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自身输血在择期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自身输血在择期手术患中的应用效果和可行性。方法 随机选择23例心脏病择期手术患,在术前1~10天应用“蛙跳式”采血法采集自身血液200~1600ml,在术中或术后进行自身回输。结果 患在采血及回输过程中均无不良反应,手术过程及恢复顺利。自身输血组围手术期人均输血量866.5ml,比异体输血组人均输血量1383.3ml减少516.8ml,减少异体输血量471.7ml(占54.4%)。血液检测指标显示,自身血回输后除血红蛋白、血小板较异体输血组升高外,其余指标无显性差异。结论 对择期手术患采取术前采血贮存,在术中或术后回输的方法,具有安全、节约血源及减轻患经济负担的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妊娠晚期贮存式自体输血在Rh(D)阴性孕妇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对Rh(D)阴性孕妇在预计预产期前1~3周贮存自体血液,待分娩时或分娩后回输.结果:40例妊娠晚期Rh(D)阴性孕妇采血前后3 d血常规主要指标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细胞压积(Hct)、血小板(Plt)数量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29例自体血液回输时无任何输血不良反应,也未输异体血,回输后血常规与回输前比较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产(术)后母婴情况良好,新生儿结局无不良反应,Apgar评分为9~10分.结论:妊娠晚期贮存式自体输血对Rh(D)阴性孕妇的血液主要指标RBC、Hb、Hct、Plt数量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且对母婴安全不会造成危险,认为贮存式自体输血对妊娠晚期孕妇是安全的、有效的输血方式,有利于将Rh(D)阴性血液科学、安全用于临床,是可行且有效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对前置胎盘孕妇预存式自体输血的效果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孕妇预存式自体输血的效果与护理措施。方法2004-2008年5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采用预存式自体输血的前置胎盘孕妇22例,经产前监护、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采血前后护理、监护和自血回输等护理,观察采血过程孕妇配合、母胎反应,孕妇的生命体征分娩结局及输血量。结果22例孕妇在采血过程中配合均良好,生命体征正常且稳定,胎心监护正常,其中,2例胎动频繁,予以吸氧补液后好转。在剖宫产自血回输过程中,产妇无不适反应;母婴安全。结论前置胎盘孕妇的预存式自体输血是相对安全、经济、有效的输血方式。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并有利于提高产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等容稀释性(acute normovolemic hemodilution ANH)自体输血在孕妇围产期的安全性。方法对孝感市中心医院产科2009年7月~2011年12月住院的45例孕妇在生产前采集自体血,同时补充晶体液和/或胶体液,采集过程中监测孕妇生命体征及胎心,45例孕妇均于数小时内结束生产,生产后立即将自体血回输。对照组为同期住院生产的孕妇48例,对照组未自体输血也未异体输血。测定2组孕妇入院时及生产后两天血常规并进行对比。结果 2组孕妇生产前血常规各项指标无统计学差异,ANH自体输血孕妇分娩前和自体血回输后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P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孕妇分娩后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较分娩前下降有统计学意义。ANH自体输血孕妇均未发生采血及回输血不良反应,新生儿5minApgar评分均9~10分。结论 ANH自体输血能解决血源稀缺难题,在应对孕妇产后出血时发挥重要作用,对孕妇及胎儿均无不良影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输血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贮存式自体输血在Rh(D)阴性孕妇中的效果。方法选择Rh(D)阴性孕妇42名进行贮存式自体输血,比较贮存式自体输血组孕妇采血前后及分娩前后3 d RBC、Hb、Hct、Plt数量,并观察妊娠结局及母婴预后。结果 42名妊娠晚期Rh(D)阴性孕妇采血前后及分娩前后3 d血常规主要指标RBC、Hb、Hct、Plt比较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产(术)后母婴情况良好,新生儿结局无不良反应,Apgar评分为9~10分;自体血液回输时无任何输血不良反应,也未输异体血。结论妊娠晚期贮存式自体输血对Rh(D)阴性孕妇的血液主要指标RBC、Hb、Hct、Plt数量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且母婴预后良好,认为是可行且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贮存式自体输血在 Rh(D)阴性孕妇分娩中的效果.方法对垫江县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 Rh(D)阴性孕妇符合自身贮血条件者,采用贮存式自体输血.以最后一次采血后3 d 所测的血液指标作为统计数据,同时记录分娩或手术中出血量及各血液指标的变化,并记录出生的新生儿的体质量,进行 Ap‐gar 评分.结果38例孕妇采血后,血液指标均较采血前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回输后,孕妇网织红细胞(Ret)为(37.23±8.52)×109/L ,较回输前明显升高(P<0.05),其余血液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16例,剖宫产22例,产后母婴情况良好,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平均(3.2±0.8)kg ,Apgar 评分为9~10分.结论贮存式自体输血不会对母婴造成很大影响,相对于异体输血更科学、安全、有效,特别是对于 RhD 阴性血的孕妇,开展贮存式自体输血尤其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自体骨髓移植术中自身输血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自身输血在自体骨髓移植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对23例符合自身输血的骨髓移植患者于术前约18~20d开始采集自身全血,每次200或400ml,采出的血液于4℃贮血冰箱保存,2次采血间隔时问为7d,最后1次采血时间为移植前3d。结果 23例患者在采血过程中有2例出现轻度献血不良反应,2例患者采集的血液未能用完,1例术后20d并发其他疾病死亡,其他患者通过回输自体血液顺利完成采髓手术,回输时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自体血液回输较为安全,且易开展,适宜于自体骨髓移植患者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特殊的护理方式,解除Rh(D)阴性孕妇及其家属对贮存式自体输血的恐惧和不安心理.方法 对2009年9月至2010年6月入住我院的12例Rh(D)阴性孕妇进行了贮存式自体输血,采血前以心理护理为主导,配合主治医生动员孕妇及家属接受贮存式自体输血的医疗方式;采血时以生命体征监护及心理安慰的护理方式,解除或减轻孕妇采血时的紧张心情,以防出现采血反应;采血后以床边生命体征监护方式,密切观察孕妇及胎儿生命体征,以防意外情况发生;产后自体血回输施以常规的输血护理,防止输血反应发生.结果 贮存式自体输血后孕妇均无不良反应,效果良好.结论 不同阶段运用不同的护理方式能成功地对Rh(D)阴性孕妇进行贮存式自体输血,为防止孕妇分娩过程中的出血风险提供良好保障.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特殊的护理方式,解除Rh(D)阴性孕妇及其家属对贮存式自体输血的恐惧和不安心理.方法 对2009年9月至2010年6月入住我院的12例Rh(D)阴性孕妇进行了贮存式自体输血,采血前以心理护理为主导,配合主治医生动员孕妇及家属接受贮存式自体输血的医疗方式;采血时以生命体征监护及心理安慰的护理方式,解除或减轻孕妇采血时的紧张心情,以防出现采血反应;采血后以床边生命体征监护方式,密切观察孕妇及胎儿生命体征,以防意外情况发生;产后自体血回输施以常规的输血护理,防止输血反应发生.结果 贮存式自体输血后孕妇均无不良反应,效果良好.结论 不同阶段运用不同的护理方式能成功地对Rh(D)阴性孕妇进行贮存式自体输血,为防止孕妇分娩过程中的出血风险提供良好保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血液稀释法自身输血在骨科择期手术病人中的应用及治疗效果。方法 临手术前在手术台上采血,同时输注平衡液,以交换失血交稀释病人的血液,保持血容量在正常范围,在手术出血控制后或结束将血液回输给病人。结果 41例病人全部用自血回输,未再输异体血,回输后患者无不良反应,切口均I期愈合,共节约了异体输血12600ml。结论 认为血液稀释法自身输血是一种安全、实用有效的自身输血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预存自体输血在脊柱侧弯矫正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8例行脊柱侧弯后路矫正术病人分为两组。均在全麻后行手术,A组术中输库存血,作为对照组。B组术中使用预存自体输血,作为研究组。结果:两组脊柱侧弯后路矫正术病人术中皆输入库存血,但输入的库存血量相差大,术中预存自体输血及输库存血皆未出现输血并发症。结论:在脊柱侧弯后路矫正术中应用预存自体血液回输措施可有效减少输入库存血,降低住院费用,可安全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不同输血方式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2月至2016年1月于本院行剖宫产分娩的82例前置胎盘孕妇的临床资料,按照输血方式分为自体组(自体贮血式输血,n=42)与异体组(异体输血,n=40),记录两组手术前后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比容(Hct)、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等血常规指标的变化,比较两组产后出血量,自体、异体输血量,观察两组妊娠结局,统计输血并发症。结果 (1)自体组累计出血量、异体输血量均低于异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两组PLT、WBC上升,RBC、Hb、Hct降低,自体组术后Hb、PLT、Hct水平均高于异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出生后1min、5min新生儿阿普加评分(Apgar)及脐动脉血pH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自体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异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前置胎盘产妇剖宫产术中采用预存式自体输血方案,对产妇母婴结局无负面影响,同时可降低输血并发症发生率,安全可行,经济性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自体血回输在异位妊娠破裂伴失血性休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我院2010-05-2012-05采用自体血液回输机对34例异位妊娠破裂伴失血性休克患者在术中进行自体血回输,分别记录术中出血量和回输血量。结果:34例患者共回收自体血52940ml,回输血32130ml,所有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相关并发症。结论:异位妊娠破裂伴失血性休克术中运用自体血回输安全,可快速获得新鲜红细胞,有效维持血容量,减少异体血的使用,降低输血并发症,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自体血液回收术在肝移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观察肝移植术中应用自体血液回收技术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 对9例原位肝移植患者术中应用Cell Saver5型血液回收机进行自体输血。记录术前、术后1d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血球压积(HCT)、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术中根据血常规及凝血功能检查结果及时补充各种血液成分和鱼精蛋白。同时记录术中出血量、回收血量及回输浓缩红细胞量。结果 术中平均每例出血9145ml,平均每例回收血量6688ml,平均每例回输浓缩红细胞量3651ml。术中所有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仅术后24h血小板计数略低于术前,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肝移植术中采用自体血液回输技术,可为患者及时提供浓缩红细胞,避免大量异体血输入,确保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自体血液回输对脊椎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血浆ICAM-1和炎性介质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行脊柱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30)与自体血液回输组(H组,n=30),H组采用标准回收模式,应用血液回收机对回收血进行处理,术中回输给患者.当C组血细胞比容(HCT)〈0.25时则输异体红细胞悬液,出血量〉1500 mL时补输新鲜冰冻血浆(输入血浆总量占出血量30%),必要时输入冷沉淀.分别于入室前30 min(T1),初次输注自体或异体血后10 min(T2),手术结束时(T3),术后24 h (T4)取肘正中静脉采血2 mL,高速离心后于-70℃液氮低温标记储存待检.分别检测4个时间点血液中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白介素-8(IL-8)的水平.[结果]与C组比较H组在T3时IL-1、IL-8、ICAM-1浓度明显高于C组(P<0.05),术后24 h(T4),两组上述炎症细胞因子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自体血液回收回输能引起血液中炎性因子的激活,但并不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大量受损,激活严重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造成明显的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16.
侯筱菲  魏琴  王姝楠  高远 《现代护理》2007,13(8):720-722
目的探讨术中自体血回输对腰椎后路融合术患者术后血红蛋白变化以及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将2002年1月-2005年12月122例行腰椎后路内固定并接受输血的患者分为实验组(66例)和对照组(56例),实验组采用术中自体血回收,对照组使用异体输血。比较2组病例的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异体输血量、术后血红蛋白值和影响住院时间的因素,以及输血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平均输入异体血170ml,对照组患者平均输入异体血615ml,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术后各时间点的血红蛋白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患者住院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内固定节段数目与住院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1例患者术后出现菌血症,对照组中4例出现输血过敏反应。结论采用自体血回输技术对患者术后血红蛋白变化及住院时间无明显影响,可以防止脊柱融合手术时因输各种异体血引发的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异住妊娠所致腹腔内出血的手术中进行回收式自体输血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时手术证实为异位妊娠所致的腹腔内出血,且无回输式自体输血禁忌证患者96例,采用自体型血液回收机,经过抗凝、回收、洗涤、浓缩、净化处理后回输给患者;将其中仅靠自体输血完成手术的7例作为自体输血组(A组),其余18例因同时给予异体输血作为自体+异体输血组(B组),并将同时期异位妊娠采用同种异体输血的27例作为异体输血组(C组)。对三组患者自体及异体输血量、发热及输血反应情况、术后24h血常规及电解质情况做观察比较。【结果】A、B组平均输血量(异体输血与自体输血之和)虽高于c组,但异体输血量明显降低,三组比较,术后发热和输血反应A、B组较C组明显减少。而三组患者术后24h血常规及电解质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回收式自体输血既节约了大量血源,又减少了输血后并发症。是抢救和治疗急性腹腔内出血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探讨稀有B(A)血型的遗传特性、鉴定方法和输血策略.采用血型血清学方法、PCR-SSP方法基因定型和ABO血型第6、7外显子直接测序的方法进行B(A)血型鉴定,并分析该家系的血型遗传特点和分子机制;同时对B(A)型献血者和用血者进行配合性试验和临床输血研究.结果表明,该家系调查发现3例血清学结果正反定型结果不符,均为血清学结果为正定型AB型,反定型B型,ABO基因型为B(A)04/O01型,1袋B(A)型红细胞输注给1例B型患者后临床有轻度的输血反应,B(A)型患者输注O型洗涤红细胞后患者未出现输血反应.结论:对ABO血型血清学正反定型不符的标本,可以用家系调查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辅助验证,B(A)型血液不能给B型或AB型患者输注,B(A)血型患者输血时应采取配合性成分输血或自身输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不同自体输血方式的有效性,促进医疗机构开展自体输血工作,保障临床输血安全.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随机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于北京军区总医院或大连中心医院行骨科手术的88例自体输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将其随机分为,术中自体红细胞回输组(n=43),储存式自体全血回输组(n=25)及储存式自体单采红细胞回输组(n=20).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选择同期42例于受试者收集医院行骨科手术,并且术中仅接受异体输血的患者,纳入对照组(n=42).记录并分析采血前/术前、输血后当天、输血后第4天,各组患者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Hb)水平、血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计数,以及患者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异体输血量等指标.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4组患者上述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 ①本研究4组患者采血前/术前的红细胞计数、Hb水平、HCT、血小板计数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输血后当天:4组患者的红细胞计数、Hb水平、HCT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157,P=0.008).其中,储存式自体全血回输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最高[(196.0±43.8)×109/L],高于术中自体红细胞回输组、对照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4、0.009);但是,与储存式自体单采红细胞回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53).③输血后第4天:4组患者的红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的Hb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64,P=0.013).其中,术中自体红细胞回输组的Hb水平最高[(115.6±23.8)g/L],高于储存式自体全血回输组及对照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2、0.006);但是,与储存式自体单采红细胞回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8).4组患者的HC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15,P=0.011).其中,储存式自体单采红细胞回输组HCT最高[(34.4=4.8)%],高于对照组,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但是,与储存式自体全血回输组及术中自体红细胞回输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9、0.819).④4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异体输血量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990,P=0.007).其中,对照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最长[14.5 d(9.5~16.0 d)],长于储存式自体全血回输组,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但是,与储存式自体单采红细胞回输注及术中自体红细胞回输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9、0.944).结论 临床择期外科手术患者的自体输血方式,首选储存式自体单采红细胞回输,其次为储存式自体全血回输和术中自体红细胞回输.在不能达到自体输血要求时,可选择异体输血.临床医师需要转变观念,逐步降低异体输血率,广泛、有效地开展自体输血工作,进一步保障临床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20.
韩华  夏新华  孙艳玲 《天津护理》2009,17(5):249-250
目的:观察由骨科患者术后伤口引流液中回收洗涤浓缩红细胞的含量和细胞功能的变化,并探讨自体血液再回输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利用自体血液回输的患者30例,术中使用自体血回输仪,术后将处理后的浓缩红细胞回输给患者。在术前、术中以及术后6 h内,进行血常规和生化检查,并统计学分析。结果:30例患者共回输浓缩血量达6 876 mL,平均每例219 mL,自体血回吸收率为75%,患者术前、术后Hb及Hct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使用自体血回输仪,及时回收了伤口引流失去的血液,减少术后患者对异体输血的需要量,是安全有效的血液回输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