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采用碳酸氢钠浸提木薯叶中黄酮类化合物,并用Na NO_2-Al(NO_3)_3比色法测定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通过Box-Benhnken试验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对影响木薯叶浸提黄酮类化合物的主要因素进行条件优化。结果表明最优条件为:加水量30.77 m L/g,浸提温度79.65℃,浸提时间11.82 min,Na HCO_3添加量0.03 g。在此工艺条件下浸提得到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为1 172.17 mg/100 g。  相似文献   

2.
以黄秋葵鲜叶为原料,参照绿茶工艺制成黄秋葵叶茶,然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高效液相色谱(HPLC)以及气质联用(GC-MS)对黄秋葵叶茶的营养及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黄秋葵叶茶中粗蛋白25.92%、游离氨基酸1.70%、多糖3.56%、多酚1.47%、黄酮1.18%、钾1754.13 mg/100 g、钙621.12 mg/100 g、类胡萝卜素153.42 mg/100 g、叶黄素97.44 mg/100 g和β-胡萝卜素29.06 mg/100 g。此外,还含有γ-氨基丁酸250.34 mg/100 g和咖啡碱6.43 mg/100 g。从黄秋葵叶茶中共鉴定出28种挥发性成分,其中醛类含量最高,占挥发性成分的47.53%;二甲基硫醚、己醛、D-柠檬烯、β-环柠檬醛和β-紫罗酮是黄秋葵叶茶的主要香气物质。黄秋葵叶茶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同时含有大量挥发性香气成分,其开发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3.
采用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标准品测定甘蔗叶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在提取过程中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了乙醇浓度、料液比、浸取温度与浸取时间4个主要因素对甘蔗叶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甘蔗叶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甘蔗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浓度为70%,料液比为1:40(g/mL),浸取时间为3.0h,浸取温度为70℃,此条件下甘蔗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率可达5.81%。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以红薯叶为原料,研究了黄酮类化合物分离纯化工艺,并研究了粗提物与纯化产物对羟基自由基、1,1- 二苯基-2- 苦基肼自由基(OPPH·)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红薯叶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为60% 乙醇水溶液90℃回流提取60min,料液比1:40,粗提物中总黄酮含量为101.3mg/g。提取液用HPD500 大孔树脂进行纯化效果好,最佳纯化工艺为:吸附条件:上样原料液黄酮含量1.8mg/ml,pH3 上样流速为3BV/h;洗脱条件:50% 乙醇、流速3BV/h,流量4BV,在此条件下,纯化产品黄酮含量为488.7mg/g;粗提物与纯化产物均具有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是一种有效的天然抗氧化剂新资源。  相似文献   

5.
丝瓜叶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采用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标准品,测定丝瓜叶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显示:乙醇提取法最佳工艺组合为A1B3C3D3,即乙醇浓度30%,提取时间3h,料液比1g∶50mL,提取温度60℃。研究结果可为利用丝瓜叶工业化生产黄酮类药用成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无花果叶、番石榴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与测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彭珊珊  肖峰 《食品科学》2005,26(9):300-302
黄酮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天然有机成分。选用乙醇冷浸提与超声波相结合的方法提取,进行了条件试验,用70%的乙醇冷浸提12h,料液比选取1:50,超声波额定频率为40kHz,提取时间为40min。并且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无花果叶、番石榴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并与国内多个地区银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比较。结果表明:番石榴叶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为1.27%,无仡果叶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为0.64%,比银杏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高。无花果叶、番石榴叶等有待进一步开发。  相似文献   

7.
常见食用豆类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芦丁为标样应用氯化铝显色法、硝酸铝显色法分别测定15种常见食用豆类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总含量,以染料木素做为标样应用直接比色法测定其中食用豆类样品中异黄酮的总含量,利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常见食用豆类中的4种大豆异黄酮单体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使用氯化铝显色法进行测定,赤豆、绿豆等7种食用豆类显示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并且含量最多的赤豆为0.501 mg/g.硝酸铝显色法测定豆类样品黄酮类总合量为0.297~8.844mg/g.直接比色法测定食用豆类中异黄酮总含量为1m994~8.840mg/g.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4种大豆异黄酮单体成分的总含量为0.031-3.345mg/g.  相似文献   

8.
黄瓜叶中总黄酮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蔡健  王薇 《食品科学》2005,26(8):194-197
黄瓜叶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采用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标准品,测定黄瓜叶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显示:乙醇提取法最佳工艺组合为A1B3C3D3,即乙醇浓度30%,提取时间3h,料液比1g:50m1,提取温度60℃。研究结果可为利用黄瓜叶工业化生产黄酮类药用成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黄秋葵不同器官水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作用进行研究,并分别测定其多酚与黄酮含量,为黄秋葵的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回流提取获得黄秋葵果、叶、花和种子的水提物,通过FRAP法、自由基的清除(DPPH·)和还原能力的测定对黄秋葵各器官水提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采用NaNO_2-Al(NO_3)_3-NaOH显色体系和Folin-Cioealteau显色法分别测定黄秋葵果、叶、花和种子中的总黄酮含量和总酚含量。结果:黄秋葵不同器官水提物的抗氧化活性有差异,其中黄秋葵嫩果种子水提物的抗氧化活性相对最强,其FRAP值为1.202mmol/g,对DPPH·自由基的EC50值为43.46μg/m L,且种子的总黄酮含量和总多酚含量最高,分别为11.89mg/g和87.78mg/g。结论:黄秋葵果、叶、花和种子均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尤其是种子,具有潜在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利用红外光谱仪、荧光光度计及颜色特征反应初步鉴定了大高良姜黄色素的化学结构.并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高良姜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结果表明:经鉴定大高良姜黄色素为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含有二氢黄酮醇;干品大高良姜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高达28mg/g.  相似文献   

11.
以东北地区6 种不同品种的红树莓营养叶片为原料,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酚、总黄酮和原花青素含量;使用3 种方法评价体外抗氧化活性并分析抗氧化活性与总酚、总黄酮和原花青素含量的相关性;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鉴定多酚类物质。结果表明,6 种红树莓叶片总酚含量高于总黄酮与原花青素含量。欧洲红的总酚与总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5.56±0.06)mg/g和(3.77±0.06)mg/g;哈瑞泰兹的原花青素含量最高为(3.06±0.04)mg/g。3 种抗氧化能力评价方法中,红树莓叶提取物对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2,2’-azino-bis(3-ethylbenzthiazoline-6-sulphonate),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与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具有极显著正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92;红树莓叶提取物中总酚含量和对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与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相关性显著,相关系数分别为0.886和0.891。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出红树莓叶提取物中的13 种多酚类物质,其中有6 种酚酸和7 种类黄酮,主要酚酸为鞣花酸、绿原酸、没食子酸等;主要类黄酮为芦丁、儿茶素、表儿茶素、金丝桃苷等。  相似文献   

12.
为得到芦柑叶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利用响应面法对芦柑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测定芦柑叶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以芦柑叶总黄酮为响应值,选取液料比、乙醇浓度、超声温度和超声时间进行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试验,建立二次回归方程模型,并利用总黄酮对·OH和DPPH·的清除作用来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38∶1(mL/g)、乙醇浓度74%、超声温度71℃和超声时间26 min,在该条件下进行3次重复试验,得到总黄酮的平均提取率为(53.19±0.28)mg/g,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0.6%,说明该二次回归方程模型具有一定的准确性与可靠性。芦柑叶总黄酮对·OH和DPPH·的清除试验表明,芦柑叶总黄酮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与·OH和DPPH·的清除率之间存在量效关系,其对·OH和DPPH·清除率的IC50分别为146.41 mg/L和66.56 mg/L,说明芦柑叶总黄酮是一种潜在的天然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13.
杜仲叶醇提液中黄酮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选择杜仲叶醇提物中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分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AlCl3显色法和Al(NO3)3络合法测定杜仲叶醇提液中黄酮的含量,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得黄酮含量为4.4025mg/mL,数据偏高;络合法中,AlCl3显色法测定结果为0.2073mg/mL,低于Al(NO3)3络合法(0.4889mg/mL),甚至低于HPLC法测得的纯化后杜仲叶醇提液中黄酮含量(0.3201mg/mL)。结论:Al(NO3)3络合法测定结果较另外两种方法准确,是测定杜仲叶醇提液中总黄酮含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以超声波辅助溶剂法从黑穗醋栗叶片中提取黄酮,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根据中心组合(Box-Benhnken)实验设计原理,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黑穗醋栗叶片中黄酮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30min,液料比15:1(mL/g),超声功率520W。在此条件下黄酮提取量可达4.5891mg/g。  相似文献   

15.
微乳液相色谱法对蓝莓叶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和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丹  苏宁  郑洪艳  杨丽  霍彤  王昌涛 《食品科学》2015,36(14):91-95
目的:利用微乳液相色谱分离并测定蓝莓叶中儿茶素、芦丁、山柰酚、槲皮素和杨梅酮5 种黄酮成分。方法:从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pH值、有机相4 个方面对微乳液相色谱分离蓝莓叶黄酮的条件进行优化。结果:分离蓝莓叶黄酮的最优条件为:使用2.5%聚氧乙烯(23)月桂醚作为表面活性剂,8%正丁醇为助表面活性剂,0.8%乙酸乙酯为有机相,0.5%乙酸调节体系pH值为3.2,在以上条件下蓝莓叶黄酮在20 min内能够得到有效分离。结论:蓝莓叶中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含有儿茶素9.76 mg/g、芦丁13.12 mg/g、山柰酚31.04 mg/g、槲皮素26.42 mg/g、杨梅酮20.30 mg/g。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UPLC)测定桑叶中4种主要黄酮含量的方法,并通过主成分和热图分析比较10个不同产地桑叶中4种黄酮含量的差异。方法选择ACQUITY UPLC BEH C18为色谱柱(2.1 mm×50 mm, 1.7μm),甲醇溶液和0.5%磷酸溶液分别作为流动相A和B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设置为350 nm;柱温设置为30℃。采用TB tools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热图分析。结果 4种黄酮对照品在相应浓度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回收率为98%~102%,相对标准偏差为1.12%~1.86%。且10个产地桑叶4种黄酮含量差异较大,具体表现为:安徽地区桑叶中芦丁、异槲皮苷、紫云英苷和槲皮素含量均最高,分别为20.543、6.801、1.328、3.645 mg/g;湖南桑叶中异槲皮苷的含量最低,为3.902 mg/g;其余3种黄酮化合物均在河北地区含量最低,分别为芦丁10.021 mg/g、紫云英苷0.348 mg/g和槲皮素1.784 mg/g。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桑叶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分析时间短,稳定性强,可大大降低分析成本,且不同产地桑叶质量差异明显,可作为桑叶用药来源选择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蜂花粉总黄酮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黄酮类化合物因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而成为目前天然产物研究的热点。本研究通过三种检测方法的比较,确定了聚酰胺-UV法为蜂花粉总黄酮的测定方法,其检测波长为360nm,以芦丁为标准品,在0.005~0.025mg/ml范围内,其浓度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99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5.53%,稳定性、精密度和重现性均理想,其RSD分别为2.124%(n=3)、0.488%(n=3)、0.875%(n=5)。该法检测油菜蜂花粉中总黄酮含量为1.54%。  相似文献   

18.
李俊  刘嘉  董楠  肖瑶  胡强 《现代食品科技》2019,35(11):126-131
采用乙醇提取慈竹、苦竹、四季竹中的有效成分并检测其总黄酮和总蛋白含量,通过测定提取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能力、抑制β-胡萝卜素漂白能力和抑制脂质过氧化能力,比较不同竹叶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醇提物总蛋白含量大小依次为:苦竹慈竹四季竹,总黄酮含量大小依次为:慈竹苦竹四季竹。苦竹的DPPH清除能力(IC_(50)=1.53 mg/mL)最强,慈竹的还原能力(IC_(50)=0.55 mg/mL)和抑制脂质过氧化能力(IC_(50)=0.04 mg/mL)最强。三种竹叶DPPH自由基清除率IC_(50)值范围为1.53~2.71mg/mL,还原能力IC_(50)值范围为0.55~0.97 mg/mL,β-胡萝卜素漂白抑制作用IC_(50)值范围为0.78~0.98 mg/mL,脂质过氧化抑制作用IC_(50)值范围为0.04~0.12 mg/mL。三种竹叶乙醇提取物均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可作为抗氧化剂、防腐保鲜剂或功能性食品添加剂应用于食品工业中。  相似文献   

19.
为了对荞麦叶黄酮的提取和抗氧化性进行研究,采用响应面法对超声波法辅助提取荞麦叶黄酮的工艺进行了优化,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分析了荞麦叶黄酮成分,并对荞麦叶黄酮的抗氧化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当超声频率45 kHz、超声功率100 W、液料比30:1 mL:g、超声时间22 min,超声温度为28 ℃,乙醇体积分数为51%时,荞麦叶黄酮的提取量为80.311 mg/g,与预测值81.414 mg/g相对误差为1.35%,表明该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值拟合效果良好。HPLC检测表明,荞麦叶黄酮的主要成分为芦丁和槲皮素,其含量分别为66.5%和13.9%。抗氧化试验表明,荞麦叶黄酮对DPPH自由基(DPPH·)、ABTS自由基(ABTS+·)和羟基自由基(·OH)的半清除浓度(IC50)分别为0.012、0.044、0.344 mg/mL,表明其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本试验为荞麦叶的综合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