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0 毫秒
1.
目的应用主动脉覆膜支架行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探讨扩大介入治疗适应证的可行性。方法分析2006年4月至2010年11月19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的临床资料,根据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选择个体化主动脉覆膜支架介入治疗,术后随访观察内漏、支架位置、假腔变化及脏器供血等。结果置入即刻造影示15例破口完全封堵,2例近端有中量内瘘,经用球囊扩张近端支架后内瘘明显减少,1例少量内瘘不需处理。2例破口距左锁骨下动脉小于0.5 cm者覆膜支架均完全封堵左锁骨下动脉,无脑及左上肢缺血表现。结论应用主动脉覆膜支架行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安全、效果可靠,采用不同方法延长近端锚定距离,可扩大介入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适应证。  相似文献   

2.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也称为远端主动脉夹层,是指以左锁骨下动脉起始处为分界点,夹层仅累计左锁骨下动脉(LSA)起始处以下的主动脉的一种病变.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是心血管疾病中死亡率较高的一种心血管系统的危急病症[1].近年临床运用覆膜支架隔绝术技术(EVGE)治疗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患者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作者2005年1月-2013年3月对310例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采用覆膜支架隔绝术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覆膜支架行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效果.方法:21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均应用覆膜支架行腔内主动脉隔绝术.结果:本组21例覆膜支架均成功释放,1例覆膜支架覆盖左侧锁骨下动脉开口引起术中深昏迷,急行双侧腋-腋动脉人工血管搭桥后神志恢复,术后2周CT血管造影复查显示...  相似文献   

4.
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在临床上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然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后10%~40%患者可能出现不同类型的内漏。沈阳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对1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腔内修复术后,患者主动脉近端出现内漏,采用再次植入覆膜支架双丝技术进行治疗,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1岁,  相似文献   

5.
联合介入治疗主动脉夹层并冠心病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覆膜支架联合PCI介入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并冠心病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1月至2008年6月完成的20例先后行覆膜支架联合PCI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并冠心病患者,观察住院及随防期间覆膜支架内漏、冠状动脉支架血栓形成、心力衰竭、死亡、截瘫、肾功能情况。结果手术成功率100%,术后即刻造影16例近端破口完全封堵,4例少量残余内漏,无截瘫、肾功能不全、心力衰竭、心绞痛、亚急性血栓形成、死亡,随防6个月至2年,复查腹主动脉增强CT示夹层支架封闭良好。结论覆膜支架联合PCI介入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并冠心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于六西格玛理论对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覆膜支架植入围术期危险因素进行安全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12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行覆膜支架植入术4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鱼骨图进行分析,讨论此阶段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覆膜支架植入围术期安全护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找出关键原因,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根据本院院情,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采用头脑风暴法对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覆膜支架植入围术期危险因素安全护理管理的方法进行改造。将改造安全管理方法运用于2015年1~12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行覆膜支架植入术40例患者(试验组)中,并建立出完善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覆膜支架植入围术期危险因素安全护理管理工作流程,定期进行流程质量控制,持续进行流程的改造,以确保围术期安全护理管理工作的质量。比较两组患者收缩压(BP)、心率(P)、氧分压(PO_2)、并发症发生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分值、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与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收缩压(BP)、心率(P)、氧分压(PO_2)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护理安全管理后,试验组VAS评分及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六西格玛理论对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覆膜支架植入围术期危险因素进行安全护理管理,强调患者围术期危险因素安全管理定义与量化的表述,而且每一个危险因素护理安全管理都有明确的目标,使患者围术期BP,P,PO_2等指标以及疼痛、焦虑等AD患者危险因素得到控制,从而降低引起主动脉夹层破裂的风险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护理结局,改变主动脉夹层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复杂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采用一期杂交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复杂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32例,均行头臂血管转流并降主动脉支架型人工血管植入术,记录手术情况及住院期间转归,随访观察远期生存情况。结果 31例顺利完成手术,1例术中支架移位、主动脉破裂死亡。术后即刻主动脉CT血管造影显示28例主动脉夹层破口封闭良好,未见残余漏,左右腋动脉及左颈总动脉转流血管通畅,主动脉弓上分支动脉血液供应良好;1例主动脉近端覆膜支架内漏,再次植入覆膜支架后内漏消失;2例覆膜支架远端未完全覆盖主动脉夹层破口,再次植入覆膜支架后破口封闭良好。31例住院期间均无肾功能衰竭发生,30例顺利出院,1例因急性脑梗死死亡。随访2~128个月,中位随访47个月,30例围术期存活患者中8例死亡,死亡原因分别为双侧腋动脉切口出现感染1例,脑梗死1例,主动脉破裂6例,余22例无转流血管狭窄、覆膜支架内漏;1、5、10年生存率分别为92.3%、74.7%、41.6%。结论一期杂交手术治疗复杂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近期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其远期死亡原因主要为主动脉破裂。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覆膜支架腔内修复联合解剖外旁路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效果。方法38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急性主动脉夹层31例,慢性主动脉夹层7例;均行覆膜支架腔内修复联合解剖外旁路术的杂交手术治疗,术后行主动脉CT血管造影,观察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出院后3、6、12个月均行CT血管造影进行随访。结果本组手术成功率100%;术后死亡1例,病死率为2.63%;术后发生内漏2例,脑梗死2例,低氧血症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1.05%;35例随访3~12个月,CT血管造影显示支架形态良好,无移位,假腔血栓逐渐形成。结论覆膜支架腔内修复联合解剖外旁路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但需注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并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漏诊及治疗。方法:对我院2000-10/2008-05主动脉夹层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20例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漏诊主动脉夹层3例,漏诊急性冠脉综合征4例,主动脉夹层内覆膜支架及PCI联合介入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有效率达100%。结论:主动脉夹层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易漏诊,主动脉夹层内覆膜支架及PCI联合介入治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并急性冠脉综合征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新型三分支型主动脉弓覆膜支架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总结其临床应用经验,并评价其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2009年12月至2011年1月7例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在我科接受新型三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手术治疗。结果全组手术时间(259.2±53.6)分钟,体外循环时间(136.4±28.5)分钟,心肌血运阻断时间(85.3±11.7)分钟,深低温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时间(17.6±8.2)分钟。术中死亡1例,系术中主动脉开放后主动脉根部后壁大出血无法止血;其余6例患者术后及时清醒,循环稳定,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2~15个月,主动脉血管成像显示患者主动脉弓部及分支动脉内支架扩张贴壁满意,相应部位假腔消失,远端假腔内血栓填充;无与覆膜支架相关的并发症发生;患者心功能改善,生活质量良好。结论 采用新型三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可以简化主动脉弓部操作,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适合于大多数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覆膜支架行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效果.方法:21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均应用覆膜支架行腔内主动脉隔绝术.结果:本组21例覆膜支架均成功释放,1例覆膜支架覆盖左侧锁骨下动脉开口引起术中深昏迷,急行双侧腋-腋动脉人工血管搭桥后神志恢复,术后2周CT血管造影复查显示桥血管通畅.术后均未发生内漏、截瘫、无切口感染.术后出现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减少8例,发热11例.对症治疗后缓解.术后随访2~50个月,患者生活状态均良好,螺旋CT扫描提示血管内支榘均未移位.结论: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微创、安全、有效,短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有待继续随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植入术病人围术期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植入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病人覆膜支架成功植入,无严重并发症,均康复出院。[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密切的术中配合以及完善的术后护理是病人安全渡过围术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3.
B型主动脉夹层行覆膜支架的护理7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急性主动脉夹层分离是一种不常见,但具有潜在灾难性的疾病,死亡率极高。主动脉夹层病理分型有Debakey分型和Stanford分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指内膜破裂于左锁骨下动脉远端降主动脉,范围达腹主动脉分又部。近年来,介入治疗的临床使用,使B型主动脉夹层的死亡率明显下降。我院2002年1月-2004年12月为7例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成功植入人工血管覆膜支架,效果显著,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血管内支架移植物置入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10名主动脉夹层患者,均在全麻下进行移植物置入术治疗,4例置入TALENT内支架移植物,6例置入国产内支架移植物.结果2例未能有效封堵动脉破裂口,其中1例治疗后12 h因动脉破裂死亡.1例移植物部分遮盖左锁骨下动脉,但无上肢进行性缺血加重,余7例动脉夹层及假腔均较好封堵.术后1周,9例行CTA检查,除1例夹层未得到封堵外,其余8例内支架移植物均无移位,假腔均缩小,真腔均扩大.随访8例(2~38个月),均无症状再发.结论内支架移植物置入术可有效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严格选择适应证可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各种原因造成的主动脉壁弹力纤维变性,主动脉扩张和内膜撕裂形成双层管腔的一种疾病[1].病因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马凡综合征等,危害性大、进展迅速且病死率极高,近年来国内外广泛开展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经皮覆膜血管支架置入技术的发展为AD的治疗开辟了一条微创而有效的治疗途径[2].我院2001年3月-2009年12月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进一步确诊并行经皮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endovascular graft exclusion,EVGE)治疗Stanford B型AD 22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主动脉夹层(aortic dessection,AD)是指血液冲破内膜,血流进人主动脉壁中层,将主动脉壁撕裂成为内、外两层的一种疾病~([1])。主动脉夹层的病情凶险,预后极差。主要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和传统手术治疗~([2])。对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而言,采取药物保守治疗的病死率约10.8%~([3]),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主要方法还是腔内隔绝(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EVAR)~([4])。心瓣膜病是指急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治疗的手术指征、术前评估方法、手术操作技巧、并发症防治原则及临床应用前景.方法:回顾分析68例行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采用CT血管造影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进行评估,术中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监视下经股动脉或髂动脉将移植物导入胸主动脉封闭夹层裂口.结果:术中移植物全部释放成功,术后患者疼痛基本消失,无血栓栓塞、截瘫、器官缺血、吻合口狭窄、动脉瘤及支架移位等并发症.结论: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是一种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有效方法,其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方法,总结不同类型主动脉夹层的治疗经验。方法收集2011年9月至2016年6月共51例不同类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其中急性夹层34例,慢性夹层17例;主动脉夹层Stanford A型11例,主动脉夹层Satnford B型37例,创伤性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2例,外伤性头臂干夹层动脉瘤1例;主动脉夹层Stanford A型患者深低温停循环、低流量选择性脑灌注下行升主动脉+全弓置换+远端术中支架置入术11例,行"Bentall手术"3例,"保留弓顶"1例,行右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升主动脉转流1例;主动脉夹层Stanford B型36例行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结果 1例主动脉夹层Stanford A型患者,术前合并脑梗死,术后出现自发性脑出血,经手术治疗死亡;2例外伤性夹层动脉瘤经腔内修复术,术后痊愈;1例Stanford B型慢性夹层患者非手术治疗假腔内血栓形成,破口闭合。其余患者术后早期无死亡。30例随访2~26个月,人工血管通畅无扭曲,支架位置及形态正常,无二次手术病例。结论依据主动脉夹层的不同类型,合理选择治疗方法,可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国产覆膜支架行腔内隔绝术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瘤的手术适应症、临床疗效及并发症防治。方法 2009年1月—2012年1月,采用国产覆膜支架行腔内隔绝术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20例。移植物经股动脉切口导入,至胸主动脉封闭夹层裂口,手术在全麻、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监视下完成。结果 20例患者支架置入定位准确,术后即刻造影显示真腔血流恢复正常。手术成功率100%,无术中转开胸手术,无截瘫及瘤体破裂等严重并发症,无围术期死亡。结论使用国产覆膜支架行腔内隔绝术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手术死亡率低,手术成功率高的优点,但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报道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2004-03/2008-10经增强血管CT(CTA)确诊为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39例,对其手术方法、手术结果、预后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36例痊愈,死亡3例,1例出现一过性脑功能紊乱,1例出现声音嘶哑。结论:外科手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明显降低病死率。手术治疗加血管内支架植入这一杂交技术成为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经典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