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云南省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基因突变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云南人群中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C6PD)缺乏症患的基因突变类型及分布特点。应用自然或错配引物介导的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分析方法。检测60例云南籍G6PD缺乏症患中G1388A、G1376T、C1024T、G392T、C592T、A95G6种G6PD基因突变类型。结果 60例G6PD缺乏症患中,共检出6种G6PD基因突变类型,其中G1388A突变7例(28.3%)、G1376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汉族中所见的一例G6PD基因nt1004C→A突变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检测云南人群中是否存在新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基因突变型。方法:在排除中国人中的常见突变后,作2~12逐个外显子多聚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分析,对电泳异常者测序证实。结果:在筛查云南人群823人G6PD缺乏症时,发现G6PD缺乏者54例。对其中29例作了突变型鉴定,除发现1388G→A突变19例、1381G→A突变1例外,其余9例中,查出1例为第9外显子SSCP有异常泳带。直接测序证实在第9外显子nt1004位有C→A的碱基置换,导致丙氨酸→天冬氨酸。结论:该例为罕见突变,为中国人中的第二例,云南汉族中的首例。  相似文献   

3.
干血纸片法用于广东人G6PD基因点突变筛查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对168例广东籍男婴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者进行G6PD基因突变型研究。方法:运用7对特异性引物,采用滤纸干血斑DNA直接扩增法,结合限制性内切酶分析技术。结果:72例患儿(42.9%)为G6PD1376G→T,35例(20.8%)为G6PD1388G→A,30例(17.9%)为G6PD95A→G,6例(3.6%)为G6PD392G→T,3例(1.8%)为G6PD1024C→T。尚有22例未能定型。未发现G6PD493A→G和487G→A突变。结论:G6PD1376,1388,95为广东人中常见的G6PD基因突变,与我国台湾的研究资料相类似。168例中未检出台湾人中的493A→G和487G→A突变。滤纸干血斑标本为遗传病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采血、保存、运输方便。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彝族三种常见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基因突变型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分析云南籍彝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患者三种常见基因突变型。方法应用突变特异性扩增系统(ARMS)分析28例云南籍彝族G6PD缺乏症患者G6PD基因突变类型。结果发现1388(G→A)突变12例,1376(G→T)突变9例,95(A→G)突变1例,未定型6例。结论在彝族人群中检出1376和95突变在国内尚属首次。上述三种突变在28例彝族G6PD缺乏症患者中占786%,且也为汉族中的常见突变,结果提示汉族和彝族可能源于同一祖先,云南省彝族的形成可能是在G6PD基因常见突变产生之后,为研究彝族的起源提供了分子遗传学资料。  相似文献   

5.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基因G487A突变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鉴定中国白族和傣族人群中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G487A 基因突变型,为少数民族G6PD缺乏症的防治提供理论指导;为研究分子进化、民族起源及迁移提供遗传学资料。方法 对云南白族、傣族、汉族及广西汉族的G6PD缺乏症患者进行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分析(PCRRE) ,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 及DNA序列分析。结果 首次在白族及傣族人群中发现G6PDG487A基因突变型。66 例白族患者中发现6 例,52 例傣族患者中发现1 例G487A 突变;检查46 例广西汉族患者未发现该突变。G6PDG487A基因突变型的个体在无诱因作用时,其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计数及网织红细胞计数基本正常。结论 G6PDG487A 基因突变型多属G6PD 缺乏症临床Ⅲ型;该突变型是汉族、白族和傣族共同具有的基因突变型。提示:中华民族可能同源  相似文献   

6.
通过扩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基因第10,11,12,13外显子639bpDNA片段结合寡核苷酸探针斑点杂交技术,在40例广西籍C6PD缺陷者中检测中国人常见G6PD突变cDNA1376(G→T)和cDNA1388(G→A)。结果检出cDNA1376(G→T)男性半合子12例,cDNA1388(G→A)男性半合子10例,cDNA1388(G→A)女性纯合子1例,cDNA1376(G→T)和cDNA1388(G→A)女性双重杂合子1例。cDNA1376(G→T)突变的频率为31.0%,cDNA1388(G→A)突变的频率为31.0%。cDNA1376(G→T)和cDNA1388(G→A)两种突变均可导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急性溶血、遗传性非球形细胞性溶血性贫血、无症状基因突变携带者等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广西瑶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基因突变特点,并与汉族作比较。方法 用突变特异性扩增系统(ARMS)法对广西瑶族34例和汉族37例G6PD缺乏进行中国常见的三种G6PD基因突变型筛查。结果 广西34例瑶族G6PD缺乏的基因型分别为G1376T 14例(41.2%),G1388A9例(26.5%),A95G5例(14.7%),C1311T1例(2.9%)。  相似文献   

8.
应用自然引物或“错配引物”介导的多聚酶链反应(PCR)/限制性酶切分析方法,在贵州省黔西县33例葡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患者及1例携带者中筛查中国人中的9种G6PD基因突变,发现C1突变9例、C2突变8例、C4突变1例、C6突变9例、C6突变携带者1例、C7突变1例、CT2突变2例、未定型3例。其中CT2突变为在大陆首次发现,并经PCR直接测序进一步证实。34例标本中有8例为少数民族,其中水族6例(1例C1突变和5例C2突变)、布依族1例(C6突变)和仡佬族1例(C6突变)。此结果对研究汉族和这三个少数民族的共同起源提供了科学资料  相似文献   

9.
贵州省黔西县葡糖—6—磷酸脱氢酶基因突变型研究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应用自然引物或“错配引物”介导的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分析方法,在贵州省黔西县33例葡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患者及1例携带者中筛查中国人中的9种G60D基因突变。发现C1突变9例,C2突变8例,C4突变1例,C6突变9例,C6突变携带者1例,C7突变1例,CT2突变2例,未定型3例。  相似文献   

10.
两种常见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基因突变检测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通过扩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基因第10,11,12,13外湿子639bpDNA片段结合寡核苷酸探针斑点杂交技术,在40例广西籍G6PD缺陷中检测中国人常见G6PD突变cDNA1376(G→T)和cDNA1388(G→A)。结合检出cDNA1376(G→T)男性半合子12例,cDNA1388(G→A)男性半合子10例,cDNA1388(G→A)女性纯合子1例,cDNA1376(G→T  相似文献   

11.
福建畲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基因突变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福建畲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基因突变型特点,调查其G6PD缺乏症发生率及基因频率。方法用硝基四氮唑蓝(NBT)纸片法进行G6PD缺乏症定性筛查,用突变特异性扩增系统、错配碱基PCR介导酶切位点/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分析、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和DNA测序进行基因突变型鉴定结果在1820名青水畲族和764名穆云畲族人中,分别发现101例和104例酶活性异常,两地的致病基因频率分别为0.0607和0.1706。在穆云乡54例纯畲族血缘的样本中,共检出nt1376G→T突变38例、nt1388G→A突变12例、nt95A→G突变6例,三种基因突变型分别占70.3%,18.5%和11.1%;并发现1例nt1376G→T复合nt95A→G突变、1例nt1376G→T复合nt1388G→A突变。在青水畲族中发现6例nt1024C→T突变,占8.6%;发现1例392G→T突变,结论①nt1376G→T、nt1388G→A是幅建畲族中主要的基因突变型,中华民族具有共同的G6PD基因突变型,因而可能源于共同的祖先。②在畲族人群中发现nt1376G→T、nt1388G→A、nt95A→G、nt1024C→T和nt392G→T 5种基因突变型。③发现nt1376G→T复合nt95A→G突变、nt1376G→T复合nt1388G→A突变④nt95A→G是穆云畲族中另一种常见的基因突变型;1024C→T是青水畲族中常见的一种G6PD基因突变型。⑤明确青水畲族中G6PD基因频率为0.0607,穆云畲族中为0.1706,为上述地区G6PD缺乏症的防治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突变特异性扩增系统(ARMS)法筛查广东省常见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基因的G1388A、G1376T和A95G,并初步估计其频率。方法应用已建立的G1388A和G1376TARMS法和新建立的A95GARMS法,对90例广东地区男性,经G6PD定性和定量证明为G6PD缺乏者进行检测。结果在90例男性中检出G1388A42例(467%),G1376T14例(156%),A95G12例(133%),共计72例(756%)。其余为稀有突变和未定型者。结论ARMS法为一种简便、快速、经济、准确的检测G6PD基因常见突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了了解贵州省少数民族居民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G6PD)缺乏症的发病率、基因突变类型特点及分布特征,进一步从分子水平揭示G6PD基因突变的异质性,对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1090名当地水族居民采用噻唑蓝定性法、G6PD/6PGD活性比值法进行G6PD缺乏症的筛查,再经错配引物介导的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分析法检测中国人中最常见的3种G6PD基因突变型:1376G→T、1388G→A、95A→G。结果表明:在受检的1090人中,共检出G6PD缺乏症98例,检出率8.99%,在G6PD缺乏症中检出最常见的3种G6PD基因突变型:1376G→T24例;1388G→A12例;95A→G9例;并在国内首次检出1376G→T、95A→G复合型突变1例。1376G→T突变频率为0.245;1388G→A突变频率为0.122;95A→G突变频率为0.092。结论:1376G→T、1388G→A、95A→G为贵州省三都水族居民的常见G6PD突变型,这个结果提示贵州三都水族与中国其它少数民族在起源上可能有共同的渊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广西地区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新的基因型。方法对广西30例G6PD缺乏症的基冈型使用变性高效液相(DHPLC)筛选,然后使用直接测序或限制性内切酶进行再检测。结果在我国大陆第一次确定G6PD Viangchan(871G→A,1311C→T)的存在,共3例,占100%;首次发现1例G6PD Union(1360C→T),占3.3%;其余为G6PD Ganton(1376G→T)占30.0%,G6PD Kaiping(1388G→A)占26.7%和G6PD Gaohe(95A→G)占23.3%结论除G6PD Ganton、Kaiping和Gaohe三种中同常见的变异型之外,广西尚有G6PD Viangchan和G6PD Union。G6PD Viangcharl和G6PD Union在我国大陆均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基因内的特定多态性位点与G6PD缺陷基因突变的连锁关系,进一步揭示G6PD缺陷症分子病理学本质及G6PD基因斩多态性位点在人类学和人类迁移研究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和DNA点杂交技术检测54例G6PD活性正常男性对照者及66例男笥G6PD缺陷者G6PD基因中距离12外显子上游13bp的NlaⅢ多态性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