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研究睡眠状态下的浅快呼吸指数(RSBI)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撤机的临床意义,探讨用排除精神因素干扰后的浅快呼吸指数指导撤机的时机。方法符合 AECOPD 机械通气指南建议撤机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计算不同意识状态下的 RSBI,均以<105 bpm/L 作为标准,分别予以评估撤机时机,常规组以清醒状态下测定的 RSBI 作为撤机预测指标,试验组以睡眠状态下的 RSBI 作为撤机预测指标,评估机械通气时间及撤机成功率。结果常规组与试验组在机械通气时间上分别为(9.24±3.02)天和(7.78±1.9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撤机成功率分别达到78.7%和8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睡眠状态下测定的 RSBI 能够避免了意识状态对撤机指标的影响,更早预测撤机时机,有效的缩短有创机械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2.
自主呼吸试验在撤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对应用自主呼吸试验(SBT)撤机方式与逐渐降低机械通气支持水平撤机方式成功拔管的患者进行比较,以寻找最佳撤机方式.方法 选择57例机械通气患者,病情稳定后通过撤机试验前评估,然后准备撤机.采用前后对照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2004年6月-2005年12月的2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逐渐降低机械通气支持水平的撤机方式拔管;2006年1月-2007年3月的36例患者作用为试验组,采用SBT的撤机方式拔管.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48 h内再插管率、ICU病死率.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59.45±37.1)h和(111.4±59.8)h(P=0.001),住ICU时间分别为(8.0±5.5)d和(15.3±14.3)d(P=0.034),VAP发生率分别为16.7%和38.0%(P=0.070),48 h内再插管率分别为19.4%和5.0%(P=0.253),ICU病死率分别为25.0%和24.0%(P=0.920).结论 SBT的撤机方式比逐渐降低机械通气支持水平的撤机方式具有机械通气时间和住ICU时间短的优点,而两组VAP发生率、48 h内再插管率、ICU病死率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程序化撤机策略。方法采用前瞻组性对照研究方法。将COPD机械通气患者分为两组,程序化组采用程序化撤机策略,患者先通过浅快呼吸指数筛选,随即进行自主呼吸试验(SBT),通过SBT患者即可拔除气管插管。非程序化组患者依靠医生的主观判断与临床经验来决定撤离呼吸机的时机。结果程序化组与非程序化组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8.01±7.22)d和(10.74±5.58)d,ICU住院时间分别为(8.86±6.92)d和(12±6.10)d,程序化组明显低于非程序化组(P〈0.05)。程序化组撤机成功率为76.31%,非程序化组为47.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程序化撤机策略及SBT方法可以减少COPD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住ICU时间,提高撤机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机械通气重症脑卒中患者功能改善的影响。 方法:将50例带有机械通气的重症脑卒中患者按随机字数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神经科ICU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包括肢体运动和呼吸训练,2次/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APACHE Ⅱ),以及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 VAP)发生率、撤机成功率、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 结果:①治疗前两组患者APACHE Ⅱ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治疗后,两组患者APACHE Ⅱ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1),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治疗后试验组VAP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撤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 结论:早期肢体运动和呼吸训练可以提高机械通气重症脑卒中患者的撤机成功率,降低VAP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将早期肺康复治疗应用于机械通气72h内的重症患者,观察其对呼吸机的撤离、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发生率、肺部感染严重程度及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单中心、观察性、评估者盲法实验,筛选符合研究条件的82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ICU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早期肺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撤机成功率、VAP发生率、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linical pulmonary infection score,CPIS)、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诊断及治疗前的APACHEⅡ评分、CPIS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撤机成功率(87.80%)较对照组显著提高,而VAP发生率(14.63%)明显低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6.90±4.61D)和ICU住院时间(12.34±7.23D)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治疗后试验组CPI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早期肺康复治疗可以提高撤机成功率,降低VAP发生率,减轻肺部感染,缩短机械通气持续时间和ICU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床旁端坐法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机械通气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SAP机械通气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41例。对照组行常规干预,观察组行床旁端坐法。对比两组患者ICU获得性衰弱发生率、血气分析指标、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住院时间及脱离呼吸机30 min氧合指数、撤机成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ICU获得性衰弱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PaO_2及SpO_2指标高于对照组,PaCO_2及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撤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床旁端坐法应用于SAP机械通气患者可有效降低ICU获得性衰弱发生率,有效改善病情,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提高撤机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浅快呼吸指数对COPD机械通气病人撤机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浅快呼吸指数(RSBI,f/Vt)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机械通气病人撤机的指导意义.方法对符合临床撤机条件的132例COPD机械通气病人,在无任何呼吸支持条件下测定RSBI值,然后进行撤机试验,并对符合撤机条件者进行撤机,观察RSBI值与撤机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撤机成功组80例,RSBI值为64.97±26.84bpm/L;撤机失败组52例,RSBI值为85.67±28.52 bpm/L;撤机失败组的RSBI明显高于成功组(P<0.05).撤机成功组中,68例RSBI≤105bpm/L,12例>105bpm/L;失败组中,34例RSBI≤105bpm/L,18例>105bpm/L;以RSBI≤105bpm/L为标准,其预测撤机成功的灵敏度为85.0%,特异度为34.6%.结论RSBI对COPD机械通气病人的撤机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两种自主呼吸试验方法在ICU气管插管患者撤机中的应用及观察研究。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符合标准的外科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T管试验和低水平PSV模式进行SBT,比较两组患者拔管前的气道保护能力、撤机时间、撤机成功率、撤机失败率和再插管率。结果 低水平PSV模式SBT较T管试验在首次SBT成功率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气道内分泌物及吸痰频率评估中T管试验少于低水平P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撤机成功率、撤机失败率、撤机时间和再插管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SBT试验均适合在外科术后机械通气病人撤机中应用,但T管试验组患者的气道保护能力评估总体要优于低水平PSV模式,用于辅助判断拔管风险,减少拔管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AE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撤机的不同方法。方法选择AE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同时合并急性左心衰竭需要有创呼吸机通气的患者42例,随机分为研究A组和研究B组,研究A组采用"以肺部感染控制窗"(PIC)为切换点行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撤机方法,研究B组采用自主呼吸试验(SBT)成功后接有创-无创序贯撤机方法。观察两组有创通气时间、48小时再插管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时间、病死率、总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有创通气时间、48小时再插管率、VAP发生率、住ICU时间和病死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A组在总通气时间,住院时间较研究B组延长(P0.05)。结论以"PIC"窗为切换点行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撤机与采用SBT有创-无创序贯撤机相比并未获益,且总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10.
周极新  朱菱  谢湘梅 《全科护理》2021,19(23):3220-3224
目的:探讨以护士为主导的早期肺康复治疗在预防呼吸机相关膈肌功能障碍(V ID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1年2月某三级甲等医院呼吸重症监护室(RIC U)收治的68例机械通气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实施机械通气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以护士为主导的早期肺康复治疗.在干预5 d后比较两组病人VIDD发生率、浅快呼吸指数(RSBI)、氧合指数(OI),比较两组病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发生率、撤机成功率、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病人VIDD发生率、RSBI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两组病人O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P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撤机成功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在符合肺康复指证的情况下以护士为主导的早期肺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机械通气病人的膈肌功能,降低VIDD发生率和RSBI,降低病人VAP发生率和提高病人撤机成功率,缩短病人机械通气的时间和IC U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评估膈肌功能指导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撤机中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收治入院急性呼吸衰竭实施有创机械通气撤机患者53例, 符合撤机条件后使用T管进行自主呼吸实验(SBT), SBT 30 min时应用床旁超声采集患者右侧膈肌移动度(DE)、膈肌厚度, 并计算浅快呼吸指数(RSBI)、膈肌浅快呼吸指数(D-RSBI)及膈肌厚度变化率(DTF), 根据撤机结果将其分为撤机成功组和撤机失败组。收集所有入组患者临床资料, 比较两组患者的超声参数指标、临床指标关系, 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膈肌功能超声指标对预测撤机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53例患者均纳入分析, 撤机成功组36例, 撤机失败组17例。撤机成功组患者DE、DTF高于撤机失败组(均P<0.05), 撤机成功组RSBI、D-RSBI明显低于撤机失败组(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当DE、DTF、RSBI、D-RSBI截断值分别>1.21 cm、>27.5%、<48.68次/(min·L)、<1.31次/(min·mm)...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电脑智能脱机、自主呼吸试验(SBT)和经验脱机3种脱机方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脱机时间和脱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临床研究,2005年3月至2008年5月间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68例收住重症医学科(ICU)的COPD机械通气患者纳入观察.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电脑智能组(24例)、SBT组(24例)和经验组(20例)进行脱机.记录每位患者的脱机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以及脱机成功率、住院生存率和机械通气的相关并发症.脱机成功标准为脱机拔管48 h以上未再插管进行机械通气.结果 电脑智能组的脱机时间和总机械通气时间均明显低于经验组(P=0.002,0.002),但与SB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0,0.573).SBT组ICU住院时间(7.5d)明显短于经验组(82.5d) (P=0.015),但SBT组和电脑智能组(8.0 d)以及经验组和电脑智能组比较ICU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脑智能组脱机成功率为88.3%,明显高于经验组(50.0%)(P=0.02),但与SBT组(6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CU住院生存率和总住院生存率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插管率、自行拔管率和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率三组间差异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脑智能脱机法较经验法能明显提高脱机成功率,但与SBT法相比无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Smartcare智能脱机模式与自主呼吸试验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撤机中的效果,评估Smartcare智能脱机模式应用于COPD撤机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COPD机械通气满足撤机条件的患者40例纳入观察,随机分为Smartcare智能脱机模式组(n=23)与自主呼吸试验组(n=17)。记录每例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撤机时间、脱机成功率、48h再插管率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结果与自主呼吸试验相比,Smartcare智能脱机模式能明显降低COPD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及撤机时间(P均〈0.05),二者撤机成功率、48h再插管率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Smartcare智能脱机模式可缩短COPD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与撤机时间,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撤机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机械通气患者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辅助序贯撤机的护理方法.方法:将74例入住呼吸重症监护病房行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随机分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予传统方法撤机,实验组予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撤机.比较两组PIC出现时间、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住RICU时间、首次撤机成功率、住RICU费用及住院总费用;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PIC出现时间、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住RICU时间、首次撤机成功率、住RICU费用及住院总费用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1,P<0.05).观察组病例在纤维支气管镜治疗中出现轻度SpO2下降及心率增快等并发症,操作顺利完成,未出现咯血、窒息、致死性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在COPD机械通气序贯撤机中的应用效果确切,操作成功有赖于积极的护理配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综合肺康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困难撤机病人机械通气撤离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1日—2017年8月31日入住呼吸重症监护病房,诊断为COPD并行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超过24h的病人136例,其中2015年9月1日—2016年8月31日收治的31例病人纳入对照组,2016年9月1日—2017年8月31日收治的32例病人纳入观察组,两组均采用低水平的压力支持通气(PSV)的撤机方法行程序化撤机,两组病人均于入组后24h内给予康复锻炼前评估,评估通过给予肺康复锻炼,观察组增加吸气肌肌力训练与肢体功能锻炼措施。比较两组间拔管成功率、机械通气时间、住重症监护室(ICU)时间、再插管率和病死率。[结果]观察组23例病人成功拔管撤机,对照组为17例(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住ICU时间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撤机时间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COPD困难撤机的病人通过个体化的、多手段锻炼相结合的综合肺康复治疗能减少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提高拔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时机、安全性以及有效性。方法:选择本院重症监护病房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5天后的潮气量、浅快呼吸指数、吸氧浓度(FiO2)、氧合指数、APACHEⅡ评分、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以及谵妄、下肢静脉血栓、撤机失败例数、30d死亡例数,统计两组患者不良事件。结果:两组治疗5d后FiO2、氧和指数、APACHEⅡ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5d后潮气量、浅快呼吸指数,以及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谵妄、下肢静脉血栓,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撤机失败例数、30d死亡例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可以有效减少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减少谵妄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紧急加重(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进行集束化护理的效果。方法:将100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行气管插管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集束化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病死率、VAP发生率、ICU时间和撤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病死率、VAP发生率、ICU时间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撤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可以降低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过程中机械通气治疗的病死率、VAP发生率,缩短ICU时间,提高撤机成功率,对提高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老年脓毒症患者早期股四头肌厚度(quadriceps muscle thickness,QMT变化与延迟撤机的关系。方法 使用前瞻性观察研究的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收治的329例机械通气老年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延迟撤机组(n=93)和非延迟撤机组(n=236)。统计患者入ICU时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查尔森合并症指数(charlson comorbidity index,CCI)评分以及首次自主呼吸试验(spontaneous breathing trial,SBT)时的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价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浅快呼吸指数、机械通气时间、实验室指标及脏器支持情况。于机械通气启动和首次SBT时分别采用超...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超声检查膈肌增厚和活动度对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54例成功通过自主呼吸试验(SBT)的患者进行研究。SBT过程中,采用超声检查评估患者的膈肌活动度、吸气末和呼气末的膈肌厚度(Tdi)以及膈肌增厚分数(DTF%);同时记录常规的撤机参数。撤机后,追踪观察患者48小时。结果:54例患者中,14例(25.9%)患者撤机失败。撤机成功患者的膈肌活动度、吸气末和呼气末Tdi以及DTF%均高于撤机失败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撤机成功相关的膈肌指标的临界值为:膈肌活动度≥10.5mm;吸气末Tdi≥21mm;呼气末Tdi≥10.5mm;DTF%≥34.2%。各指标预测撤机成功的敏感性分别为87.5%、77.5%、80.0%和90.0%;特异性分别为71.5%、86.6%、50.0%和64.3%。将膈肌活动度≥10.5mm和吸气末Tdi≥21mm两者结合,预测撤机成功的敏感性降低至64.9%,但特异性升高至100%;浅快呼吸指数(RSBI)105用于预测撤机成功的敏感性达90.0%,但特异性仅有18.7%。结论:对通过SBT的患者,膈肌活动度和吸气末膈肌厚度的超声评估,是优质的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结局的预测指标。因此,推荐考虑使用上述指标和RSBI,以改善撤机结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基于CICARE沟通模式的模拟诱导式自主呼吸试验对于ICU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2月入住本院的34名患者设为对照组,2021年3月—2021年7月的38名患者设为干预组,分别采用常规自主呼吸训练和基于CICARE沟通模式的模拟诱导式自主呼吸试验,比较两组患者的撤机拔管成功率、48 h内二次插管率、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和总机械通气时间等。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撤机成功率分别为89.47%和70.59%,干预组的撤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的48 h内二次插管率和总机械通气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CICARE沟通模式的模拟诱导式自主呼吸试验可以有效提高机械通气患者的撤机成功率,减少48 h内二次插管率,缩短患者总机械通气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