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常见植物油鉴别及掺伪的气相色谱新检测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魏明  曹新志  廖成华 《食品科学》2003,24(12):103-106
用气相色谱法分析测定了常见植物油脂酸组成与含量,对其有关实验条件进行了优选,获得常见植物油脂脂肪酸组成与含量正常值。测定模拟掺伪常见植物油脂脂肪酸组成与含量,获得掺伪常见植物油脂脂肪酸组成与含量的变化规律。建立了常见植物油油品的鉴别及其掺伪的气相色谱检测法,可快速鉴别常见植物油的种类,对常见植物油是否掺掺伪可作出快速判别,同时对掺伪植物油可作定性、定量分析。用本法对市场销售食用植物油进行抽检,共抽检了262件油样,检出掺伪芝麻油83件、掺伪菜油47件,掺伪花生油菜23件,掺伪橄榄油11件,掺伪量10%~95%不等。表明这种方法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应用低场核磁共振(LF-NMR)检测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法(PCA)对多种品牌纯葡萄籽油以及其掺有其他食用油脂的掺伪葡萄籽油进行检测分析。研究表明, PCA可明显区分葡萄籽油、大豆油、玉米油、稻米油的LF-NMR弛豫特征数据;并且PCA得分图上能有效区分葡萄籽油中不同油脂的掺伪比例,掺伪比例越高区分效果越好,实验验证可靠。实验结果说明基于掺伪油脂的LF-NMR弛豫特征数据,结合主成分分析可实现对其是否掺伪、掺伪比例快速、有效的鉴别。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和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四级油脂掺伪检验体系,以期对油脂掺伪检验过程设计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食用油脂既是人们膳食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食品工业的重要基础原料,其品质和安全性对人类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当前食用油市场较为混乱,各种掺伪现象层出不穷,其掺伪种类和方式多变且复杂,使得油脂掺伪检验已成为油脂安全监控领域的一项技术性难题,亟待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食用油脂掺伪鉴别方法以保护消费者健康,保障食品安全,强化政府监管能力。本文重点综述了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和色质联用等色谱技术,红外光谱、近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等光谱技术,以及核磁共振法和电子鼻技术等现代分析技术在食用油脂掺伪鉴别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今后研究方向,旨在为食用油掺伪鉴别研究提供一定的思路和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5.
将气质联用技术与相关性分析、显著性分析、线性回归方程等方法紧密结合,通过对建立的纯茶籽油中掺入单一油脂(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的掺伪模型的研究,建立了茶籽油掺伪单一油脂的一元回归方程组。结果显示:在茶籽油掺伪检测中,只需将相应脂肪酸含量检出后代入所得方程,便可直观的显示出茶籽油掺伪类型及含量,是一种较为简洁、直观的分析方法,该研究运用数学的方法为茶籽油掺伪检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希望通过"科技兴检"为规范茶籽油市场、监控茶籽油品质、保护消费者利益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应用低场核磁共振(LF-NMR)检测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法(PCA)对多种品牌纯葡萄籽油以及其掺有其他食用油脂的掺伪葡萄籽油进行了检测分析。研究表明, PCA可明显区分葡萄籽油、大豆油、玉米油、稻米油的LF-NMR弛豫特征数据(峰起始时间、峰顶点时间、峰结束时间、峰面积、峰高);并且PCA得分图上能有效区分葡萄籽油中不同油脂的掺伪比例,掺伪比例越高区分效果越好,试验验证可靠。实验结果说明基于葡萄籽油的LF-NMR弛豫特征数据,结合主成分分析可实现对其是否掺伪、掺伪比例快速、有效的鉴别。  相似文献   

7.
市场上存在用低值低价油脂掺伪高值高价食用植物油的现象,这不仅损害食用植物油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也不利于我国食用油脂产业的健康发展。许多学者将机器学习算法应用到食用植物油掺伪鉴别的研究中,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为了对食用植物油掺伪鉴别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方法参考,总结了国内外现阶段使用机器学习算法进行食用植物油掺伪鉴别的研究进展,这些机器学习算法包括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人工神经网络等。对所述机器学习算法应用于食用植物油掺伪鉴别研究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在实际应用中应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量选择合适的算法。  相似文献   

8.
为了对掺伪稻米油进行准确快速定性检测,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分析了稻米油、棕榈油、菜籽油、棉籽油、大豆油等的脂肪酸种类和含量,对稻米油进行模拟掺伪,测定不同掺伪率下的脂肪酸含量变化,采用判别分析检测掺伪油脂种类。结果表明,纯植物油的判别准确率为100%,掺伪油判别准确率为91.7%;稻米油中掺棕榈油9%以上、掺菜籽油2%以上、掺棉籽油20%以上、掺大豆油6%以上均能正确判别。  相似文献   

9.
紫外光谱法对油茶籽油掺伪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油茶籽油及其他植物油在紫外波长200~360 nm间吸收光谱的差异性,通过判别分析和回归分析,对掺伪油茶籽油实现定性和定量检测。结果表明:通过判别分析建立的判别函数可以对掺伪油茶籽油的掺伪种类进行鉴别,准确率为100%;通过回归分析可对掺伪油茶籽油进行掺伪量的定量检测,掺杂菜籽油、大豆油和米糠油掺伪量的最佳检测范围为12%~100%,掺杂玉米油和棕榈油掺伪量的最佳检测范围为15%~100%。  相似文献   

10.
应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对多种不同品质油脂样品的LF-NMR弛豫特性数据(T21、T22、T23、S21、S22、S23)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应用PCA可明显区分正常大豆油和棉籽油,但棕榈油和猪油样品分布范围有一定的重合;无论是轻度煎炸还是深度煎炸,不同种类的煎炸油脂在PCA得分图中能够明显分区;随煎炸时间的延长,油样在PCA得分图上的分布逐渐向左上方移动,四种油脂能够明显分为两类:棕榈油和猪油,大豆油和棉籽油;食用猪油与掺伪猪油样品在PCA得分图上能够明显区分,掺伪比例愈高,二者的区分效果愈好,试验验证正确。说明基于油脂的LF-NMR弛豫特性,结合主成分分析可实现对食用油脂种类、煎炸油程度及掺伪猪油的品质区分。  相似文献   

11.
为摸清油橄榄引种后果实性状、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变化情况,采取主成分分析法分析菜星、小苹果、豆果、皮削得、钟山24号和城固32号6个品种的12个果实性状并对其与含油率、脂肪酸组成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油橄榄果肉重变异系数最大,果肉率的最小,其中皮削利果实性状变异种类和数值最多,豆果果实性状变异系数最小;果重与果径、果肉重,果高与果核重,果径与果肉厚、果肉重,果肉厚与果肉重,存在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均在0.900以上,说明果实形态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12个果实形态特征可以简化成出核率和果核重,可以作为主要的代表性状。采取鲜果和干基果实提取油脂后的脂肪酸组成差异较小,干基果实提取油脂中多不饱和脂肪含量有所降低;与果实性状相关性分析表明,橄榄油中的亚麻酸与果重、果核径长、果肉重、果核重、果径和果肉厚存在极显著或显著的正相关,棕榈烯酸与果肉干基含油率、果形指数、核形指数存在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说明橄榄油不饱和脂肪酸的部分成分与果实性状相关。  相似文献   

12.
侯靖 《中国油脂》2021,46(11):36-39
为了探究棕榈油在煎炸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化与极性组分之间的相关性,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获取了不同煎炸时间煎炸油的化学成分信息,结合化学计量学软件进行数据筛选、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经过筛选后的数据,不同煎炸时间煎炸油在主成分得分图上区分明显;聚类分析可将煎炸不同时间的煎炸油分成三类,每类之间化学成分差异明显,其中过度煎炸组极性组分含量基本大于27%;初步鉴别出9种煎炸过程中产生的差异性化合物,这些化合物的含量变化均与极性组分含量呈明显的线性关系(R2>0.95)。研究表明,煎炸油在煎炸过程中化学成分会发生变化,部分变化与极性组分含量呈线性相关,极性组分含量可以作为评判煎炸油劣变程度的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从脂肪酸和生育酚的组成分析以及所得色谱数据的系统聚类分析(HCA)和主成分分析(PCA)方面考察了10种植物油的异同点。气相色谱分析10种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鉴别得到12种脂肪酸。对脂肪酸组成数据的HCA分析结果表明,油茶籽油与橄榄油和菜籽油具有相似的脂肪酸组成,而与其他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差异显著;而PCA分析结果可以进一步区分油茶籽油与橄榄油和菜籽油。高效液相色谱分析10种植物油的生育酚组成,测得4种异构体的相对含量。对生育酚组成数据的HCA、PCA分析结果表明,油茶籽油和菜籽油的生育酚组成差异显著。因此,基于脂肪酸和生育酚组成分析可以作为油茶籽油掺假判别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植物油品质特性和掺伪检验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所列举植物油不同品种固有的特征成分的差异,论述采用光谱、色谱、质谱以及电子鼻等分析技术,研究植物油的真实性成分,从而建立科学合理的综合掺伪检验方法,规范市场,促进植物油行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Coconut oil has been extensively used in the food industry, but determination of the quality of coconut oil remains challenging. In this study, volatile components of the coconut oils (refined, desiccated or virgin) subjected to different processing methods were identified and compared. Twenty-six volatile components exhibiting characteristic differences among the three types of coconut oil were screened using 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HS-SPME-GC-MS). Furthermore, ethanol, 1-propanol and dimethyl ketone could only be determined by using headspace-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 (HS-GC-IMS).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diagrams attained by the volatile component data demonstrated that the coconut oil samples could be clearly classifi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The multivariate analysis results revealed 2-heptanone and hexanal to be the most promising markers in terms of grade discrimination in coconut oil. The findings are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 a new method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oils with different refining degrees.  相似文献   

16.
肖岚 《中国油脂》2020,45(8):138-144
通过了解不同植物油浸提的花椒油的挥发性成分(VOCs)特征,获得筛选花椒浸提用植物油的方法。利用气相色谱(GC)和离子迁移谱(IMS)联用技术对不同植物油浸提的花椒油的VOCs进行采集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植物油浸提的花椒油的VOCs差异较大。GC-IMS可有效分离各花椒油中极性相近的VOCs,并筛选出50种离子峰强度变化明显的VOCs;通过二维数据可视化方式可显示各VOCs离子峰的差异;经数据降维处理后构建主成分分析模型,可将不同植物油浸提的花椒油根据浸提用植物油的不同进行聚类。相似度分析表明,与一级压榨菜籽花椒油相似度最高的是一级浸出菜籽花椒油,其次为大豆花椒油。因此,利用GC-IMS技术获取不同植物油浸提的花椒油产生的VOCs组成特征来筛选花椒油生产企业用的植物油原料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分别采用超临界CO2萃取和溶剂浸提2种途径从蚕蛹中提取毛油,再通过脱胶、脱酸、脱色、脱臭等工艺精制蚕蛹油,收集不同精制阶段的蛹油样品,测定色差变化,利用不同的抗氧化评价方法(包括总抗氧化能力FRAP、DPPH清除率、总酚含量、总类胡萝卜素含量)评估其抗氧化活性,并对评估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超临界萃取的蚕蛹毛油抗氧化活性明显优于正己烷浸提;随着精制过程的进行,蛹油亮度增加,黄色减少,自身抗氧化成分逐步损失,蛹油氧化稳定性下降,精制过程造成2种途径获得的蛹油总酚损失24.73%~65.14%,类胡萝卜素损失12.0%~69.27%,其中脱色阶段损失最为显著。相关性分析发现,蚕蛹油的抗氧化能力与总酚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密切相关,而总抗氧化能力FRAP与DPPH清除率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主成分分析发现,溶剂提取和超临界萃取2种途径制备的蚕蛹毛油抗氧化活性差异较大,但经精制处理后,二者的抗氧化能力又大幅下降至同一水平。  相似文献   

18.
19.
比较分析不同产地川佛手鲜果精油成分,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10 个不同产地川佛手精油并计算得率,利用GC-MS、相关性分析及聚类分析法对样品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10 批川佛手精油中共鉴定出117 种化学成分,主要为单萜类、醇类、倍半萜类成分,其中柠檬烯和γ-松油烯为最主要成分;其共有的9 种成分中部分成分之间显著相关(P<0.05);聚类分析将10 批川佛手分为4 类:S1、S2聚为一类,S6、S7、S9聚为一类,S3、S4、S5、S8聚为一类,S10为一类。综上所述,不同产地川佛手精油的化学成分存在一定的差异,同一成分的含量在不同产地川佛手精油中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确定新鲜葱姜蒜混合物和经油高温炒制后葱姜蒜油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主要成分, 明确新鲜葱姜蒜混合物和葱姜蒜油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差异。方法 采用固相微萃取法(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对新鲜葱姜蒜样品和葱姜蒜油样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离鉴定, 并进行气味活度值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 从新鲜葱姜蒜中共检出化合物81种挥发性成分, 包括烃类43种、醚类17种、醇类3种、酮类4种、酸类2种、酯类4种、杂环类8种。炒制后的葱姜蒜油中检出19种挥发性风味物质, 包括烃类9种、醚类2种、醇类5种、醛类2种、酸类1种, 其中烃类物质减少10.37%, 醚类物质减少10.08%, 醇类物质上升18.43%, 醛类物质上升4.47%, 酸类物质上升2.63%。结论 葱姜蒜混合物与炒制后的葱姜蒜油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存在差异, 醛类、醇类、酸类物质是差异的主要来源, 并可能为炒制后的葱姜蒜油中的风味起到主要贡献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