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建立蜂蜜中芦丁、杨梅酮、槲皮素、莰菲醇4种黄酮化合物含量的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蜂蜜样品用pH2的盐酸溶液溶解、离心后,用Oasis HLB固相萃取柱吸附与净化,4种黄酮经VP-ODS色谱柱(150mm×4.6mm,5μm)分离,紫外检测器检测,检测波长270nm。流动相为甲醇-水(pH3.0)(60:40,V/V),流速0.7mL/min。检出限:芦丁、杨梅酮均为0.05mg/kg,槲皮素、莰菲醇均为0.04mg/kg;回收率:芦丁91%~92%、杨梅酮82%~85%、槲皮素84%~86%、莰菲醇86%~89%。分析云南省的5种特色蜂蜜样品,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蜂蜜中4种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差异显著,显示蜂蜜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可作为鉴别蜂蜜品种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2.
建立同时测定木薯叶中6种类黄酮的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法,测定不同采收期下木薯叶中类黄酮含量,探讨木薯叶作为黄酮资源利用的最佳采收期。色谱柱为CNW Athena C18-WP(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乙酸-水,梯度洗脱,流速为1 m L/min,柱温室温,进样量5μL,检测波长儿茶素与二氢黄酮甙为281 nm,芦丁与山奈酚为360 nm,槲皮素367 nm、穗花杉双黄酮338 nm。儿茶素、芦丁、二氢黄酮甙、槲皮素、山奈酚、穗花杉双黄酮的浓度分别为1.5 mg/L~194.6 mg/L(R~2=0.999 9)、7.8 mg/L~992.6 mg/L(R~2=1.000 0)、0.7 mg/L~84 mg/L(R~2=0.999 9)、0.7 mg/L~93.8 mg/L(R~2=0.999 9)、0.8 mg/L~108 mg/L(R~2=0.995 8)、0.5 mg/L~67.2 mg/L(R~2=0.999 5)时与各自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95.50%~100.01%,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3%。该法适用于木薯叶中以上6种类黄酮成分的精确定量。检测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不同采收期的木薯叶中类黄酮的组成和含量差异较大,芦丁与穗花杉双黄酮为主要类黄酮。儿茶素、芦丁、二氢黄酮甙、槲皮素含量最高采收期为种植后180 d,穗花杉双黄酮为种植后120 d,山奈酚因品种而异。  相似文献   

3.
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八角中两种黄酮的含量。采用Zorbax Eclipse C18色谱柱(4.6mm×150mm,5μm),以甲醇-0.4%磷酸(V/V,50∶50)混合溶液为流动相,在360nm波长处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质量浓度在0.025~0.5mg/mL时,槲皮素和山柰酚峰面积和浓度呈线性关系。槲皮素、山柰酚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45%,102.51%,RSD分别为2.3%,2.8%。在此条件下测得水解样中槲皮素0.508mg/g(n=3,RSD=2.860%)、山柰酚0.325mg/g(n=3,RSD=1.10%),总黄酮提取物中槲皮素0.110mg/g(n=3,RSD=1.29%)、山柰酚0.031mg/g(n=3,RSD=2.24%)。  相似文献   

4.
建立同时测定白刺果中没食子酸、儿茶素、杨梅素、芦丁、槲皮素、木犀草素、山奈酚和异鼠李素8种黄酮化合物含量的HPLC的方法。采用HYPERSIR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柱温35℃,以甲醇-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双波长检测(λ1=270 nm,λ2=370 nm),进样量10μL,流速0.8 m L/min。结果:在0~125μg/m L内8种黄酮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0),没食子酸、儿茶素、杨梅素、芦丁、槲皮素、木犀草素和山奈酚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42%,99.19%,90.65%,102.32%,96.51%,98.70%和93.68%,最低检出限依次为0.032,0.052,0.074,0.038,0.059,0.043,0.021和0.036 mg/L。方法精密度RSD≤2.21%(n=6),在此条件下,测得白刺果实中没食子酸、儿茶素、杨梅素、芦丁、槲皮素、木犀草素和山奈酚含量为0.031,0.057,0.064,0.068,0.016和0.038 mg/g。该方法快速简单,重现性好,可为白刺果实质量控制提供定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5.
以贵州蓝莓蜜为研究对象,对其理化指标、抗氧化活性、多酚成分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贵州蓝莓蜜酸度值44.69 mmol/kg,总糖含量79.30%,葡萄糖含量(40.88%)高于果糖含量(38.41%);总酚酸和总黄酮含量分别为20.27~24.72 mg GAE/100 g和3.88~6.77mg RE/100 g,DPPH和ABTS自由基半抑制率分别为119.04~136.56 mg/mL和140.56~212.34 mg/mL;蓝莓蜜含15种多酚类物质(原儿茶酸、对羟基苯甲酸、香草酸、咖啡酸、对香豆酸、芦丁、阿魏酸、杨梅酮、木犀草素、桑色素、槲皮素、芹菜素、山奈酚、异鼠李素、高良姜素),其中,黄酮类物质含量最高为槲皮素,酚酸含量由高到低为:对羟基苯甲酸对香豆酸阿魏酸咖啡酸香草酸原儿茶酸。研究表明,蓝莓蜜酸度偏高、易结晶,结合槲皮素含量高的特点与酚酸含量高低规律,可作为蓝莓蜜鉴定与检测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云南普洱茶中黄酮含量的测定及槲皮素、芦丁的提取分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了部分云南普洱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及槲皮素、芦丁的提取分离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新工艺原料黄酮含量最高,达24.576mg/g,新工艺特级最低,仅有3.660mg/g。从中选取黄酮含量较高的三个样品进一步提取分离槲皮素、芦丁,得到了纯度在30%以上的粗制品。  相似文献   

7.
采用水浴加热的方法研究水芹黄酮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料液比、提取溶剂浓度、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对水芹黄酮提取量的影响,确定各因素的适宜水平。在此基础上,利用Design-Expert软件中的Box-Behnken Design设计方法设计四因素三水平的试验方案,通过方差分析回归建立数学模型,确定水芹叶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料液比1∶25、乙醇体积分数70%、加热时间2.5 h、温度73.76℃。此条件下黄酮的提取量为31.478 mg/g(与预测值32.0041 mg/g接近)。使用相同条件从茎中提取的黄酮量为6.214 mg/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水芹黄酮成分,结果水芹黄酮主要含芦丁、槲皮素-3-O-葡萄糖苷、槲皮素-3-L-鼠李糖苷、槲皮素、山奈酚。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一种枣叶中黄酮类成分定量分析的HPLC方法,并对14个品种的大枣及酸枣叶中这5种黄酮的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得到采用Hypersil BDS C18色谱柱,以乙腈与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 m L/min,柱温30℃,检测波长360 nm,实现了槲皮素-3-O-洋槐糖苷、芦丁、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山奈酚-3-O-芸香糖苷、槲皮素-3-O-α-L-阿拉伯糖-(1→2)-α-L-鼠李糖苷5种黄酮苷的同时检测,最低检出限为1.44~2.59μg/m L,加标回收率在93.8%~105.9%之间。5种黄酮苷的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枣叶中黄酮类成分的组成和含量差异较大,其中芦丁和槲皮素-3-O-洋槐糖苷的含量较高,平均为7.83 mg/g D.W和4.61 mg/g D.W;8个品种枣叶中检测到槲皮素-3-O-α-L-阿拉伯糖-(1→2)-α-L-鼠李糖苷,平均5.32 mg/g D.W;而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和山奈酚-3-O-芸香糖苷的含量较低,分别为0.14 mg/g D.W和0.41 mg/g D.W。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离子液体辅助萃取半边莲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条件进行优化,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分离测定半边莲中芦丁、槲皮素、柚皮素、橙皮素、山柰酚和芹菜素的方法。方法:采用InertSustain C18色谱柱(150 mm×4.6 mm,5 μm)进行分离;流动相为甲醇(B)-乙酸溶液(A,pH 3.0),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紫外检测波长285 nm;柱温35 ℃。结果:以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量为指标,最佳提取条件为甲醇体积分数80%、固液比1∶80(g/mL)、萃取时间30 min、离子液体浓度0.6 mol/L。在优化的色谱条件下,芦丁、槲皮素、柚皮素、橙皮素、山柰酚和芹菜素分离效果良好;定性检出限(RSN = 3)依次为0.001 2、0.002 3、0.002 6、0.000 2、0.001 0、0.000 6 μg/mL;样品回收率为91.77%~102.53%。结论:该萃取方法操作简单快速,为半边莲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及检测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不同时期梨枣叶茶抗氧化成分组成及活性差异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变娜  王敏  曹静  汪有科 《食品科学》2013,34(13):34-38
目的:探讨不同采收时期梨枣叶茶抗氧化成分的含量、组成及其活性的差异,揭示梨枣叶茶抗氧化功能品质随采收时期的变化规律。方法:以陕北地区5—8月份矮化密植枣园生长的梨枣嫩叶制成的梨枣叶茶为研究材料,比较总酚、黄酮和VC含量及酚类物质的组成及抗氧化能力(总还原力、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ABTS+.清除率)的差异性。结果:7月、8月加工的梨枣叶茶抗氧化物质含量及抗氧化能力高于5月和6月加工的梨枣叶茶。梨枣叶茶的酚类和黄酮类物质以及VC含量在不同时期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总酚含量变化范围为(29.94±0.28)~(42.65±0.56)mg/g(以没食子酸计),黄酮含量变化范围为(16.61±0.39)~(25.21±1.53)mg/g(以芦丁计),VC含量变化范围为136.5~324.6mg/100g。梨枣叶茶检出的酚类物质主要为没食子酸、儿茶素、芦丁和槲皮素,它们的含量在不同时期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芦丁是含量最高的酚类物质,最高含量达到60.11mg/100g。梨枣叶茶抗氧化能力与总酚和黄酮含量分别呈现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相关性,与VC含量相关性不大。结论:夏季采收的梨枣叶茶抗氧化活性强,芦丁是构成梨枣叶茶酚类物质最主要的成分。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测定翻白草中绿原酸、咖啡酸、金丝桃苷、槲皮素、柚皮素、山柰酚和芹菜素7 种成分的方法。方法:采用Phenomenex C18色谱柱(150 mm×4.6 mm,5 μm)分离7 种成分;流动相为甲醇和pH 3的乙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紫外检测波长350 nm,柱温40 ℃。结果:7 种成分在20 min内均达到基线分离,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84.61%~104.06%(相对标准偏差小于4.77%,n=3)。结论:翻白草中7 种活性成分的最佳提取条件为80%甲醇溶液、固液比1∶50(g/mL)、超声功率160 W、超声时间20 min。实际样品的测定结果表明,翻白草中7 种活性成分的含量为:绿原酸121.5 μg/g、咖啡酸60.5 μg/g、金丝桃苷127.2 μg/g、槲皮素108.6 μg/g、柚皮素294.0 μg/g、山柰酚61.1 μg/g和芹菜素114.0 μg/g。  相似文献   

12.
赵月  李荣  姜子涛 《食品科学》2016,37(16):36-42
通过响应面法确定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栽培菊苣籽总黄酮的最佳条件为:液料比40∶1(mL/g)、乙醇体积分数71%、提取温度65 ℃、微波功率400 W、超声功率50 W、提取时间6 min。在此条件下,测得栽培菊苣籽中黄酮的含量为93.23 mg/g。通过动态纯化的方式确定AB-8大孔树脂纯化菊苣籽总黄酮的条件为:上样液pH 4、上样液和洗脱液流速2 BV/h、洗脱液乙醇体积分数70%。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分析结果显示,栽培菊苣籽总黄酮主要是由绿原酸和洋蓟素两种化合物构成。离线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HPLC法显示,洋蓟素比绿原酸对DPPH自由基具有更强的抗氧化活性,二者对游离基的清除率分别为64.11%和61.65%。  相似文献   

13.
NKA-9大孔树脂纯化香椿叶黄酮类物质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香椿叶提取物为原料,以吸附率和解吸率为指标,考察了9种大孔树脂对香椿叶黄酮的吸附与解吸性能,并结合静态吸附动力学,筛选出适宜纯化香椿叶黄酮的大孔树脂为NKA-9。运用静态与动态吸附、解吸实验,研究得出NKA-9纯化香椿叶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选取70 m L 7 mg/m L的香椿叶提取物(含Na Cl浓度为3 mol/L),上样流速2 BV/h,用80 m L 60%乙醇溶液(p H 6)为洗脱剂,以2 BV/h的流速洗脱。在该条件下,香椿叶黄酮含量由纯化前81.272 3 mg/g增加到纯化后219.970 2 mg/g。高效液相色谱结果分析表明,芦丁、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槲皮苷、阿福豆苷5种黄酮类单体物质含量均提高到纯化前的3倍以上。该工艺能有效地富集纯化香椿叶黄酮类物质,槲皮苷是此香椿叶黄酮类化合物的主要组分,含量是其他4种单体总量的2倍左右。  相似文献   

14.
赵丹  苏宁  杨丽  郑洪艳  霍彤  王昌涛 《食品科学》2015,36(17):231-235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方法从分子水平对蓝莓叶总黄酮的抗炎功效进行评价。方法:建立人永生化表皮细胞HaCaT与蓝莓叶总黄酮的共培养体系,利用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在不同培养时间点(0、15、30、60、120 min)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IL-8、干扰素诱导蛋白-10(interferon-inducibleprotein-10,IP-10)等炎症细胞因子相关基因表达情况,观察蓝莓叶总黄酮的添加对这些基因表达的影响,并探讨蓝莓叶总黄酮在分子水平上的抗炎机理。结果:蓝莓叶总黄酮的添加能够提高抗炎因子IL-6、CXCR-2基因的表达量(P<0.05),降低促炎因子IL-8、IP-10基因的表达量(P<0.05),对CXCR-1基因的表达呈复杂型调节。结论:蓝莓叶总黄酮通过对炎症相关因子表达量产生影响,从而减弱促炎症反应,增强抗炎症反应,最终发挥抗炎功效。  相似文献   

15.
沉香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沉香叶为原料,采用溶剂浸提的方法提取黄酮类化合物,利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法、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2,2’-azinobis-(3-ethylbenzthiazoline-6-sulphonate),ABTS)法和铁氰化钾还原法测定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液料比为自变量,以黄酮类化合物得率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沉香叶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最优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60%、提取温度60 ℃、液料比20∶1(mL/g)、提取时间3 h,在此条件下黄酮类化合物的得率为2.88%(m/m)。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沉香叶黄酮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能力,其半数有效质量浓度值分别为(1.14±0.08) mg/mL和(0.23±0.01) mg/mL。  相似文献   

16.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五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优化蓝莓花青素的提取工艺,并通过体外细胞培养评价 蓝莓花青素对脾细胞增殖活力以及协同ConA促进小鼠脾细胞分泌干扰素-α和白细胞介素-2的活性。结果表明:乙 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蓝莓花青素提取率有显著影响;蓝莓花青素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 酒石酸为酸化剂、乙醇体积分数74.6%~76.2%、料液比1∶6.6~1∶6.8(g/mL)、浸提温度52.5~53.4 ℃、浸提液 pH 3.0~3.1、浸提时间144.8~148.5 min,此工艺条件下蓝莓花青素的提取率均大于35 mg/g,具有促进小鼠脾细胞 增殖和协同ConA促进小鼠脾细胞分泌干扰素-α和白细胞介素-2活性,且呈一定的剂量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李维霞  魏佳  苏玉红  吴斌  张平 《食品科学》2016,37(10):151-157
采用质谱仪对巴旦木青皮提取物中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OA)和熊果酸(ursolic acid,UA)进行鉴定,进一步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OA和UA含量,优化提取条件。高效液相色谱条件:利用Platisil ODS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甲醇-0.2%磷酸(85∶15,V/V)溶液为流动相,流速0.8 mL/min;柱温20 ℃;检测波长210 nm。结果表明:OA在0.005~0.5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9),回收率在89.67%~94.8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28%~3.16%之间(n=3);UA在0.005~0.5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9),回收率在88.67%~94.7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07%~1.92%(n=3)之间。在不同提取条件下,提取剂为体积分数95%乙醇、料液比1∶40(g/mL)、提取时间40 min及提取3 次为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18.
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了黑果悬钩子(Rubus caesius L.)茎和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通过清除DPPH自由基、ABTS+·的方法测定了黑果悬钩子茎和叶的抗氧化活性。优化的总黄酮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80 ℃、提取时间70 min、乙醇溶液体积分数60%、料液比1∶90(g/mL)。通过比较AB-8等14 种大孔树脂对黑果悬钩子茎、叶总黄酮的吸附分离效果,从中筛选出AB-8大孔树脂是理想的吸附剂。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AB-8大孔树脂对黑果悬钩子总黄酮分离纯化的最优工艺为:上样流速1 mL/min、上样液总黄酮质量浓度0.32 mg/mL、上样体积80 mL,吸附饱和平衡后,以40 mL 60%乙醇溶液1.5 mL/min的流速动态洗脱。经AB-8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后,提取液的总黄酮含量和抗氧化能力显著提高,叶和茎总黄酮含量为纯化前的1.4 倍和2.4 倍,叶和茎的的ABTS+·清除能力分别为纯化前的1.7 倍和 2.5 倍,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分别为纯化前的1.7 倍和2.6 倍。这些结果表明:黑果悬钩子叶和茎均具有较高的总黄酮含量和明显的抗氧化活性,是潜在的天然抗氧化剂资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大花罗布麻根、茎、叶、花4 个部位中游离态和结合态酚类物质的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差异,并分析含量与抗氧化活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Folin-Ciocalteu法、NaNO2-Al(NO3)3法分析罗布麻的根、茎、叶、花4 个部位的游离态和结合态总多酚、总黄酮含量,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3 种方法评价其体外抗氧化能力差异。结果:大花罗布麻总酚含量次序为:叶>根>花>茎,各样品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各部位游离酚、结合酚和总多酚含量分别介于3 560.19~6 273.23、13.45~22.01和3 582.2~6 286.68 mg GAE/100 g干质量,其游离态多酚占总酚含量百分比平均为99.60%;游离态黄酮、结合态黄酮和总黄酮含量分别介于1 080.30~2 488.21、9.69~28.59、1 106.81~2 516.80 mg RE/100 g 干质量,其游离态黄酮占总黄酮含量的百分比平均为98.64%。大花罗布麻叶提取物清除DPPH 自由基、ABTS+·能力和总还原力最强,抗氧化活性与总酚含量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50 0)。结论:大花罗布麻各部位中含有较丰富的酚类物质,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