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分析超高压处理对臭鳜鱼微生物群落及品质变化的影响,分别使用300 MPa与500 MPa超高压处理臭鳜鱼10 min,以常压处理样品为对照组,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超高压处理前后各组样品的细菌群落变化。同时,进行色泽、持水性、体积皱缩比测定与感官评价,并结合微观组织结构观察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综合评价超高压处理对臭鳜鱼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超高压处理对臭鳜鱼的菌相组成影响明显,其能使微生物组成类型明显减少,漫游球菌属和冷杆菌属为超高压处理前后的优势腐败菌。与对照组相比,样品经超高压处理后,其体表变白,持水性与体积皱缩比下降,其中,300 MPa处理的臭鳜鱼感官品质相对较好。超高压处理会使样品肌纤维纹理变得模糊,肌纤维结构紧致无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显示,超高压处理能改变样品肌原纤维蛋白的二级结构,使α-螺旋和β-转角相对含量减少,无规卷曲和β-折叠相对含量增加。综上所述,300 MPa处理10 min对保持臭鳜鱼的质构特性与感官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2.
为系统研究牡蛎在蒸煮过程中的品质变化,本实验对蒸煮过程中(2、4、6、8、10 min)牡蛎基本成分、烹饪损失率进行测定,采用质构剖面分析法分析牡蛎的质构特性,并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挥发性成分含量,同时进行电子舌、电子鼻以及感官分析。结果表明,蒸煮过程中,牡蛎的水分和粗脂肪含量明显减少,总糖和粗蛋白含量明显增加,风味、口感和形态等发生明显变化,基于感官品质结合中心温度将蒸煮程度分为6 级。质构剖面分析结果显示,蒸煮至4 min时牡蛎腹部组织和闭壳肌的硬度、弹性等显著增强(P<0.05)。从蒸煮牡蛎中共检测出8 类48 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醛、酮类物质总量在蒸煮过程中先增后减,酯、醚类物质总量明显减少;经气味活性值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可以确定二甲基硫醚、(E,Z)-2,6-壬二烯醛、(E,E)-2,4-庚二烯醛、(E,E)-2,4-癸二烯醛和E-2-壬烯醛为蒸煮牡蛎中的关键风味物质;经滋味活性值分析发现,甜菜碱、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呈味核苷酸对蒸煮牡蛎的呈味有显著贡献,且其含量在蒸煮过程中发生显著变化(P<0.05)。综上,本实验可为牡蛎蒸煮过程中品质的控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3.
不同储藏年限稻谷的品质及蒸谷米加工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不同储藏年限的稻谷加工蒸谷米的品质变化,为蒸谷米加工原料的选择提供依据。以不同储藏年限的籼稻、粳稻各40 份样品为研究对象,将其加工成蒸谷米,并对蒸谷米的蒸煮特性、外观及其制备米饭的食用品质与质构特性等指标进行测定,采用描述统计分析、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蒸谷米的品质指标进行分析,采用聚类分析探讨稻谷的蒸谷米加工适应性。结果表明:随着原料稻谷储藏年限的延长,蒸谷米吸水率、体积膨胀率均呈上升趋势,与储藏1 年的稻谷相比,储藏4 年的籼稻和粳稻加工成的蒸谷米吸水率分别增加49.1%和35.9%,体积膨胀率分别增加70.6%和66.6%;米汤pH值、碘蓝值和固形物含量均无显著变化;感官评价总分均降低,米粒色泽加深,外观结构变差,米饭的适口性、滋味均降低,其中籼型蒸谷米的感官品质较粳型蒸谷米好;蒸谷米米饭质构特性各指标中除硬度、咀嚼性呈上升趋势以及粳型蒸谷米米饭的黏着性呈下降趋势外,其他各项指标无显著变化。在感官品质评价的基础上,引入质构特性指标分析,对蒸谷米的品质进行综合评价;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构建了蒸谷米品质评价的数学评价模型;再对综合评分进行聚类分析得出品质分类,并统计各储藏年份的样品数量,由此证实籼稻加工蒸谷米适应性优于粳稻,且储藏1、2 年的籼稻加工蒸谷米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4.
以糯米粉(蛋白质量分数为7.97%)和糯米淀粉(蛋白质量分数为0.58%)为研究对象,利用超高压(100、300、500 MPa)结合变温结晶(4℃和25℃间隔24 h循环条件下放置1、3、7 d)的方式制备慢消化淀粉,通过测定样品的慢消化淀粉质量分数并进行热力学性质、糊化特性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研究超高压处理对...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冻结速率和保水剂处理对冻藏河蟹感官品质的影响,为河蟹加工产业的原料保存提供技术参考。方法采用冰柜慢冻(慢冻组)、风冷速冻(速冻组)、食盐水保水剂浸渍及风冷速冻(保水剂+速冻组)分别对河蟹进行冻结处理,以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3组处理河蟹样品和新鲜河蟹肌肉蛋白质中的二级结构含量,通过质构仪测定河蟹不同部位肌肉组织的弹性、硬度和咀嚼性,扫描电镜观察肌肉组织微观结构,电子鼻技术分析风味,以及感官评定综合评价不同处理河蟹的感官品质。结果保水剂+速冻可以显著延缓冻藏河蟹品质的不良变化,蛋白质中α-螺旋结构含量相对慢冻或直接速冻处理较高,质构、肌肉纤维微结构、风味和口感都更接近新鲜河蟹。结论食盐作为安全的保水剂,结合速冻方式,有助于保持冻藏河蟹的肌肉品质,且风味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6.
应用电子鼻、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两种技术,检测玫瑰香葡萄贮后货架期内挥发性物质的变化,从香气成分的角度评价葡萄货架期品质。玫瑰香葡萄0℃冷藏20 d后出库,设置18℃~20℃、8℃~10℃两种货架温度,模拟常温销售和超市货柜销售,测定5 d货架期内的理化、感官、营养指标,结合电子鼻、GC-MS分析。电子鼻检测结果表明,应用主成分分析、线性判别分析方法可以对不同货架时间的样品进行有效区分。GC-MS峰面积归一法分析结果表明,玫瑰香葡萄挥发性物质组成及其相对含量在货架期内发生变化,主要特征香气成分(E)-2-己烯醛、香叶醇、香茅醇、橙花醇等含量下降,乙醇、正己醇、乙酸等含量增加,峰面积总和下降,其变化规律与理化指标及电子鼻分析结果大致一致。因此,电子鼻结合GC-MS方法对玫瑰香葡萄货架期香气品质的判别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不同pH的柠檬酸缓冲液浸泡稻谷,以纯水浸泡的蒸谷米为对照组,考察了不同处理组蒸谷米的色差、加工品质、感官评价、体外消化、热力学特性和质构特性的变化,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低pH浸泡液预处理后,蒸谷米色差有显著变化,其中pH 4浸泡液颜色最浅,相对纯水浸泡的蒸谷米,其L*值增加了5.27;消化结果显示,样品淀粉消化率随pH降低而降低,其中pH 3组淀粉消化率最低,其eGI值降低了11.83%,抗性淀粉增加了29.06%;加工品质结果显示,pH对出米率无显著影响,但随着浸泡液pH降低整精米率有所降低、爆腰率有所上升;感官评价和质构特性结果表明,蒸谷米的食用品质随着pH的降低先上升后下降。综合结果表明,适当低pH浸泡液预处理对蒸谷米的色泽、体外消化特性、感官品质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8.
猪肉质量包含猪胴体分级及猪肉品质两方面,猪肉品质包括其感官品质、营养品质、安全品质及加工品质。概述猪胴体瘦肉率及猪肉品质的快速无损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猪肉胴体分级的无损检测方法主要有超声波技术和近红外光谱技术;猪肉感官品质的无损检测多采用高光谱成像技术、红外光谱技术、拉曼光谱技术及核磁共振技术;猪肉营养品质的无损检测多采用红外光谱技术、超声波技术及核磁共振技术;猪肉安全品质的无损检测多采用电子鼻、电子舌、生物电学技术、计算机视觉技术及高光谱成像技术;猪肉加工品质的无损检测多采用核磁共振技术、红外光谱技术、拉曼光谱技术及高光谱成像技术等。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对未来我国猪肉品质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发展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ry, GC-MS)和电子鼻(electronic nose,E-nose)探究生姜提取物(ginger extraction, GE)、刺梨提取物(Rosa roxburghii Tratt extraction, RRTE)和陈皮提取物(orange peel extraction, OPE)对带鱼鱼糜凝胶品质及风味的影响。方法 分析提取物对带鱼鱼糜凝胶强度、全质构分析(texture profile analysis, TPA)、持水力、蒸煮损失和动态流变特性等品质指标, GC-MS、电子鼻及感官评分等风味指标的影响。结果 提取物的添加能够改善该鱼糜的凝胶强度、硬度和持水等性能,其中RRTE改善鱼糜凝胶流变特性的效果最佳。GC-MS检测出挥发性风味物质对照组(check, CK) 33种、RRTE组46种、OPE组52种、GE组54种。CK组、GE组和OPE组的电子鼻雷达图轮廓相似,与RRTE组轮廓差异较大,且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相似文献   

10.
以41个稻谷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蒸谷米加工,以蒸谷米得米率、整米率、爆腰率、感官评价等指标为依据,探讨不同品种稻谷加工蒸谷米的原料适应性,并对其中蒸谷米感官评价分值最高的3个品种进行了工艺优化,同时考察了产品的营养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稻谷加工蒸谷米的得米率、整米率以及爆腰率有显著差异(P0.05),得米率最高达到77.46%,而整米率最高的达到71.24%;不同品种稻谷加工的蒸谷米产品得米率均高于同品种的白米,其中有30种差异显著(P0.05);在整米率方面,30种蒸谷米产品显著高于同品种白米(P0.05),1种显著低于对应的白米(P0.05)。感官评价最高的3个稻谷品种的最适浸泡、蒸煮工艺略有差异,其中TJ118在55℃下浸泡最适时间为5 h,而TJ292和TJ610的最适时间为6 h;TJ118蒸谷米的最适蒸煮时间为15 min,TJ292蒸谷米的最适蒸煮时间为20 min,而TJ610蒸谷米的最适蒸煮时间为25 min;相对于同品种白米,感官评价最高的3个稻谷品种加工的蒸谷米中铁、磷、维生素B_1、B_2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大米垩白度与米饭蒸煮品质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五种垩白度不同的原料米饭在高压蒸煮工艺条件下的蒸煮品质,并对垩白度与多种蒸煮品质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同时为了满足少量米饭品质测定需要设计了微波蒸煮米饭的工艺条件,研究微波蒸煮工艺条件下不同垩白面积对米饭糊化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大米蒸煮后米饭的膨胀率和吸水率与原料米的垩白度呈负相关,但是均未达到显著性水平;质构特性与垩白度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垩白度主要影响米饭的硬度,对米饭粘度、粘聚性、回复性、弹性、胶粘性和咀嚼性有一定影响,但影响并不显著;原料米的垩白度与米饭形态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口感呈显著负相关;与色泽、滋味、香气均有一定相关性,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微波蒸煮试验显示全垩白米样糊化速度较无垩白米样在3~15 min阶段都要快,且最终糊化度值全垩白米样比无垩白米样大。  相似文献   

12.
稻米作为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稻米的品质成为民众关心的重点。为了保证稻米品质,有必要寻找或开发更为快速和无损的检测方法。稻米无损检测技术是建立稻米质量和稻米安全有效监控体系的关键技术。综述了我国近年来稻米品质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应用。从近红外光谱技术、电子鼻技术及计算机视觉检测技术在稻米的碾米品质、外观品质、营养品质、蒸煮品质、食味品质5个方面的应用阐述了稻米品质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并对稻米品质检测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杂粮特膳米血糖生成指数及血糖负荷,为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的饮食选择提供参考。通过测定杂粮特膳米饭、泰国香米饭、馒头和香米粥的血糖生成指数(Glycemic index,GI)和血糖负荷(Glycemic load,GL)值,同时测定各个受试物的升糖速率和降糖速率,对杂粮特膳米的控糖优势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杂粮特膳米饭的GI值为65.8,GL值为9.83;泰国香米饭的GI值为76.3,GL值为15.09;馒头的GI值为85.4,GL值为15.82;香米粥GI值为79.7,GL值为15.76,与葡萄糖、泰国香米饭、馒头和香米粥相比,杂粮特膳米饭的GI和GL值最低,升糖速率和降糖速率亦最低,因此,其引起人体餐后血糖的反应更小,更适合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食用。本文结果表明杂粮特膳米具有较低的GI和GL值,食用后有助于维持餐后血糖的稳定。  相似文献   

14.
浸泡和蒸饭是黄酒等米制品生产中的重要环节。浸泡不仅耗时而且影响蒸饭过程,导致出现米饭夹生或过熟等现象,影响后续的糖化和发酵过程。为了提高大米的吸水速度,改善米饭的糊化效果,采用真空超声同时处理、先真空后超声处理和先超声后真空处理对大米进行浸泡处理,研究其对大米吸水特性和蒸饭特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先真空后超声处理能加速水分的渗透和扩散,降低大米的硬度,显著缩短大米的蒸饭时间,抑制米饭的老化。本研究为先真空后超声处理在黄酒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较合适的杀菌方式并尽量保持紫米甜酒酿的原风味,本文使用电子鼻、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HS-GC-IMS),对热杀菌、辐照杀菌、超高压杀菌及未杀菌对照4组样品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比较。电子鼻检测结果显示,各样品间的区分度较好,挥发性成分的差异主要源于氮氧化合物、醇和醛酮、甲基类、硫化物。HS-GC-IMS检测鉴定发现4组样品共同具有醇、酯、醛、酮、酸、烯烃和烷烃7个类别42种物质,相对含量最高是醇类(62.03%~65.73%),其次是酯类(12.70%~13.93%)和酮类(9.36%~11.59%),杀菌方式对样品各成分的相对含量影响较大。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表明样品共有关键风味化合物11种,主要包括2-甲基丁酸乙酯(69.39~100)、乙醛(38.61~42.05)、异戊酸乙酯(18.16~27.23)、异戊醇(9.91~18.08)、丁醛(14.13~18.06)、异丁酸乙酯(8.22~12.18)。线性判别分析和最近邻算法分析结果均显示超高压与未杀菌样品的挥发性成分最为相似,依次为辐照、热杀菌样品,表明超高压杀菌对样品的香气呈现影响最小,是紫米甜酒酿的最佳杀菌方式。本研究结果为甜酒酿杀菌方式的选择提供了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米糠膳食纤维对强化大米质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早籼米为原料,将米糠膳食纤维以不同浓度添加至粉碎后的大米粉中,混匀,采用"挤压强化法"制备米糠膳食纤维营养强化大米.通过对比早籼米与制得的营养强化大米炊饭后的质构特性(硬度、弹性、内聚性、胶着性和咀嚼性),确定米糠膳食纤维营养强化大米品质最佳时膳食纤维的添加量.结果表明:膳食纤维添加量为4%时,强化大米各项指标与原料早籼米最为接近;膳食纤维的添加量对强化大米的硬度、胶着性和咀嚼性影响较大,对应指标随膳食纤维添加量的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但米糠膳食纤维的加入对强化大米弹性和内聚性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7.
马涛  卢镜竹 《食品科技》2012,(2):175-178
采用高压蒸、煮,焙炒3种方式熟制糙米粉,对其冲调稳定性进行研究。通过正交试验得出:高压蒸、煮糙米粉添加单甘脂0.50%,黄原胶0.50%,CMC-Na 0.40%,卡拉胶0.30%;焙炒糙米粉添加单甘脂0.55%,黄原胶0.50%,CMC-Na 0.20%、卡拉胶0.20%,可明显提高其冲调稳定性,最终得到食用品质较好的非膨化糙米粉。  相似文献   

18.
针对糙米蒸煮时间长、口感粗糙等问题,应用辉光放电等离子体技术对糙米进行处理,利用质构仪、扫描电镜、傅里叶近红外图谱和X射线衍射仪等分析不同电流强度对米饭蒸煮特性、感官品质、质构特性、微观结构和晶体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糙米的蒸煮性能和食用品质,显著提高了糙米饭的浸泡吸水率、加热吸水率、体积膨胀率和固形物损失率(P<0.05),分别增加了3%、30%、50%和0.5%左右,而显著缩短蒸煮时间到24.8 min(P<0.05);相比于对照组糙米,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后糙米饭质构特性的硬度、咀嚼性和胶黏性显著减小到1566.60 g、451和709.11(2.0 A),而感官评分、弹性、黏附性和回复性显著增大,当电流强度在1.5 A时糙米饭质构特性和感官品质最佳(P<0.05)。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到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后糙米表面出现凹陷和裂缝,进一步解释了吸水率增加的原因。利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发现,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处理后的糙米结晶度下降,在1.5 A时达到最小值31.19%,但结晶类型未发生改变,仍为典型的A型;傅里叶近红外仪分析发现糙米亲水基团的峰值含量增加,亲水性能增加。综合来看,当电流强度处于1.5 A时糙米的食用品质最佳。研究结果表明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改善糙米食用品质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采用氮气吹扫/捕集-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嗅闻仪联用法对一种粉蒸肉产品加工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测定以确定最佳蒸制时间。结果显示:未加热和分别蒸制30、60、90?min?4?个粉蒸肉样品中共检测到77?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各阶段分别为69、43、50?种和56?种,共有物质33?种。在加工过程中,挥发性物质的总含量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由加热前的1?646.39?μg/kg增加至2?657.10?μg/kg,且3?个加热时间样品中挥发性物质种类也逐渐增多。但是通过气味活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分析,对风味具有贡献的化合物(OAV>0.1)含量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加热60?min时OAV最大。其中壬醛、癸醛和肉桂酸甲酯对粉蒸肉产品特征风味的形成贡献最大,构成了粉蒸肉的特征风味。主成分分析显示加热60?min样品与其他样品区分明显并且在第1、2主成分上贡献较高。总体来说蒸制60?min能使产品获得较好的风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