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人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04例老年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4例老年颅脑损伤患者中死亡15例,存活189例,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其中恢复良好177例,中残8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1例。结论掌握好老年性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时的治疗和预防并发症,可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康复锻炼处方对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指导,观察组患者实施康复锻炼处方,比较两组术后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上肢Fugl-Meyer评分、下肢Fugl-Meyer评分、Fugl-Meyer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躯体功能、躯体角色、躯体疼痛、总健康、生命力、社会功能、情感角色、心理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锻炼处方能够明显提高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可作为优选方案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的神经、肢体运动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60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患者入院的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Fugl-Meyer运动评分(FMA)及生活质量各项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后,观察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同时生活质量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的神经、肢体运动及生活质量改善具有重要的影响,实施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患者的NIHSS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康复训练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计早期康复训练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0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两组药物治疗基本相同.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尽早进行康复训练,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及护理.于治疗后1个月测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FMA),3个月后测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采用Batyhel指数).结果 治疗后1、3个月观察组FMA评分和Barthel指数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减少后遗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全程健康教育对颅脑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80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给予全程健康教育,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60 d,比较两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语言功能恢复情况及陪护人员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语言功能恢复及陪护人员对护理的满意度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健康教育对颅脑损伤患者功能恢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压氧配合康复治疗对颅脑外伤偏瘫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72例颅脑外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高压氧配合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运动功能、躯干控制能力、平衡能力、生活质量指数的变化,结果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躯干控制能力、平衡能力、生活质量均有提高,治疗组提高更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压氧配合康复治疗有利于颅脑外伤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患者早期肢体功能锻炼的效果.方法对191例颅脑损伤患者,在医院接受治疗的6周内进行早期肢体功能锻炼指导和治疗。结果治疗4周和6周后,早锻炼组ADL改善明显好于常规组(P〈0.05)。结论早期给予系统规范的肢体功能锻炼可以显著提高颅脑损伤患者的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对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起着重要作用,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预防并发症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早期康复训练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偏瘫肢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重型颅脑损伤偏瘫肢体的康复效果。方法:将62例重型颅脑损伤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药物治疗基本相同,观察组按常规治疗护理的同时,于病情早期(脑水肿期)及病情稳定期分阶段进行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并随意进行功能锻炼。结果:观察组患者偏瘫肢体肌力恢复进展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偏瘫肢体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可明显减轻患者偏瘫肢体的致残程度,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颅脑损伤患者神经、运动及认知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因颅脑损伤来我院就诊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63例与对照组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神经、运动及认知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干预后3个月,研究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精神状态(MMSE)、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和认知功能(LOTCA)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健康感觉、躯体功能、情感状态及社会功能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促进颅脑损伤患者神经、运动与认知功能的恢复,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早期康复治疗颅脑损伤肢体运动障碍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颅脑损伤后肢体运动障碍早期康复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62例颅脑损伤肢体运动障碍,分两组对比,康复组31例,观察组31例。康复组在给予临床常见治疗的同时,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对照组只进行临床常规治疗。康复治疗为“一对一”,疗程为30 d,包括床上良肢位的摆放,患侧肢体的被动运动,健侧带动患侧运动,搭桥练习,翻身起坐及坐位平衡训练,起站、站立平衡及步行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等。康复训练每日1次,每次40~60 min,每周6次。另外指导康复组家3属给患者进行日常训练。结果:康复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颅脑损伤肢体运动障碍,早期积极的进行康复治疗,其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恢复程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说明康复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肢体功能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强化健康教育对颅脑损伤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颅脑损伤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强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前后健康知识掌握度评分、运动功能、生存质量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疾病知识、护理知识、主动康复技能、家庭和社区康复技能掌握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上肢功能评分、下肢功能评分、Fugl-Meyer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躯体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健康教育能够提高颅脑损伤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度,提升康复效果,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2.
1999年7月~2001年10月对34例颅脑损伤后接受高压氧治疗的老年患者实施全方位的康复护理,并设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在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失语、精神障碍症状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全组62例,均为56~68岁之间的老年颅脑损伤患者,其中男46例,女16例,平均64岁。其中车祸伤38例,跌伤19例,打伤5例:其中单纯脑挫裂伤18例。脑挫裂伤并发颅内血肿10例。并发颅底骨折13例,并发硬膜外血肿11例。并发硬膜下血肿10例。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肢体运动功能、语言、精神障碍。将全组患者分为观察组34例,对…  相似文献   

13.
老年人由于生理性衰老,发生颅脑损伤的死亡率和病残率均较高,尤其是重型颅脑损伤,死亡率高达70%。掌握老年人颅脑损伤的特点,做好针对性的护理,对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我科自1986年1月至1990年12月,共收治老年性颅脑损伤病人100例,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护理效果。本文着重讨论老年性颅脑损伤的护理特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路径式健康教育在颅脑损伤患者恢复期应用的效果。方法将76例颅脑损伤康复期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传统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路径式健康教育。结果实施路径式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日常活动能力功能、康复知识掌握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路径式健康教育有助于促使患者全面掌握颅脑损伤后康复的相关健康知识,提高治疗依从性和积极性,加速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应用优质护理对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患者68例,根据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肢体功能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水平变化。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肢体功能恢复总有效率91.18%(31/34),高于对照组61.76%(21/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对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具有显著效果,并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创建颅脑损伤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管理APP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6月收治的80例颅脑损伤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2017年7-12月收治的80例颅脑损伤患者设为实验组,应用肢体功能障碍管理APP进行干预。结果:实验组出院时肢体功能障碍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且患者出院时颅脑损伤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肢体功能障碍管理APP使护理评估更科学,提高了健康教育效果,规范了护理流程,是颅脑损伤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有效管理工具。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静脉高氧液联合运动训练对颅脑损伤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135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脑损伤常规治疗和运动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通过静脉高氧液给药配合运动训练;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采用简式Fugl-Meyer评分评定肢体运动功能,用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能力活动(ADL)能力.结果 两组干预前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静脉高氧液联合运动训练能明显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人易发生颅脑损伤的机制及临床特点,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对49例老年人颅脑损伤病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老年人发生颅脑损伤后病情变化快而且复杂,致残率和死亡率高;结论:严格地掌握老年性颅脑损伤临床表现特点,正确及时处理和早期手术,对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颅脑损伤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将76例颅脑损伤康复期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传统健康教育,实验组给予路径式健康教育。分别于入院时、入院60d及入院90d时,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定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自行设计问卷定期对患者疾病康复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测试。结果在每一阶段康复治疗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康复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FMA及MBI评分实验组较入院时改善明显,幅度较大,与对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护理干预基础上加以临床路径式健康教育,可促使患者全面掌握颅脑损伤后康复的相关健康知识,提高治疗依从性和积极性,加速肢体功能恢复,明显提高ADL。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老年人急性颅脑损伤早期血浆中精氨酸加压素(AV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RIA)法检测32例老年人急性颅脑损伤早期患者,30例非颅脑损伤早期患者和30例健康老年人的血浆AVP,分析和观察其临床变化。结果32例老年人急性颅脑损伤早期组血浆AVP[(48.30±8.28)ng/人]明显高于非颅脑损伤早期组[(25.56±4.64)ng/L],P<0.01;非颅脑损伤早期组高于老年健康组[(5.06±4.12)ng/L],P<0.01。其中老年人急性颅脑损伤早期组中GCS评分与AVP呈负性相关,P<0.01;而非颅脑损伤的早期组与GCS评分无明显意义,P>0.05。结论AVP参与了各种急性损伤早期的病理生理过程,但急性颅脑损伤早期组明显高于非颅脑损伤早期组,尤其颅脑损伤早期组中GCS评分>8分明显高于<8分组,颅脑损伤越严重,AVP越高,提示AVP可作为观察老年人,颅脑损伤早期严重程度的标志之一,对临床抢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