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5 毫秒
1.
正发展转基因食品是我国的重大战略决策,能否落到实处取决于消费者是否接受。消费者接受转基因食品的前提是实现知情权,科学的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是消费者实现知情权的有效保障。我国较早建立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但存在阳性标识范围失衡、标识豁免规则不明、阴性标识制度缺失等诸多缺陷,法律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因此,有必要对我国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进行反思,针对制度缺陷予以完善,构建以阳性标识制度为主、标识豁免制度为辅、阴性标识制度为必要补充的科学合理的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为落实我国发展转基因食品的重大战略决策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撑。  相似文献   

2.
泰国公共卫生部发布的《转基因生物食品标识通知》已于2022年12月4日正式生效。其主要规则包括:标识范围种类与标识豁免明确化、标识阈值与标识方法等要求精细化、阴性标识与合规过渡期等标识规定合理化。针对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的修订,提出细化标识范围、设置标识阈值、施行标识豁免、规范阴性标识、规定追溯标识、明确合规过渡期的完善建议,以更好地规制转基因生物食品标识制度的现存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2015年5月,我国台湾地区对《包装食品含基因改造食品原料标示应遵行事项》、《食品添加物含基因改造食品原料标示应遵行事项》及《散装食品含基因改造食品原料标示应遵行事项》三个法规进行了全面修订,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发生重大变革。新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在阳性标识、阴性标识、标识阈值、标识豁免、标识内容、标识方法等方面的制度设计,得到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4.
转基因食品标识阈值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忠民 《食品科学》2015,36(9):254-259
转基因食品标识与消费者知情权紧密相关,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议题。随着转基因食品与非转基因食品共存范围的不断扩大,我国现行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采取定性标准,缺少阈值设定,科学性不足、可行性较差,制度缺陷日益凸显,亟需完善。本文在分析转基因食品标识阈值的内涵、类型、计算、功能等问题的基础上,通过比较考察国外转基因食品标识的阈值管理情况,认为我国应以预防、可行、经济、透明为指导原则,以核酸量为计算基准,采用单独计算方式设定科学合理的转基因食品阳性标识阈值和阴性标识阈值,以便充分发挥我国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在转基因食品监管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首先从法律规定、监管制度的角度分别阐述了我国转基因食品标识法律制度的现状;而后分析了我国转基因食品标识法律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我国转基因法律存在规范尚不完善、监管制度仍不健全、惩罚救济法律制度还不完备等问题;最后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对策,认为应进一步完善我国转基因食品标识的法律体系规范,建立高效的转基因食品标识的监管制度,加强转基因食品标识的处罚和救济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6.
在转基因食品争议越来越大的今天,为保护我国利益,保护消费者知情权及选择权,完善我国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十分重要。本文综述了世界范围内主要国家(地区)的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结合我国目前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现状,从标识目录范围、阈值设置以及阴性标识管理等方面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转基因食品标识与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转基因食品(GMF)标识的重要性,通过转基因食品抽检的博弈分析,提出促使厂商遵守转基因标识制度的措施。比较了中外转基因食品的标识办法,并分析了我国转基因食品标识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了完善标识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21世纪是生物技术的世纪,转基因食品的研究与开发已经成为学术界乃至广大公众的话题。转基因作物的成本低、产量高;具有抗除草荆、抗虫和抗病毒等特性;提高转基因食品的品质和营养价值;转基因食品便于运输、贮藏;增加保鲜性。转基因食品在给人类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也存在着各种风险以及问题。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转基因食品是否应该进行标识?对转基因食品应该如何标识才能保障广大消费者利益?本文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在论证转基因食品标识必要性的基础上论述了美国和欧盟两大发达国家的标识制度;分析了我国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的现状,同时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指出了转基因食品标识所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9.
21世纪是生物技术的世纪,转基因食品的研究与开发已经成为学术界乃至广大公众的话题。转基因作物的成本低、产量高;具有抗除草荆、抗虫和抗病毒等特性;提高转基因食品的品质和营养价值;转基因食品便于运输、贮藏;增加保鲜性。转基因食品在给人类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也存在着各种风险以及问题。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转基因食品是否应该进行标识?对转基因食品应该如何标识才能保障广大消费者利益?本文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在论证转基因食品标识必要性的基础上论述了美国和欧盟两大发达国家的标识制度;分析了我国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的现状,同时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指出了转基因食品标识所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为了能够更加充分地保障消费者权益免遭损害,学者们开始关注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相关法律问题.笔者通过对国内外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法律问题现有研究进行梳理和分析,探讨我国现有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研究的疏漏与不足,以期推动我国相关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11.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6年以来,转基因作物的大规模商业化生产为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但是转基因技术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因此加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和标准化管理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本文从营养学、毒理学、过敏性等方面综述了转基因食品的食用安全性评价,并多角度探讨了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的关键问题,包括用不同动物实验评价转基因食品的食用安全性,新型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评价,以及转基因食品的食用安全标准化等,以期使读者对转基因食品的食用安全性有更加系统、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2.
不同国家和组织食品标签技术法规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浩  李小林  邱璐  侯吉  钱大钧  汪习  管宇  邵倩  周萍  朱昫 《食品科学》2014,35(1):277-281
食品标签已成为发达国家重要的技术贸易措施之一,各个国家纷纷加强了对食品标签的管理,食品标签问题已对我国食品出口贸易产生重要影响。本文概述了食品法典委员会和我国食品出口主要贸易国家美国、欧盟、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加拿大以及中国的食品标签技术法规,比较不同国家食品标签相关技术法规的差异,着重比较食品标签中过敏原、转基因及营养标签等内容的差异,以期为我国食品出口企业、相关协会提供帮助,也为相关食品标签管理部门制定食品标签标准及相关政策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国际贸易市场上转基因食品强制标识的现实情况,分析建立转基因食品风险追溯制度的必要性,进而提出建立转基因食品风险追溯制度的法理基础。在深入剖析欧盟转基因食品风险追溯制度的基础上,总结我国可借鉴的现实经验,最终落脚到我国现有食品追溯平台建设,力求结合国务院提出建设食品追溯平台的要求,基于转基因食品风险追溯的特点,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可操作性强的转基因食品追溯制度。  相似文献   

14.
食品原料在我国功能性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惠伯棣  张旭  宫平 《食品科学》2016,37(17):296
功能性食品(又称保健食品)在法规上被认为是一种食品。因此,食品原料在功能性食品中应当被广泛应用。这里所说的食品原料包括普通食品、食品添加剂以及新食品原料。本文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查询网站为数据源,对2005-2013年审评通过的所有功能性食品原辅料进行了统计,对普通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新食品原料在这些产品中的应用频率进行了计算。统计结果表明:在2005-2013年期间审评通过的所有功能性食品中,只有数量有限的普通食品原料被使用,食品添加剂多是在辅料中被使用,新食品原料在功能性食品原料中的应用比例较高。对此现象,本文参照了国内外相关研究工作的进展对其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了改进建议,并对食品原料的应用前景作了适当预测。  相似文献   

15.
硼酸盐因其具有毒性,已被我国及许多国家列为食品的禁用添加物。然而近年来,食品加工中违法添加硼砂的事件频发,引起人们的关注。由于硼是很多动植物体内天然的微量元素,这给食品中检出硼来源的判断造成困难。本文对硼的代谢与毒性、人体摄入硼的安全限量、食品中硼的分布等有关硼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为今后我国开展关于硼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食品中过敏原的标识管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欧盟对于食品中过敏原标识的管理比较成熟。本文通过梳理欧盟食品中过敏原标识的管理机构、标签指令的修订过程和交叉污染的管理情况,并对比我国食品中过敏原的标识管理现状,对我国食品过敏原标识管理中的不足进行总结,主要包括食品中过敏原标识法规、标准不完善,过敏原的风险评估工作甚少,交叉污染管理法规尚属空白以及消费者对过敏原的认识程度不高。本文结合欧盟的管理经验,为完善我国食品中过敏原的标识管理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卢凌霄  李太平 《食品科学》2016,37(7):213-218
发展环境友好型食品消费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系统梳理了环境友好型食品的环境属性,在产业链各环节对环境保护的具体表现,以及国际社会为发展环境友好型社会而发起的各种食品消费运动。从中发现发达国家对环境友好型食品消费的关注程度正在不断提高,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效。因此,我国应借鉴国外实践经验,大力倡导环境友好型食品消费,以缓解国内日益严重的资源与环境压力。  相似文献   

18.
黄文胜  傅凯  邓婷婷  李富威  刘昊  陈颖 《食品科学》2014,35(20):158-163
开展转基因水稻的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液相芯片检测方法研究。针对科丰6号(KF6)、科丰8号(KF8)、华恢1号(BT63)、克螟稻(KMD1)、M12、T1C-19、T2A-1、LL62和LL601九种转基因水稻的侧翼序列,设计合成了在生物素标记的多重PCR扩增引物与固定在荧光编码微球上的探针,建立了2 个多重PCR-液相芯片检测体系,可同时检测出这9 种转基因水稻成分。结果表明,9 种转基因水稻的引物和探针都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各组引物/探针之间无交叉扩增和非特异杂交,且在多重PCR-液相芯片检测中9 种转基因水稻品系的相对检测灵敏度达到0.1%水平,符合欧盟和其他国家有关转基因产品标识的要求。本方法的检测效率和准确性均高于传统方法,可作为进出口转基因产品和国内转基因检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The ability to manipulate and customize the genetic code of living organisms has brought forth the production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GMOs) and consumption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GM) foods. The potential for GM food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food production, increase customer satisfaction, and provide potential health benefits has contributed to the rapid incorporation of GM foods into the American diet. However, GM foods and GMOs are also a topic of ethical debate. The use of GM foods and GM technology is surrounded by ethical concerns and situational judgment, and should ideally adhere to the ethical standards placed upon food and nutrition professionals, such as: beneficence, nonmaleficence, justice and autonomy. The future of GM foods involves many aspects and trends, including enhanced nutritional value in foods, strict labeling laws, and potential beneficial economic conditions in developing nations. This paper briefly reviews the origin and background of GM foods, while delving thoroughly into 3 areas: (1) GMO labeling, (2) ethical concerns, and (3) health and industry applications. This paper also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various applications of GM foods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ethical issues. Ethical concerns were evaluated in the context of the code of ethics developed by the Academy of Nutrition and Dietetics (AND) that govern the work of food and nutrition professionals. Overall, there is a need to stay vigilant about the many ethical implications of producing and consuming GM foods and GMO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