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评估喹啉铜在枇杷中的残留消解、储藏稳定性和慢性膳食风险。方法实验样品用草酸溶液提取,亲水亲脂平衡(hydrophilic-lipophilic balance, HLB)固相萃取柱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外标法定量,评估储藏稳定性和慢性膳食风险。结果喹啉铜在枇杷上的消解速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半衰期为3.4~4.6 d。枇杷样品在–18℃储藏150 d,喹啉酮的降解率小于30%。膳食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各年龄段人群喹啉铜的估算每日摄入量为0.0891~0.6945μg/kg bw/d,膳食摄入风险为0.45%~3.47%。结论喹啉铜在枇杷中消解较迅速;喹啉铜在枇杷样品中储藏稳定期至少为150d;对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的长期慢性膳食暴露风险极低,均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市场销售荔枝农药残留状况及其膳食暴露风险。方法:对采自上海、杭州、南京、长沙、济南的100批次荔枝全果和果肉样品中126种农药残留进行检测,评估检出农药慢性膳食暴露风险和急性膳食暴露风险,并进行风险排序。结果:荔枝全果和果肉中农药残留检出率分别为100%和54%,检出数量分别为38种和12种,超标率分别为43%和0%。荔枝全果检出农药慢性膳食暴露风险范围为0.00~21.75%,均值1.05%,急性膳食暴露风险范围为0.03%~37.00%,均值2.99%。荔枝全果中检出高风险农药有毒死蜱、氯氰菊酯、灭多威、吡唑醚菌酯、氧乐果共5种,中、低风险检出农药分别为8种和25种。结论:5个城市市售荔枝中农药残留慢性膳食暴露和急性暴露风险值均低于100%,为可接受范围。荔枝全果农药残留状况不容乐观,果肉比全果农药残留水平更低,膳食暴露风险也更小。建议加快荔枝上使用农药的登记和必要农药最大残留限量(MRLs)的制修订。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高效氯氟氰菊酯在香蕉中的残留消解行为和膳食摄入风险,选择海南儋州(巴西蕉)、广西南宁(威廉斯香蕉)、云南玉溪(巴西蕉)、广东佛山(过山香)四个试验地进行田间试验,采用气相色谱对高效氯氟氰菊酯在香蕉全果及果肉中的残留消解结果进行测定,并对其长期膳食暴露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高效氯氟氰菊酯标准曲线线性方程为y=155711x?387.55,R2=0.9997,在0.01~1 mg/kg的添加水平下,平均回收率为79%~110%,相对标准差(RSD)为2.2%~9.5%;在香蕉中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1 mg/kg;高效氯氟氰菊酯在香蕉中的消解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半衰期为22.1 d,消解动态方程为C=0.12878e?0.03136t;评估结果显示高效氯氟氰菊酯的膳食风险概率为76.84%,表明香蕉中残留的高效氯氟氰菊酯长期摄入膳食风险可接受。  相似文献   

4.
为掌握常用农药在芒果果实中的残留分布情况及其对慢性膳食摄入风险的贡献大小。采用气相色谱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样品中42个常用农药残留。采用点评估方法计算检出农药对儿童和成人的慢性膳食摄入风险的贡献份额,采用相对效能因子法计算农药的累积风险。44.1%的全果样品和35.5%的果肉样品中检出农药残留。吡虫啉在全果和果肉中的检出率最高,分别为21.6%和19.6%。按照我国制定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MRL),吡唑醚菌酯、噻虫胺、吡虫啉和苯醚甲环唑在全果和果肉中均存在超标现象,在全果和果肉中的超标率分别是6.9%/1.0%、5.9%/1.0%、3.0%/2.0%、2.0%/2.0%。不套袋品种(台农和贵妃)农药检出率和超标率高于套袋品种(金煌)。所有检出农药的残留水平基本符合全果的残留量高于果肉的残留量。对于内吸性较强的农药(如新烟碱类农药和三唑类农药等),少部分芒果样品果肉中的残留量高于全果或者只在果肉中有检出。果肉中同时检出4种及以上农药的样品比例为7.9%,小于全果中的比例(20.6%)。所有检出农药对成人和儿童的%ADI均远远小于100%,且三唑类和新烟碱类农药的累积风险也极小。通过芒果摄入的农药残留对慢性膳食摄入风险的贡献极低。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主要叶菜农药残留膳食暴露风险评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玲  黄健祥  邓义才  骆冲  叶倩  梁应坤 《食品科学》2017,38(17):223-227
为探讨广东省主要叶菜农药残留膳食暴露风险,对2014年和2015年广东省6种叶菜样品中的33种农药残留进行评估分析。采用点评估和基于@Risk v5.7评估软件的概率评估方法,对检出率超过5%的农药进行膳食暴露风险评估(包括急性暴露风险评估和慢性暴露风险评估)。结果显示,有22种农药检出,检出率在1.7%~36.1%之间;检出率超过5%的农药有10种,分别为吡虫啉、啶虫脒、多菌灵、氯虫苯甲酰胺、烯酰吗啉、灭蝇胺、联苯菊酯、苯醚甲环唑、毒死蜱、甲霜灵。其急性暴露风险熵在1.31~28.22之间,99%人群的慢性暴露风险熵在0.87~70.00之间,提示这10种农药残留膳食暴露风险水平在可接受范围,但慢性暴露风险熵较高的农药种类如毒死蜱、苯醚甲环唑等应引起关注。本研究为蔬菜质量安全风险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2018年石家庄市蔬菜中农药残留及慢性膳食暴露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河北省石家庄市蔬菜中农药残留现状,评估蔬菜中农药残留的慢性膳食暴露风险。方法 随机采集2018年石家庄市主要蔬菜生产基地和集贸市场的蔬菜样品,采用NY/T761-2008方法检测3521批次14类蔬菜样品中的65种农药残留,分析石家庄市蔬菜中农药残留现状,并结合我国居民的蔬菜消费情况和食品安全指数对石家庄市居民于蔬菜中摄入的农药风险进行慢性膳食暴露评估。结果 石家庄市抽检的蔬菜中农药残留检测合格率达99.80%,14类蔬菜样品中检出8类、超标1类,检出率为3.10%,超标率0.20%,超标均为叶菜类蔬菜。定量检测出13种农药,超标农药为水胺硫磷和毒死蜱,分别超标5批次和2批次。对所有检出农药进行慢性膳食暴露评估结果表明,水胺硫磷和毒死蜱的日摄入量相对较高,所有检出农药的食品安全指数值均小于1。结论 石家庄市市蔬菜中农药残留量的安全风险均在安全范围内,居民蔬菜中农药残留的慢性膳食暴露风险小,水胺硫磷、毒死蜱是潜在的风险因子,应重点防患其残留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己唑醇在猕猴桃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 并进行膳食风险评估。方法 对猕猴桃中己唑醇开展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试验后, 样品经乙腈振荡提取, 固相萃取柱净化,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测定, 得到残留试验的结果, 并对其进行膳食风险评估。结果 己唑醇在猕猴桃中的半衰期为9.2~10.2 d; 按照制剂用药量2857~4286倍液, 施药次数3~4次, 施药间隔期15 d, 最终残留量为0.052~0.49 mg/kg。距最后一次施药7 d后采样, 慢性膳食摄入风险商值(risk quotient of chronic dietary intake,RQ)<100%。结论 己唑醇在猕猴桃上的残留量是可控的, 建议中国将己唑醇在猕猴桃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值暂定为1mg/kg。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柑橘中吡噻菌胺及其代谢物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1-methyl-3-trifluoromethyl-1H-pyrazole-4-carboxamide, PAM)残留分析方法,并开展残留实验,以研究吡噻菌胺及其代谢物在柑橘中的残留行为及膳食风险评估。方法 样品中残留的吡噻菌胺及PAM采用乙腈提取后,经N-丙基乙二胺和无水硫酸镁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检测,基质匹配外标法定量。结果 在0.0005~0.0500 mg/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添加浓度为0.010~1.000 mg/kg时,吡噻菌胺及代谢物在柑橘中平均回收率范围分别为87%~101%和85%~106%,最大相对标准偏差为6.5%,方法定量限(limits of quantification, LOQs)均为0.010 mg/kg;以推荐剂量施药,吡噻菌胺总残留量在柑橘全果中半衰期为18.2 d;末次施药后间隔21 d采集的全果、果肉、果皮中吡噻菌胺总残留量平均值分别为0.277、0.091和0.473 mg/kg。膳食风险评估表明,吡噻菌胺在不同人群中的膳食风险概率均远小于100%。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柑橘中吡噻菌胺及其代谢物的残留检测。最终残留量实验显示,全果、果肉、果皮中吡噻菌胺总残留量均未超过已制定的最大残留限量,对不同人群产生的膳食风险可接受。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建立茄子中仲丁灵快速、高灵敏的分析方法,探究其在茄子中储藏稳定性和残留特征,并针对我国不同人群开展膳食暴露风险评估。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分散固相萃取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测定,外标法定量;采用田间空白样本定量添加仲丁灵标准工作液于-20℃避光冷冻储藏,不同时间间隔连续取样分析进行储藏稳定性研究;采用确定性评估模型进行膳食暴露风险评价。结果方法平均回收率、相对标准偏差和定量限(limit of quantitation,LOQ)分别为98.8%~103.6%、2.3%~9.8%和0.0010 mg/kg。茄子基质中仲丁灵能够稳定冷冻储藏至少336d,降解率为-7.2%~8.0%。结合我国茄子主产区分布和典型品种,按良好农业规范(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s,GAP)推荐施用48%仲丁灵乳油后,收获期茄子中的最终残留水平均低于LOQ,也低于欧盟限量标准。基于我国不同年龄、性别、地区的人群特征,解析了仲丁灵在茄子中急性膳食风险商值分别为0.86%(一般人群)和1.57%(儿童群体),在登记作物(茄子、大豆、番茄、水稻、花生、辣椒、棉籽和西瓜)中慢性膳食总风险商值为0.23%~0.76%。结论仲丁灵对消费者通常不会产生不可接受的膳食风险,但需持续关注生物累积与持久特征导致的高潜在健康负效应,特别是对我国乡村儿童群体。  相似文献   

10.
采用QuEChERS前处理技术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UPLC-MS/MS)同时检测柑橘中33%氯氟·吡虫啉悬浮剂2种有效成分(高效氯氟氰菊酯和吡虫啉)的残留,并对该复配农药在柑橘田残试验中的残留消解动态规律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2种有效成分在柑橘全果上的消解规律均符合一级动力学关系,拟合优度r=0.956 0~0.992 3,高效氯氟氰菊酯、吡虫啉半衰期分别为8.2~9.8,5.5~7.6d,最终降解率均在92%以上;最终残留量表明,最终残留量与施药剂量、施药次数及采收间隔期呈正相关;2种有效成分的残留主要分布于果皮,其次为全果和果肉;距末次施药28d后,柑橘全果中吡虫啉和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残留量均低于国家标准(GB 2763—2016)中规定的MRL值,膳食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其残留对6类典型人群的风险均在人体可接受范围内。因此建议33%氯氟·吡虫啉悬浮剂以1 000倍稀释液(330mg/kg)施药,1个柑橘生产周期最多施药2次,施药间隔期10d,采收安全间隔期为28d对柑橘种植进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哈密瓜贮藏过程中异菌脲、咪鲜胺及其代谢物2,4,6-三氯苯酚的残留消解动态,评估其人体膳食摄入风险。方法 建立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GC-MS/MS)同时测定经浸果处理的哈密瓜中异菌脲、咪鲜胺和2,4,6-三氯苯酚在冷藏和常温贮藏条件下随贮藏期延长残留量的变化,并对膳食摄入风险进行评估。结果 异菌脲、咪鲜胺在哈密瓜中的消解动态均满足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异菌脲在常温和冷藏条件下半衰期分别为3.3、3.6 d;咪鲜胺在常温和冷藏条件下半衰期分别为3.8、4.5 d。一般人群对哈密瓜中实验农药的慢性膳食摄入的风险都较低,为可接受水平。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哈密瓜中异菌脲、咪鲜胺及其代谢物贮藏保鲜过程中残留动态的研究,为合理规范使用杀菌剂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An efficient, sensitive, simple and fast method for the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oxine-copper and pyraclostrobin in citrus fruit was developed and validated. The method uses 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 as a competitive ligand to convert oxine-copper to soluble 8-hydroxyquinoline for analysis by QuEChERS and LC-MS/MS. Linear relationships were determined with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ranging from 0.9904 to 0.9998. The limits of detection for the analytes were 0.012–0.8 μg kg?1, and the limits of quantitation were 0.04–2.6 μg kg?1 in citrus. The average recoveries were 79.1–114.9% with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 of less than 7.4%. The analyses of dissipation indicated that the half-lives of oxine-copper and pyraclostrobin were 1.94–3.67 and 1.79–2.48 days and the terminal residues were <0.08–8.99 and <0.02–1.90 mg kg?1, respectively. The risk quotients of oxine-copper and pyraclostrobin were 0.026–0.199 and 0.003–0.022, respectively. This risk assessment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safe and reasonable use of oxine-copper and pyraclostrobin and may help to establish maximum residue limits for these pesticides in China.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不同贮藏条件及不同加工处理方式的大麦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膳食摄入风险,在不同温度(5、15、25、35℃)、相对湿度(55%、65%、75%、85%)条件下贮藏大麦180、270、360 d,以蒸制、煮制、发酵工艺进行加工后,通过酶联免疫法检测其DON含量,以点评估与概率评估法探究慢性与急性膳食DON摄入风险。结果表明,初始大麦中DON的每日估计摄入量为0.000 30~0.001 30 mg/kg、慢性风险评价指数为0.30~1.31,经过360 d贮藏后慢性风险评价指数最高增加0.63,对于食用人群存在32.7%的暴露风险,而国家估计短期摄入量为0.002 6~0.005 5 mg/kg,急性风险评价指数为0.33~0.69,不存在急性暴露风险。经过加工处理后,慢性风险评价指数由0.60~2.60降为0.17~2.34,急性风险评价指数最高可降低0.64。长期贮藏后的大麦中DON暴露量较高,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而经加工处理后可有效降低风险,且儿童暴露风险大于成人,需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4.
了解成都市果蔬中农药残留污染现状及其对成都市居民的膳食风险水平。采集成都市果蔬大型农贸市场和超市的9类果蔬共203份样品,采用改良的GB 23200.113-2018 QuEChERS前处理方法,结合气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对48种农药进行检测,分析成都市果蔬中农药残留现状,并结合大城市居民的果蔬消费情况和食品安全指数法对成都市居民从果蔬中摄入农药风险进行慢性膳食暴露评估。结果显示:48种农药在0.025~25 μg/k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回收率为60.1%~117.7%,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方法定量限为0.083~3.3 μg/kg,可以满足果蔬中农药痕量检测的要求。203份果蔬样品中农药残留检出率为50.2%,共检出6种农药,均未超标,其中吡唑醚菌酯检出率最高,为29.1%。不同种类果蔬受农药污染程度不同,以草莓为代表的浆果和其他小型类水果检出率最高,达91.7%。慢性膳食暴露评估结果显示所有检出农药的食品安全指数值为0.00002~0.004,均小于1,但炔螨特的日摄入量最高,为0.00257 mg/d,应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5.
建立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经咪鲜胺浸泡处理的金柑中咪鲜胺和2,4,6-三氯苯酚的含量,分析不同浸泡质量浓度和时间对其残留量的影响和变化特征,并评估咪鲜胺的摄入风险。该方法对咪鲜胺和2,4,6-三氯苯酚的检出限、平均加标回收率和重复性(以相对标准偏差表示)分别为1.70 μg/kg、0.68 μg/kg,95.7%、98.1%,5.14%、3.89%。结果表明,咪鲜胺浸果质量浓度越高、时间越长,金柑中咪鲜胺及其代谢物2,4,6-三氯苯酚的残留量越大;咪鲜胺残留量先升高后缓慢降低,第3天达到峰值;在21 d贮藏期内,2,4,6-三氯苯酚含量持续升高。用质量浓度450 mg/L咪鲜胺溶液浸泡2 min(咪鲜胺农药登记使用方法)金柑,14 d咪鲜胺、2,4,6-三氯苯酚的含量分别为8.180、0.069 mg/kg;浸泡质量浓度增加至900、2 700 mg/L处理,即使在安全间隔期后的21 d咪鲜胺残留量仍高于柑橘类水果对咪鲜胺的最大残留限量值。安全间隔期14 d金柑咪鲜胺的慢性摄入风险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但急性摄入风险大于100.0%,为不可接受。  相似文献   

16.
为了评估不同人群通过一次性纸杯摄入全氟辛酸(PFOA)及全氟辛烷磺酸(PFOS)的风险,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一次性纸杯中PFOA及PFOS向不同食品中的迁移量,结合调查所得一次性纸杯的消费数据,利用点评估方法计算PFOA及PFOS通过一次性纸杯向不同人群的急性及慢性暴露量,并评估其急慢性暴露风险。结果表明,20种一次性纸杯中,PFOA及PFOS向食品中的迁移量分别为ND~23.70×10-3 ng/cm2、ND~4.10×10-3 ng/cm2;PFOA及PFOS的急性人群暴露量分别为45.67×10-3~168.36×10-3 ng/(kg·d)和7.91×10-3~29.14×10-3 ng/(kg·d),慢性人群暴露量分别为0.16×10-3~4.05×10-3 ng/(kg·d)和0.02×10-3~0.51×10-3 ng/(kg·d),均远低于欧盟推荐的每日摄入耐受量。人群通过一次性纸杯摄入PFOA及PFOS的风险处于可接受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旨在优化苦瓜中氰霜唑(Cyazofamid)及其代谢物CCIM的QuEChERS-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残留分析方法;同时结合苦瓜的田间残留消解动态试验,对膳食摄入风险进行评价。[方法]苦瓜样品采用含1%乙酸的乙腈溶液提取,LC-MS/MS进行检测,通过基质匹配标准溶液外标法定量。通过在黑龙江、河北、河南、重庆、浙江和广东6地进行了100 g/L氰霜唑悬浮剂在苦瓜上残留的田间试验,研究了氰霜唑在苦瓜中的消解动态,对苦瓜中氰霜唑可能产生的膳食摄入风险安全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结果表明:1)氰霜唑在0.005-1.0 mg/L、CCIM在0.001-1.0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7;在0.010、0.10、0.50 mg/kg 3个浓度下,苦瓜中氰霜唑及CCIM的回收率为80.0%~100.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05%~12.1%。检出限(LOD)为0.364-0.654 μg/kg,方法定量限(LOQ)为添加的最低浓度0.010 mg/kg。2)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氰霜唑在苦瓜中消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半衰期为3.0~4.9 d,属易降解农药;使用100 g/L氰霜唑悬浮剂,施药剂量105-157.5 g a.i./hm2,分别施药2、3次,苦瓜中氰霜唑总的最终残留量最大值为6.54 mg/kg。3)膳食摄入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氰霜唑的风险概率为每人每日摄入总量的1.0%。[结论]在苦瓜生长期间按照推荐剂量合理使用氰霜唑对消费者的膳食健康风险极低,对消费者健康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围绕我国北方地区枣果农药残留问题,开展膳食暴露风险评估研究。方法采集北方地区枣果主产省份(河北、山东、河南、陕西和山西)的102份枣果样品,对82种常用农药和23种禁限用农药进行检测,分别利用急性参考剂量(ARf D)和每日允许摄入量(ADI)进行急性和慢性膳食暴露风险评估,并利用风险排序矩阵对检出农药进行风险大小的排序。结果 102份样品中89份样品检出了农药残留,共检出37种农药,其中2个样品检出农药残留超标,超标农药分别为多菌灵和氰戊菊酯。枣果中检出农药的急性膳食暴露风险(用%ARf D表示)介于0.00%~6.01%之间,平均值为1.82%;慢性膳食暴露风险(用%ADI表示)介于0.00%~0.21%之间,平均值为0.03%。根据农药残留风险得分,检出残留的37种农药可划分为4类,即高风险农药(2种)、中风险农药(3种)、低风险农药(13种)和极低风险农药(19种)。结论我国北方地区枣果中农药残留检出率较高,98%的样品农药残留量符合国家限量标准,枣果中农药急性膳食和慢性膳食暴露风险均处于较低水平,地虫硫磷、克百威、毒死蜱、联苯菊酯和唑螨酯是枣果中应重点关注的农药风险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