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患者并发高磷血症相关问题的认知状况,进一步分析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护理策略。 方法:运用自行设计的血液透析患者并发高磷血症相关问题的调查表对本院5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高磷血症患者行问卷调查。 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存在问题:服药不规范;不能严格控制饮食结构及量;对血透并发高磷血症相关知识较缺乏;希望得到医护人员的相关知识指导。 结论:应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强化护理措施,提高饮食、服药的依从性,减少和控制高磷血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一级亲属对血液透析的认知情况和健康教育的需求。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74例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一级亲属的血液透析相关知识的认知和健康教育的需求进行调查。结果 78.37%一级亲属了解血液透析的概念;青年组和老年组家属对患者活动程度及劳动程度、如何控制血透期间的体重增长、血透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三个项目的需求上存在差异(P0.05);获取相关知识途径中,与医护人员沟通占90.54%,家属之间交流经验占72.97%。结论提高患者一级亲属对血液透析知识的认知水平是有必要的,不同年龄组的家属健康教育需求存在差异,宣教应因人而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透析通知单在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7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按照透析机型的不同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健康教育,观察组应用自行设计的透析通知单进行健康教育.3个月后比较2组透析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对血液透析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血液透析通知单结合健康教育处方明显提高了患者的健康意识和自我护理能力,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首次血液透析前影响患者心理状况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取自编首次血透前患者的心理状况调查表,对92例首次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首次血液透析患者普遍存在不良心理问题.结论 年龄、文化程度对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家庭经济状况等情况是患者心理改变的主要因素,提示在健康中应加以关注.  相似文献   

5.
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10  
血液透析(血透)是尿毒症患者的不完全性肾替代疗法.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患者可出现复杂的心理反应.我们对35例血透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提高了血透患者的生活质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许腊梅  陈秀娟  张素珍  张翠玉 《现代护理》2007,13(18):1691-1692
目的了解首次血液透析前影响患者心理状况的相关因素。方法采取自编首次血透前患者的心理状况调查表,对92例首次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结果首次血液透析患者普遍存在不良心理问题。结论年龄、文化程度对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家庭经济状况等情况是患者心理改变的主要因素,提示在健康中应加以关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责任包干制”健康教育模式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0年4月~2012年4月在本院血透室进行血液透析的15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责任制包干制”健康教育,将2008年4月~2010年4月在本院血透室进行血液透析的15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传统健康教育方法,对比分析采用不同健康教育方法对2组患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透析相关知识、注意事项、自我护理、应急处理等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和内瘘通畅率明显增高,导管相关性感染率明显下降,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责任包干制”健康教育可以提高血液透析患者对透析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透析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也有利于加强护患沟通,规范血透室健康教育的管理,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8.
加强血透室护理安全管理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加强血透室护理安全管理的对策。方法:对血透室存在的护理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采取成立护理安全管理小组,完善各项护理规章制度,加强人员培训与管理,加强对环境和透析过程中的安全管理。结果:血透室的医疗护理纠纷明显减少,有效防范了血液透析治疗护理中的不安全事件,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提升了护理质量。结论:依据血透室护理工作的要求及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对策,可有效防范医疗护理纠纷,保证患者血液透析治疗安全,提高透析质量和整体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阴道炎患者疾病相关知识认知行为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阴道炎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和行为情况,为做好患者健康教育,提高疾病认知程度,改善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对100例阴道炎门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阴道炎相关的疾病知识和行为.结果 60%的阴道炎患者缺乏自我护理知识,62%不了解坚持治疗的重要性,61%不了解性伴侣需检查、治疗的必要性;不同学历患者的认知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中,仅42%能配合坚持治疗,40%能做好自我护理,44%能主动带性伴侣前来治疗,33%能定期复诊.结论 阴道炎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相关行为状况不容乐观.护士应针对患者不同特点采取适当有效的措施提高其认知、改善其行为,尤其注重低学历患者的健康教育,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健康促进行为的现状,探讨血透患者健康促进行为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健康行为能力自评量表、健康状况问卷、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12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调查。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总量表标准化得分为63.18分;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与受教育程度、经济状况呈正相关,健康行为自我效能、自觉健康状况、社会支持均与健康促进行为呈正相关。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健康促进行为属于中等;血透患者的受教育程度越高,经济状况越好,血透患者的健康促进行为越好;血透患者的自我效能越高、自觉健康状况越好、社会支持越好,血透患者的健康促进行为越好。  相似文献   

11.
中年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症状的干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中年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症状的现状,探讨自我放松技巧(静默、暗示、深呼吸)、家庭应对、认知疗法、行为疗法、精神分析疗法、询者中心疗法等心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 对80例中年血液透析患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问卷调查,并随机分为干预组(n=40)和对照组(n=40),干预组根据存在的心理问题给予心理干预,对照组不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指导和治疗.结果 中年血透患者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异常心理反应,通过心理干预,干预组的心理症状减轻,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年血液透析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症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恰当的心理干预,临床效果优于一般护理的患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饮食治疗对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作用.方法 通过对29例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评估,进行饮食知识调查,然后给予饮食治疗3个月,以人体测量学、血生化作为评价指标,并对饮食治疗前后情况进行分析评估.结果 多数患者对饮食知识缺乏了解,饮食治疗3个月后,饮食知识缺乏和各项营养指标均有改善.结论 饮食知识缺乏是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坚持饮食治疗可以改善患者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焦虑和抑郁情况,探讨认知行为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对7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52例睡眠障碍患者给予认知行为干预和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比较干预前后睡眠质量、焦虑抑郁情况。结果本组7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发生睡眠质量差(PSQI〉5分),中至重度焦虑(SAS〉60分),中至重度抑郁(SDS〉60分)者共52例,总发生率67.5%。干预前PSQI总分为(8.60±2.69)分,干预后为(5.08±1.95)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43,P〈0.01),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在护理干预后均有改善,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9.732,8.977;P〈0.01);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7个因子中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潜伏期、睡眠持续性、习惯睡眠效率、使用睡眠药物、白天功能紊乱6个因子在护理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127,3.371i5.674,6.399,2.255,2.039;P〈0.05或P〈0.01)。结论认知行为干预方法结合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能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水平,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5.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及情感状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从多角度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社会心理状况,为进一步提高其生活质量提供资料。方法28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来自武汉市4家血液透析中心。用医学应对问卷(MCMQ),社会支持度评定量表及情绪状态问卷(POMS)来评价患者的社会心理状况,并用pearsons’相关分析了解各变量间的关系。结果70%的患者无工作,经济收入低于1000元/月,但80%的患者医疗费自付比例大于20%,近20%的患者为100%自费。其MCMQ问卷中屈服分值明显高于常模,且与POMS问卷中负性情感因素如紧张-焦虑(T),忧郁-沮丧(D),愤怒-敌意(A),疲惫-惰性(F)及困惑-迷茫(C)呈正相关,而与活力-好动(V)呈负相关。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中对支持的利用度及社会支持总分与患者的情感状态相关。面对、屈服与客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呈正相关,而回避则与两者呈负相关。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经济负担重,易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易产生消极的情感。而好的社会支持可改善其应对方式及情感状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症状特征。方法采用改编版透析患者症状负担调查表对福州地区3所三甲医院2018年11月-2019年2月32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测评,通过潜在类别分析进行特征分类,并比较不同类型患者的一般特征。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症状特征可分为4类:C1症状低发型(22.7%)、C2性功能障碍型(27.6%)、C3症状高发型(31.9%)、C4睡眠障碍型(17.8%),4类患者在年龄、工作状况、文化程度、婚姻状态、原发病类型及透析龄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具有不同的症状特征,医护人员应有效识别,并予以针对性的干预管理,尤其关注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透析龄较长者,以最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的不适症状,减轻疾病对生活造成的困扰。  相似文献   

17.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KDQ问卷,对100例慢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慢性血液透析患者在躯体症状和与他人关系方面得分较低。其生活质量与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医疗负担、睡眠状况、家庭及社会关系、是否有合并症有关。结论应着重做好老年及女性患者的心理护理,进一步减轻MHD患者的医疗负担,改善合并症,改善睡眠紊乱,帮助患者获得更多的家庭及社会支持,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中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担现状,分析其相关的影响因素及探讨。方法 便利抽样某三级甲等医院,采用一般人口学问卷、应用Zait负担量表、社会支持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对115例中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主要照顾者进行调查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影响的因素。结果 中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担总分为(41.50±13.85)分,回归分析显示:社会支持、自我效能、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态、工作状态、家庭经济收入进入回归方程(P<0.05)。结论 中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担处于中等水平,受自社会支持、自我效能、婚姻状态、家庭经济收入影响。护理人员应及时评估主要照顾者负担的影响因素,扩大中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主要照顾者社会支持,提供相应的健康教育,增强信心,为今后干预提供依据,最终提高患者及照顾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应用血液灌流(HP)串联血液透析(HD)的组合方法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营养不良患者的效果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在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6个月以上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21例,采用常规单纯血液透析治疗;B组19例,采用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组合治疗,疗程6个月.采用改良定量主观整体分析法(MQSGA)评估营养状态,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血尿素氮(BUN)、血磷(P)、甲状旁腺素(iPTH)等实验室指标以及营养状态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A、B组患者的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分别为61.9%与68.4%,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的营养不良发生率仍高达66.6%;而B组的营养不良发生率从68.4%下降至2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A、B两组在Alb、Hb、BUN、P、iPTH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BUN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Alb、Hb有了显著升高,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UN、P、iPTH等指标也有了显著的降低,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较高.通过HD结合HP的血液净化方案配合合理的营养护理可以改善患者营养不良的状态,从而为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改善预后打下牢固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社会回归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便利抽样法,选取54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社会回归等级方法、主观综合营养评估、Barthel指数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社会回归的影响因素。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社会回归程度1级22例(4.0%)、2级57例(10.4%)、3级76例(13.9%)、4级393例(71.7%)。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原发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营养状况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社会回归的预测作用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文化程度、原发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营养状况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社会回归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