65,2.09),P=0.000 2],但对其抑郁情绪无影响。[结论]对胃食管反流病病人采取呼吸训练干预,有效提高胃食管反流病病人的抗反流屏障功能。但由于涉及本研究评价指标的纳入研究数量较少且部分评价指标间存在异质性,故未来仍需要更多多中心、高质量、大样本的研究对结果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强化健康教育对门诊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5例在消化门诊就诊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按就诊号码的单双号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1例,观察组在既往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门诊强化健康教育指导,对照组给予常规教育;比较教育前后胃食管反流病量表(GerdQ)的疾病症状改善情况和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程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GerdQ评分、C组项目得分、症状评分、共性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门诊健康教育能激发患者的参与意识,提高其自我管理水平,通过一系列健康促进行为,胃食管反流病症状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6.
孙昌仙  林征  林琳  王美峰 《护理研究》2013,27(14):1357-1359
[目的]了解胃食管反流病病人自我管理行为依从性和自我效能状况,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自我管理行为依从性问卷、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对接受自我管理干预的76例胃食管反流病病人进行随访调查。[结果]随访时间9个月,病人自我管理行为依从性得分为(37.01±4.63)分,其中抬高床头、膈肌生物反馈训练和穴位按摩依从性得分最低;病人自我效能总均分为(8.54±1.37)分,其中1例(1.3%)表现为低水平自我效能;自我效能与自我管理行为依从性呈正相关。[结论]胃食管反流病病人自我管理行为依从性总体较好,但抬高床头、膈肌生物反馈训练和穴位按摩依从性方面有待提高。医护人员应重视自我效能对自我管理行为依从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模式在食管癌术后病人反流症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7年3月在我科接受食管癌三切口术后病人50例为对照组,2017年4月—2017年6月接受食管癌三切口术后病人50例为试验组。对照组给予食管癌术后反流症状管理常规护理,试验组病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反流症状干预。两组病人在出院前1 d即干预后行胃食管反流病问卷(GerdQ)、病人满意度及食管癌术后反流症状管理依从性问卷调查,对医护一体化小组医生、护士进行干预前后医护合作量表调查、分析。[结果]试验组病人GerdQ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病人满意度评分、反流症状自我管理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医护一体化小组医生、护士干预后医护合作量表评分优于干预前(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模式可有效应用于食管癌术后病人反流症状管理中,且医护一体化模式可促进医生护士间工作相互了解、辅助及协作,提高病人住院满意度及对术后反流症状自我管理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8.
1999年在瑞士的 Genval学术会议上将胃食管反流病定义为 :由病理性胃食管反流引起的反流性食管炎及并发症 (食管狭窄、短食管、Barrett食管等 )和病理性胃食管反流引起的其他并发症 ,如哮喘、吸入性肺炎和反流性咽喉炎等。严重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1 ] 。人群中胃食管反流疾病的发生率高达 30 %~ 4 0 % [2 ]。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 ,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及药物治疗得到控制 ,但其中的 10 %~ 30 %会出现严重的食管炎及其它并发症而需要接受手术治疗 [3~ 6 ]。自 5 0年代Allison创立了抗反流手术的现代观念后 ,胃食管反流疾病的治疗取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RGERD)病人实施家院协同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RGERD病人128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同时,对照组64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64例给予家院协同护理。疗程12周,比较两组病人护理干预前后治疗依从性、临床疗效及症状积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在治疗依从性、临床疗效及症状积分、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院协同护理可改善RGERD病人的临床症状,提高依从性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采取系统性护理干预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病人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56例单纯GERC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8例,完成GerdQ反流症状评分、咳嗽症状积分后接受多通道食管内阻抗-pH监测(MIIpH),对照组进行药物抗反流治疗干预,观察组同时进行系统性护理干预,干预结束后两组病人均复查反流症状评分和咳嗽症状积分。[结果]两组病人的性别和年龄分布、咳嗽病程、肺通气功能指标和MII-pH监测指标均无明显差异。干预后观察组GerdQ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51,P=0.013)。两组干预前日间咳嗽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64),干预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结论]抗反流药物治疗基础上同时实施系统性的护理干预,能更有效地改善GERC病人的咳嗽和反流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卵巢癌病人术后喉咽反流的干预方法与效果。[方法]将卵巢癌术后喉咽反流病人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干预周期为8周。[结果]8周后两组总有效率、反流症状指数评分、依从性评分及疾病知识管理、健康行为管理和情绪管理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癌术后喉咽反流病人实施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有助于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病人的依从性,有利于自我管理行为的改善,从而促进总体疗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胃食管反流病人24 h食管监测结果,为临床诊断、治疗和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对反流性食管炎、非糜烂性反流病、Barrett’s食管、咽部异物感及慢性咳嗽、哮喘病人进行24 h食管pH值监测及护理。[结果]反流性食管炎组pH值〈4的反流次数、反流持续≥5 min次数、DeMeeste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非糜烂性反流病组和Barrett’s食管组pH值〈4的反流次数、反流持续≥5 min次数、pH值〈4总时间百分比(%)、DeMeester评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反流性食管炎、非糜烂性反流病、Barrett’s食管和咽部异物感及慢性咳嗽与异常胃食管反流有关。  相似文献   

13.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恶心等症状,可引起反流性食管炎以及咽喉、气道等食管以外的组织损害[1].随着人们对胃食管反流病认识的提高,近年来胃食管反流病发病率有逐渐增加趋势.现对我院近6 a来确诊的胃食管反流病50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即内镜阴性胃食管反流病,指具有典型的烧心、反酸等胃食管反流病(GERD)症状,但内镜检查未见食管黏膜的损伤,是GERD中最常见类型,约占其中的50-70%[1]。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生活压力的增大,其发病率、复发率正逐年增高,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目前,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5.
非糜烂性反流病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方国家,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一种常见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亚太地区GERD的患病率较西方国家低,但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也有上升趋势。我们采用中国GERD研究协作组改良的中文版反流性疾病问卷[1]在广东省社区人群中调查发现,社区人群中GERD的患病率为2.3%,而每周至少有一次烧心和(或)反酸症状者占6.2%[2]。GERD主要包括糜烂性食管炎(EE)、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及Barrett食管(BE),约50%~70%的GERD表现为NERD[3]。定义关于NERD定义的提法主要有两种。Genval工作会议报告提出的定义为符合GERD的定义,但内镜下未…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胃食管反流病人24 h食管监测结果,为临床诊断、治疗和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对反流性食管炎、非糜烂性反流病、Barrett's食管、咽部异物感及慢性咳嗽、哮喘病人进行24 h食管pH值监测及护理.[结果]反流性食管炎组pH值<4的反流次数、反流持续≥5 min次数、DeMeeste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非糜烂性反流病组和Barrett's食管组pH值<4的反流次数、反流持续≥5 min次数、pH值<4总时间百分比(%)、DeMeester评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反流性食管炎、非糜烂性反流病、Barrett's食管和咽部异物感及慢性咳嗽与异常胃食管反流有关.  相似文献   

17.
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reflux-d isease,GERD)是一种常见的上消化道疾病,其典型症状为烧心、反酸。国内近年来对北京、上海地区成人的调查资料统计,每天、每周有烧心者分别为2.9%、3.1%,且有资料提示其发病率有持续上升趋势[1]。GERD中最为常见的类型是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osive reflux d isease,NERD),亦称为内镜阴性胃食管反流病(endoscopic-negative reflux d isease)、症状性胃食管反流病(symptomatic GERD),约占GERD70%左右[2]。这类患者虽无食管黏膜的破损,但具有烧心、反酸等典型GERD症状及声嘶、咳嗽、胸痛、…  相似文献   

18.
孙景文 《临床医学》2013,(12):31-33
目的分析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临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夏邑县第二人民医院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诊治的5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该病I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典型症状为烧心、返酸,多表现为上腹隐痛、胸骨后不适等非典型症状,也可表现为吞咽困难、哮喘、反复咳嗽、胸痛等少见食管外症状。结论胃食管反流病临床表现多样化,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做到早期诊断治疗,避免误诊,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社区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茹海凤  闵筱兰 《现代护理》2007,13(24):2274-2275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已成为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主要消化疾病之一。但由于并不是所有的GERD症状患者都到医院就诊,通过对216例社区人群中GERD症状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配合治疗达到消除症状、防治并发症和复发,对提高GERD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消化道症状和食管黏膜组织损伤,同时部分患者出现消化道症状如反酸、反食、烧心等,也有部分患者出现食管外症状,如夜间发作性呛咳、夜间睡眠呼吸暂停、非心源性胸痛、咽喉炎等[1]。按表现分为三种类型,分别为反流性食管炎、非糜烂性反流病和Barrett食管炎[2]。三者之间虽有一定相关性,但没有转化可能。按镜检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