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Wnt/β-catenin信号分子在HepG2和L02细胞中的表达,探讨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在肝癌发生中的作用机制,为肝癌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取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中上下游关键因子Wnt1、Wnt4、β-catenin、cyclin D1以及c-myc等,应用RT-PCR的方法观察他们在正常肝脏L02细胞和肝癌HepG2细胞中的转录水平。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和Western blot检测研究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中最关键的成员β-catenin在上述2个细胞株中的定位和定量表达。结果:在正常的L02肝细胞中,用RT-PCR的方法未检测到Wnt1、Wnt4、cyclin D1以及c-myc的mRNA转录,只有β-catenin的基因被转录表达。同时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到β-catenin在L02细胞膜处存在表达。而在HepG2肿瘤细胞中,不仅检测到β-catenin的基因转录,同时也检测到Wnt1、cyclin D1以及c-myc的mRNA转录,只有Wnt4未转录。用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观察β-catenin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明显增强,表现为胞膜着色减弱而胞质甚至是胞核的阳性染色。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也验证了β-catenin蛋白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细胞。结论: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在人的肝癌细胞HepG2中存在异常活性,Wnt1可能是导致信号通路激活的始动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构建稳定表达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的肝前体细胞株,检测对肝前体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Wnt/β-catem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重组质粒pSEB-Flag-HBx与包装质粒pAmpho共同转染人胚胎肾上皮细胞系293T细胞,包装获得携带HBx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并感染小鼠肝前体细胞HP14.5,稻瘟菌素(blasticidin)筛选出稳定表达HBx基因的细胞克隆并扩大培养(HP14.5/HBx组),设HP14.5/Rv(空质粒pSEEB-Flag感染组)及空细胞组HP14.5组为对照组.MTS比色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中各时相所占的比例,荧光定量PCR检测cyclin D1和c-myc mRNA的表达量,Western blot法检测HBx、GSK3β、p-GSK3β(ser-9)、β-catenin、cyclin D1以及c-myc等蛋白的表达.结果 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到HBx基因和蛋白阳性表达,与对照组相比,HP14.5/HBx细胞增殖活力显著增加(P<0.05);G1细胞比例明显减少(P<0.05),S期和G2细胞比例显著升高(P<0.05);cyclin D1和c-myc mRNA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 <0.05); GSK3β蛋白水平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p-GSK3β、β-catenin、cyclin D1和c-myc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 成功筛选出稳定表达HBx的肝前体细胞株,HBx通过活化Wnt/β-catenin信号途径促进肝前体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Wnt7b/β联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分子在胎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f AEC2)分化过程中的变化。方法取孕19 d胎鼠肺组织,分离、纯化得到fAEC2。培养细胞48、72、96 h,倒置显微镜观察fAEC2形态变化,免疫荧光染色观察β-联蛋白(β-catenin)的表达,实时定量PCR检测细胞中Wnt7b、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表面蛋白C(SP-C)和水通道蛋白5(AQP5)的mRNA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cyclin D1、细胞核β-catenin、SP-C、AQP5蛋白的表达。结果 fAEC2培养48 h,β-catenin在细胞膜表达;培养72 h,β-catenin在细胞膜的表达较前减弱,在细胞质、细胞核中表达增强;培养96 h,全细胞β-catenin表达下调。Wnt7b、cyclin D1 mRNA的表达在72 h时显著增高,96 h时下降明显;SP-C mRNA的水平随培养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AQP5 mRNA的水平逐渐升高。Cyclin D1、细胞核β-catenin蛋白在72 h时表达上调,96 h时表达下调;SP-C蛋白的表达量逐渐降低;AQP5蛋白的水平逐渐升高。结论 Wnt7b/β-catenin信号通路可能在fAEC2转分化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哮喘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的功能和参与哮喘气道重塑的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哮喘模型,提取大鼠ASMC。Western blot法检测哮喘组和正常组大鼠ASMC中β-连环蛋白(β-catenin)、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原癌基因c-Myc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的蛋白表达。抑制哮喘组和对照组ASMC中β-catenin和转录辅助因子p300/CBP间的相互作用后,采用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ASMC的细胞活力和周期变化。抑制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活性后,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Myc和cyclin D1的蛋白表达变化。结果:Western blot法显示哮喘组ASMC中β-catenin、c-Myc和cyclin D1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GSK-3β的蛋白表达水平则低于对照组(P0.05)。抑制β-catenin和p300/CBP间相互作用后,哮喘组ASMC的细胞活力下降幅度和细胞周期改变程度均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抑制P38 MAPK活性后,哮喘模型大鼠及对照大鼠ASMC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靶蛋白c-Myc和cyclin D1的表达均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可能通过上调c-Myc和cyclin D1的表达、与P38 MAPK信号通路相互作用以及调控ASMC的生长和分化等途径,影响ASMC的功能,参与哮喘气道重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二氢丹参酮Ⅰ能否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靶向调控食管鳞癌细胞系EC9706细胞增殖、迁移、凋亡等肿瘤细胞生物学特性。方法将EC9706细胞培养于含0、10和30μmol/L的二氢丹参酮Ⅰ溶液中,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划痕试验检测细胞迁移;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β-catenin、cyclin D1和c-myc蛋白表达;流式细胞计量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二氢丹参酮Ⅰ能够有效抑制EC9706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二氢丹参酮Ⅰ可下调细胞中β-catenin、cyclin D1和c-myc蛋白的表达(P0.05);二氢丹参酮Ⅰ可呈剂量依赖性地促进细胞凋亡。结论二氢丹参酮Ⅰ能够抑制EC9706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并能促进EC9706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实验性大鼠肝癌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与肿瘤发生的关系,为肝癌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取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中上下游关键因子wnt1、β-catenin、APC、cyclinD1以及c-myc等,应用RT-PCR法观察它们在正常肝脏,不典型增生肝脏和肝癌组织中的转录水平。用免疫组化染色法研究β-catenin、APC和cyclinD1等3个因子有无表达。结果:在正常肝脏中,用RT-PCR未检测到wnt1、cyc-linD1以及c-myc的mRNA转录,免疫组化染色也只观察到β-catenin在细胞膜处有比较弱的表达。诱癌14周后,在发生不典型增生的肝组织中,检测到β-catenin、APC和cyclinD13个基因的转录。通过免疫组化染色也观察到β-catenin蛋白在胞质中的积累,APC和cyclinD1在部分细胞中出现表达。诱癌16周后,在肝癌组织中,除wnt1mRNA外,其他几个因子的mRNA都有转录,免疫组化也印证了上述各个发生转录的因子在蛋白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表达。结论: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在大鼠的肝癌形成过程中被激活,其可能是实验性肝癌发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在体外研究Wnt/β-catenin信号对于少突胶质-GABA能神经元前体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培养胎鼠中脑神经干细胞,在Wnt3a刺激或过表达β-catenin的条件下进行诱导分化,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Wnt/β-catenin信号激活时,少突胶质-GABA能神经元共同前体细胞标记蛋白DLX2,少突胶质细胞标记蛋白NG2,GABA能神经元标记蛋白GAD67的表达。结果:Western Blot显示Wnt-3a处理上调β-catenin和Wnt/β-catenin信号下游靶基因cyclin D1和Axin2的表达;Wnt3a处理和过表达β-catenin的神经干细胞可显著上调Dlx2,NG2和GAD67阳性细胞的百分率(P0.05)。Wnt3a刺激和β-catenin过表达均抑制神经干细胞向星型胶质细胞方向的分化。结论:Wnt/β-catenin信号可在体外促进神经干细胞向GABA能神经元和少突胶质细胞方向分化。  相似文献   

9.
横纹肌肉瘤中小窝蛋白-3的表达及鉴别诊断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小窝蛋白-3(caveolin-3)在横纹肌肉瘤(RMS)中的表达特点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例RMS、30例其它软组织肿瘤.用免疫组化SP法及原位杂交分别检测caveolin-3的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20例RMS中desmin和myoD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SP法caveolin-3蛋白在RMS阳性表达率为80%(16/20),其它软组织肿瘤皆为阴性(0/30),两者之间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位杂交在15例RMS中有13例检测到caveolin-3 mRNA表达,阳性表达率为86.7%(13/15),在26例其它软组织肿瘤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7%(2/26),两者之间的表达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SP法RMS中desmin和myoD1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84.2%(16/19)、89.5%(17/19),与caveolin-3蛋白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veolin-3在RMS中的表达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可作为临床鉴别诊断RMS和其它软组织肿瘤的有用的新型标记物.  相似文献   

10.
Li YJ  Ji XR 《中华病理学杂志》2003,32(3):238-241
目的 研究β-连环蛋白(β-cat)的异常表达、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和 c-myc的高表达与胰腺癌发生、增殖、浸润、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icTure~(TM)二步法,检测47例胰腺癌组织、12例胰腺导管上皮内肿瘤(上皮中度不典型增生)和10例正常胰腺组织中β-cat、cyclin D1和c-myc的表达。同时检测胰腺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作为胰腺癌增殖状态的指标。结果 β-cat在10例正常胰腺组织均呈正常表达,而cyclin D1和c-myc均呈阴性。三者在胰腺导管上皮内肿瘤和胰腺癌中的表达率差异无显著性[分别为6/12和68.1%(3/47)、6/12和74.5%(35/47)、5/12和70.2%(33/47),均P>0.05]。β-cat异常表达率与胰腺癌的转移和1年生存率显著相关(均P<0.05),而与胰腺癌大小、分化程度、增殖活性及浸润无关(均P>0.05)。cyclin D1的表达率与胰腺癌的增殖和分化程度有关(均P0.05)。c-myc的表达率与胰腺癌的大小、分化程度、浸润、转移和1年生存率无关(均P>0.05),而与胰腺癌组织的增殖活性密切有关(P<0.05)。β-cat异常表达与cyclin D1和c-myc的高表达在胰腺导管上皮内肿瘤和胰腺癌中均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均P<0.05,r=1.000、0.845、0.437、0.452)。结论 β-cat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DLBCL)中Wnt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及预后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哈尔滨市第一医院收治的80例DLBCL组织标本和同期淋巴结良性增生组织45例。分析DLBCL组织、淋巴结良性增生组织中NKD1、β-catenin、Cyclin D1的表达及与DLBCL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NKD1在DLBCL组织中的阳性率为18.75%,低于淋巴结良性增生组织(75.56%)(P0.05);β-catenin和Cyclin D1在DLBCL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8.75%、72.50%,均高于淋巴结良性增生组织(均为0)(P0.05);NKD1、β-catenin、Cyclin D1蛋白表达与DLBCL患者IPI评分、Ann Arbor分期有关,病理分型与NKD1蛋白表达有关。Cyclin D1和β-catenin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P0.01),NKD1和β-catenin与Cyclin D1的表达均呈明显负相关(P均0.01);NKD1阳性患者的3年生存率高于阴性者(P0.05),而β-catenin和Cyclin D1阳性患者的3年生存率低于阴性者(P0.05);β-catenin、Cyclin D1蛋白表达是影响DLBCL预后的风险因素,NKD1蛋白阳性是保护因素。结论 NKD1在DLBCL中低表达,β-catenin、Cyclin D1呈高表达,三者可作为DLBCL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有望成为DLBCL的潜在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E-cadherin、β-catenin和cyclinD1蛋白表达对其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3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27例甲状腺腺瘤旁组织E-cadherin、β-catenin 和cyclinD1的蛋白表达,同时分析三者表达水平的变化与其它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E-cadherin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表达下降,阳性率为30.56%(P<0.05),与肿瘤淋巴结转移相关(P<0.01);β-catenin在癌组织中细胞核/核周区呈强阳性表达,且表达率明显升高为80.56%(P<0.01),其异常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相关(P<0.01);cyclinD1在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2.22%(P<0.01),与肿瘤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此外,E-cadherin的低表达与cyclinD1的过表达呈负相关(P<0.05),β-catenin的异位高表达与cyclinD1的过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E-cadherin表达缺失和β-catenin异位高表达可能通过诱导cyclinD1的过表达,进而影响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SPINK7对IL-22刺激后角质形成细胞HaCaT的过度增殖及炎症应答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IL-22刺激体外培养的HaCaT细胞。采用RT-PCR检测SPINK7和细胞炎症因子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SPINK7,cyclin D1、survivin和Wnt/β-catenin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IL-23、TNF-α和IL-17A的表达水平。结果:IL-22处理的HaCaT细胞中,SPINK7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升高。此外,沉默SPINK7明显抑制IL-22诱导的细胞增殖,同时抑制凋亡相关蛋白cyclin D1及survivin的表达水平。SPINK7沉默显著降低IL-22刺激诱导的促炎性细胞因子IL-23、TNF-α和IL-17A的mRNA表达水平和分泌量。机制研究发现SPINK7沉默能够抑制IL-22激活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结论:沉默SPINK7能够抑制IL-22诱导的细胞增殖和炎症应答反应,其机制可能与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这为银屑病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Wnt/β联蛋白(β-catenin)信号和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4 (NOX4)相互作用对二氧化硅(SiO_2)诱导的肺脏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二氧化硅气道滴灌C57BL/6小鼠制备小鼠矽肺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矽肺模型小鼠肺组织NOX4的表达;二氧化硅刺激BEAS-2B人肺上皮细胞制备上皮细胞氧化损伤细胞模型,Wnt信号活化的条件培养基(Wnt3a-CM)及Wnt信号抑制剂XAV939改变Wnt信号活性,表达NOX4短发夹RNA(NOX4 shRNA)的腺病毒感染人肺上皮细胞敲低细胞NOX4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和人肺上皮细胞Wnt3a、活化β联蛋白(ABC)、转录因子4(TCF4)、 NOX4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的蛋白表达;CCK-8法检测不同剂量二氧化硅刺激人肺上皮细胞24 h和48 h对细胞存活率及敲低NOX4的表达对细胞增殖的影响;CellROX?荧光探针负载法检测二氧化硅作用下人肺上皮细胞活性氧(ROS)的水平。结果成功制备小鼠矽肺模型和氧化损伤细胞模型。二氧化硅刺激肺脏上皮细胞可显著激活Wnt/β-catenin信号和诱导NOX4表达,使ROS大量释放,而ROS清除剂N-乙酰-L-半胱氨酸(NAC)与二氧化硅共同作用可抑制ROS的释放,进而抑制Wnt/β-catenin信号ABC蛋白表达;Wnt3a-CM诱导的Wnt信号激活可上调NOX4的表达;反之,Wnt信号抑制剂XAV939则抑制NOX4的表达;而敲低NOX4表达后,可显著抑制Wnt/β-catenin信号ABC蛋白和cyclin D1的表达,抑制细胞增殖。结论阻断Wnt/β-catenin信号、下调NOX4表达抑制肺上皮细胞增殖,抑制二氧化硅诱导的肺脏上皮细胞损伤修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HI3L1、β-catenin及Cyclin D1在经典型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PTC)中的表达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 plus法检测CHI3L1、β-catenin及Cyclin D1与经典型PT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分析三者表达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CHI3L1、Cyclin D1在经典型PTC中高表达(分别为61.1%、58.8%),β-catenin异位高表达于经典型PTC组织中(50.9%);CHI3L1、β-catenin及Cyclin D1蛋白表达均与经典型PTC的淋巴结转移及pTNM分期相关;CHI3L1、β-catenin与Cyclin D1蛋白表达均呈正相关(r_s=0.735,r_s=0.597,P均0.05),CHI3L1与β-catenin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_s=0.817,P0.05)。在经典型PTC组织中CHI3L1、Cyclin D1蛋白高表达及β-catenin蛋白异位高表达与患者预后不良相关(Log-rank=4.717,Log-rank=4.976,Log-rank=7.654,P均0.05)。结论 CHI3L1、Cyclin D1蛋白高表达及β-catenin蛋白异位表达共同参与经典型PTC的发生、发展,可能与Wnt信号通路异常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EZH2、β-catenin蛋白在结直肠腺癌中差分化细胞群(pooly differentied cluster, PDC)中的表达,并分析两者在结直肠腺癌PDC中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HE染色观察结直肠腺癌中PDC的形态学特点,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EZH2和β-catenin蛋白在PDC中的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结直肠腺癌PDC中EZH2蛋白高表达率(76%)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及非PDC的结直肠腺癌(P0.05);EZH2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pTNM分期有关(P0.05),与结直肠腺癌PDC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直径、组织分级、病变部位无关(P0.05);β-catenin蛋白的核高表达率(38%)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β-catenin蛋白核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血管侵犯及pTNM分期有关(P0.05),与结直肠癌PDC患者年龄、组织学分级、肿瘤直径及病变部位均无关(P0.05);EZH2蛋白高表达、β-catenin蛋白核表达在结直肠腺癌PDC中呈正相关(r_s=0.254,P0.05)。结论 EZH2、β-catenin蛋白在结直肠腺癌PDC中表达的异常,可能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共同参与上皮-间质转化,促进结直肠腺癌的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IL-22抑制HSC致肝纤维化的作用和机制,探索Wnt/β-catenin通路在肝星状细胞(HSC)激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TGF-β1激活HSC,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激活过程中β-catenin、α-SMA的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情况。应用不同浓度和不同时间的重组大鼠IL-22刺激大鼠HSC,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TGF-β1预处理HSC,再用最适浓度IL-22干预,对比干预前后HSC增殖情况,并检测β-catenin、α-SMA的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情况。结果:TGF-β1激活HSC后,β-catenin、α-SMA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IL-22以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抑制HSC增殖(P0.05),并降低β-catenin、α-SMA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P0.05),但对HSC凋亡率无显著影响(P0.05)。IL-22可以显著抑制TGF-β1诱导的HSC激活,并显著降低β-catenin、α-SMA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Wnt/β-catenin参与了HSC激活和分泌α-SMA过程,IL-22以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抑制HSC活性,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Wnt/β-catenin通路实现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3q27染色体断裂及bcl-6基因扩增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DLBCL)与其分子分类及治疗效果、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 用细胞芯片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对60例DLBCL的标本进行3q27染色体断裂及bcl-6扩增检测;采用免疫组化S-P法在组织微阵列上同步观测CD20、CD10、bcl-6、MUM1的表达,进行生发中心样(germinat center Bcell-like,GCB)和非生发中心样(non-germinal center B-cell-like, non-GCB)分子分类;通过对临床病例的分析得出与治疗效果及临床分期的信息;统计分析以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60例DLBCL中,GCB占48.3%(29/60),non-GCB占51.7%(31/60).FISH结果显示,3q27断裂阳性15例,bcl-6基因扩增阳性22例.存在3q27染色体断裂的15例中BCL-6蛋白表达阳性3例(20.0%),阴性12例(80.0%),与无3q27染色体断裂者相比其BCL-6蛋白表达率降低(P=0.017).在60例DLBCL中,bcl-6扩增22例,其中GCB 5例(22.7%),non-GCB 17例(77.3%),与无bcl-6扩增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在36例经正规CHOP治疗的DLBCL中,bcl-6扩增15例,其治疗效果显效、部分有效、无效分别为4(26.7%)、4(26.7%)、7(46.7%),与无bcl-6扩增的病例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bel-6扩增与BCL-6蛋白表达及I临床分期的关系差异无统计学.BCL-6蛋白表达阳性组、阴性组与治疗效果及临床分期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存在bel-6基因断裂的病例,其BCL-6蛋白表达率低.存在bcl-6基因扩增的DLBCL多数为non-GCB,并且治疗效果差,临床分期较晚,可能与DLBCL晚期染色体呈多倍体增加的趋势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bcl-3基因对人结肠癌RKO细胞迁移及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人bcl-3基因的RNA干扰慢病毒载体沉默人结肠癌RKO细胞bcl-3基因的表达后,划痕实验观察bcl-3基因沉默前后RKO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Annexin V/PI双染色法检测bcl-3基因沉默前后RKO细胞凋亡率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bcl-3基因沉默前后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及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的变化。结果:划痕实验显示,划痕后36 h,bcl-3基因沉默前后RKO细胞划痕愈合率分别为84.00%及4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nnexin V/PI双染色法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bcl-3基因沉默前后的RKO细胞均经5μmol/L顺铂处理24 h后,沉默前后的RKO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2.89%及59.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法检测显示bcl-3基因沉默后cyclin D1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Bax蛋白表达显著上升(P0.05),但Bcl-2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沉默bcl-3基因后,RKO细胞迁移能力下降,凋亡率增加,并伴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及凋亡相关蛋白Bax表达的变化。bcl-3基因可能通过改变cyclin D1及Bax蛋白的表达而影响RKO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20.
Han J  He D  Feng ZY  Ding YG  Shao CK 《中华病理学杂志》2010,39(12):798-803
目的 观察鼻咽癌高发区广州地区EB病毒相关胃癌的构成比、临床病理特征、EB病毒的潜伏类型,并初步探讨DNMT1、p16和cyclin D1在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对676例胃癌采用组织芯片和EBER1原位杂交的方法筛选EB病毒相关胃癌,并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EB病毒潜伏期膜蛋白(LMP)和DNMT1、p16和cyclin D1的表达.结果 在676例胃癌中,45例EB病毒阳性(6.7%),EB病毒相关胃癌以男性为主,主要发生在胃的中上2/3,以弥漫型多见(P<0.05).EBNA1和LMP2A的阳性例数分别为42例(93.3%)和24例(53.3%),EBNA2、LMP1和ZEBRA均未见表达.DNMT1、p16和cyclin D1在45例EB病毒相关胃癌的阳性例数分别为35例(77.8%)、10例(22.2%)和29例(64.4%),在40例EB病毒阴性胃癌的阳性例数分别为20例(50.0%)、25例(62.5%)和12例(30.0%),3个分子在两组胃癌的表达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16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有关(P<0.05).LMP2A与DNMT1、DNMT1与p16、p16与cyclin D1存在相关关系(P<0.05).结论 广州地区EB病毒相关胃癌占胃癌构成比的6.7%(45/676),EB病毒的潜伏类型部分为Ⅰ型,部分介于Ⅰ型和Ⅱ型之间.LMP2A、DNMT1、p16和cyclin D1的相互作用在EB病毒相关胃癌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