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针对汽车油路不锈钢三通管的加工方式设计了一种集钻、铰、铣整体式复合刀具。该复合刀具由钻头、铰刀、铣刀三部分组成,可实现一次装夹快速加工。同时,基于SolidWorks三维软件构建复合刀具的三维模型和ANSYS Workbench分析软件找出复合刀具的薄弱区域,针对薄弱问题对复合刀具进行结构优化,使复合刀具的最大应力减少了6. 93%,最大应变降低了7. 8%,提高了工件的加工质量。该三通管加工复合刀具的设计与优化过程对设计类似的孔用复合刀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机械工程学报》2016,(3):100-100
正本文针对研制过程存在的盲目性和实验量大的弊端,提出了复合陶瓷刀具材料的多尺度设计理论,揭示了复合材料宏观性能和其微观组织之间的定量关系;研制成功了多尺度颗粒复合陶瓷刀具材料,并对刀具材料的烧结工艺、微观组织、增韧补强机理、室温和高温力学性能、动态疲劳性能、切削性能和切削可靠性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复合陶瓷刀具材料的多尺度设计理论。建立了刀具材料抗弯强度预测模型、残余应力力学模型、纳米颗粒最优含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钻铰一体复合刀具的设计,并且详细地介绍了复合刀具的数控加工方法。通过切削实验固化了数控磨床砂轮参数及型号的选择;通过设计制造钻铰复合刀具可以提高钛合金材料的加工质量。钻铰复合刀具的使用,提高了孔加工的效率及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复合刀具在孔系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了复合刀具在孔系加工中的选型,以及根据不同孔系情况对复合刀具的改进设计和合理选用复合刀具的组成.在孔系加工中,选用复合刀具后,可以明显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等.  相似文献   

5.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和马尔可夫链预测理论建立了纳米复合陶瓷刀具磨损量的灰色-马尔可夫链预测模型,研究了刀具磨损量和刀具寿命的预测方法。AWT纳米复合陶瓷刀具的磨损量及刀具寿命预测结果表明,预测值与实测值误差较小。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加工硬脆材料和复合材料时,会产生加工难度高、加工效率低、加工质量差等问题,对旋转超声加工技术加工硬脆材料和复合材料时采用的具有复合型工具的旋转超声加工声学系统进行了研究。阐述了旋转超声加工的工作机理;运用Pro/E软件对新型旋转超声加工声学系统进行了结构设计;选定夹心式压电换能器,根据四端网络法、放大系数方程和频率方程设计出了1/4波长的新型复合变幅杆,依据等效质量法设计出了新型电镀金刚石复合刀具;利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新型复合变幅杆和新型复合刀具进行了模态分析,得出了模型最优解;通过硬脆材料实验对该超声加工的声学系统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变幅杆和刀具在频率20k Hz左右时振幅达到最大,是理想振型;该声学系统的设计可以满足加工硬脆材料和复合材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加工硬脆材料和复合材料时,会产生加工难度高、加工效率低、加工质量差等问题,对旋转超声加工技术加工硬脆材料和复合材料时采用的具有复合型工具的旋转超声加工声学系统进行了研究。阐述了旋转超声加工的工作机理;运用Pro/E软件对新型旋转超声加工声学系统进行了结构设计;选定夹心式压电换能器,根据四端网络法、放大系数方程和频率方程设计出了1/4波长的新型复合变幅杆,依据等效质量法设计出了新型电镀金刚石复合刀具;利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新型复合变幅杆和新型复合刀具进行了模态分析,得出了模型最优解;通过硬脆材料实验对该超声加工的声学系统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变幅杆和刀具在频率20k Hz左右时振幅达到最大,是理想振型;该声学系统的设计可以满足加工硬脆材料和复合材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孔加工复合刀具具有生产效率高、加工精度高、加工成本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组合机床及自动线中。但是由于复合刀具的设计、制造均较困难,故难应用于中小批生产。如果能对复合刀具的设计方法加以改进,使一般中小工厂均能自行设计和加工,复合刀具  相似文献   

9.
1 研究背景 本文针对目前陶瓷刀具断裂韧度和抗弯强度低的难题,利用氮化硅材料的自增韧补强机理和纳米材料增韧补强机理,成功地研制出了新型自增韧氮化硅基纳米复合陶瓷刀具材料,并对纳米复合陶瓷刀具材料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和切削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新型自增韧氮化硅基纳米复合陶瓷刀具的研制成功为高性能陶瓷刀具的进一步开发与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复合刀具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总结了复合加工刀具的类型、特点和适用范围,重点阐述了制造复合加工刀具的新技术,并对应用中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1.
高精度圆体成形车刀的基于特征参数化CAD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成形车刀的设计理论,综合运用UG/OpenMenuScript、UG/Open UIStyler、UG/Open API和VisualC++6.0等UG二次开发工具,开发出了基于WindowsXP和UG二次开发平台、以VC为编程工具的成形车刀CAD系统。该系统利用自动截形法获得成形车刀"零误差"刀刃廓形;利用最小半径控制点技术实现了圆体成形车刀的基于特征参数化设计;使用数据库技术实现成形车刀的切削角度、结构尺寸的参数化设计;编程实现了工程图的尺寸标注功能及圆体成形车刀剖视图的建立;解决了原来成形车刀设计的设计精度和效率低等问题。借助该系统可直接快速、准确地生成高精度圆体成形车刀工程图以及廓形的数控车床加工程序。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工装设计的特点;设计了基于三维CAD系统的智能化工装设计与管理系统,阐述了系统的结构、功能、工作流程以及与其它系统的信息集成,并以UG的三维软件为基础实现了原型系统.  相似文献   

13.
网络化协同设计工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针对网络化设计多主体、多模式、异地分布等特点,建立了一个支持多模式设计方法的通用型网络化协同设计支持系统,介绍了集成在该系统中的面向产品设计需求的协同工具,给出了典型协同工具的设计和实现方法,并开发了相应的软件系统。协同工具具有良好的可集成性,可根据需求增减,亦可独立使用,从多角度满足异地协同设计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依据数控刀具的工艺、结构及材料等特征信息,结合实际刀具管理的需要,对数控刀具进行信息的分类和排序,采用字母与数字混合的方式进行了数控刀具编码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使刀具编码包含了数控刀具所有的特征信息与管理信息,确保了刀具编码符合唯一性、适应性、稳定性、可扩充性、可识别性和可操作性原则,满足了生产过程中数控刀具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网络化制造的背景下,提出基于应用服务提供商的刀具在线设计与仿真模型,进行了系统总体设计,包括体系结构设计和功能设计,给出了系统各模块的具体功能。然后,采用UML技术对刀具CAD系统进行建模,给出了基于UML的刀具CAD系统建模过程模型,建立了系统Business Use Case图、Activity图、Use Case图和Interaction图。最后,基于ASP.NET技术,使用Visual Studio.NET2003开发环境,以VB.NET作为主要语言,开发了基于应用服务提供商的螺杆成形铣刀CAD及仿真子系统原型系统,试运行结果证明了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根据成形车刀的设计理论,开发出了一种基于Windows XP和UG二次开发平台、以VC为编程工具的成形车刀CAD系统.该系统利用自动截形法获得成形车刀"零误差"刀刃廓形,利用最小半径控制点技术实现了棱体成形车刀基于特征的参数化设计,使用数据库技术实现成形车刀的切削角度、结构尺寸的参数化设计,解决了原来成形车刀设计的设计精度和效率较低等问题,彻底消除了双曲线误差.借助该系统可直接快速、准确地生成高精度棱体成形车刀工程图以及廓形的数控线切割加工程序.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一种新型复合液压马达 ,对其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阐述 ,并对其结构和基本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所设计的液压马达可使数控车床转塔刀架换刀过程实现连续性和一次性 ,从而降低了换刀过程中的振动和冲击 ,提高了转塔刀架工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机床无级调速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分析调速电机及机床所需功率、转矩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机床无级调速系统的设计原则,并就几种情况的设计计算作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9.
面向对象的模块化柔性生产线并行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模块化柔性生产线方案设计系统的复杂性,研究了面向对象的并行设计系统。通过把设计过程分解为对系统若干对象的设计,提出了面向对象的模块化柔性生产线并行设计过程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统一的全局数据模型,开发了箱体类零件柔性生产线并行设计原型系统,以支持加工对象的特征设计、工艺规划、系统配置结构设计、模块化机床、刀具等设计的并行运行,并进行了实例验证。  相似文献   

20.
主要论述如何通过控制器、LabVIEW及NI相关硬件设备搭建能够应用在数控机床行业的多功能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具有实现简单、界面友好、功能齐全、安全可靠等优点,可以广泛应用到各种类型的数控机床上。通过数据采集及处理,对机床各方面性能进行诊断分析,有利于提高数控机床的整体性能,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