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多尿期肾移植患者围手术期的水及糖电解质的平衡与及时的营养支持治疗对移植肾脏的功能恢复至关重要。 目的:探讨。肾移植围手术期的水电解质平衡维护及营养支持的方法和时机。 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临床分析,于2003-06/2007-06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泌尿外科完成。 对象: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96例,男59例,女37例,年龄17~67岁,平均35.7岁。 方法:以移植肾动、静脉血流开放时间为分界点,总结患者围手术期的生理特点。术前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手术开始时即开始匀速输血,移植动、静脉血管开放前积极补充清蛋白,开始排尿且尿量大于每小时100mL,即开始循环补循环补液配方,简化的肾移植术后多尿期输液。 主要观察指标:术后1d检测患者血肌酐、尿素氮、电解质、血糖和尿液。 结果:术后最初12~16h。患者尿量在260~1200mldh,平均520mL/h。术后测血常规显示,8例出现轻度低钠血症,占8.3%。3例出现高钾,于肾功能恢复后正常,1例发生低钾,补钾治疗及肾功能恢复后正常。血氯无异常变化。21例血糖高于正常,占21.9%,激素冲击结束后恢复正常。其他患者电解质、血糖均正常,无低钙、镁者。尿比重均在1.010~1.015之间。 结论:移植。肾动、静脉血流开放前的输液应以胶体如浓缩红细胞、血浆及清蛋白为主,多尿期应规律及时的补充水及电解质,适当的营养支持有助于吻合口愈合,尿量稳定后应预防代谢性酸中毒。  相似文献   

2.
随着肾移植技术的日益成熟,肾移植被更多的尿毒症病人接受。肾移植术后早期水电解质平衡的调节是提高肾移植成功率的重要环节之一。有研究显示移植后体液平衡与即刻肾功能恢复(IGF)明显相关口。我科2002年1月~2004年6月对肾移植术后重症患者8例(围手术期)进行中心静脉压监测,对术后早期病人水电解质平衡血液循环和心功能问题进行恰当地观察、评估和调整,获得较满意的效果,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肾移植患儿围手术期液体管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48例行肾移植术的患儿,术前做好心功能和治疗依从性评估,根据儿童的循环特点,制订围手术期的输液方案,保持电解质平衡,减少因输液导致的各种并发症。结果本组48例患儿中有29例术后第1 d发生不同程度的电解质紊乱,经处理后在术后第2 d得到改善。出现少尿5例,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3例,贫血9例,经控制输液量,改善肾脏微循环后,患儿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结论制订合理的输液计划,保持电解质平衡,做好多尿、少尿和无尿期及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患儿的液体管理对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保证患儿顺利渡过围手术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肾移植术后早期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早期维持循环补液与电解质平衡的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03年7月185例肾移植受者术后1周的护理方案,总结肾移植患者术后多尿期的护理特点。结果 术后1周内的补液总量等于体液容量负荷的评估结果与尿量和生理失水量之和,24h的出入量差应该控制在惠者体重的1/30~1/35(1000ml~l500ml);多尿期峰值常出现在术后0h~12h内,患者循环血量和血压变化与尿量有关:密切监测电解质变化,适当补充钙离子和钾离子.有利于维持电解质平衡。结论 根据评估结果量出为入,严格控制肾移植受者术后补液总量;维持多尿期,尤其是峰值期问移植受音循环血量和血压稳定;根据检查适当补充电解质是肾移植术后早期的护理特点。  相似文献   

5.
随着肾移植技术的日益成熟,肾移植被更多的尿毒症病人接受.肾移植术后早期水电解质平衡的调节是提高肾移植成功率的重要环节之一.有研究显示移植后体液平衡与即刻肾功能恢复(IGF)明显相关[1].我科2002年1月~2004年6月对肾移植术后重症患者8例(围手术期)进行中心静脉压监测,对术后早期病人水电解质平衡血液循环和心功能问题进行恰当地观察、评估和调整,获得较满意的效果,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对237例肾移植病人实施了增补循环液体及电解质的方法。观察结果表明,肾移植术后循环液体的使用方便了治疗和护理,能较好地维护围手术期水与电解质的平衡,对提高人/肾存活率有意义。作者对利尿与水电解质失衡,水电解质的补充,病情观察,血清标本的采集等进行了重点讨论。  相似文献   

7.
肾移植术后早期水和电解质的观察及护理14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移植术后水和电解质的观察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由于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出现心血管疾病通常是无症状性的,手术后早期(1~5d)水及电解质的观察,建立个体化的护理病历,定时进行出入量的评估,了解移植肾功能及血生化指标,随时调节输液速度及输液量,保证患者安全度过监护期,保持水和电解质平衡,能有效地预防术后心衰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肾移植术后病人常常出现血糖升高,尤以第1天为甚,血糖过高可导致高渗性非酮性昏迷。另外,肾移植病人由于大剂量应用免疫抑制剂及皮质激素,机体抵抗力下降,如果合并高血糖,则感染的几率很高。因此,监测血糖的变化尤为重要。目前,普遍认为肾移植术后高血糖主要是与手术应激和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有关;另外,在移植肾恢复血液循环后便进入多尿期,肾移植术后循环液体的使用方便了治疗和护理,并且能较好地维护围术期电解质平衡,但循环补液液体中葡萄糖含量可引起病人血糖大幅度波动。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对肾移植病人术后早期血糖监测和病情观察,避免高血糖引起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背景:肾移植的容量治疗策略走过了不同阶段,但尚无定论何种液体治疗策略更加合理、有效。目的:对比分析肾移植中3种不同的液体治疗策略对患者移植中血流动力学及移植后转归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同种异体肾移植255例,患者根据移植中输注液体种类分为3组,胶体组(晶体+琥珀酰明胶+红细胞+白蛋白),晶体+红细胞组,晶体组。分析指标包括一般资料、围术期资料和术后随访资料。结果与结论:单纯输注晶体液虽有助于肾功能的维护,但扩容效力弱,扩容持续时间短,不利于维护肾移植中血流动力学稳定,且易导致电解质失衡,尤其不应以生理盐水为主,而应以平衡液为主。晶体液与胶体液并用有利于肾移植中血流动力学稳定,但对移植肾功能的保护作用并无优势。而以平衡液为主,必要时输血,无论在维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方面,还是维持内环境稳定方面,以致于对术后转归的影响方面,均具有一定的优势,或许是肾移植最佳的容量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0.
对968例行肾移植手术后发生急性肾小管坏死的258例及排斥反应296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肾移植术后早期两者的临床特点有明显差异。提示做好早期临床观察,为医疗提供正确依据尤为重要。同时要做好少尿期的护理,注意血压及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对预防种种上并发症发生及保证移植肾功能的恢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肾脏移植是绝大多数肾功能衰竭患者恢复健康的最佳选择。自1954年Murray等人成功实施人类首次肾移植至今,全球肾移植已超过62万例,其中我国各医疗单位共完成肾移植6万余例。肾移植的技术日趋成熟,成功率逐年提高,对术后护理的侧重也日益突出。术后护理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多尿期水电解质平衡的管理,如何合理地补液、促进患者康复是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背景:肾移植的容量治疗策略走过了不同阶段,但尚无定论何种液体治疗策略更加合理、有效.目的:对比分析肾移植中3种不同的液体治疗策略对患者移植中血流动力学及移植后转归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同种异体肾移植255例,患者根据移植中输注液体种类分为3组,胶体组(晶体+琥珀酰明胶+红细胞+白蛋白),晶体+红细胞组,晶体组.分析指标包括一般资料、围术期资料和术后随访资料.结果与结论:单纯输注晶体液虽有助于肾功能的维护,但扩容效力弱,扩容持续时间短,不利于维护肾移植中血流动力学稳定,且易导致电解质失衡,尤其不应以生理盐水为主,而应以平衡液为主.晶体液与胶体液并用有利于肾移植中血流动力学稳定,但对移植肾功能的保护作用并无优势.而以平衡液为主,必要时输血,无论在维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方面,还是维持内环境稳定方面,以致于对术后转归的影响方面,均具有一定的优势,或许是肾移植最佳的容量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3.
严重烧伤患者在休克期常发生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不同时间段所发生电解质的变化与休克复苏液的成分有关。对1996年1月-2002年10月住院的严重烧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休克期不同时间段的电解质变化,发现严重烧伤患者休克期的血清电解质在休克复苏8h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与休克复苏液中晶体液的含量有一定关系。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背景:尿毒症患者肾移植前均处于不同程度的贫血状态,围移植期贫血对机体肾移植中、后恢复以及移植肾功能恢复均产生不利影响。目的:观察接受逝世者器官捐献肾移植与亲属活体肾移植围移植期贫血程度及输血总量对肾移植的影响。总结二者围手术期药物抗贫血治疗及输血原则。方法:回顾性研究郑州大学第一附属肾移植中心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接受逝世器官捐献肾移植115例为试验组,对照组为同期亲属活体肾移植92例,分析两组贫血程度的相关指标以及围移植期输血总量、输血12 h内电解质的变化,记录输血后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情况等。结果与结论:2组患者贫血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试验组患者移植中及移植后输血比率、平均输血总量高于对照组(P<0.05),移植前红细胞水平、血红蛋白值、红细胞压积、平均血红蛋白值含量、平均血红蛋白值浓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输血过程中主要不良事件为发热反应(5.5%),未见严重的过敏反应及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等。提示接受逝世者器官捐献肾移植受者较亲属活体肾移植围移植期贫血程度高;移植前抗贫血药物应用,纠正机体贫血状态至关重要;应严格按照围移植期输血原则进行移植中和(或)移植后输血治疗。  相似文献   

15.
总结83例冠状动脉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术前做好心理护理,观察患者有无心肌缺血表现,限制患者剧烈活动,降低心肌耗氧量,避免围手术期心肌梗死.术后严密监测心律,维持电解质平衡,维护心功能,预防继发性血栓形成是护理重点.83例先天性冠状动脉瘘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护理得当,均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6.
83例先天性冠状动脉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83例冠状动脉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每日做床旁心电图,观察有无心肌缺血表现,限制患者剧烈活动,降低心肌耗氧量,避免围手术期心肌梗死.术后严密监测心律,维持电解质平衡,维护心功能,预防继发性血栓形成是护理重点.83例先天性冠状动脉瘘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护理得当,均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7.
刘蓉  王健叶 《全科护理》2016,(32):3411-3412
正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CRRT)又称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是通过体外循环的方式,连续性清除体内代谢产物、异常血浆成分以及蓄积在体内的药物或毒物,同时有效地维护"内环境平衡",包括血流动力学、酸碱、电解质乃至代谢平衡、免疫功能、细胞功能,从而为后续的病因疗法创造条件,争取时间~([1])。随着CRRT技术的日趋成熟,  相似文献   

18.
肾移植术后早期血糖与循环补液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颖娣  周健  李旭萍  蒋亚芬 《护理研究》2008,22(31):2878-2879
肾移植术后病人常常出现血糖升高,尤以第1天为甚,血糖过高可导致高渗性非酮性昏迷.另外,肾移植病人由于大剂量应用免疫抑制剂及皮质激素,机体抵抗力下降,如果合并高血糖,则感染的几率很高.因此,监测血糖的变化尤为重要.目前,普遍认为肾移植术后高血糖主要是与手术应激和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有关;另外,在移植肾恢复血液循环后便进入多尿期,肾移植术后循环液体的使用方便了治疗和护理,并且能较好地维护围术期电解质平衡,但循环补液液体中葡萄糖含量可引起病人血糖大幅度波动.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对肾移植病人术后早期血糖监测和病情观察,避免高血糖引起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总结39例巨大左心室行心瓣膜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认为护理重点为术前做好心功能维护,重视术前宣教;术后加强监护,积极防治低心排综合征、心律失常、肝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维持水及电解质平衡,做好气道管理及抗凝治疗护理,以提高手术成功率。39例患者中3例死亡、36例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本组患者量化输液模式对维持肾移植术后多尿期的电解质平衡的效果。方法:术中留置锁骨下静脉穿刺管,有效保障静脉通道;根据肾移植多尿期输液顺序循环及实验室监测指标病情状况;按每小时尿量,量出为人的原则。用输液泵预定量,准时输入;并通过实验室对术前术后生化监测了解效果。结果:本组43例患者有17例肾功能第3天恢复正常;24例第5天恢复正常;2例经抗排斥治疗后肾功能恢复正常,平均住院天数23天均康复出院。结论:量化模式输液是有效纠正肾移植术后多尿期电解质平衡,提高人/肾成活率的医疗护理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