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基于C8051F040和CAN总线的液位控制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8位高速单片机C8051F040,设计了一种可通过CAN总线通讯的液位控制器.阐述了其硬件结构原理和软件流程图,并以双容水箱液位系统为被控对象进行了先进控制算法的仿真与实际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可实现对液位对象的良好控制,并能作为CAN总线的一个节点,与其他CAN节点及上位机进行通讯.  相似文献   

2.
基于微波与CAN总线技术的储油罐液位测量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基于微波与CAN总线技术的储油罐液位测量系统的组成及方案设计,该系统主要由监控计算机、雷达液位仪及基于CAN总线的通信单元组成,采用CAN适配卡实现通信,并用高性能的16位单片机控制雷达液位仪.重点给出系统总体设计及原理、通信系统设计、系统软件设计.  相似文献   

3.
雷达液位仪是一种非接触式的高精度液位测量仪表。针对现有雷达液位仪的通信方式比较单一的现状,设计了一种多端口的通信模块,使得雷达液位仪同时具有CAN总线、工业以太网等接口功能。给出了硬软件的设计方案,为组建基于CAN总线和工业以太网的液位测量网络系统打下了基础。实验表明,该通信模块具有结构简单,工作稳定可靠、通信速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双客水箱液位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以单片机为核心,利用ADC0809和ADC0832实现了工业现场和单片机之问进行信息交换的输入输出通道,完成了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之间的转换,利用LCD和键盘完成人机交互对话,设计出了运行效果良好的直接数字液位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5.
对原高炉液位控制系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的液位扰动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结构和控制算法上进行了重新设计,应用Simulink集成的专用SimPowerSystems模块进行了仿真和动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PLC程序.通过现场的应用结果统计,可知液位扰动范围达到了工程的要求.液位控制在工业上应用广泛,该方案简易可行,可作为同类产品研究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液位对象的自校正动态矩阵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针对液位对象参数时变和纯时延的特点,用自校正和动态矩阵控制的思路设计进行系统设计,介绍了系统设计方法和检验结果。  相似文献   

7.
玻璃窑炉液位对象具有大滞后、大惯性并无自平衡能力的特点,但工艺过程对液位的要求又十分苛刻这就使得控制难度增大,传统的线性控制系统不能满足控制精度要求。本文在认真分析下班液位对象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设计方便和鲁棒性强的非线性PID控制算法。现场运行结果表明该算法简单可靠,能完全保证工艺参数在理想的范围。  相似文献   

8.
液位测量的基本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概述:液位监测和控制在环保工程及生产过程中应用非常广泛,通过对液位的检测,可以即时掌握容器里的原料或产品的数量,以保证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正常运行;可有效地进行生产操作和自动调节,在特殊情况下实现上、下限位置的报警,以保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9.
针对润滑油调和油罐的液位控制问题首先阐述了离心泵的流量调节原理.通过对恒速离心泵流量调节方式和变频调速离心泵流量调节方式进行比较,阐述了变频技术应用在离心泵流量调节中所具有的高效和节能特点.通过串联调节方式运用变频技术实现调和油罐恒定液位控制,给出了系统的具体设计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10.
分析磁致伸缩液位仪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介绍仪表工作电路和HART协议设计,讨论磁致伸缩液位仪的关键技术和优缺点,并介绍在工业现场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1.
基于CAN总线的智能控制器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8,他引:3  
控制器局域网(CAN)以其固有的特点必将在将来的控制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文中介绍了一种以CAN总线为基础采用双CPU结构的智能控制器的设计,该控制器的硬件部分主要由通信与输出控制模块和数据采集与显示模块组成,软件部分给出了主控芯片SST89C54和ATmega16的工作流程。实际运行证明CAN总线智能控制器通信速率高、准确、可靠性高、传输距离远、控制精度高。  相似文献   

12.
针对液晶显示控制器SED1335的局限提出一种新的仪器用液晶控制器芯片的设计.该显示控制器内置双显示缓冲设计,显示缓冲采用双层映射,显著提高了显示数据的更新率,增加了显示数据的更新量.新型液晶控制器芯片逻辑用VHDL语言设计,编译形成IP核后,配置下载到低功耗FPGA芯片XC3S400中.这种液晶控制器芯片应用在手持数字存储示波器的显示模块中解决了液晶显示内容闪烁和波形更新率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一种按照航空工业标准"金属板材热疲劳试验方法"[HB6660-1992]要求设计的新型热疲劳试验机.新试验机保留了原试验机的优点,并在原试验机的基础上作了大量的改进.主机部分,在电炉中采用了新型保温材料,显著提高了加热效率;在冷却部分的设计上采用了液面自动稳定结构,并增加了水压稳定装置和水温测温装置.控制部分全部采用数字仪表,温度控制器和动态测温仪均采用了FP21型高精度智能可编程控制器,大幅度地提高了控制和测量精度.试验机还增加了循环次数预置和自动停机以及极限保护等功能,有效地提高了设备的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14.
设计了一种基于AVR的闸间隙报警CAN通信模块,微处理器采用ATmega128,通过CAN总线控制器SJA1000扩展出一路CAN总线,由CAN收发芯片CTM8251将CAN控制器的逻辑电平转换成CAN总线的差分电平.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构建闸间隙报警CAN通信模块,使通信可靠性明显提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针对双轴直驱平台伺服系统中存在同步进给的问题,提出一种交叉耦合迭代学习控制器与自适应加加速度控制器相结合的新型同步控制方法。首先,构建同步误差,利用交叉耦合控制器解决双轴的耦合问题;设计自适应PD型学习律减小同步误差,实现双轴协调同步。采用模型前馈控制补偿系统的参数不确定性,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自适应加加速度控制器抑制系统中外部扰动、摩擦力等不确定性因素,实现系统的渐近跟踪控制。加加速度积分后形成反馈控制律,保证了控制信号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设计自适应更新律,使鲁棒增益实现指数收敛并削弱测量噪声对系统的影响,增强系统的鲁棒性。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明显地提高系统的同步性能,改善双轴直驱平台伺服系统的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16.
匹配多套分布式驱动系统可以提升智能汽车的动力学控制能力,但该车在对开坡道起步时仍会存在动力性与方向稳定性难以兼顾问题。提出并验证一种结合主动转向与差动转向的分布式驱动智能汽车双重转向控制方法。根据各驱动轮独立可控的特点,分析对开坡道起步时施加双重转向控制的必要性;根据左右轮驱动力不等导致车辆产生差动转向而偏离直行路线的现象,基于模型预测控制设计出前轮主动转向控制器;结合设计的主动转向控制器与已有的分布式驱动汽车转矩自适应驱动防滑控制器,完成双重转向控制器设计;通过仿真分析和实车道路试验,验证了所设计控制器的控制效果。研究表明:施加双重转向控制,可以使分布式驱动智能汽车尽可能充分利用其自身驱动力和路面可提供的最大附着力;同时,能够根据实时的车身姿态参量和所在位置信息计算出相应的附加转向盘转角,通过主动转向使横向偏移量大幅降低。所提出的基于差动转向与主动转向相结合的双重转向控制,可以全面改善车辆的通过性和方向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常规模糊控制理论,结合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具体应用环境,设计了一种分段模糊控制器,在调速范围广、调速性能要求高的场合,通过对调速范围分段而采用与调速大小相适应的常规模糊控制规则,从而进一步改善了控制性能.最后,通过Matlab软件将其与常规模糊控制对比仿真,验证了分段模糊控制器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针对单个嵌入式处理器硬件资源有限,难以满足多轴的同步运动控制和复杂的运动控制算法等问题,将多核处理技术应用到嵌入式运动控制系统中,提出了一种基于ARM的双CPU协调运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首先介绍了双CPU运动控制系统的结构组成,然后详细阐述了利用双CPU进行运动控制的实现过程,包括双CPU的任务分工、双CPU之间的数据交互方式及指令脉冲模式的切换方法,重点论述了采用通信方式实现内存共享的方法,以解决双CPU之间的数据交互问题;在分析系统结构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三层架构式的程序设计思想;最后利用该方法设计了一种双CPU运动控制器,并通过实际应用对该运动控制系统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运动控制系统功能完善、性能稳定、定位精确度高,具有较好的实际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汽车斜坡起步的操作流程,以ATmega32单片机为核心设计了一种汽车斜坡起步辅助系统的控制器,结合该辅助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详细描述了该系统控制器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器能有效地达到对系统的控制设计要求和目的。  相似文献   

20.
为了克服间隙特性和未知扰动对双机械臂系统抓取物体性能的影响,设计了模糊自适应鲁棒控制律.首先建立了双机械臂系统数学模型和间隙特性模型,然后引入自适应律来估计未知扰动,利用模糊系统来估计系统模型参数,同时设计了自适应间隙逆模型来补偿间隙特性,并对系统进行了稳定性分析,最后实现了考虑间隙特性的双机械臂系统精确控制.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