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背景:研究表明壳聚糖能够促进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甲基泼尼松龙可改善损伤神经附近微环境,临床常用于中枢神经损伤急性期治疗。 目的:观察改性壳聚糖联合甲基泼尼松龙修复大鼠损伤坐骨神经的效果。 方法:将大鼠坐骨神经切断,立即显微吻合,分别于神经吻合周围注入改性壳聚糖,甲基泼尼松龙,改性壳聚糖+甲基泼尼松龙,生理盐水进行干预,并设假手术组进行对比。 结果与结论:在所有组中改性壳聚糖与甲基泼尼松龙联合治疗组展爪恢复时间最早(P < 0.05)。建模后4,8,12周,与改性壳聚糖组、甲基泼尼松龙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改性壳聚糖与甲基泼尼松龙联合治疗组坐骨神经传导速度较快(P < 0.05),腓肠肌湿质量残存率下降较少(P < 0.05),腓肠肌细胞直径及截面积较大 (P < 0.05)。建模后12周,改性壳聚糖与甲基泼尼松龙联合治疗组通过吻合口的神经纤维显著增多,且直径大小、排列较为一致,神经变性较轻。结果证实,改性壳聚糖联合甲基泼尼松龙治疗有利于促进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修复与再生。  相似文献   

2.
背景:课题组和青岛大学高分子材料研究所合作研制的海藻纤维生物膜,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常被用作制备各种复合材料。 目的:观察海藻纤维膜片包绕覆盖神经断端吻合口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再生的影响。 方法:切断36只雄性Wistar大鼠右侧坐骨神经,随机分组:对照组行神经外膜端端吻合;实验组行神经外膜端端缝合,将海藻纤维膜片包绕并覆盖神经吻合口远近端各约0.5 cm,形成封闭再生室。术后观察海藻纤维膜片降解吸收规律及缝合处粘连情况,组织学切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锇酸染色、白细胞介素2及白细胞介素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结果与结论:术后4-6周,实验组海藻纤维膜片逐渐被降解吸收,与周围组织粘连较少,炎性细胞浸润程度较轻,纤维组织增生较少。两组术后1,7,14 d的白细胞介素2及白细胞介素4含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实验组术后6周再生神经纤维分布规则且大小较为均一,其神经纤维数量、轴突大小及髓鞘厚度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 0.05)。表明海藻纤维膜片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和组织相容性,其包绕覆盖坐骨神经形成的神经再生密闭室可促进大鼠损伤坐骨神经再生。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3.
背景:聚乳酸和聚羟基乙酸复合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稳定的机械强度,无毒副作用,可控的降解速率等特点。 目的:观察聚乳酸和聚羟基乙酸共聚物膜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修复作用。 方法:手术显露36只Wistar大鼠坐骨神经,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游离坐骨神经后不作任何处理,对照组切断坐骨神经后行神经断端直接吻合,实验组于神经吻合断端包裹聚乳酸和聚羟基乙酸共聚物膜。 结果与结论:①神经电生理学检测:术后4,6周神经传导速度及波幅比较,对照组<实验组<假手术组(P均<0.05)。②组织学检测:对照组神经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实验组吻合口光滑平整,聚乳酸和聚羟基乙酸共聚物膜明显降解吸收,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对照组有髓神经数量较假手术组、实验组明显减少,且轴突再生率和再生轴突成熟度较低。③辣根过氧化物酶逆行示踪检测:对照组被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阳性有髓神经纤维数量较假手术组、实验组明显减少。表明聚乳酸和聚羟基乙酸共聚物膜能减轻神经术后粘连,促进神经再生。  相似文献   

4.
背景:外周神经缺损的修复是目前创伤外科及修复重建外科临床上的一个难题,常用的神经移植、神经延长、神经桥接和组织工程等方法有局限性。 目的:比较不同负压对大鼠损伤坐骨神经的修复和再生。 方法:健康成年SD 大鼠分别以 6.65,13.30,19.95 kPa压力对大鼠右侧离断坐骨神经近端行负压吸引。负压每吸引60 min,休息30 min,交替进行,连续4周。 结果与结论:术后1个月,6.65,13.30,19.95 kPa负压吸引的大鼠坐骨神经实验侧近端均有不同程度生长,且 13.30 kPa压力组生长长度明显优于6.65和19.95 kPa组;对延长的神经进行组织学观察,发现延长神经的近侧部分轴突轴索较直,弯曲度较小,粗细均匀,髓鞘连续性良好,再生神经生长较好;中段部分神经纤维致密,成簇状排列,神经延长末端髓鞘成分减少,许旺细胞增殖明显。说明负压吸引可以促进大鼠坐骨神经的再生,且13.30 kPa压力下更有利于神经再生。  相似文献   

5.
应用壳聚糖材料制备神经导引管作为神经再生室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观察对神经再生的作用。手术造成90只Wistar大鼠右后肢坐骨神经长约15mm的缺损,A组以含有NGF的壳聚糖神经导引管桥接神经缺损,B组单纯采用壳聚糖导管,C组则不用导管,以左侧正常坐骨神经作为正常对照,分别于术后4、12、24周进行大体及显微解剖观察、组织学检查、电镜观察和神经电生理测定。结果表明,A、B组在促进神经再生,加快血管化进程,再生神经纤维排列规律化,提高再生神经髓鞘化,加速再生神经功能重建等方面均优于C组。壳聚糖是制备神经导引管的理想材料。壳聚糖神经导引管可以为大鼠坐骨神经再生提供良好的再生微环境。  相似文献   

6.
姚健  施伟  袁颖  林巍巍  陈雪  李奕  王晓冬 《解剖学报》2007,38(5):505-510
目的 观察人工组织神经移植物对陈旧性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 切除成年SD大鼠部分左侧坐骨神经,饲养60d形成陈旧性坐骨神经缺损后,以人工组织神经移植物修复缺损,同时设自体神经修复和不修复两对照组.修复术后3个月做神经-肌复合电位、腓肠肌湿重及再生神经形态学检测.结果 人工组织神经移植物修复组实验侧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腓肠肌湿重、移植物远侧再生神经有髓神经纤维髓鞘厚度等结果与自体神经修复组相似.不修复对照组则未记录到神经-肌复合电位,未观察到再生神经纤维结构,腓肠肌湿重明显小于人工组织神经移植组和自体神经移植组.结论 人工组织神经移植物在一定程度上能修复缺损60d的大鼠坐骨神经.  相似文献   

7.
背景:嗅鞘细胞可促进中枢神经损伤修复。将壳聚糖与胶原结合制备复合工程材料,已经广泛应用于组织工程化神经导管的构建。目的:探讨嗅鞘细胞复合壳聚糖用于治疗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建立坐骨神经缺损大鼠模型,用联合培养的原代培养大鼠嗅鞘细胞和壳聚糖支架连接于缺损处,设为嗅鞘细胞结合壳聚糖组;单纯壳聚糖支架组用单纯壳聚糖支架连接缺损;空白单纯壳聚糖支架组不作任何处理。结果与结论:建模后1-4周分别检测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指数,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以及组织学检查发现,与嗅鞘细胞结合壳聚糖组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显著升高(P0.05),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显著低于单纯壳聚糖支架组和空白对照组(P0.01),且嗅鞘细胞结合壳聚糖组有新生的神经达到远侧端,周围少有炎症反应。说明嗅鞘细胞结合壳聚糖支架修复坐骨神经损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脱细胞处理的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物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作用。方法 用组织工程学方法制备的大鼠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物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并对再生神经进行电生理学功能测试,光镜、电镜观察移植物内的再生神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术后13周内,动物未见炎症及排斥反应。用脱细胞处理的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物修复神经缺损,再生神经的传导功能、纤维数量、轴突直径、有髓纤维占有的面积与自体神经移植对照及计量学上统计分析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脱细胞处理的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物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它对缺损的坐骨神经再生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在异体神经移植处置入bFGF(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复合降解膜,提高神经再生的效果。方法 60只大鼠随机分成A、B、C组,每组2 0只,所有动物左下肢坐骨神经切除2cm后,移植经冷冻处理的同种异体坐骨神经移植物。A组神经移植物经bFGF处理并在移植处置入bFGF复合降解膜,B组移植物不经bFGF处理,移植处置入不含bFGF的降解膜,C组移植物不经bFGF处理,移植处不置入降解膜。术后90、180d行电生理、组织学、血—神经屏障等各项指标观测。结果 A组再生有髓神经纤维的数量和直径明显较B、C组的多而粗(P <0 .0 5 ) ,结缔组织增生较少,血—神经屏障恢复和电生理指标均优于B、C组。结论 bFGF复合降解膜有提高同种异体神经移植再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背景:神经生长因子对神经损伤后的修复有促进作用,但目前对不同用药方式的优劣性尚有争议。 目的:观察鞘膜内与局部应用神经生长因子对兔坐骨神经吻合后修复与再生的影响。 方法:将24只新西兰大白兔坐骨神经切断后再缝合,分别向兔鞘膜内或损伤局部注射30 μg神经生长因子或等量生理盐水。 结果与结论:坐骨神经损伤后12周,鞘膜内注射神经生长因子组损伤坐骨神经鞘膜增厚,神经纤维排列较整齐,与正常神经纤维差异不大;且其神经干传导速度、有髓神经纤维数目、髓鞘厚度也明显高于其他组(P < 0.05),损伤局部注射神经生长因子组次之。说明神经生长因子具有促进外周神经吻合后修复与再生的功能,鞘膜内应用优于局部注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目前主要防粘连产品对腹壁肌肉愈合的影响,为临床使用防粘连产品提供指导。方法实验使用成年SD大鼠,除假手术组外,对大鼠盲肠及相对腹壁肌肉制造损伤,然后不使用(粘连组)或使用不同防粘连产品覆盖损伤处,手术14 d后,检测大鼠腹壁肌肉力学性质和组织学特征,评价损伤肌肉愈合程度。结果聚乳酸医用膜组和医用聚乙二醇小檗碱液组腹壁肌肉愈合侧的最大抗张力和刚度均与正常侧相近(P0.05);医用几丁糖组和Seprafilm组愈合侧的最大抗张力明显低于正常侧(P0.05),刚度则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粘连组和医用透明质酸钠凝胶组腹壁肌肉愈合侧的力学性质明显小于正常侧(P0.05)。HE染色显示,医用透明质酸钠凝胶、聚乳酸医用膜和医用聚乙二醇小檗碱液组血管增生较多;透明质酸钠凝胶组的纤维结构松散,炎性细胞浸润不均匀,其他产品组炎性细胞浸润充分,且纤维形成致密。结论聚乳酸医用膜和医用聚乙二醇小檗碱液促进腹壁肌肉愈合的能力优于医用透明质酸钠凝胶、医用几丁糖和Seprafilm。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人发角蛋白(HHK)丝束桥接体诱导坐骨神经再生过程中形态字变化:方法:制备坐骨神经损伤SD大鼠动物模型,分别植入HHK或HHK 胶原屏障膜,术后2d、2、3、6、9、12周行组织学观察。结果:术后2d到2周,断端的施万细胞去分化,沿着HHK束表面纵向分裂增殖。术后3周HHK开始降解,施万细胞大量增生:HHK周围有很多巨噬细胞和多核巨细胞,并出现轴突和大量微血管:术后6周,HHK丝周围可见大量新生的神经纤维。术后9周,HHK降解显著,有明显的神经外膜和束膜。术后12周,HHK完全降解,其部位被新的神经纤维取代。HHK丝束 胶原膜屏障膜组与HHK丝束组没有明显区别。结论:HHK具有良好的桥接作用,坐骨神经沿着HHK再生时在其外周就能由微血管和结缔组织形成一屏障膜,无需外加屏障膜。  相似文献   

13.
移植壳聚糖导管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移植结合了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壳聚糖导管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再生的情况。方法:成年Wistar大鼠造成10mm坐骨神经缺损后,以壳聚糖导管(移植组,10只)作桥梁桥接神经两断端,以假手术组和单纯损伤组(造成10mm坐骨神经缺损后,不加以任何干预措施)各10只分别为阳性和阴性对照,术后通过肉眼观察和神经微丝(NF)、乙酰胆碱酯酶(AChE)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损伤神经局部及远端靶肌肉运动终板的再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移植组大鼠术后3个月,新生的神经纤维已越过缺损部位并到达损伤远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术后3个月,移植组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处再生组织内可观察到均匀、密集分布的NF免疫阳性纤维,且在腓肠肌终板区内可见AChE免疫阳性终末,至5个月时阳性染色明显增强。在术后3个月时可见新生的运动终板,但轮廓不规则、边界不清晰;而在5个月时,新生的运动终板的形态与密度均接近假手术组水平。结论:结合了bFGF的壳聚糖导管对缺损的坐骨神经修复具有良好的桥梁作用和促进神经生长及终板再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甲壳素神经导管修复大鼠坐骨神经10mm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壳聚糖导管乙酰化反应而成的甲壳素神经导管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效果.先将脱乙酰度92.5%的壳聚糖经溶解、冷冻、成形、中和、干燥等步骤制成壳聚糖导管,再经乙酰化反应制备成甲壳素神经导管.以该神经导管桥接大鼠坐骨神经10mm缺损.术后16周,通过电生理、组织形态学等方法评价神经导管修复坐骨神经缺损的效果.结果显示,术后16周再生神经已通过甲壳素神经导管长入远端.坐骨神经干重新恢复连续性,再生神经具有电传导功能,并实现对靶肌肉的再支配.缺损组则未观察到神经再生.实验表明,壳聚糖导管乙酰化而成的甲壳素神经导管能有效修复周围神经缺损.  相似文献   

15.
生长相关蛋白在损伤坐骨神经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大鼠周围神经损伤与再生过程中生长相关蛋白的表达。方法:取正常SD大鼠坐骨神经和离断损伤后不同时间近侧端和远侧端神经组织,采用Anti-GAP-43抗体以Western blot方法检测GAP-43的表达变化。结果:NC膜上43kDa位置出现阳性反应条带,在正常坐骨神经中反应微弱,损伤后明显加强,随损伤时间延长,神经近侧端的反应无明显改变,神经元侧端的反应逐渐加强,以第3周为最强,之后逐渐减弱,结论:GAP-43在正常坐骨神经中低表达,损伤后近侧端与远侧端表达均增加,远侧端的表达增加以第3周为高峰。  相似文献   

16.
大鼠坐骨神经压榨损伤后早期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变化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目的:研究大鼠坐骨神经压榨损伤后早期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动态变化及与神经再生的关系。方法:SD大鼠坐骨神经压榨损伤后分别存活1d到21d,免疫组化技术观察CGRP分布和含量的变化。结果:(1)1d组神经CGRP大量堆积,压榨近端明显多于远端,随即下降,21d组基本消失。(2)1d组背根节、脊髓后角和前角CGRP开始增高,并分别在3~5d、5~7d和7d组达峰值,随后渐降,21d组脊髓前角CGRP阳性运动神经元仍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和对照侧。结论:神经压榨损伤后CGRP表达变化呈明显的时空模式,可能参与了神经元保护并介导了损伤信号的传导。  相似文献   

17.
神经干细胞在PLGA、壳聚糖和明胶膜表面的生长规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索神经干细胞在PLGA、壳聚糖和明胶膜表面的生长规律,寻找适合中枢神经再生的支架材料.方法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以105/mL密度分别种植于PLGA、壳聚糖和明胶膜表面,观察神经干细胞的生长、分化情况.结果接种后12h神经干细胞在壳聚糖膜表面呈团簇状贴附,在明胶膜表面24h贴附牢固;第2d起明胶膜表面贴附的神经干细胞周围见有突起的分化细胞;第3d壳聚糖膜表面贴附的神经干细胞周围也见有突起的分化细胞,壳聚糖膜部分溶解,明胶膜完全溶解,第5d分化细胞长满膜表面;观察期内PLGA膜表面无神经干细胞贴附,PLGA膜保持完整.结论神经干细胞不能在PLGA膜表面贴附和生长,在壳聚糖和明胶膜表面贴附和分化良好,壳聚糖比明胶更利于神经干细胞贴附,明胶比壳聚糖更利于神经干细胞分化.PLGA、壳聚糖和明胶都不宜单独作为生物支架材料和神经干细胞共同构建中枢神经工程化组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检测坐骨神经端侧吻合后IGF-IR的表达规律,探讨其在促进侧芽生长中的作用。方法 大鼠胫、腓神经端侧吻合,分为术后3、7、14、21、28d五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IGF-IR,并结合侧芽生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①脊髓IGF-IR术后表达增加,7d最高;②背根节IGF-IR3d和7d表达最高,随后下降,28d时仍高于对照侧;③HE染色显示,术后14d吻合口有少量再生纤维通过,28d时再生纤维数量明显增多。结论 端侧吻合后IGF-IR的表达与侧芽生长过程有关,促进和维持侧芽再生。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再生过程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本研究采用大鼠坐骨神经切断缝合模型,分别于术后1、3、7、14、21及28d取吻合口远端的神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损伤神经远端iNOS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假手术对照组坐骨神经中未见明显的iNOS阳性产物,iNOSmRNA表达极低。实验组神经损伤后iNOS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增高(P<0.01),iNOS阳性产物的吸光度(A)值在术后7d达高峰。iNOSmRNA表达在术后1、3、7d维持较高水平,此后则明显下降。上述结果说明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神经纤维中iNOS的表达增加,iNOS可能在周围神经损伤后的再生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应用胶原-壳聚糖桥接管引导大鼠坐骨神经再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胶原-壳聚糖桥接管促进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再生与修复的作用。方法:用壳聚糖和胶原蛋白按1∶3的比例采用冷冻干燥法制成胶原-壳聚糖复合导管;将2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2组,胶原-壳聚糖导管组和硅胶管组,切断坐骨神经,建立10mm的缺损动物模型;分别用胶原-壳聚糖导管和硅胶管进行桥接。于术后不同时间对2组动物进行大体观察,并于术后14周进行电生理、组织学及逆行示踪检测,比较2组大鼠坐骨神经的再生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14周2组动物坐骨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情况的各项检测指标显示,胶原-壳聚糖桥接组明显优于硅胶管桥接组。结论:胶原-壳聚糖导管可用来桥接损伤神经,在周围神经缺损修复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