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9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不同层厚的重建图像对支气管扩张症的诊断价值。方法:42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行多层螺旋CT扫描,扫描结束后分别以8~10mm厚层及1~2mm薄层重建图像,对不同层厚的多层螺旋CT重建图像进行评价。结果:42例患者共检出支扩肺段86个,其中8~10mm常规厚层重建图像仅检出60个,检出率为70%,而1~2mm薄层重建图像检出率为100%,两者检出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4.44,P<0.05)。结论:多层螺旋CT1~2mm的薄层重建图像对支气管扩张症的诊断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2.
王君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3,(20):3104-3106
目的 对比多层螺旋CT(Multisliecs helieal CT,MSCT)与常规CT在支气管扩张中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1 680例疑似支气管扩张患者中确诊的1 545例支气管扩张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CT、MSCT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对不同类型支气管扩张肺段的阳性检出率及对支气管扩张的诊断效能,并对比不同重建厚度MSCT对不同类型支气管扩张肺段的阳性检出率。结果 1 545例支气管扩张患者经支气管造影检出支气管扩张肺段2 510个;MSCT对不同类型支气管扩张肺段的阳性检出率(96.93%)高于常规CT(90.76%)(P<0.05)。MSCT对支气管扩张的诊断敏感度(99.03%)、特异度(97.04%)、准确度(98.87%)、阳性预测值(99.74%)及阴性预测值(89.73%)均高于常规CT(94.95%、86.67%、94.29%、98.79%、60.00%)(P<0.05)。0.625 mm薄层重建对不同类型支气管扩张肺段的阳性检出率(96.93%)高于5 mm常规层厚重建(95.66%)(P<...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在支气管扩张症诊断中采用常规CT及多层螺旋CT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2018年5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90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多层螺旋CT诊断)和对照组(常规CT诊断)各45人。比较两组诊断结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诊断检出率(95.56%)、确诊率(93.33%)较高,误诊率(2.22%)、漏诊率(4.44%)较低(P<0.05)。结论:相比于常规CT,在支气管扩张症诊断中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检查,可以实现对患者疾病的有效诊断,提高疾病检出率和确诊率,使误诊率和漏诊率降低,临床价值较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关于CT影像诊断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检出率的评价。方法:本文的研究对象来自本院在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经临床病理诊断最终确诊的32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所有患者病理结果诊断证实存在有59个支气管扩张肺段,在患者确诊之前,所有患者均开展常规的CT诊断和多层螺旋CT诊断,对两种不同的检验诊断方案检出率进行评价。结果: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CT诊断共检出存在支气管扩张肺段33个,诊断检出率为55.93%,为患者选择多层螺旋CT诊断共检出存在支气管扩张肺段57个,诊断检出率为96.61%,多层螺旋CT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CT,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对支气管扩张症进行影像学诊断时,通过螺旋CT诊断能够发挥出一定的诊断效果,而多层螺旋CT的检出率能超过90%以上,是一种有效的对支气管扩张症诊断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薄层扫描在支气管扩张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呼吸内科78例支气管扩张症的患者,对扫描图像进行薄层重组及三维重建,总结CT影像表现,探讨其诊断该病的临床价值。结果 78例支扩的患者中,柱状支扩58例,囊状支扩15例,混合型支扩5例,支气管扩张的影像学特点均得到显示:印戒征和双轨征。静脉曲张型支气管扩张的蚯蚓状迂曲,管壁增厚;囊状支气管扩张的囊内出现气液平面。结论多排螺旋CT及其三维重建可以清晰显示支气管扩张的影像特征,明显提高支气管扩张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常规CT,HRCT对支气管扩张症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病理和/或临床症状、治疗随访证实,同时作了常规CT和HRCT的支扩30例。结果:常规CT中19例诊断为支扩,2例误为肺内结节,其余9例未发现支扩;HRCT中27例诊断为支扩,且同一病例检出病变的肺段数高于常规CT。结论:常规CT对支气管扩张症的诊断有一定限度,HRCT诊断支扩特异性高,诊新准确率达90%。作为无创性检查,CT可作为诊断支气管扩张症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将CT影像应用于支气管扩张症患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其临床可用性。方法:本次研究实验时段设置为2016年5月至2018年4月,在该时段内,对我院数据库中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个体资料进行统计调查,录入其中1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实验样本。所有患者经支气管造影检查均确认为支气管扩张症,对所有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扫查,分析CT检查应用于支气管扩张症中的诊断价值,分析其临床可用性。结果: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所有患者经临床CT影像扫查后,患者均确诊为支气管扩张症,阳性率为100%。同时螺旋CT对于患者的病症诊断类型有准确的诊断结果,能够有效明确患者的征象表现类型,对于不同肺段的支气管扩张均有准确诊断效果。结论:对支气管扩张症进行诊断时,应用CT影像,有助于明确患者的具体病症状况,对于患者的征象表现类型来说,也有积极具有较高的可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CT影像诊断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来我院接受治疗患有支气管扩张症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诊断方法将其随机分组为观察组(X线诊断)与对照组(CT诊断),最后,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检查方法下的诊断准确率以及肺段病理类型检查结果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CT检查后,其诊断准确率相较于对照组而言较高,并且肺段病理类型分析结果也优于对照组;二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支气管扩张症临床诊断中,CT影像诊断效果较好,且有效检出患者肺段病理类型情况,因此,其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9.
SCT结合HRCT在诊断支气管扩张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支气管扩张症在螺旋CT(SCT)上的表现,评价SCT与高分辩CT(HRCT)相结合是否有利于支气管扩张症的诊断。材料与方法:病理证实或临床治疗随访支持为支气管扩张症的病人77例。全部病人行全肺的SCT扫描(pith=1.5,床速为10mm/秒)及对SCT提示有病变的区域加作HRCF扫描(层厚1mm或2.5mm,间隔1mm~5mm)。观察与比较支气管扩张症在SCT与HRCT上的表现。结果:HRCT能清晰显示支气管扩张的直接征象,支气管扩张症在SCT上有特异性表现的仅占26%(33/127),诊断支气管扩张症的特异性低,但病人射线受照量较相同层面数的HRCT明显减少。结论:胸部SCT与HR CT相结合有利于支气管扩张症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肺部螺旋CT增强及CT后处理技术在肺隔离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朔城区第二人民医院2000年—2011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肺隔离症8例,8例术前行胸部平扫及多层螺旋CT增强检查并应用多平面重建技术进行重建。结果:8例行胸部多层螺旋CT增强检查及应用多平面重建技术进行重建的病例中,6例发现异常血供,确诊率为75%。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及多平面重建清晰显示供血动脉,是一种理想的无创伤检查方法,对肺隔离症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诊断肺隔离症的价值,提高对肺隔离症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组织病理证实15例肺隔离症患者的多层螺旋CT影像学资料.结果 多层螺旋CT术前诊断肺隔离症11例,诊断准确率73.33%,其中囊性与实性肿块型各4例,炎症型3例;11例均显示来自胸主动脉的异常供血动脉,9例显示引流静脉;多层螺旋CT误诊为支气管肺囊肿2例,支气管肺癌及肺炎各1例.结论 多层螺旋CT薄层重建图像结合三维重组图像有助于肺隔离症诊断;掌握肺隔离症好发部位和CT表现特征,结合临床综合分析,可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2.
多层螺旋CT后处理诊断肺隔离症的优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后处理技术对肺隔离症的诊断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2003年10月间本院收治并经胸外科手术与病理证实的肺隔离症31例,分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后处理重建成像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诊断正确率。结果: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后处理组11例,发生于左肺下叶者8例,右肺下叶者3例,分别占72.73%和27.27%;对照组20例(包括单纯平扫11例、增强9例),发生于左肺下叶者15例,右肺下叶者5例,分别占75%和25%。31例均为肺叶内型。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后处理组诊断正确率100%,对照组为35%(分别为平扫9.09%、增强66.67%)。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后处理重建成像是肺隔离症术前正确诊断最有优势的诊断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增强检查对支气管内膜结核及肺癌病变管壁长度的评价,同时评估CT诊断的要点。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8月辽宁省铁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共60例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辽宁省铁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肺癌(中央型)患者共6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予以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并给予重建处理,观察病变支气管管壁长度以及CT表现。结果两组患者经CT检查清晰显示共计92段病变支气管。研究组患者支气管管壁平均长度为(31. 66±19. 87) mm,明显长于对照组患者的(16. 27±11. 86)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CT检查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受累支气管部位软组织肿块、纵隔、肺门旁淋巴结肿大不伴钙化以及胸膜增厚表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检查比较支气管内膜结核与肺癌支气管管壁长度,并结合CT表现,有助于提高对以上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对临床治疗与研究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气管支气管结核的螺旋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螺旋啊在气管支气管结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2例经手术病理和纤维支气管镜活检证实的气管支气管结核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层厚10mm,螺距为1进行胸部螺旋CT扫描..并对局部支气管加扫连续2~3mm薄层,在工作站进行MPR重建。结果12例中,16支病变支气管表现为支气管擘不同程度向心性增厚,管壁厚度约3~9mm.内壁呈浅波浪状。其中12支受累支气管范围较长,长度达30mm,占75%(12/16)。4支病变支气管壁出现钙化,12例均合并肺内结核,肺内结核病灶多数分布于病变支气管所属肺组织。结论螺旋CT可以有效显示气管支气管结核的病变特征,结合MPR可以更加直观显示病变范围,有助于病变的诊断。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3):592-593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11月在我院行胸部CT检查的60例不同病理类型肺气肿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60例人员设为对照组。均采用16层螺旋CT进行肺密度的测定以及对不同类型的平均肺密度差别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CT吸气相全肺密度(ML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中平均肺密度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各类肺气肿的正常肺密度比率和异常肺密度比率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螺旋CT不仅能够准确测试出患者肺气肿的肺密度,并且能够有效的按照肺密度进行肺气肿类型推论,能有效的对肺气肿进行定性及诊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用于肋骨骨折中的价值。方法: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接诊的肋骨骨折病患60例,对其施以X线平片、普通螺旋CT和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分析不同方法检查的结果,并对其作出比较。结果:普通螺旋CT组诊断准确率91.67%、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组诊断准确率98.33%,比X线平片组81.67%高,P<0.05。普通螺旋CT组和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组的骨折数检出情况优于X线平片组,P<0.05。普通螺旋CT和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组的诊断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于肋骨骨折中运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可清楚显示出肋骨病变的情况,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支气管扩张症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常规CT、HRCT和支气管造影对支气管扩张症诊断的价值。优化支气管扩张症的检查方法。材料与方法:25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摄平片后作支气管造影。造影前或后半个月内作了常规CT和HRCT,扫描范围自肺尖至膈面,常规CT层厚和间隔均为10mm;HRCT层厚为1mm,间隔为10mm,结果:25共检出86个病变肺段,所有病例在HRCT和支气管造影中均发现有一叶或一叶以上病变,检出病变的肺段数分别为80个和83个,二者病变检出率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常规CT有18例发现病变,检出病变肺段数为55个,其病变检出率明显低于HRCT和支气管造影(P<0.05)。结论:常规CT对支气管扩张症的诊断有一定的限度,HRCT和支气管造影对病变检出的敏感性较7高,但都有假阴性,因HRCT系无创性检查,可作为支气管扩张症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螺旋CT在肺隔离症诊断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12例疑肺隔离症病人接受了螺旋CT扫描。临床表现为痰血(2例),肺部感染症状(8例),无症状者2例。螺旋CT扫描层厚3mm,床进4.5mm/s,重建间隔1~5mm者5例;层厚2.5mm,床进2.5mm/0.75s者1例。造影剂注射速率2.5ml/s;延时20s启动扫描。上述6例的扫描资料交工作站行3D重建。另5例扫描层厚5mm,床进5mm/s;仅1例扫描层厚10mm,床进10mm/s。结果 病灶位于右下肺2例,左下肺10例。表现肿块者9例,边缘清楚的结节者3例。12例均见异常供血动脉,发自腹主动脉10例,胸主动脉2例。上述异常供血动脉均经外科手术证实。结论 在肺隔离症定性诊断中,螺旋CT,尤多层螺旋CT是一种理想的非创伤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用于肺癌术前评估的价值.方法:65例肺癌患者术前均行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分析气管支气管、纵隔大血管浸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并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手术及病理诊断阳性气管、支气管树114支,多层螺旋CT诊断一致105支(92.1%);手术及病理诊断纵隔、大血管阳性29例,多层螺旋CT诊断一致26例(89.7%);手术及病理诊断淋巴转移46例,多层螺旋CT一致43例(93.5%).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可较准确判断肺癌浸润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肺癌患者术前行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有助于手术方案的选择及预后判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诊断肺结节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2月收治的100例肺结节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接受低剂量多层螺旋CT、常规剂量多层螺旋CT及手术病理检查。以手术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分析低剂量多层螺旋CT的诊断效能,比较低剂量多层螺旋CT、常规剂量多层螺旋CT的成像质量、辐射剂量。结果:100例肺结节患者中确诊恶性85例,良性15例,恶性结节以肺腺癌为主占68.24%(58/85);低剂量多层螺旋CT对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4.12%(80/85)、80.00%(12/15)、92.00%(92/100),常规剂量多层螺旋CT对肺结核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2.94%(79/85)、66.67%(10/15),89.00%(89/100),两种检查方式诊断效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式1.5 mm图像、MIP图像成像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多层螺旋CT辐射剂量低于常规剂量多层螺旋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剂量相比,低剂量多层螺旋CT能够在保证成像质量及诊断检出率的基础上,降低辐射剂量,减少对患者身体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