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原花色素是一类具有C_6—C_3—C_6结构的多酚类物质,具有抗氧化、抗癌、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等作用,但原花色素脂溶性差,阻碍了其在油脂行业等领域的应用。试验利用羧基酯化酶催化原花色素与乙酸乙烯酯反应,得到乙酰基修饰的脂溶性原花色素。之后将修饰后的原花色素添加到大豆油中,考察其溶解性和抗氧化性。结果表明,修饰后的原花色素在油脂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同时,改性原花色素在油脂中的抗氧化性要高于未改性原花色素和BHT,但略低于TBHQ。  相似文献   

2.
为增强白藜芦醇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稳定性和功效,采用化学法合成白藜芦醇和亚麻酸、花生四烯酸以及DHA等3种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酯化产物。以草酰氯为酰化试剂,在N,N-二甲基甲酰胺催化下,将脂肪酸制成相应的酰氯,随后与白藜芦醇反应成酯,运用质谱、红外、氢谱、碳谱等测试手段确认4种白藜芦醇酯的结构。结果表明,白藜芦醇与亚麻酸反应主要生成两种单酯化产物:亚麻酸-3-白藜芦醇酯和亚麻酸-4'-白藜芦醇酯;与花生四烯酸和DHA反应主要得到三酯化产物:三花生四烯酸白藜芦醇酯和三DHA白藜芦醇酯。  相似文献   

3.
酯化改性淀粉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酯化改性赋予淀粉许多新的优异性能,拓宽了其工业应用范围。本文从酯化淀粉的种类、制备方法及应用等方面对淀粉酯化改性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中长链脂肪酸淀粉酯的分类及其制备方法,并展望了酯化改性淀粉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以花生油为基料油,利用9c,11t-共轭亚油酸酯化改性白藜芦醇,并与蜂蜡复配制备白藜芦醇共轭亚油酸酯凝胶油,探讨蜂蜡与白藜芦醇共轭亚油酸酯添加量、蜂蜡与白藜芦醇共轭亚油酸酯质量比、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和冷却温度对白藜芦醇共轭亚油酸酯凝胶油持油性的影响,并对其基本理化性能、热性能、组成成分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蜂蜡与白藜芦醇共轭亚油酸酯添加量12%、蜂蜡与白藜芦醇共轭亚油酸酯质量比7∶3、加热温度70 ℃、加热时间20 min、冷却温度4 ℃,白藜芦醇共轭亚油酸酯凝胶油的持油性最高可达98.6%;与蜂蜡凝胶油相比黏度降低30%、亮度降低、减少了α型晶体,并发现白藜芦醇共轭亚油酸酯凝胶油无反式脂肪酸生成。  相似文献   

5.
脂溶性茶多酚抗氧化性能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溶剂法、乳化法和分子修饰法等技术对茶多酚进行改性,以制备具有较好脂溶性的改性茶多酚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就目前用于茶多酚改性的三种方法及其优缺点,以及改性后的脂溶性茶多酚的抗氧化性能与机理进行综述和总结,并例举普丽美地生物科技(杭州)有限公司生产的脂溶性茶多酚在油脂、烘培食品、肉制品、调味品、宠物食品等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脂溶性天然抗氧化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晓迪  刘飞  徐虹 《食品科学》2017,38(3):299-304
随着毒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关注度的提高,以天然抗氧化剂替代目前市场上使用较多的人工合成抗氧化剂将是今后的发展趋势。除了脂溶性较好的天然抗氧化剂之外,在实际应用时,通过对部分脂溶性较差的天然抗氧化剂进行改性,也可达到提高其脂溶性并增强抗氧化效果的目的。本文综述了几种典型的脂溶性和脂溶改性天然抗氧化剂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旨在为其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黑米花青素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然而其高度水溶性,限制了其在油脂体系中的应用。为提高普通黑米花青素的抗油脂氧化性能,首先制备基于SBA-15的固定化磷钨杂多酸,然后以其为催化剂,用于黑米花青素的酯化反应中,得到脂溶性黑米花青素。通过X-射线衍射仪及透射电镜等表征手段,验证磷钨杂多酸成功进入SBA-15孔道内进行固定化。以酯化率为考察指标,探究黑米花青素与乙酸酐配比、杂多酸催化剂添加量、酯化反应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同时对黑米花青素分子结构进行初步表征分析并探讨了油脂抗氧化特性。结果表明:在反应物配比1∶2、催化剂用量2.5%、反应温度95.0℃,反应时间4.5 h条件下,酯化率达93%,回收率在80%以上。酯化后黑米花青素的脂溶性明显提高,出现酯羰基C=O键和酯基的特征吸收峰,说明增加了新的酯基官能团,改善了黑米花青素的亲脂性,显著提高了黑米花青素的抗油脂氧化效果。试验研究了脂溶性黑米花青素在一级大豆油中的长期抗氧化性,结果表明在相同添加量的情况下,脂溶性黑米花青素的抗氧化性要高于普通黑米花青素及维生素E,低于特丁基对苯二酚。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橡椀栲胶进行水解酯化改性,讨论了酯化改性剂、催化剂、改性时间、温度等因素对改性产品的影响,选取最佳改性产品进行Cr(Ⅵ)防治应用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橡椀栲胶经过水解酯化改性后,对皮革中Cr(Ⅵ)有较强的防治作用,在使用量为2%时即可使皮革中Cr(Ⅵ)含量达到国际标准,并且对蓝湿革的颜色无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降低淀粉膜的脆性,以改善淀粉浆料在经纱上浆中的使用效果,采用三聚磷酸钠和己酸酐为酯化剂,对酸解淀粉进行了磷酸酯-己酸酯化变性处理,以膜的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水溶时间为评价指标,研究了双重酯化改性对淀粉膜性能的影响,并对改性前后淀粉所制备薄膜进行了X射线衍射表征分析。结果表明:这种复合改性不仅能够降低淀粉膜结晶度,明显提升淀粉膜断裂伸长率,降低其断裂强度,从而减少了淀粉膜的脆性,提升了其韧性,而且可以改善淀粉膜的水溶性;磷酸酯-己酸酯化淀粉(PCS)浆膜的断裂伸长率从3.15%(总取代度0.028)增加到3.91%(总取代度0.059),而断裂强度从32.8 MPa降低到28.1 MPa,显示这种复合改性对淀粉膜脆性的降低作用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0.
以槟榔芋原淀粉为原料,采用球磨结合辛烯基琥珀酸(OSA)酯化方法制得复合改性淀粉,对其理化性质进行研究,并与原淀粉、酯化淀粉和球磨淀粉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球磨淀粉的溶解度、膨润力和透明度均显著提高(P0.05),尤其是冷水溶解度,但其抗凝沉性、冻融稳定性和表观黏度却降低;酯化淀粉和复合改性淀粉的溶解度、膨润力、透明度、抗凝沉性、冻融稳定性和表观黏度均明显提高,由此可见槟榔芋原淀粉和球磨淀粉经OSA酯化改性后品质均得到明显改善,复合改性淀粉的表观黏度增加尤为明显,说明其具有更好的增稠性能。  相似文献   

11.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 EGCG)是茶叶中的一种重要儿茶素,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但口服生物利用度低、脂溶性及稳定性差等缺点使其在功能性健康产品开发中的应用受到限制。研究发现,通过醚化、酯化和糖苷化等化学修饰方法,在EGCG结构中引入烷基、酰基、糖基等基团可得到不同EGCG衍生物,显著改善EGCG的理化性质,并特异性增强EGCG的抗氧化、抗炎、抗病毒、抗衰老、抗癌等生物活性。醚化修饰的操作简便,但产物复杂、不利于后续的分离纯化;酯化修饰的研究多集中在小分子试剂上;糖苷化修饰的合成技术难度较高,但是该修饰方法可定向制备目标产物。本文整理近几年的国内外相关文献,对EGCG化学修饰的常见方法及EGCG衍生物的活性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为EGCG的构效关系研究及开发EGCG类功能性健康产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槲皮素-卵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及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槲皮素和自制新疆胡麻卵磷脂溶于非质子溶剂中,制备槲皮素-卵磷脂复合物,并对其进行熔点测定,紫外、红外光谱分析和水、脂溶解性的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反应得到了目标复合物,其溶解性优于反应物槲皮素及槲皮素与卵磷脂的物理混合物,槲皮素-卵磷脂复合物改善了槲皮素的水溶性和脂溶性。  相似文献   

13.
白藜芦醇是一种天然非黄酮类多酚化合物,具有抗炎、抗自由基、抗心血管疾病、抗肿瘤等诸多药理活性。但因其水溶性差和见光易分解的性质导致其生物利用度低,限制了在食品和药品方面的应用。纳米传递系统因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靶向性及缓释性等诸多优点成为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型传递系统。基于近年来白藜芦醇纳米传递系统的研究不断深入,对白藜芦醇的主要药理作用、药动学性质及其纳米传递系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白藜芦醇今后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茶多酚类抗氧化剂的改性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张怡  房诗宏 《食品科学》2001,22(2):88-92
综述了将茶多酚由水溶性改性为脂溶性的溶剂法、乳化法、分子修饰法,并对三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前景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5.
芦丁即槲皮素-3-O-芸香糖苷,是存在于苦荞、芸香、槐树等的天然类黄酮类化合物。芦丁具有抗氧化、降糖、预防心血管疾病等生物活性,但低溶解度限制了其实际应用。通过对芦丁结构进行亲油修饰合成芦丁酯,可以有效改善脂溶性,提高生物利用率。本文详细综述了非水相酶催化合成芦丁酯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酶种类、反应介质、酰基供体等因素对芦丁酯的酶促合成规律的影响。酶促合成芦丁酯的难点在于芦丁含多个羟基及其与酰基供体的不互溶性,总结了芦丁的修饰位点,提出了通过介质复配、物理辅助手段改善底物溶解性,通过筛选酶、酶修饰等可以得到高区域选择性的芦丁酯;进一步阐述了酰化修饰对芦丁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并总结了现有芦丁酯的分离纯化策略;最后展望了芦丁酯的未来研究方向,对今后芦丁酯的深入研究与开发利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四种不同熔点油脂所包埋的L-抗坏血酸对面团的氧化特性,以及对面包品质改良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包埋L-抗坏血酸的最佳配比。结果显示,包埋用的油脂熔点以及面团醒发温度对面团的延伸率以及拉伸特性有影响,即用油脂包埋的L-抗坏血酸可以在相对应的面团温度下释放出来,因此可利用不同熔点的油脂包埋L-抗坏血酸,使其在醒发后期和烘烤前期释放出来再起作用,延长L-抗坏血酸的氧化作用时间。正交实验得到四种样品最佳配比为:牛油包埋的L-抗坏血酸0.025g/kg面粉,棕榈油包埋的L-抗坏血酸0.025g/kg面粉,氢化棕榈油包埋的L-抗坏血酸0.05g/kg面粉,棕榈油硬脂包埋的L-抗坏血酸0.075g/kg面粉。  相似文献   

17.
The complexation of resveratrol with native α-, β- and γ-cyclodextrins (CDs) and modified CDs (hydroxypropyl-β-(HP-β-CDs), maltosyl-β-(G2-β-CDs), methyl-β-, carboxymethyl-β- and acetyl-β-cyclodextrins) was studied, and the complexation constants (Kc) were compared. The complexation constant between resveratrol and each type of CD was calculated using three different methods: enzymatic, solubility and fluorimetric. The Kc values obtained showed that HP-β-CDs with their very high Kc of 18,048 ± 625 M−1, were the most effective for complexing resveratrol. Moreover, comparison of the results obtained by the three methods revealed that the fluorimetric method undervalued the Kc between resveratrol and all cyclodextrins, while the enzymatic and solubility methods were more precise for calculating the Kc between resveratrol and CDs, as demonstrated by the cyclodextrin-assay.  相似文献   

18.
Antioxidant Activity and Protective Effect on DNA Cleavage of Resveratrol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BSTRACT: The major natural polyphenols of wine are flavonoids. Red wine also contains a natural phytoalexin called resveratrol which recently has been the subject of conflicting reports regarding its protective role against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We have investigated the free radical scavenging capacity of resveratrol, its effects on xanthine oxidase (XO) activity, spontaneous membrane lipid oxidation, and DNA cleavage. Resveratrol showed a dose-dependent free 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y, significant inhibition of XO activity, an anti-lipoperoxidative capacity, and a protective effect on DNA cleavage. The antioxidant capacity of resveratrol is ascribed to the concomitant activities of scavenging free radicals, metal chelating, and inhibition of some enzymes involved in free radical generation.  相似文献   

19.
白藜芦醇是一种主要存在于葡萄、花生、虎杖等植物中的天然多酚,具有抗氧化、抗菌消炎、抗心血管疾病、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在食品、药品及日化品领域都有广泛应用。但由于白藜芦醇性质不稳定、水溶性差等特点,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因此,利用运载体系提高其生物利用度是一个关键的研究方向。本文总结了白藜芦醇理化性质及生物活性,并对近年来有关白藜芦醇的运载体系进行综述,提出现有运载体系存在的问题,以期为白藜芦醇的运载体系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不同改性方法对蛋白质溶解性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溶解性是蛋白质主要的功能特性之一,更重要的是,溶解性是蛋白质生理功能特性及其他加工功能特性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对蛋白质溶解性的物理、生物酶及化学改性3大类改性方法进行了分类论述,分析了不同改性方法对蛋白质溶解性的影响。其中,物理方法介绍了微波、超声波及热处理等方法;生物酶方法介绍了木瓜、碱性及胰蛋白酶等处理方法;化学方法介绍了不同活性基团的改性方法。分别对各种改性过程中蛋白质的结构变化和蛋白质溶解性提高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物理、生物酶和化学等方法等来引起分子结构的微变化,可使人们获得各种符合预期的性能优良的蛋白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