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听神经病患者的纯音听阙和声导抗测试特征.探讨纯音听阈和声导抗测试在听神经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确诊听神经病37例(74耳)患者的临床资料、纯音听阁和声导抗测试结果进行总结,并与一般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30例(49耳)的听力学测试结果比较.结果:听神经病组37例(74耳)纯音听力图上升型53耳(71.6%).听神经病组纯音听力图左、右耳对称.37例听神经病患者左、右耳的气导纯音听阈升高程度在0.25~4.0 kHz.两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镫骨肌声反射21例同侧及交叉声反射均未引出,16例28耳的单项或多项频率镫骨肌声反射可引出,但镫骨肌声反射阈值均升高.听神经病组所有患耳均无响度重振现象.感音神经性聋组9耳重振现象阳性.结论:听神经病表现为双侧对称性、渐进性听力减退,辨不清言语,部分可伴有耳鸣或头晕.纯音听闻多为双侧对称性、低频上升型听力图;言语听力明显差于纯音听力;声导抗测试双耳鼓压导抗图为"A"型曲线;镫骨肌声反射闽值升高或引不出,无响度重振现象.  相似文献   

2.
背景:多频稳态诱发电位测试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客观听力检查方法。与以往的听性脑干诱发电位检查比较,多频稳态诱发电位测试具有频率特异性。目的:了解多频稳态诱发电位测试在客观听力评价中的准确性。设计:病例-对照观察。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对象:听力正常组为在校大学学生21人42耳,无任何耳科疾病症状,无噪声暴露史及前庭系统疾病,耳镜检查正常。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均为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和住院部求治的病例,均行磁共振检查排除中枢性病变;疾病种类主要为:突发性耳聋6例耳、老年性耳聋8例耳,其他不明原因的感音神经性耳聋20例耳,按纯音测听结果均为平坦型或渐降型听力图,按听力损害程度分3组,轻度聋组13例耳、中度聋组9例耳和中重度聋组12例耳。方法:①在隔音室内采用纯音测听检查,测试方法按0.125~8000Hz各倍频程的纯音测听,听力正常者的听阈级符合GB-7583-87期望值分布标准。感音神经性聋病例的纯音测听气导听力阈值取0.5,1,2和4kHz4个频率的均值。②在声电磁屏蔽室内进行多频稳态诱发电位检查,采用双耳同一刺激强度、相同4个载频音0.5,1,2和4kHz共8个点同步刺激模式。③在声电磁屏蔽室内进行听性脑干诱发电位检查,采用刺激声为疏波短声,使用插入式耳机,阈值结果判定按取可辨别出Ⅴ波的最小刺激声强度。④以纯音测听结果和听性脑干诱发电位检查结果为参照对比,将不同听力水平组的多频稳态诱发电位测试结果进行方差分析、Bayers准则下分类资料的多类判别分析和q检验。主要观察指标:纯音测听阈值、频稳态诱发电位测试阈值和听性脑干诱发电位检查阈值,Bayers准则下多类判别分析的正确率。结果:正常听力组42例耳及轻度聋组13例耳、中度聋组9例耳和中重度聋组12例耳均测出各项指标,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听性脑干反应值与实际听力水平相符合,与多频稳态诱发电位1.0~2.0kHz的阈值最为接近;不同频率的多频稳态诱发电位的引出率随着听力损害的加重而逐渐降低熏听力正常或轻度聋者多频稳态诱发电位的引出率均为100%,而中度、中重度聋组的引出率有所下降(0.5kHz时,分别为77.8%和92.8%;4kHz时,分别为88.9%和85.7%)。不同频率时,中重度聋组的多频稳态诱发电位阈值显著高于听力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0.5kHz及4kHz时中重度聋组的多频稳态诱发电位阈值显著高于轻度聋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kHz时轻度聋组的多频稳态诱发电位阈值显著高于听力正常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4kHz时中度聋组的多频稳态诱发电位阈值显著高于听力正常组和轻度聋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②由多频稳态诱发电位检查结果和实际纯音测听的组别经交互聚类判别纯音测听结果所犯的判断错误,听力正常组的判别符合正确率为100%;轻度聋组12例中仅有1例错判,正确率为92%;中度聋组9例中1例错判,正确率为89%,中重度聋组判别正确率为83%。结论:由多频稳态诱发电位测试结果可推测以纯音测听结果为标准的客观听力状况所犯的判别错误,多频稳态诱发电位测试在客观听力评价中对轻度聋以上的有较好的准确率,在实际应用中有较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背景:多频稳态诱发电位测试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客观听力检查方法。与以往的听性脑干诱发电位检查比较,多频稳态诱发电位测试具有频率特异性。 目的:了解多频稳态诱发电位测试在客观听力评价中的准确性。 设计:病例-对照观察。 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 对象:听力正常组为在校大学学生21人42耳,无任何耳科疾病症状,无噪声暴露史及前庭系统疾病,耳镜检查正常。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均为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和住院部求治的病例,均行磁共振检查排除中枢性病变;疾病种类主要为;突发性耳聋6例耳、老年性耳聋8例耳,其他不明原因的感音神经性耳聋20例耳,按纯音测听结果均为平坦型或渐降型听力图,按听力损害程度分3组,轻度聋组13例耳、中度聋组9例耳和中重度聋组12例耳。 方法:④在隔音室内采用纯音测听检查,测试方法按0.125~8000Hz各倍频程的纯音测听,听力正常者的听阈级符合GB-7583-87期望值分布标准。感音神经性聋病例的纯音测听气导听力阈值取0.5,1,2和4kHz4个频率的均值。②在声电磁屏蔽室内进行多频稳态诱发电位检查,采用双耳同一刺激强度、相同4个载频音0.5,1,2和4kHz共8个点同步刺激模式。③在声电磁屏蔽室内进行听性脑干诱发电位检查,采用刺激声为疏波短声,使用插入式耳机,阈值结果判定按取可辨别出Ⅴ波的最小刺激声强度。④以纯音测听结果和听性脑干诱发电位检查结果为参照对比,将不同听力水平组的多频稳态诱发电位测试结果进行方差分析、Bayers准则下分类资料的多类判别分析和q检验。 主要观察指标:纯音测听阈值、频稳态诱发电位测试阈值和听性脑干诱发电位检查阈值,Bayers准则下多类判别分析的正确率。 结果:正常听力组42例耳及轻度聋组13例耳、中度聋组9例耳和中重度聋组12例耳均测出各项指标,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听性脑干反应值与实际听力水平相符合,与多频稳态诱发电位1.0~2.0kHz的阈值最为接近;不同频率的多频稳态诱发电位的引出率随着听力损害的加重而逐渐降低,听力正常或轻度聋者多频稳态诱发电位的引出率均为100%,而中度、中重度聋组的引出率有所下降(0.5kHz时,分别为77.8%和92.8%;4kHz时,分别为88.9%和85.7%)。不同频率时,中重度聋组的多频稳态诱发电位阈值显著高于听力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0.5kHz及4kHz时中重度聋组的多频稳态诱发电位阈值显著高于轻度聋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kHz时轻度聋组的多频稳态诱发电位阈值显著高于听力正常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4kHz时中度聋组的多频稳态诱发电位阈值显著高于听力正常组和轻度聋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②由多频稳态诱发电位检查结果和实际纯音测听的组别经交互聚类判别纯音测听结果所犯的判断错误,听力正常组的判别符合正确率为100%;轻度聋组12例中仅有1例错判,正确率为92%;中度聋组9例中1例错判,正确率为89%,中重度聋组判别正确率为83%。 结论:由多频稳态诱发电位测试结果可推测以纯音测听结果为标准的客观听力状况所犯的判别错误,多频稳态诱发电位测试在客观听力评价中对轻度聋以上的有较好的准确率,在实际应用中有较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耳聋为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一种症状,其病因繁多,按发病部位可分为三类:传音性聋、感音性聋及混合性聋。应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诊治。在基层耳聋患者甚为常见,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对我国防聋治聋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传音性聋传音性耳聋为中耳或外耳疾病所引起,而耳蜗以上听径路功能正常。音叉听力检查骨导大于气导,骨导可较正常延长,骨导偏侧试验向患侧,纯音电测听气导下降,骨导可正常,骨—气导之间有差距。还可进一步用语言测昕及声阻抗测听等检查。  相似文献   

5.
脑干诱发电位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脑干诱发电位的波形特点,观察正常气骨导脑干诱发电位V波潜伏期一强度函数曲线及其相应的反应阈值的变化,为临床气导脑干诱发电位和骨导脑干诱发电位的联合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实验于2005-03/08在解放军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听力中心完成。选取听力正常的青年大学生28例(56耳),纯音听阈测试各频率气导听阈均≤15dBHL,所有受试者外耳及中耳均无异常。无噪声暴露史、使用耳毒药物及神经科疾病史。①纯音听阈测试:首先测试1000Hz的听阈,给声长度05~1.0S,给声间隔不短于18,避免节律给声,从40dBHL开始测试。听阈的搜寻遵循“减十加五”的原则,即受试者若能听到声音,则将声强减少10dB;若不能听到,则增加5dB。测得1000Hz的听阙后,按2000,3000,4000,6000。8000,1000,500,250Hz先高频后低频的顺序检测。其中1000Hz给予重复测试,用于检测受试者在熟悉过程后测得的听阈的可重复性。②脑干诱发电位测试:采用Nicolet—spirit型诱发电位仪记录脑干诱发电位波形。刺激声采用短声。声刺激重复率为21.1次/s,正负交替刺激极性。扫描时间15ins,滤波范围50~2500Hz,平均叠加1000次。以10dB逐档降至无反应波形出现时再上升5dB,观察可重复出现反应的最低强度作为脑干诱发电位反应阈。并观察对侧给予白噪声掩蔽后骨导脑干诱发电位阈值及潜伏期的变化。。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实验选取听力正常的28例青年大学生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骨导脑干诱发电位波形描述:骨导脑干诱发电位在其最大输出强度(100dBpeSPL)下诱发的波形仅引出明显的Ⅰ波和V波,且重复性强,无明显起始音伪迹。与气导脑干诱发电位同等强度波形相比非常相似,但气导脑干诱发电位波形波幅较大。且引出Ⅲ波。②脑干诱发电位V波潜伏期强度函数曲线:随着刺激强度逐渐减低。潜伏期均逐渐渐延长,但骨导Click的潜伏期要比气导延长程度大些。③气导与骨导脑干诱发电位反应阈的比较:气导脑干诱发电位V波阈值明显低于骨导[(45.09&;#177;2.23),(61.25&;#177;2.18)dBpeSPL。P〈0.01]。④对侧给声掩蔽对骨导脑干诱发电位的影响:对侧白噪声给声强度在70dBpeSPL以下时对骨导脑干诱发电位阈值及阈上10dB强度下波V潜伏期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气、骨导脑干诱发电位波形特点极为相似,骨导脑干诱发电位检测在方法学上能与气导脑干诱发电位相补充,联合使用可望用于传导障碍及其程度的评估。此外骨导脑干诱发电位测试时应常规加对侧噪声掩蔽,但掩蔽声强度不应超过60dB。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脑干诱发电位的波形特点,观察正常气骨导脑干诱发电位Ⅴ波潜伏期-强度函数曲线及其相应的反应阈值的变化,为临床气导脑干诱发电位和骨导脑干诱发电位的联合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实验于2005-03/08在解放军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听力中心完成。选取听力正常的青年大学生28例(56耳),纯音听阈测试各频率气导听阈均≤15dBHL,所有受试者外耳及中耳均无异常,无噪声暴露史、使用耳毒药物及神经科疾病史。①纯音听阈测试:首先测试1000Hz的听阈,给声长度0.5~1.0s,给声间隔不短于1s,避免节律给声,从40dBHL开始测试。听阈的搜寻遵循“减十加五”的原则,即受试者若能听到声音,则将声强减少10dB;若不能听到,则增加5dB。测得1000Hz的听阈后,按2000,3000,4000,6000,8000,1000,500,250Hz先高频后低频的顺序检测,其中1000Hz给予重复测试,用于检测受试者在熟悉过程后测得的听阈的可重复性。②脑干诱发电位测试:采用Nicolet-spirit型诱发电位仪记录脑干诱发电位波形。刺激声采用短声,声刺激重复率为21.1次/s,正负交替刺激极性,扫描时间15ms,滤波范围50~2500Hz,平均叠加1000次。以10dB逐档降至无反应波形出现时再上升5dB,观察可重复出现反应的最低强度作为脑干诱发电位反应阈。并观察对侧给予白噪声掩蔽后骨导脑干诱发电位阈值及潜伏期的变化。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实验选取听力正常的28例青年大学生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骨导脑干诱发电位波形描述:骨导脑干诱发电位在其最大输出强度(100dBpeSPL)下诱发的波形仅引出明显的Ⅰ波和Ⅴ波,且重复性强,无明显起始音伪迹。与气导脑干诱发电位同等强度波形相比非常相似,但气导脑干诱发电位波形波幅较大,且引出Ⅲ波。②脑干诱发电位Ⅴ波潜伏期强度函数曲线:随着刺激强度逐渐减低,潜伏期均逐渐渐延长,但骨导Click的潜伏期要比气导延长程度大些。③气导与骨导脑干诱发电位反应阈的比较:气导脑干诱发电位Ⅴ波阈值明显低于骨导[(45.09±2.23),(61.25±2.18)dBpeSPL,P<0.01]。④对侧给声掩蔽对骨导脑干诱发电位的影响:对侧白噪声给声强度在70dBpeSPL以下时对骨导脑干诱发电位阈值及阈上10dB强度下波Ⅴ潜伏期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气、骨导脑干诱发电位波形特点极为相似,骨导脑干诱发电位检测在方法学上能与气导脑干诱发电位相补充,联合使用可望用于传导障碍及其程度的评估。此外骨导脑干诱发电位测试时应常规加对侧噪声掩蔽,但掩蔽声强度不应超过60dB。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单纯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对感音神经性聋的影响。方法 160例(230耳)单纯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作纯音测听,记录0.25、0.5、1、2、4kHz频率骨导听阈,分为单侧组90例,双侧组70例,将90例单耳患的健耳作为对照组进行相关的比较。结果 单纯型中耳炎230耳和正常耳骨导听力损失程度有显性差异(P<0.01);不同病程的中耳炎骨导听力损失程度差异无显性(P>0.05);双侧中耳炎高频较单侧中耳炎高频易发生感音神经性聋;不同频率之间的骨导听力损失不同,以高频区的骨导听力损失最大。结论 单纯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可以导致感音神经性聋,在不同频率骨导听力损失不同,以高频听力损失为主。  相似文献   

8.
耳聋是听觉系统障碍所致的听力减低。轻者为重听,重者为耳聋。因两者之间无明显分界故概称为聋。根据发病的时间分为先天性聋和后天性聋;根据病变部位可分传音性聋、感音神经性聋和混合性聋;根据病变性质可分器质性聋和功能性聋。一、先天性聋出生后即有听力障碍者称为先天性聋。分传音性聋和感音神经性聋,前者因外耳及中耳病变所引起;后者因耳蜗、听神经和听中枢病变所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多频稳态诱发电位(ASSR)与短声听性脑干反应(ABR)对成人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听阈的评估.方法:对102例成人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分别测试ASSR反应阈、ABR反应阈和纯音测听,比较ASSR反应阈和ABR反应阈与纯音听阈的相关性,从而评估二者对行为听阈预测的准确性.结果:ASSR反应阈、ABR反应阈和行为听阈之间均有较高的相关性.二者在高频与行为听阈相关性较接近.但在低频,ASSR的相关性较ABR高.结论:ASSR和ABR均可用作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客观听阈的评估,但ASSR较ABR有更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测试听力正常青年人气骨导听觉稳态诱发反应阈值,了解对侧掩蔽对骨导听觉稳态诱发反应阈值的影响,为临床应用及诊断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实验于2005-03/05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临床听力检测中心隔声屏蔽室内进行。选取听力正常的武汉大学在读学生36名(72耳),进行气骨导听觉稳态诱发反应反应阈、主观听阈及纯音听阈测试。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记录0.5,1,2,4kHz听觉稳态诱发反应的气骨导反应阈(骨导测试时不加掩蔽噪声)及行为听阈,第二组记录非测试耳加70dBSPL掩蔽白噪声时的骨导听觉稳态诱发反应反应阈。其中听觉稳态诱发反应听阈值单位采用声压级(SPL),纯音听阈值单位采用听力级(HL),所得的各频率气骨导阈值及掩蔽和无掩蔽时的骨导阈值采用SPSS11.5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6名受试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第一组受试者听觉稳态诱发反应气骨导反应阈左右耳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第一组受试者听觉稳态诱发反应在频率为0.5,1,2,4kHz时气导反应阈分别为40,34,32,36dBSPL,骨导反应阈分别为53,47,53,51dBSPL。③两组比较,对侧70dBSPL白噪声掩蔽对各频率骨导-听觉稳态诱发反应反应阈值的影响在1~5dB。结论:影响骨导听觉稳态诱发反应测试因素较多,而由于测试条件的不同导致正常值差异大,因而不同的实验室在临床应用中应依其条件制定相关参考指标;对侧70dBSPL白噪声掩蔽不影响骨导-听觉稳态诱发反应反应阈值,因此正常听力者骨导听觉稳态诱发反应测试时可对侧加掩蔽噪声。  相似文献   

11.
背景:多频稳态听觉反应是近年兴起的一种听觉电生理学检测方法,在儿童客观听阈评估方面应用很多,而在成人耳聋患者应用较少。目的:探讨成人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听性脑干反应和多频稳态听觉反应的关系,明确多频稳态听觉反应临床应用价值。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一样本观察,对比分析,于2006-01/2008-03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耳鼻喉科听力研究室完成。对象: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30例(60耳),磁共振检查排除内听道占位病变。方法:所有受试者采用美国Intelligent Hearing诱发电位仪先行听性脑干反应,再行多频稳态听觉反应测试,分别以降10升5法得出二者的反应阈。多频稳态听觉反应和听性脑干反应测试软件分别为Smart ASSR和Smart EP。主要观察指标:比较多频稳态听觉反应阈值和传统听性脑干反应方法检测所得阈值及波形引出情况。结果:多频稳态听觉反应的1,2,4kHz阈值和听性脑干反应短声反应阈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894,0.912和0.901,同时多频稳态听觉反应能检测到听性脑干反应不能引出的波形。结论:多频稳态听觉反应和听性脑干反应有很大的相关性,在波形引出方面优于听性脑干反应,因此多频稳态听觉反应在成人感音神经性聋的诊断中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双耳感音神经性聋的婴幼儿及小龄儿童客观验配助听器。方法:采用40Hz听觉相关电位(AERP)结合听性脑干反应(ABR)来客观评估聋儿听力,获得等效于成人的纯音听阈曲线并用于助听器验配。结果:36例中有32例配戴助听器半年后验证聋儿的行为听阈均进入“言语香蕉图”,聆听行为较验配前有改善。结论:ABR及40HzAERP可用于婴幼儿和小龄儿童助听器的客观验配,为他们尽快进入正常听觉康复训练赢得宝贵时间。  相似文献   

13.
1 病例报告 例1,男,48岁,工人,因左耳听力突然下降伴耳鸣2周入院.起病前有感冒史。体检:鼻粘膜无明显充血.双下甲无肿大,鼻咽部未见异常,双鼓膜完整,光锥缩短。纯音听阈检查示骨导听阈语言频率平均损失60dB,气导为55dB,呈感音神经性耳聋,声导抗鼓室图为A型。乳突及内听道摄片未见异常。入院诊断:突发性耳聋(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鼓室注射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方法】对11例(15耳)突聋患者行鼓室注射甲泼尼龙治疗。【结果】11例(15耳)突聋患者治疗前平均气导听阈(56.4±12.7)(41~90)dB;治疗后平均气导听阈(20.1±14.7)(5~85)dB,治疗后平均纯音气导听力提高36.5±10.9dB以上。【结论】鼓室注射甲泼尼龙是治疗突发性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集中探讨听觉多频稳态诱发反应(ASSR)在感音神经性耳聋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纳入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因感音神经性耳聋于我院耳鼻喉科进行治疗的患儿60例,对所有患儿均进行ARB、ASSR和40Hz AERP测试,对一组清醒状态下健听儿的ASSR阈值进行比较。结果:在50 Hz、1000 Hz、2000 Hz和4000 Hz下,清醒状态较睡眠状态ASSR阈值差分别为(15.6±11.3)dB、(19.2±12.8)dB、(24.1±9.6)dB和(32.1±14.8)dB清醒状态较睡眠状态下的ASSR阈值平均升高范围在20 dB。结论:多频稳态诱发反应着对于临床中患儿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听力水平的评估具有积极的意义,可有效的测定患儿的听力,并针对评估结果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促进患儿的预后,同时对于患儿的身体及心理的正常发育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可在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单侧感音神经性耳聋病人听觉中枢的fMRI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单侧感音神经性耳聋病人与正常听力者的听皮质频率敏感性排列结构的差异;双侧听皮质中枢半球优势的变化;单侧感音神经性耳聋病人皮层下区听觉传导通路的变化.方法20例正常志愿者和20例单侧感音神经性耳聋病人,分别采集T1WI、GRE-EPI及3D GRE T1WI影像.采用组块式方法分别随机给予500 Hz,4000 Hz两种纯音刺激,每种刺激重复2次.所有图像均经AFNI进行后处理,统计阈值概率设定为P<10-5,激活范围阈值设定为半径5 mm,体积300 mm3的连续激活区域考虑为有意义激活区.结果正常听力者和单侧耳聋病人给予单耳500 Hz,4000 Hz刺激时,二者对于听皮质激活容积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正常听力者给予单耳刺激表现为对侧半球优势,半球激活容积比分别为7.56,6.02(右耳刺激);2.56,5.11(左耳刺激).而单侧耳聋病人则表现为同侧半球优势,半球激活容积比分别为0.62,0.69(左侧耳聋,右耳刺激);0.96,0.83(右侧耳聋,左耳刺激).结论正常听力者对500 Hz和4000 Hz的频率刺激激活区的位置存在差别.单侧感音神经性耳聋失去了听觉中枢的频率敏感性空间排列结构.单侧耳聋病人表现为同侧半球优势.500 Hz对正常听力者和单侧感音神经性耳聋病人的听皮质激活范围明显大于4000 Hz者.  相似文献   

17.
听力正常青年人骨导听觉稳态诱发反应的测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测试听力正常青年人气骨导听觉稳态诱发反应阈值,了解对侧掩蔽对骨导听觉稳态诱发反应阈值的影响,为临床应用及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方法:实验于2005-03/05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临床听力检测中心隔声屏蔽室内进行。选取听力正常的武汉大学在读学生36名(72耳),进行气骨导听觉稳态诱发反应反应阈、主观听阈及纯音听阈测试。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记录0,5,l,2,4kHz听觉稳态诱发反应的气骨导反应阈(骨导测试时不加掩蔽噪声)及行为听阈,第二组记录非测试耳加70dBSPL掩蔽自噪声时的骨导听觉稳态诱发反应反应阈。其中听觉稳态诱发反应听阈值单位采用声压级(SPL),纯占听阈值单位采用听力级(HL),所得的各频率气骨导阈值及掩蔽和无掩蔽时的骨导阈值采用SPSS11.5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36名受试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第一组受试者听觉稳态诱发反应气骨导反应阈左右耳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第一组受试者听觉稳态诱发反应在频率为0.5,1,2,4kHz时气导反应阈分别为40,34,32.36dBSPL,骨导反应阈分别为53,47,53,51dBSPL。③两组比较,对侧70dBSPL白噪声掩蔽对各频率骨导-听觉稳态诱发反应反应阈值的影响在1-5dB。 结论:影响骨导听觉稳态诱发反应测试因素较多.而由于测试条件的不同导致正常值差异大,因而不同的实验室在临床应用中应依其条件制定相关参考指标;对侧70dBSPL白噪声掩蔽不影响骨导-听觉稳态诱发反应反应阈值,因此正常听力者骨导听觉稳态诱发反应测试时可对侧加掩蔽噪声.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8):1399-1401
目的探讨听觉多频稳态诱发反应(ASSR)在感音神经性聋患儿听力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及ASSR相对其他测听方法的特点和优势。方法选取2015年1~10月我院耳鼻喉科收治的40例感音神经性聋患儿。对所有患儿进行常规耳科检查,ABR(听性脑干反应)、ASSR(听觉多频稳态诱发反应)和40Hz AERP(听觉相关电位)测试。对比不同频率下ASSR引出率与ABR之间的关系,对比不同频率下ASSR与ABR V波反应阈、40Hz AERP反应阈之间的关系。结果不同频率下ASSR反应阈引出率与40Hz AERP反应阈引出率与ABR反应阈引出率相比明显较高(P0.05)。0.5、1.0k Hz时ASSR反应阈与40Hz AERP反应阈呈正相关(P0.05)。2.0、4.0k Hz时ASSR反应阈与ABR反应阈呈正相关。结论听觉多频稳态诱发反应在感音神经性聋患儿听力评估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徐静  郑芸 《华西医学》2004,19(2):194-195
目的:探讨如何准确评估外伤后听力下降的方法。方法:对30例外伤后主诉听力下降的受试人进行询问病史,耳镜检查,瞬态诱发耳声发射,声导抗,听觉脑干诱发电位,言语测听和纯音测听,用客观检测结果来验证纯音测听的准确性。如果两者不一致,要对受试者进行劝说,求得受试者的配合,得到其真实纯音听阈。结果:30例中18例配合所有检查,9例在纯音测听中夸大听力下降的程度,经过耐心劝说,最终获得真实的听阈。3例存在精神创伤,虽经听力师努力,未能配合检查。结论:纯音测听是听力评估的基本方法,瞬态诱发耳声发射,声导抗,听觉脑干诱发电位,言语识别阈可以验证纯音听阈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病人中有的纯音测听出现感音性聋假象,则可能误诊为突发性耳聋,笔者近年来遇到15例,现总结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中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7~56岁。右耳7例,左耳5例,双耳3例。既往均无耳病史,发病时间最短2小时,最长72小时,平均40小时。纯音测听曲线呈气导与骨导均相应下降,向高频倾斜的斜波型。重者高频听阈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