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周毅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3):5493-5494
回顾性分析我院放射科2009年9月~2014年9月收治周围型肺癌患者90例X线平片及螺旋CT影像资料,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用于周围型肺癌影像学阳性表现检出准确率。结果入选患者行螺旋CT扫描检查肿块、毛刺征、棘样突起、胸膜凹陷、空泡征、厚壁空洞及肺门淋巴结肿大等影像学阳性表现检出准确率显著高于X线平片检查(P0.05);但两种检查方式对于分叶征表现检出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周围型肺癌患者行螺旋CT扫描检查、X线平片可有效提高影像学阳性征象检出率,改善诊断准确程度,螺旋CT扫描检查价值优于胸部X线平片。  相似文献   

2.
周围性小肺癌的X线、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周围性小肺癌(SPLC)的X线、CT影像表现,提高对SPLC的正确诊断。方法 经X线、CT初步诊断及手术病理证实的周围性小肺癌58例,全部病例均摄胸部正侧片及CT片。结果 (1)X线、CT征象特点:分叶征、边缘毛刺征、空泡征、胸膜凹陷征、毛玻璃样征及蜂窝征。小空洞及血管集束征为SPLC基本征象。(2)X线、CT表现差异:肿块密度、分叶、毛刺、胸膜凹陷、纵隔淋巴结肿大的观察CT优于胸片。病灶形态、边缘的显示胸片优于CT。(3)CT对SPLC定性诊断的准确性高于X线胸片。结论 X线胸片、CT征象显示3种边缘征象以上的肺周围型肿块应高度提示SPLC。增强扫描对鉴别肿块的良恶性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2):3953-3955
目的探讨64排CT检查在周围型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治疗的60例周围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且接受过64排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与X线检查。对比64排CT检查与X线检查检出的主要征象,并以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对比2种检查方式对不同分期周围型肺癌的检出率。结果64排CT检查检出主要征象(分叶征、毛刺征、空洞征、棘样突、胸膜凹陷征、空泡征、血管集束征、胸水、肺门肿大)占比(86.67%、83.33%、46.67%、33.33%、33.33%、13.33%、40.00%、23.33%、80.00%)明显高于X线检查结果(70.00%、65.00%、28.33%、16.67%、15.00%、1.67%、18.33%、8.33%、4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64排CT检查对Ⅰ期、Ⅱ期周围型肺癌检出率与对周围型肺癌总检出率(91.67%、95.43%、97.65%)均高于X线检查结果(41.67%、60.00%、7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式对Ⅲ期、Ⅳ期周围型肺癌的检出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排CT检查在周围型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能有效检出疾病的主要征象,且对不同分期周围型肺癌的检出率均处于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4.
取我院收治的37例周围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影像学资料,对比分析CT检查以及X线片检测结果。结果 X线片下早期可见有局限性小斑片阴影,增大后密度增高,形状变为类圆形或圆形,边缘表现为清晰分叶状,伴有毛刺或印迹,肺门淋巴结肿大;肋骨破坏、胸腔积液;癌性空洞。CT检查结果早期表现为小结节影,较大者呈分叶状肿块;产生空洞率为2%。直径2cm内伴有充气的细支气管影可见,个别内部存在偏心性钙化,肿块邻近区域存在血管集中表现,患者胸膜与病灶邻近部位发生胸膜拖曳征或凹陷征。胸壁邻近受侵而发生骨质破坏,多为肋骨,局部伴有软组织肿块,当累及胸膜或出现胸膜转移则会导致胸腔积液。晚期出现肺门、纵膈淋巴结转移及肾上腺、肝脏、颅脑远处转移。在周围型肺癌的的诊断过程中,CT诊断准确性更高,且优于X线片检测,联合应用二者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周围型小肺癌的CT表现,以提高CT诊断的准确性。材料与方法:搜集20例病理证实的周围型小肺癌完整CT资料,进行CT征象分析。结果:20例周围型小肺癌的主要CT表现:分叶征16例,毛刺征17例,胸膜凹陷征10例,血管聚集征4例,空泡征及空气支气管征7例,空洞1例,磨玻璃密度改变2例,肿瘤胸膜侧模糊小片影2例,13例增强扫描中,CT强化差值>20Hu。结论:当肺内出现边缘分叶、毛刺、胸膜凹陷等征象时,均高度提示肺癌可能,肿瘤胸膜侧模糊小片影、磨玻璃密度影对肺癌的诊断有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多层螺旋CT与X线平片对早期周围型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3月份我院收治的周围性肺癌患者152例,分别进行X线平片与多层螺旋CT的诊断,比较2种诊断方法对周围型肺癌临床典型征象及TNM分期诊断的检出率,并计算诊断符合率。结果:多层螺旋CT对周围型肺癌空泡征、分叶征、胸腔积液、支气管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等典型征象的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平片(P0.01)。X线平片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56.58%,多层螺旋CT为92.11%,2种检测方法的诊断符合率差异显著(P0.01)。结论:与X线平片相比,多层螺旋CT可更好的对周围型肺癌的典型征象及临床TNM分期进行诊断,诊断符合率更加接近病理检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胸部正侧位片,及普通CT薄层扫描图象研究小肺癌的影像学征象。材料与方法:对30例病理证实的肺癌进行X线及CF征象分析。结果:周围型小肺癌的X线、CT征象有:毛刺征10例、空泡征13例,癌周有尖角及胸膜凹陷征9例,密度不均、边缘较模糊10例,空洞2例、条索影9例。结论:在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上各种不同组织类型的小肺癌具有的X线、CT征象也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8.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对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对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了52例经病理证实的周围型小肺癌,对其多层螺旋CT的MPR和横断高分辨薄层图像作对比分析。结果MPR在肿瘤分叶征、细支气管气相、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叶间胸膜破坏征的显示率明显高于横断位薄层。棘突征、短毛刺征的显示率与横断位薄层大致相同;空泡征的显示率反而较横断位薄层低。结论多层螺旋CT的MPR可以弥补横断位图像显示肿瘤征象不全面的缺点,对周围型小肺癌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320排CT不同三维重组方法诊断原发性周围型小肺癌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41例经病理证实为原发性周围型小肺癌的CT征象,结节直径均不超过3cm,比较薄层横断图像与不同三维重组图像(包括MPR、VR、MIP)对小肺癌基本征象的显示率。结果与横断图像比较,三维重组图像对周围型小肺癌的空泡征或含气支气管征、细支气管阻塞或截断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的显示率(68%、44%、90%、63%)有明显提高(P〈0.05),对分叶征和边缘毛糙征的显示率(97%、93%)无明显提高(P〉0.05)。结论320排CT同三维重组方法能充分显示原发性周围型小肺癌的形态学特征.为诊断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X线与CT扫描应用于周围型肺癌的影像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12月诊治的76例周围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X线组与CT组,每组38例,两组分别行X线扫描与CT扫描,对比其诊断结果的准确率以及影像学特征检出率。结果:CT组的诊断准确率(92.1%)高于X线组(73.7%),P<0.05;CT组影像学特征中肿块、分叶、毛刺、棘状突起、空泡与支气管征象、胸膜凹陷、血管集束、空洞的检出率(92.1%、86.8%、97.4%、60.5%、18.4%、31.6%、44.7%、50.0%)均高于X线组(76.3%、73.7%、81.6%、39.5%、2.6%、10.5%、26.3%、21.1%),P<0.05。结论:CT扫描应用于周围型肺癌的影像诊断价值优于X线扫描,诊断准确率与影像学特征检出率高,值得推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周围型肺癌(PLC)CT征象与Ki-67、p53表达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22年2月在本院就诊的108例PLC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飞利浦256层螺旋CT检查患者的CT征象,并检测PLC组织中Ki-67、p53的表达水平,分析PLC患者的病理组织类型、分化程度以及CT征象与Ki-67和p53表达的关系。  结果  PLC组织中,Ki-67和p5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44%(75/108)、51.85%(56/108);CT主要表现为瘤体直径≥3.0 cm、分叶征、棘状突起征、毛刺征、磨玻璃征、增强值≥20 Hu和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而胸膜凹陷征、空气支气管征、空洞征、空泡征、钙化征相对较少;腺癌的Ki-67阳性表达率低于鳞癌(P < 0.05),腺癌和鳞癌的p53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PLC的分化程度越低,Ki-67和p53阳性表达率越高(P < 0.05);瘤体直径≥3.0 cm、有分叶征、棘状突起征、毛刺征、增强值≥20 Hu和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的PLC,Ki-67阳性表达率较高,且有磨玻璃征和空泡征的PLC,Ki-67阳性表达率较低(P < 0.05);瘤体直径≥3.0 cm、有毛刺征、棘状突起征、分叶征、增强值≥20 Hu和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的PLC,p53阳性表达率较高(P < 0.05)。  结论  PLC患者Ki-67、p53的表达与CT征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局灶性炎症样周围小肺癌的多层螺旋CT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5例局灶性炎症样周围型小肺癌的多层螺旋CT表现,分析内容包括在2 mm薄层肺窗图上病变的大小、形态、密度、毛刺征、细支气管充气征、空泡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结果 35例病变直径均小于2 cm,35例均形态不规则、密度浅淡,细短毛刺征23例,僵硬细支气管充气征30例,空泡征29例,血管集束征31例,胸膜凹陷征23例。结论局灶性炎症样周围型小肺癌具有边缘欠规整,有小空泡、细短毛刺、僵硬的细支气管充气征、血管集束征及胸膜凹陷征等多层螺旋CT征象,这些征象有助于其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的CT征象、预后与CD44v3、CD44v6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6例周围型NSCLC患者进入研究.利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D44v3、CD44v6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肺癌CT征象及预后的关系. 结果 CD44v3、CD44v6表达与肺癌CT征象中的深分叶征、棘突征、短毛刺征及肺门、纵隔淋巴结增大密切相关(P<0.05),与肿瘤大小、空泡征、血管集束征及胸膜凹陷征无明显相关性(P>0.05);CD44v3、CD44v6表达与肺癌术后3年生存率密切相关(P<0.05). 结论 深分叶征、棘突征、短毛刺征及肺门、纵隔淋巴结增大与CD44v3、CD44v6表达明显相关,提示肺癌的侵袭、转移能力较强;CD44v3、CD44v6阳性表达的肺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更短,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中央型肺癌树芽征的出现率、形成机制及与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 收集接受胸部64层螺旋CT扫描且经病理证实的中央型肺癌304例,分析树芽征的出现率、伴随征象、出现范围及与病理类型的关系,对出现树芽征的病例采用MPR及 MIP进行图像后处理。结果 304例中央型肺癌中树芽征的出现率为17.76%(54/304),其伴随征象为肺门区不规则结节或肿块影伴以远支气管阻塞性扩张及黏液栓塞,树芽征出现范围与阻塞支气管所属的肺叶肺段相一致,MPR及MIP示树芽征均位于阻塞肺组织次级肺小叶中央,且与阻塞支气管相连;54例伴树芽征的中央型肺癌中,鳞癌36例(36/54,66.67%),腺癌6例(6/54,11.11%),腺鳞癌6例(6/54,11.11%),小细胞肺癌6例(6/54,11.11%);54例中因树芽征误诊为结核18例,误诊率33.33%(18/54)。结论 树芽征可出现于中央型肺癌引起的阻塞性改变中,其形成机制可能系近端支气管狭窄程度加重继发远端细支气管阻塞性扩张及黏液栓塞;中央型肺癌树芽征的出现率与病理类型的关系还有待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能谱CT平扫多参数成像在鉴别纯磨玻璃密度结节(pGGN)肺腺癌病理亚型中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我院接受能谱CT平扫并经病理证实为pGGN肺腺癌的患者45例,分为A组[原位腺癌(AIS) 9例及微浸润腺癌(MIA)12例]和B组[浸润性腺癌(IA)24例]。所有组别结节的定性CT征象评估基于联合40%ASIR-V迭代技术重建的70keV单能水平图像,包括结节的分叶征、毛刺征、空泡征、空气支气管征、胸膜凹陷征和异常血管征。定量分析成像参数包括40~140 keV单能量CT值、水基值(WC)、有效原子序数(Eff-Z)及能谱曲线斜率k1~k3(k1~k3分别为40~70keV、70~100keV、100~140keV段能谱曲线斜率)。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 Mann-Whitney U 检验及c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血管征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分叶征、毛刺征、空气支气管征、空泡征、胸膜凹陷征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40~70 keV能谱曲线斜率低于A组(P<0.05),而两组间70-100keV、100-140keV段能谱曲线斜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WC高于A组(P<0.05),而两组间Eff-Z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能谱CT平扫可以在提供pGGN形态学征象的基础上获得多种定量参数,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有助于提高pGGN肺腺癌病理亚型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6.
周围型肺癌病理、CT表现与血清肿瘤标志物CEA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周围型肺癌病理、CT表现与血清肿瘤标志物CEA浓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周围型肺癌病理、CT表现与血清肿瘤标志物CEA资料,对比分析其病理、CT表现与血清肿瘤标志物CEA关系。结果:30例腺癌CEA浓度为(13.23±20.47)ng/ml,11例鳞癌CEA浓度为(3.62±2.48)ng/ml,腺癌与鳞癌血清CEA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肺癌的分化程度与血清肿瘤标志物CEA浓度相关系数r值为-0.017。有深分叶征或瘤体直径≥3cm的肺癌,其血清CEA浓度较无深分叶征或瘤体直径<3cm高。肺癌有无胸膜凹陷征、毛刺征、支气管气相、增强值≥20HU、空洞、空泡征、毛玻璃征、钙化或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与其血清CEA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肺癌Ki-67抗原阳性百分率与血清CEA浓度之间有正相关关系(r=0.576)。26例p53表达阳性肺癌CEA浓度(19.37±24.40)ng/ml,22例p53表达阴性肺癌CEA浓度(3.64±2.11)ng/ml,二者血清CEA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癌的深分叶征、瘤体直径≥3cm、Ki-67抗原及p53蛋白表达与其血清CEA浓度有一定正相关性,肺癌的分化程度与血清CEA浓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分析周围型肺癌CT征象与Fas蛋白表达的关系,探讨用CT征象反映肺癌分子生物学变化的可能性。方法:收集周围型肺癌31例,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肿瘤细胞Fas蛋白表达,并分析两者的相应关系。结果:周围型肺癌的大小、坏死、空洞及纵隔淋巴结转移与Fas异常表达关系密切,而胸膜凹陷征、小泡征、支气管血管集束征与Fas表达关系不密切。结论:周围型肺癌中肿瘤的直径>3cm及出现坏死、空洞及纵隔淋巴结转移者提示肺癌恶性度高,易转移,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肺腺癌MSCT影像学表现与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6月~ 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94例肺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多层螺旋CT扫描(MSCT),分析患者影像学特征,包括肿瘤边缘(毛刺征、分叶征)、肿瘤内部征象(空气支气管征、空泡征和囊腔样改变)、肿瘤周围结构征象(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同时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血清CEA、CA125水平并与患者MSCT影像学表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94例患者均接受MSCT检查发现,毛刺征58例、分叶征69例、空气支气管征9例、空泡征8例、血管集束征13例、胸膜凹陷征60例、囊腔样改变3例;CEA水平与患者MSCT影像学毛刺征、分叶征、空泡征、囊腔样改变和胸膜凹陷征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CA125与患者MSCT影像学毛刺征、分叶征、空泡征、囊腔样改变和胸膜凹陷征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肺腺癌的MSCT影像学表现毛刺征、分叶征、空泡征、囊腔样改变和胸膜凹陷征与患者CEA、CA125水平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提出一种在周围型肺癌中常易被忽视的CT征象———三角征。探讨它在周围型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经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 10 0例 ,分析该征的CT表现及出现频率 ,并与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等其他CT征象作了比较。结果  10 0例周围肺癌中三角征的出现率高达 84% ,与其他征象的出现率之间有显著差异 ,且与肿瘤的大小呈正比关系。结论 三角征是周围型肺癌中的一个最常见征象 ,在诊断中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周围型小肺癌于螺旋CT薄层扫描的表现。方法50例周围型小肺癌患者均经CT薄层(2~3mm)扫描,分析了其CT征象。结果周围型小肺癌的主要CT征象有:分叶征见于46例(92%),边缘毛刺征38例(76%),空泡征28例(56%),胸膜凹陷征39例(78%),以及血管集束征35例(70%)。结论在周围型小肺癌诊断中,CT征象起着重要作用,螺旋CT薄层扫描能够更加清晰地显示上述诸征象,因而能够提高小肺癌的确诊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